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驳 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任爱杰之 第二拍

      这一帖基本是资料帖,有网络就是方便啊,加上图片,资料多,比较的长

      所以分为两个部分 战国里的长度 和 “长里”和“短里”的问题

      先来看“任老师”的“论点”

      2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战国时候的尺比明朝短三分之一左右。战国的百里,也就是明朝的六十多里。

      “自秦以来,大致六尺为步、步三百为一里,很少改变。”陈梦家《亩制与里制》

      看图说话

      1 先秦时期度量衡单位量值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中国历代度量衡单位值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3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发展演变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战国里的长度

      “任老师”在主帖中信誓旦旦的说战国时候的尺比明朝短三分之一左右。战国的百里,也就是明朝的六十多里。

      下面开始一一抽之,

      首先,从上面三个图中我们看到:

      1 东周的尺长度是可有据可考的,一尺为今23.1厘米,但是战国……好吧,虽然还没有资料证明魏国的尺长,我们就姑且用东周的尺长度吧,假设魏尺也为23.1厘米;

      2 在汉代,东汉和西汉的用的“长里”略有不同,可信的数据是:

      西汉“长里”为417.53米 东汉晚期“长里” 约为 433.56米,

      查表得知,汉尺长折合今23.1厘米 根据篇首孙家梦先生的里长确定方法可知 6*300*0.231=415.8米

      与上述汉代里长数据相差不多。

      3 再查看一下明代的尺(注意是量地尺,而非营造尺或裁衣尺),折合今32.7厘米,

      那么,“战国时候的尺比明朝短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判断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任老师”紧接说“战国的百里,也就是明朝的六十多里。”

      我们先来计算明代的里长,按明量地尺32.7厘米算,

      明代里长为6*300*0.327=588.6米 百里长度为58.86千米

      这个数据与剑桥明代中国史中给出的数据1里=1/3英里=0.533千米很接近 (1英里(mile)=1.609千米)

      既然“战国时候的尺比明朝短三分之一左右”,那么战国的百里长度也就是明朝百里长度的2/3了

      按陈梦家先生的里长原则,明朝百里58.86千米 ,战国的百里长度为 58.86*2/3=39.24千米

      按剑桥明代中国史中的明朝百里53.3千米来算, 战国的百里长度为 53.3 *2/3=35.5 千米

      这里再给出一个数据,田径中的马拉松全程长度为42.195千米。

      诸位比较“任老师”所描述得出的战国百里长度:39.24千米 或 35.5千米

      原来……真相啊,魏国的“武卒”原来都是个顶个的马拉松选手啊,作为一个有良心的历史学家俺是泪流满面啊

      “任老师”您还坚持“日中而趋百里”是长里吗?

      您大概是忘了他们在开着11路拼命“日中而趋百里”的时候,同时还要“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吧?

      难不成您认为“魏之武卒”其实是步骑兵,人人都有马?

      或者他们是步卒,但都是反穿了红内裤的战国版superman……

      《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的地点及里程一览表》中给出的数据:

      10月第一个月行军里程基本在60—90里之间,共行军11天,计860里,平均每日78.2里

      11月行军24天,计1530里,平均每日63.75里

      而遵义会议后的1935年2月由于需要摆脱国民党军追兵,28天内有26天在行军,计1620里,平均每日62.3里

      3月行军24天,计1535里,平均64里。

      比较“任老师”所描述得出的战国百里长度:39.24千米=78.48里 或 35.5千米=71里

      看来魏国的“武卒”们行军能力远远超过红军啊

      再给一个人口寿命的数据,

      大约在两千年以前,人类的人口平均寿命约为20岁;

      满清时人均寿命33岁,民国时人均寿命35岁,

      1980年,世界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1岁,发达国家为72岁,发展中国家为57岁:

      难道“任老师”认为平均人口寿命20岁的古人体质会比平均寿命60上下的今人更好?

      以至于他们能“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还能半天跑出近40公里?

      二 “长里”和“短里”的问题

      “短里”一说出于周髀算经,事实证明,“长里”和“短里”一样,都曾经被同时使用过。

      但是……

      任老师在一个被删掉的帖子里以异常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说--“这个“短里”中国不用”

      (同时“任老师”还很有风度的问我道“您这么喜欢用“短里”,莫非您是高丽**或是日本**?”

      对此俺只能很遗憾的回答“有风度的任老师”:俺既不是高丽**也不是日本**,让您失望鸟

      “任老师”接着又在这个帖子里用异常坚决的语气声称 魏国根本不用短里,“短里”说是早被批臭了的

      闲话不多说,来看资料吧,都是现成的。

      1 “短里”的长度问题

      《周髀算经》原名《周髀》,是中国《算经十书》之首,其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数理天文学著作,用数学方法阐明盖天说和四分历。

      书中起始有“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和“昔者荣方问于陈子曰”及“吕氏曰”三节,

      可基本推断这三部分内容大致形成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吕氏春秋》编成前后。

      而后来的部分则可能成书较晚些,但也不会晚于公元前100年。

      至于作注的赵君卿大约是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人,也在公元3世纪左右,

      《周髀算经》中载:

      “陈子说之(荣方)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髀者,股也。正晷者,句也。正南千里,句一尺五寸。正北千里,句一尺七寸。’”

      夏至之日,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而其八尺之髀有晷一尺六寸,则有约11.31度的倾角,那么其位置大约在北纬34.81度附近,这和古代普遍认为的天下之中洛阳的纬度是基本一致的,也符合周代都城的情况。

