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谢谢任老师

            还有一个问题。秦军的地方部队(比如关中各县的地方守备力量)为什么没有动员起来对付周文?从后来刘邦攻入关中的时候看,秦军是有这样的武装力量存在的。那为什么只提到章邯武装骊山刑徒?有没有可能章邯将咸阳的警戒部队及附近的地方武装当作了骊山刑徒军的“士官”,当作了基本的骨架?

            • 家园 除了主力军北上南下外,还有一个原因

              秦的动员征发制度是很严密的,所谓的虎符调兵,不是虚构,而是已经有文物佐证的史实。最著名的杜邮(就是白起自杀那地方)虎符上的文字就写得非常清楚:调兵虎符,左在王,右在杜。凡调兵五十以上,必须左右虎符相配;如果遇到烽火信号传递的紧急军情,则可以无王的半个虎符就调兵。可见,征发地方兵员的命令,必须要由皇帝发出。

              秦二世是废柴,至少被赵高弄成了废柴,地方上报的紧急军情都被置之不理,反而处罚上报官员。最后大家就糊弄他,说只是地方盗匪作乱而已。在中央瘫痪的情况下,各地秦军只能用很单薄的兵力对敌,在关东,秦的统治基础薄弱,当然挡不住。等敌人进了关中,再也瞒不住了,所以才会调动大军反击。这时再征发地方部队已经缓不济急,正好骊山有现成的组织和人力,当然要充分利用。章邯原来是少府主管,骊山工地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组织刑徒是驾轻就熟的事情。再加上秦国的军事制度比较健全,要灭掉那些乌合之众还是胜任的。

              • 家园 鲜花一朵表示感谢

                不知道咸阳的禁军有多少?从历代的情况来看,数目也不应该低于两三万,这些部队也许也被章邯拉上了战场,就是不知道秦二世舍得不舍得。

                大秦猛士兄是陕西乡党?

                • 家园 咸阳的兵力不清楚

                  不过根据汉朝的资料,长安驻守的南军北军总兵力不过5万人上下,秦应该不会更多,因为秦的对外征战兵力更多。而且关东地区基本是新征服地区,需要更多的兵力控制。

                  所以章邯动用骊山刑徒,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利用现有的组织机构,一方面也是因为可以动员的可靠兵力太少。

                  我不是陕西的,很想去那里看看。

            • 家园 你的问题,河里很早以前讨论过多次

              铁老大多次让西西河改道,这些帖子都不知沉到哪里去了。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帖子的主要论点理解如下(可能不一定符合帖主的原意):

              当时秦军主力分为两个集团,一个仍然在征服南方。陈胜起义后就割据称王了。另一个则是蒙恬留下的对付北方匈奴的三十万边军但没有确凿证据他们南下了。有人推测后来巨鹿之战中的秦军主力就是这支部队。

              对山东诸国来说,秦军仍然是占领军性质。秦军当时要占领全国又要分兵征服南北。真正的秦地秦军不过六十来万(见王翦统兵灭楚事)。分配到全国就不敷使用了。所以关内空虚。当然,禁卫军是肯定有的。但也绝对不多。碰到周文的“几十万”大军,当然觉得害怕。

              秦军虽猛,但并不以以少胜多见长。看秦的几次大胜利都是在兵力占优势或轻微劣势的情况下取得的。所以在古代战争中人数还是决定性的。训练和军纪甚至武器可以弥补人数不足到一定的程度,但绝少会出现两支都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中人数相差悬殊,而人数少的部队大获全胜的情况。而周文的军队人数有“几十万”,似乎兵种齐全(有车兵),秦国方面自然不了解他们的虚实。自然要小心为好。人数上的缺口自然要补上最好。

              最后,周文的进军的确是非常迅速的。陈胜七月起兵,周文九月(按《月表》)就打倒咸阳附近。对秦国的震动是极大的。因为秦国已经多少年没有被敌人打倒国都附近了。自然拉的人越多,越能壮胆。

