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中国式研发管理 -- ericyu
为了更好的描述笔者的经验,我必须举一个例子。而为了保密,我无法使用工作中的例子。而且笔者的工作内容,也许不容易为所有人理解。所以我试图创造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那么我假设一个奶茶连锁店的研发中心。在本文中,我们将管理这个中心。
假设该中心有一个团队,专门为上海地区的20家连锁店提供技术服务。该团队有3位同事,分别是负责配方的沪甲,负责设备的沪乙和负责客户体验的沪丙。团队负责人是沪组长。
沪组长必须对该团队的任务分类。方法有许多种。以下是笔者考虑过的方法:
1) 按内容划分为四类:配方,设备,客户体验以及团队发展。这里看客也许有两个问题:
a) 为什么要有团队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分类。首先,团队领导的任务一定要在分类中表现出来,也可以取名为“团队管理”。对以研发团队,透明度和民主性是很重要的领导力元素,不可轻视。其次,团队必然有一些无法分类的任务,如果取名为“其他”,不是最好的名字。所以“团队发展”是个不错的名字。而且与其把领导任务划为“管理”,不如归到“发展”更亲民。
b) 如果团队成员有明确分工了,为何还要按内容划分?不如用各自的名字更直截了当。事实上,许多管理人员正是采取的这种方法。但按人划分的分类方法,对研发团队是极其不合适的。首先,研发团队一定要强调能力的全面发展,按人划分就画地为牢了。其次,技术工作往往无法分割。例如配方的技术问题,常常离不开特定的设备情况,于是研究配方的任务,必不可免涉及设备。一项任务开始时分为以配方研究为主,而随着任务发展,也许成为设备研究。这时不是都可以简单的将该项任务从沪甲负责转为沪乙负责的。所以任务还是要以内容分为好。而且任何分类衡量的应该是团队效率而不是某个人的成绩。
2) 按项目管理的关卡模型分类:点子,可行性,项目,应用等等。这种分类法将在介绍项目管理时再讨论。
3) 按任务所属操作步骤分类:备料,混合,加热,包装。这种分类往往是应用于有着明显操作步骤的大工业,或者如药物研发的合成步骤等。
4) 按任务属性分类:实验室模拟,仪器分析,文献检索,客户调查,等等
笔者大部分时间使用按内容分类。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自然选择。因为这是最直观,而且往往是与团队成员挂钩最直接的方式。不足点在于,这种分类方式下的各项任务,其所需工作量是不直观的。属于某项内容的任务们可能是只要一天的,也可能是要一月的。工作量的评价往往是非常主观的。按任务所属操作步骤分类的优缺点基本与按内容分类接近。
笔者也在内容分类里包括了按任务属性分类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工作量相对容易衡量。其后,我们建立了完全以属性为基础的任务清单,便于团队效率管理。不足点在于,这种清单是离内容最远的方式。如果只是阅览清单,你无法得到该团队所从事的重点。
按项目管理的关卡模型分类,可以同时了解技术内容和衡量团队效率。但是这是一个过于复杂的清单。对于管理的工作负担要求较高。事实上,管理人员在使用管理项目的方式管理每天的任务。所以除非是很有必要或者初入门的研发管理人员为了练手,最好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不要使用这种方式。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中国式研发(一.3)团队效率的计算和基于Outlook的 1 ericyu 字1118 2014-09-11 20:43:22
🙂关注任务管理很重要。 赖皮鼠 字44 2014-09-15 02:13:01
🙂收藏了 fingerlake 字12 2014-09-05 22:31:03
🙂中国式研发(一.1)任务分类
🙂中国式研发(一)任务管理 24 ericyu 字1106 2014-09-03 00:38:39
🙂中国式研发(一.2)任务管理清单示例 ericyu 字654 2014-09-10 00:42:49
🙂对研发从业人员进行以“日”为单位的管理 1 gb2312 字758 2014-09-10 00:34:53
🙂以日为单位管理研发,未免有些太紧 流浪天使 字517 2014-09-11 0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