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1左传中的车战00 -- 桥上

共:💬161 🌺96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春秋左传注读后 补充与修正 西宫之乱00

兰有國香

————————————————————

要说西宫之乱,就不能不说七穆,这是郑穆公七位公子直系后裔的“氏”族,杨伯峻先生曰:“以《传》考之,穆公之子十三人,后以罕、驷、丰、游、印、国、良七族著,谓之“七穆”。”(《宣四年传注》(p 0677)(07040204)),杨先生还于《襄二十六年传》“郑七穆”处注曰:“据杜《注》及孔《疏》,郑穆公十一子,子然、子孔、士子孔三族已亡,子羽不为卿,所存而当政者七族,至于此时,则子展-公孙舍之为罕氏,子西-公孙夏为驷氏,子产-公孙侨为国氏,伯有-良霄为良氏,子大叔-游吉为游氏,伯石-公孙段为丰氏,子石-印段为印氏,故曰七穆。”((p 1117)(09260705))

不过这七穆和一种植物有非常大的关系,这种植物就是兰草(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下面的图来自《中国植物图像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兰草是一种非常香的植物,很早时就被人们用为香料植物,“湖南长沙西汉初年马王堆古墓中曾发现有该种植物保存完好的瘦果及碎叶残片。”(《中国植物志》)。春秋时郑国的宫廷中也流行佩戴兰草。

从公元前六七三年到公元前六二八年这四十五年间,郑国的国君是郑文公。《左传宣三年传》在“冬,郑穆公卒”((p 0672)(07030601))(049)之下,回顾了郑文公的往事。

《宣三年传》:

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p 0672)(07030602))(049)

我的粗译:

当初,郑文公有一个贱妾叫燕姞,一天晚上,她梦见“天使”给了自己一枝兰草,还对自己说:“我叫伯鯈,是你的祖先。我把这个拿来当你的儿子。因为兰有國香,人人都佩戴它,喜欢它。”没多长时间郑文公见了这个燕姞,当时递给她一枝兰草,然后与她行周公之礼。礼成之后,燕姞就对郑文公说:“妾没什么本钱,万一能生儿子,怕没人相信,妾斗胆请以这兰草作信物。”郑文公说:“好吧。”于是燕姞后来果然生下了穆公,就给他取名叫“兰”。

一些补充:

燕姞这个称呼的意思是她来自南燕国,属于“姞”这个“姓”。

西方的“天使”背生双翼,年轻俊美,可这里的“天使”却是位“老生”。

《宣三年传》:

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使盗杀子臧于陈、宋之间。又娶江于,生公子士。朝于楚,楚人酖之,及叶而死。又娶于苏,生子瑕、子俞弥。俞弥早卒。洩驾恶瑕,文公亦恶之,故不立也。公逐群公子,公子兰奔晋,从晋文公伐郑。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先纳之,可以亢宠。”与孔将鉏、侯宣多纳之,盟于大宫而立之,以与晋平。((p 0674)(07030603))(049)

我的粗译:

在郑文公之前曾有一位郑国国君是子仪,应该是郑文公的叔叔。子仪在位十四年,在郑文公即位八年前被杀,他的夫人叫陈妫,是郑文公的婶。但郑文公却把陈妫收入后宫,立为夫人,生下了子华和子臧。子臧犯了错误被赶走了,子华当了大子,他想借助齐桓公的力量篡位未成,也不敢回郑国了。后来子华被郑文公引诱到南里杀掉了;郑文公又派人在陈、宋之间杀掉了子臧。

随后,郑文公又从江娶了一位夫人,生了公子士。公子士前往楚国朝见,被楚人下了毒,回来的路上走到叶就死掉了。再以后,郑文公又从苏娶了一位夫人,生了子瑕和子俞弥,子俞弥很早就死了,而当时的执政大臣讨厌子瑕,郑文公也讨厌子瑕,所以子瑕也未能被立为大子。

郑文公一度把群公子都赶出了郑国,那位叫兰的公子逃往了晋国。后来,晋文公讨伐郑国,公子兰也跟着到了晋、郑的边界上。当时晋文公的盟友秦穆公被烛之武说服,突然撤走,还留下一部分秦军帮助郑国,晋文公为了挽回面子,就要求郑国让公子兰回国当大子。此时石癸就劝郑文公说:“我听说姬和姞要配在一起,他们的子孙一定会非常繁盛。姞,就是吉人,还是后稷之元妃。现在这个公子兰,也是姞‘姓’外甥,上天很可能会保佑他,如果让他当上国君,他的后裔也会十分繁盛。而且我们主动接纳他,又能讨好霸主晋国。”于是石癸与孔将鉏、侯宣多一起把公子兰接了回来,在大宫举行了盟誓,然后立公子兰为大子,以此与晋国达成了和约。后来公子兰继位成了郑国国君,死后被谥为郑穆公。

《宣三年传》:

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p 0675)(07030604))(049)

我的粗译:

郑穆公一直喜欢“兰”,他在宫中也总是种着“兰”,等晚年得了重病,他竟然说:“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他这话的大意是这回“兰”要是死了,是不是我也会死啊!我就是因为“兰”而出生的。果然,就在收割了那些“兰”之后,他死了。