              用刑徒作部队。一是凑手。二也是为了防止这支力量被起义军得到。“临阵倒戈”的典故秦人也是知道的。

              至于是否用了警备部队作骨干,在下学艺不精,似乎没看到过什么文字证明。作为猜测不错。作为事实恐怕还要考据一番。

              用刑徒作部队就怕“临阵倒戈”。虽然打胜了,猜想章邯还是不敢立即追击。等了两个月,一是可能北方军回防了,二是可能整编了刑徒军。从地望上看,似乎后一种可能较大。

              • 家园 谢谢任老师

                “万恶”的一直在改让西西河改道的过于频繁,许多帖子我以前见过也难以复习了。

                秦统一时间不长,山东六国在文化等方面和秦人的差异恐怕不小,心理上估计也没有做好接受大一统局面的准备,秦为了维持这一局面,区区60万(估计是极限动员数字,实际统一前平常能够维持的数目肯定小于这个数量)自然不敷使用。

                用警备部队作骨干这个想法也就是我随便想的。总觉得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放着手边的正规武装(虽然质量肯定比不上野战部队)不用,岂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 家园 唉!任兄,你能指望现代的这些人都能有那么高的历史知识和水平?

      甭说他们,二月河等不也有很多错误吗?拿他和姚雪垠相比,温相都说差距太大了!

      现在的思想和以前的不一样了,你说他们写的历史知识不对,人家还不一定理你,甚至更有一种我写了就是我有理的蛮横。没办法,不同年代受的教育不一样。你看看,郭敬明抄袭他人文章还能进入文联,花儿乐队篡改别处歌曲照样大江南北乱窜。没办法,这帮人受的教育和原来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你就甭理那个什么《窃明》了!

    • 家园 【原创】我对明军行军速度的考证

      转自拙作《轮子兵法》

      萨尔浒之战:机动性的不对称

      萨尔浒之战是后金建立政权之后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一战中,6、7万后金军在努尔哈赤的指挥下,以各个击破的战术,将分四路而来的近十万明军(含13000朝鲜军,2000叶赫军)一一击破。其中杜松、马林、刘铤三路军队均全军覆没,李如柏军侥幸逃脱,但在溃退过程中也损失惨重。萨尔浒之战中,明军文武将吏死亡三百一十余人,兵丁死亡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而后金军损失据估计不超过五千人。

      萨尔浒之战历来被看作是各个击破战术的范例,努尔哈赤在此战中的名言“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更成为了后世兵家常常引用的对各个击破战术的标准注解。在许多军事历史作品中,对于此战都有详细的论述。对于明军惨败、后金军大胜的原因也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诸如明军分散兵力,明军准备不足,明军各路之间步调不协调,勇者过勇、怯者过怯,后金军战法得当,指挥有方,熟悉地形,战斗力较强等等。应该说以上的说法都有道理,但是还不够全面。本文想讨论的,就是常常被论者所忽视的一条:后金军与明军之间存在巨大的机动性的不对称,也就是说后金军的机动性要远远超过明军。虽然这一点在表面上看起来不那么起眼,但如果没有这一点,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的战术很可能就无法使用,或者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萨尔浒之战双方的日程表。杜松军于万历47年2月29日出抚顺关(杜松军出沈阳日期尚有争议,但出抚顺关日期当无误),3月1日进抵萨尔浒,杜松遂将本部25000人分作两批,自引万人进攻吉林崖(铁背山)的界凡城,以剩下的兵马守备萨尔浒大营。此时,后金军主力已至萨尔浒不远处。努尔哈赤令代善、皇太极指挥2旗兵增援吉林崖,自己亲自统领剩下的6旗兵进攻萨尔浒明军大营。两军于3月2日展开激战,战至下午,后金军主力攻破萨尔浒明军大营,歼灭守营明军。接着,努尔哈赤移兵吉林崖,以8旗全力围攻杜松,至当晚将杜松军全歼。此时,马林军已经进至距萨尔浒约3、40里的尚间崖,听到杜松军覆灭的消息,不敢再进行机动,遂将部队分别驻扎在尚间崖、飞芬山和斡珲鄂三处,各相距数里,成犄角之势。后金军连夜进行机动,于3月3日晨向马林军发起总攻,经过一天激战,后金军连破明军3寨,全歼马林军。刘铤军于2月25日出发,由于路途较远,道路崎岖,部队机动力差,2月29日才到牛毛寨,至3月2日方过深河。由于刘铤尚不知杜松、马林两军覆灭的消息,仍然孤军前进,努尔哈赤更派人假扮杜松军使者,催促刘铤前进。刘铤不知是计,于3月4日(中国军事通史作5日,与其他材料矛盾,不取)轻兵前进至距赫图阿拉约五十里的阿布达里冈,突然遭到后金军全军伏击,全军覆没。后金军进而迫降了由元帅姜弘立、副帅金景瑞指挥的朝鲜军13000人。李如柏军自3月1日出鸦鹘关后进军速度极慢,一闻诸路兵败的消息后调头就跑。后金军20余人在李如柏军后大声鼓噪,佯装大军来攻,李如柏军全军溃散,一路上自相践踏,死伤数千。

