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北宋的人口是如何从四千多万增长到超过一亿的 -- ppks
lionel giles这个家伙虽然是一位有名的汉学家 ,翻译家,他的孙子兵法译本的品质有目共睹,但是至少在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他的古文水平和阅历是不足以理解古典史籍的
马端临说的是什么
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
他应该是把这句断成了
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
在他翻译孙子兵法的时候,应该可以得到来自于中国文人的帮助,来帮助对原作进行正确的断句,那时的孙子兵法也有比较权威的中文句读解释。
但是,到了文献通考户口考二这个比较稀罕的东西上,还是要拿此作为依据来提出一个破天荒论点,抽过去几百年文人脸的时候,贾尔斯阅读面狭窄的毛病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中国人拥有西方人想象不到的丰富连续的史料传承,同一件事情,往往存在不同侧面,不同表述,不同出处的其他史料来进行印证,中国人更加重视孤证不立的原则,乃至于即便在某个史料上看不太懂的段子,我们也可以从其他出处去互相印证来得到更加可靠的理解,这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情
就女口不预这句话,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翻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第四,我们可找到写的极其简略的女口不预的详细表述
乾德元年 庚辰,詔諸州版簿、戶帖、戶鈔,委本州判官、錄事掌之,舊無者創造。始令諸州歲所奏戶帳,其丁口男夫二十為丁,六十為老,女口不須通勘
问题很明显在与这个通勘上
通:全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韩愈
勘
勘,校也。——《说文新附 力部》
勘,覆定也。——《玉篇 力部》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
没有原始材料你勘校个什么鬼?
在这两点之上联系上下文
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
乾德元年 庚辰,詔諸州版簿、戶帖、戶鈔,委本州判官、錄事掌之,舊無者創造。始令諸州歲所奏戶帳,其丁口男夫二十為丁,六十為老,女口不須通勘
这两条史料实际上说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命令地方上对于户帐上的男人的年龄进行年龄勘校,女人就无所谓了,结果这个英国人在多半没有读过长编的情况下牵强附会的就把这句话理解成不不计女口了,对了多半他还没有读过宋会要辑稿的食货一二
景德四年七月,权三司使丁谓言:「户部景德三年新收户三十三万二千九百九十八,流移者四千一百五十,总旧实管七百四十一万七千五百七十户,一千六百二十八万二百五十四口一:原无,据《长编》卷六六补。,比咸平六年计增五十五万三千四百一十户十五万:原书天头注云:「『五』一作『三』」。按本书食货六九之七八作「三」,《长编》卷六六作「五」。,二百万二千二百一十四口。赋入总六千三百七十三万一千二百二十九贯石匹斤六千:「六」字原无,据《长编》卷六六、《玉海》卷一八五《景德会计录》条补。,数比咸平六年计增三百四十六万五千二百九十。窃以版图之役,生齿毕登,所以一租庸、辨众寡,前朝丁黄之数,悉载缣缃。五代以来,旧章多废。兆国家幅员万里,阜成兆民,惟国史之阙书,由有司之旷职。今以景德三年民赋户口之籍较咸平六年,具上史餐。欲望特降诏旨,令自今以咸平六年户口赋入为额,岁较其数以闻。庶使国典有凭,方来可仰。」从之。
很明显贾尔斯把
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
这句话给断歪了,不是岁奏男夫,而是岁奏户帐,其中要对男人的年龄进行复核,马端临写的简略了点,结果半桶水的贾尔斯就把意思扭曲掉了
乾德元年令诸州岁奏(户帐),(其)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预
宋代乃至元代人人编史料不是给我们解惑,他们没有义务来为几百年后英国人的脑洞大开负责任,他们不需辩解,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了像生齿毕登的明确记载了,当然了我们的贾尔斯先生1928年写文章的时候怕是不知道吧?
