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农业文明的几个问题 -- ziyun2015
简单说下,抱歉并没整理行文。
其实这里有个问题,心学的「心」,几近本体(Ontology)。其理论基础与孟子相当,也就是类似某种本源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以前常说的超验符号(所对应的超验主体)。
而不是简单的限于自我认识(后天而且是经验的)当中。因为这种认识往往由观点的提出开始,进而陷入某种误区。儒家的许多说法,比如四毋、执中、比周、凡人之患等等都已经自我认识的有限进行了约束批评。
而且这里的心本来是严格定义的概念,不是问自己就解决了。因为「气」或者说私欲会蒙蔽人心,从而失去本来面目。这种人心也是心,但就不是心学说的那个心了。
所以上面链接里还有这样一句话:
不过的确和禅宗近似,也就是看似强调顿悟,实际上是渐-顿。胡乱比喻的话就是量变而质变。这是禅宗最令人迷惑的地方。一般而言,顿不需要什么过程,的确是立地成佛的。但另一方面,渐不仅仅意味着学说,而是包括无限的生活本身。也就意味着必须从行上出功夫。
虽然这有点诡辩,因为一般而言的渐、顿是指法门和修行次第,并不是广义上的行。当然现在普遍理解为过程了。
即便不这样讨论,也有这样的说法:
也就是说知是落于行、已在行的。不能光说不练。单纯知道,或者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无论是禅宗还是心学,后人往往限于静而不知动。完全就是理学「重行而轻知」的翻版。
可以比较孟子或者康德。因为首要前提是反对社会性、经验性。可以说孟子的说法是心学的基础。孟子对性的定义也是导致各种理解误区的原因。用现代的话,就是强调这两者属于建构,所以要反对[1]。但也不是本质主义[2]。并不仅仅局限于「知」。
可以说心是知的基础,但知并不是心。而一般而言的问自己,实际上问的是「知」。
[1]但并不反对经验作为表现形式。
[2]这会牵扯出另一个前提,也就是人心不仅仅是自我的,还是是内在共通而且互相反应的。之前常说这个,比如时空观的帖子里。不过暂时无力讨论。
上面只说了门徒,没说普通人。其实按照日常理解也毫无问题。关键在于心是用来判断的,用来选择的,而不是用来(凭空)“生成”知识的。也就是说这话、做这事之前,先问问自己的良心。义成有待,物感心动。如果没有什么东西触及「心」是不可能有什么答案的,也就没有所谓的「知」。想来也没几个人敢把自己等同于良心。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12 层
🙂对于这类问题,最后一次回复 3 月之回忆 字2561 2021-05-27 03:19:57
🙂讲程朱理学与王氏心学的区别/冲突,有助于本楼的目的 1 ziyun2015 字2069 2021-05-28 01:59:02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不是说“知来自行” 6 任爱杰 字1518 2021-05-28 13:26:33
🙂这是最常见的理解误区
🙂按日常理解 2 月之回忆 字441 2021-05-29 01:13:51
🙂这里的关键是“超验”。 月之回忆 字715 2021-05-28 22:32:19
🙂多谢任兄。月兄挂出免讨论牌,愚弟正有些‘彷徨寂寞“ 1 ziyun2015 字1221 2021-05-28 20:00:12
🙂太祖大约到长征之后才唯物辨证法大成 5 任爱杰 字5124 2021-05-28 22: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