      仔细研究一下这个日程表,我们不难发现后金军与明军之间存在的极大的机动力上的不对称。马林军于2月28日出铁岭三岔口,3月2日才走了大约50里路,到达尚间崖,平均每天仅走10里左右。刘铤军2月29日抵达牛毛寨到3月2日才到达深河,而深河与牛毛寨间隔60里,则行军速度也只有每天15里。李如柏军行动更慢,3月1日出鸦鹘关,数日后才前进1、20里至虎栏岗,速度就更不用提了。就是号称“抢功冒进”的杜松军,2月29日出抚顺关,3月1日才前进约50里至萨尔浒,行军速度也不过一日20里(以上数字除李如柏军可能由于主将怯战而故意行军较慢之外,均基本上反映了明军的机动力水平。明军在路上也没有遇到后金军多少抵抗,北线杜松马林两军基本没有遇到抵抗,南线刘铤李如柏两军各遇到后金军500人的阻击)。

      而反观后金军“迎击抚顺一路的来兵,至—百六十里之外,败之于界凡、萨尔浒,并追杀三十余里,当夜驻守,又杀了逃兵。第二天,又将立营于瓦呼木、尚间崖、斐芬山的敌兵一一逐杀,然后返回大城。继而又南出瓦尔喀什,于嘉哈窝集歇息,与先行相距一百二十里的兵相会合,合兵驰骋逐杀,疲惫的马也恢复了元气,尽杀明兵,所余朝鲜兵投降”(满文老档)。也就是说,后金军的行军路线是,先由赫图阿拉西行160里至萨尔浒击败杜松,当日作战又行军了30里。当夜机动约40里至尚间崖,次日又击败了马林军。而后,后金军再回师180里到赫图阿拉,又马不停蹄向南前进50里至阿布达里冈击败刘铤军。即使不考虑从赫图阿拉到萨尔浒的那160里路,也不考虑战斗中的机动和体力消耗,仅从3月2日到4日这不到3天时间里,后金军就机动了300里,平均每天行程在100里以上,其中行军路程最长的一天(3月3-4日),竟行进了230里(即使阿布达里冈之战发生在5日,后金军也是在不到2天的时间里行军了230里)!可见,以骑兵为主的后金军的战术机动速度竟是以步兵为主并且携带大量军械辎重的明军的5-10倍!(由于缺乏相应史料的关系,以上的机动速度计算并没有考虑道路曲折和崎岖程度。但战役地区是平原丘陵地带,并无大的自然障碍,而且双方基本上是在同一地形区进行战术机动,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明军的行军路线都是在密林中穿行,而后金军走的都是高速公路,因此至少双方机动速度之比是可靠的。另一个可供参考的速度是在抚顺之战中,努尔哈赤率后金军于万历46年4月13日从赫图阿拉出发,15日晨即进抵抚顺城,两天时间行军约200里。而杜松军走的是同一条道,3天只走了50多里。)