我怀着绝对的恶意来看待这件事,我个人对贾尔斯是不是能够正确理解马端临户口考二都是有怀疑的。事实上,如果能够把那篇户口考二通读一遍,是绝对不可能把女口不预理解成不计女人的
文献通考户口二是一篇整体性的文章,目的是记载评述宋代的人口数字,在这篇文章里马端临转载了宋代时人对于两千万户数的讨论,接下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西汉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四十八口有奇,东汉户口率以十户为五十二口,可准周之下农夫。唐人户口至盛之时,率以十户为五十八口有奇,可准周之中次。自本朝元丰至绍兴户口,率以十户为二十一口,以一家止於两口,则无是理,盖诡名子户漏口者众也。然今浙中户口,率以十户为十五口有奇,蜀中户口,率以十户为二十口弱,蜀人生齿非盛於东南,意者蜀中无丁赋,於漏口少尔。昔陆宣公称租庸调之法曰:不校阅而众寡可知,是故一丁授田,决不可令输二丁之赋,非若两税,乡司能开阖走弄於其也。自井田什一之後,其惟租庸调之法乎!
右二段系《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载宋朝丁钱本末,及历代户口详略之概,其考订精核故书之。
政和三年,详定《九域图志》蔡攸、何志同言:本所取会天下户口数类多不实,且以河北二州言之:德州主客户五万二千五百九十九,而口才六万九千三百八十五;霸州主客户二万二千四百七十七,而口才三万四千七百一十六。通二州之数,率三户四口,则户版刻隐,不待校而知之。
按:以史传考之,则古今户口之盛,无如崇宁、大观之。然观当时诸人所言,则版籍殊欠核实所纪似难凭,览者详之。
上面这些东西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说明从宋代一直到马端临为止的时人,压根就不觉得宋代的人口统计原则较之于汉唐之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所以,面对奇怪的一户两口问题,虽然他们自己也觉得不正常,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把思路引向女口不预这段话的倾向,一点也没有,要知道马端临的这段与前面的女口不预,是同一篇文章里的内容
回过来看,户口考二一开头的女口不预,马端临写这句话的时候如果是要表达不计女人这个观点,表达,从太祖开始,宋人就创造性的发明了不进行人口统计的治国之法,他后来还称赞李心传的"盖诡名子户漏口者众也"考订精核个鬼,还然观当时诸人所言,则版籍殊欠核实所纪似难凭,览者详之。个鬼,前面刚刚重点提到不计女人后面就被这几百年后英国人都能看出来的问题搞昏头?马端临就这么蠢?如果马端临这么蠢,这么蠢的傻子写出来的东西还能流传到现在让你贾尔斯脑洞大开?
贾尔斯就是在这种根本看不懂原文的情况下对着中国的古典文献大放厥词,脑洞大开,来抽中国人几百年公论的的脸啊
真无怪乎当年吕思勉评价这个事情
《东方杂志》二十五卷第四册, 载有《千五百年前敦煌户口册与中国史籍户口比率》一文,为英人齐尔士所撰, 吾国王庸译。……齐尔士因此推论,吾国历代户口比率,尝在户四口弱至五口强 之间。独赵宋则最多不足三口,最少且不及二户三口。……若谓口数仅指男了, 则人口总数可假定为六千六百万,户、口比率,仍近一与四矣。王氏盛称之。谓 吾国学者于此未能注意,即李微之、马贵舆亦未计及,直待数百年后,发之英人, 岂不异哉?予谓宋世常行之法,李、马二氏无容不知。历代公家计帐,不合情理 者甚多。此事不足深论
对事不对人,吕思勉这段话说得太好了,贾尔斯这人在这事上简直就是在像皇帝新衣一样裸奔啊
我对西方历史,尤其是中世纪那部分了解不多,我不知道 洋人对待欧洲的史料的态度是不是也这么轻佻,不负责任。不过仔细想想,他们的中世纪乃至于古典时期的史料也多半没有中国这么互相印证的本钱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你家的盐保质期感情只有一个月啊 ppks 字692 2016-01-21 04:10:42
🙂宋代的奁产问题 14 ppks 字10378 2015-12-20 01:12:27
🙂让我们来看看何忠礼文章里故意避重就轻的那一部分 8 ppks 字20872 2015-12-19 15:37:54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贾尔斯对古典文献的理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