————————————————————

因此,郑穆公的儿子们可说是“兰”的后代。

郑穆公生了十三个儿子,除了七穆之始祖——公子喜(子罕),公子騑(子驷),公子平(子丰),公子偃(子游),公子睔(舒?子印),公子发(子国),公子去疾(子良)——之外,还有六位公子,分别是:郑灵公-夷(子貉,幽公),郑襄公-坚,公子嘉(子孔,司徒,其子公孙洩,其孙孔张名申),公子某(子然,未能立“氏”,其子子革奔楚为楚左尹),公子志(子孔,士子孔,未能立“氏”,其子子良亦奔楚),公子挥?(子羽,其孙马师羽颉后奔晋为“任”大夫)。另外,还有一位女公子夏姬(子貉之同母妹),大大的有名。

其实我怀疑还有两位公子也是穆公之子:公子曼满,公子鱼臣,两人在郑襄公时被杀。郑穆公生于公元前649年,公子曼满被杀在公元前603年,距穆公之生46年;公子鱼臣被杀在公元前597年,距穆公之生52年。如此二人确为穆公之子,则当时不过二十多岁,年龄上是可以符合的。如果此二人为文公之子,郑文公在位55年后死于公元前628年,距公子曼满被杀25年,距公子鱼臣被杀31年,亦可以符合,但按年龄可能偏大了点。因此,我觉得此二人更可能也是穆公之子。

下面是七穆的历任家长(名前面的数字是从公子算起的辈数):

罕氏:1公子喜(子罕,执政),2公孙舍之(子展,执政),3罕虎(子皮,执政),4罕婴齐(子齹,卿),5罕达(子姚,执政)……

驷氏:1公子騑(子驷,执政),2公孙夏(子西,卿,其弟子皙-公孙黑),3驷带(子上,卿),4驷偃(子游,卿),4驷乞(子瑕,卿),5驷歂(子然,执政),6驷弘(子般,卿)……

丰氏:1公子平(子丰,卿),2公孙段(伯石,卿),3丰施(子旗,卿)……

游氏:1公子偃(子游,卿),2公孙蠆(子蟜,卿,其弟子南-公孙楚),3游眅(子明,卿),3游吉(子大叔,执政),4游速(子宽,卿)……

印氏:1公子睔(舒?子印,卿),2公孙黑肱(子张,卿),3印段(子石,卿),4印癸(子柳,卿)……

国氏:1公子发(子国),2公孙侨(子产,执政),3国参(子思,卿)……

良氏:1公子去疾(子良,执政),2公孙辄(子耳,卿),3良霄(伯有,执政),4良止……

下面是我推测的自郑穆公起郑国掌权的历任执政大臣的名单以及他们任职的起讫年份(公元前年份,不那么肯定的涂为灰色)和任职年数:

627公子归生(子家)599公子去疾(子良,16)583公孙申(叔申,2)581公子喜(子罕,7)574公子喜(子罕,3)—公子騑(子驷,3)568公子騑(子驷,5)563公子嘉(子孔,9)554公孙舍之(子展,10)544良霄(伯有,1)543罕虎(子皮,7)—公孙侨(子产,7)529公孙侨(子产,7)522游吉(子大叔,16)506驷歂(子然,9)497罕达(子姚,15)482……

以上子罕当国、子驷为政之六年,以及子皮当国、子产为政之十四年都按两人各一半计。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从公元前五九九年到公元前四八二年,117年大体上都是由郑穆公之子产生的各“氏”族执政,只有约2年可能是由公孙申(叔申)执政。

在这115年中,“良”家两人(1公子去疾,3良霄)前后大约执政了17年,“罕”家三人(1公子喜,3罕虎,5罕达)前后大约执政了42年,“驷”家两人(1公子騑,5驷歂)前后大约执政了17年,“孔”家一人(1公子嘉)大约执政了9年,“国”家一人(2公孙侨)大约执政了14年,“游”家一人(3游吉)大约执政了16年。以上各人名前的数字为从公子算起的代数。

这里以子良(公子喜)执政16年、子产(公孙侨)执政14年、子大叔(游吉)执政16年算是长的;而伯有(良霄)执政只约一年算是短的。

因此,所谓七穆中有五家“罕”、“驷”、“游”、“良”、“国”曾经有人执政,另外的“丰”、“印”两家只有人做过卿。还有以穆公之子为始祖的“孔”家也曾执政。不过显然罕家势力最大。

这些郑穆公的公子及其后裔有一个统称——“穆氏”,但其中不包括继承郑穆公担任国君的公子——郑灵公-夷(子貉,幽公)、郑襄公-坚——及其后裔。不过这里的“穆氏”的“氏”并非“姓”与“氏”的“氏”,他们并没有建立一个以“穆”为“氏”的“氏”族。要建立新的“氏”族也不可能以郑穆公为始祖,郑穆公属于“郑”这个郑国国君的“氏”族。

这些穆公的公子在郑穆公死后就不再属于国君的家族,不会与新国君的家族住在一起,但这些公子搬离王宫以后很可能会集中住在一起,当然有了职位、当上了家长甚至另立了“氏”族的可能除外。因此这些同为“穆氏”的公子们有一定的归属感,下面提到的子良就是例证。

郑穆公的子孙可谓是繁盛无比,一度满朝文武几乎都是“穆氏”的人。

郑穆公死后,他儿子郑灵公干了大半年就被杀掉了,灵公之死很蹊跷,竟是为了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