      正是机动性上的极度不对称,给了努尔哈赤以集中优势兵力,将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如果有一幅描绘萨尔浒之战的动态图画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两副反差极大的图景。在不到3天的战役过程中,明军几乎是呈一种静态布置,各路的位置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化。而后金军则在几路明军之间来往奔驰,连续3战都是以几乎全部兵力对明军的1/4。这一动一静最后形成的效果就相当于将后金军兵力平添了2倍。

      让我们设想一下,如果明军具备与后金军相似的机动力,而其他一切部署均不变,战事将会如何发展。

      如果明军是一开始就具备与后金军相同的机动力,那么杜松马林两军就可以于3月1日甚至更早就在抚顺关与萨尔浒之间的某地会师。此时如果努尔哈赤再想来各个击破,那么他面临的就不是2.5万人而是4.5万人。以4.5万人对后金军6万,明军未必就会立刻败下阵来,最起码也可以多拖一段时间,而此时,李如柏军和刘铤军早就兵临赫图阿拉,使后金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

      如果明军是战役打响后具备与后金军相同的机动力,那么杜松军3月2日上午和中午的作战结果可能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双方的实力对比并没有发生变化,杜松依然是以一己之力对抗后金军全军。但是此后的战事发展就会有质的差异。首先是马林军。如果马林得到杜松与后金军接战的消息稍微早一点,譬如是在2日上午,那么马林军就可以在1-2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里从尚间崖赶到萨尔浒或是吉林崖与杜松会合。两军一会合,兵力陡增一倍,就形成了与前面所述相同的情况。如果马林得知杜松接战的消息较晚,来不及救援,他也不用在尚间崖坐以待毙,他如果胆子大一些,可以直扑赫图阿拉,与南边两路军会合。他完全可以在3日晨赶到赫图阿拉并且与南路明军会师,而此时后金军主力还在界凡城一带。他如果胆子小一些,可以回军三岔口。在机动力相同的情况下,后金军无论如何追不上他。而经过这一天多的折腾,刘铤军肯定已经到了赫图阿拉,赫图阿拉城垣不固(与明朝城池相比),又几乎没有守军(不超过数百人),刘铤完全可能一鼓而下。李如柏知道刘铤胜利的消息之后也必然率军前来会合。这样一来,形成的局面就是,南面两路明军会师(共约5万人)并攻克赫图阿拉,马林军2万人或在赫图阿拉与南路明军会合,或在三岔口一带待机,视马林的决心而定。后金军主力处于萨尔浒、吉林崖、尚间崖一带,虽然胜利的歼灭了杜松军,但却失去了后方,而且也失去了将剩下的明军各个击破的机会,并且处于腹背受敌的局面(杨镐在沈阳抚顺间尚留有数万预备队)。整个战役的结局很可能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也就是说,如果丧失机动力的不对称性的话,努尔哈赤至多只有歼灭一路明军的时间,而后方必然会被其他各路明军攻占。除非努尔哈赤改变战术,转而寻求其他方面的不对称性,譬如以更多数量的军队在南线凭险阻击刘铤、李如柏两军(原来只各派了500人),以求取得类似奥斯特里茨战役那样的进攻与防御上的不对称性,以争取时间,歼灭北线两路明军。

      当然,在萨尔浒之战中其他方面的不对称性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譬如消息上的不对称。明军还未出师,其作战计划就为后金间谍所获。此后,四路明军的进展情况时时刻刻都在后金军监视之下,正是如此,努尔哈赤才得以采用如此大胆的作战计划。而与此同时,明军对后金军却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各路之间的联络也非常不畅,直到3月4日,杜松、马林两军已经被歼灭之后,刘铤军还蒙在鼓里,以为一切顺利,放心大胆的向赫图阿拉前进。但是,在这一战中,消息不对称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机动性的不对称。我们假设战斗打响之后明军就全部获悉了敌人和友军的所有信息(假如战役之前明军就知道后金军作战计划的话,当然就会全盘改变部署,也就没法再讨论下去了)。战局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化,杜松军覆灭的命运仍然无法挽回。同样,马林军也处在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与其在运动中被后金军追上屠杀,还不如就地固守的好,这一点与宋夏好水川之战极为相象,当时任福军发现中伏之后,由于跑不过西夏骑兵,进不能到达羊牧隆城,退不能撤回得胜寨,只好布成方阵,坐等挨打。唯一可能发生变化的是刘铤军的命运,假如刘铤在3月2日就全速撤退的话,也许可以脱险。整个战役明军的损失可能会由45000人下降到30000人,但大败的结局是不会改变的。假如信息对称的时刻再晚一点,到马林军覆灭之后,譬如说刘铤军接到了杨镐撤军的命令,了解到当时的战局(撤军令没有传到刘铤军中常常被人认为是刘铤军覆灭的最重要原因)。那么整个战役的结果可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甚至会更糟。因为此时只要后金军全速追击,刘铤军和李如柏军都逃不掉。而且部队在退却时更容易混乱和溃散,也就是说,后金军不必再以全力迎击刘铤,只要以一半强的兵力就足够了(依然对刘铤军占有2:1的优势)。如果后金军以2万人追击李如柏,4万人追击刘铤的话,很可能这两军都会覆灭。还不如以刘铤军的覆灭来掩护李如柏军撤退呢。

      总的来说,在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成功的利用了双方机动性上的不对称,以各个击破的战术,击败了兵力占优势的明军。努尔哈赤正确果敢的军事指挥固然是胜利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如果没有双方在机动性上的不对称的话,简单的使用各个击破的战术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甚至很可能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 家园 内外线作战的差别必然导致机动行的不对称

        后金军与明军机动性的不对称不仅仅是骑兵同步兵之间固有的机动性的不对称,内外线作战的也必然让明军不能拥有后金军的机动性。明军外线出击,地形必然不如后金军熟悉,每天行军过程中用在安排歇息宿营、取水打柴地点上的时间就不少,而且很可能因为这些特定地点的不理想,每天不能用尽全力行军。比如第一二个宿营点距离十里,第二个到第三个宿营点距离二十五里,那么第一天也就只能行军十里,而不是理论上的三十里。后金军内线作战,地形熟悉,就比较占优势,甚至可以提前设立补给点或是依托已有的居民点。更不要说迷路走回头路之类的问题都能够扩大机动性的差距(兄弟连第一集)。如果还要考虑明军防止伏兵采用搜索行军的方式,那么这个差距还能变得更大。

      • 家园 好久没见了
    • 家园 拿破仑时代的长途行军速度也不过1天15公里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第五篇第十一章 行军(续):

      对现在的军队来说,常行军时一日行程为三普里,这是早就肯定了的;长途行军时,平均一日行程为二普里,以便在中途有一些必要的休整。

      1普里约合7千米,斯通黄的从福建到贵州的西南行军属于长途行军,一天三四十里的要求基本等同于拿破仑时代的机动水平,从熊猫希望的角度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至于任老师在回帖中说的

      现代军队步兵徒步行军每天一百里当然没什么问题。这不过是人正常的步行速度而已。

      必须注意一点

      一个人沿着普通道路步行三普里只要五小时,士兵背着背囊一天行军十至十二小时,其劳累的程度是不能与此相比的。

      在不是连续行军的情况下,一日行程达五普里,最多达六普里,在连续行军的情况下,一日行程达四普里,就属于强行军了。
      (出处同上)

      所以不能简单地将普通人走路的速度同士兵的行军(尤其是长途行军)做简单的代数换算。

    • 家园 看出来了,你跟窃明是私人恩怨。

      觉得还是反驳熊猫引用的反袁证据对不对是正道啊。

      你说了这些,不会是想证明“因此,熊猫关于袁的观点是错的”吧??

    • 家园 引用不引全的人,故意误导大家……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 革由 带剑,赢三日粮,日中则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后面的一句话给删掉了。把选拔标准当作行军正常标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