      往北千“里”后,晷变为一尺七寸,则倾角为12.00度,约在北纬35.5度附近。

      往南千“里”后,晷变为一尺五寸,则倾角为10.62度,约在北纬34.12度附近。

      而北去千里大约相当于(35.5-34.81)*40000/360=76.67公里,

      南去千里也大约相当于(34.81-34.12)*40000/360=76.67公里。

      那么,陈子和荣方时所述及的“里”就是“短里”无疑,大致为76.67米。

      2 “短里”被使用的证据

      《周髀算经》后面还引用“吕氏”的说法:“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吕氏春秋》卷十三《有始览》第一篇也称:“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有始览》中关于“四海之内”里程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是如果用《周髀算经》前面部分出现的“短里”来加以考察,我们会有新的发现。

      将一“短里”等于76.67米代入东西、南北的里程可得,

      东西之境大约为2146.76公里,南北之境1993.42公里,这个数值实际与后来秦帝国所统一的疆域相吻合,即相当于当时人们对“天下”范围的认识。

      “四海”很可能是指东海(今黄海、东海)、南海、西海(今青海)和北海(今渤海),那么“四海之内”就与“天下”实为一体。

      由此,《周髀算经》的记叙表明,中国“短里”概念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战国末期,并保留在了《吕氏春秋》当中。

      从《周髀算经》中得到的结论是可靠的,即中国战国时代曾使用过“短里”,其数值和公元3世纪时海东韩倭各国使用的“短里”颇为相近。

      3 “短里”使用的旁证

      再来看看其他的旁证,来考察一下中国古代在有“长里”存在的情况下,

      到底是不是如“任老师”所告诉我们的那样是“不用”短里的。

      (1)《汉书,东方朔传》 载:

      “(汉文帝)时有献千里马者。诏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之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这里的五十里、三十里自然都是汉代的“长里”,以西汉里长417.53米计大约是21公里和12.5公里。

      然而,汉文帝以此“千里马”一日千里为由拒绝接受恐怕未必是真的觉得其脚力过强吧。

      诚然,1000西汉里合417.5公里,胜过车仗队伍速度的20倍,即使是今日常见的赛马恐也不能有此脚力。

      “千里马”之说古已有之,相传周穆王曾乘千里马讨伐叛乱的徐偃王,大宛宝马也冠此美誉。

      我们可以把“千里马”当作夸张的艺术手法,但如果将其解释为每日行1000“短里”的话则仅有80公里,这个速度与后世骑马日驰通常之数150“长里”即65公里上下相错不大,而且和车仗速度仍然可比。

      (2)《九章算术,盈不足》中称:

      “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问几何日相逢及各行几何?”

      这里“良马初日行”的193里按照西汉“长里”计为80.6公里,按照东汉“长里”计为83.7公里,都和1000“短里”之数接近。这再一次映证了“千里马”所指为“短里”。

      (3)三国魏王肃编成的《孔子家语》《致思第八》引子路语:

      “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这里的百里如果是长里的话,就达到40多公里,这是要花上好几天才能完成的路程。为二亲负米旷日至此,将舍二亲独处于家中否?这恐怕也不能再视为行孝道了。

      如果是“短里”,则为8公里左右,若交通道路状况尚可,即可1日内步行往返,这样的距离也和人力所及相近。

      (4)《三国志》《庞统传》裴松之注所引张勃《吴录》载:

      “统曰:‘驽马虽精,所致一人耳。驽牛一日行三百里,所致岂一人之重哉!’”

      后来中华书局在校刊的时候,以为“三百里”过大,遂改为“三十里”。

      30东汉里大约相当于13公里,是合理的。然而,300“短里”大约相当于24公里,又何尝不是合理的呢?而采用“短里”来解释不用随意更改字句,不是更为妥当吗?

      (5)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二年律令》,内记车牛:

      “重车、重负日行五十里,空车七十里,徒行八十里。”

      庞统所说的“驽牛一日行三百里,所致岂一人之重哉”正是“重车、重负”的情况,50西汉里合20.9公里,与300“短里”又很匹配。这难道只是巧合而已吗?

      于是,三国时代的庞统也仍然使用着含有“短里”概念的话语,

      虽不能说当时也在一定范围内通行着“短里”,但这至少说明之前有使用过“短里”的迹象,驽牛日行之数在“短里”使用时期已经约定俗成。

      最后一条资料重量级的资料

      《荀子》《议兵》称: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这里荀子说三晋中的魏国挑选“武卒”,需要他们身穿铠甲,背着弓矢、长戈和三日的口粮徒行,从日升至日中趋“百里”。

      这里的“百里”理解为“长里”的话合40多公里(按秦里算),那么战国时期魏国“武卒”的奔跑能力个个都超过现在最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了,如何可能呢?

      《汉书》《陈汤传》载:

      “汤曰:‘……且兵轻行五十里,重行三十里……’”

      这是当时汉步兵行军的实际情况,轻装上阵每日50“长里”,重装上阵每日30“长里”。

      魏之“武卒”显然属于“重行”,则他们的速度应当不会超过汉军所行30“长里”合12.5公里太多。

      由此,“日中而趋百里”只能指“短里”,如以80米计则“武卒”半天走8公里,考虑到后半日的步行速度会因疲劳而有所下降,他们与汉步兵的行军能力是相当的。

      魏国招募“武卒”的规令中无疑使用了先秦“短里”。

      结束语:

      还是那句话,“任老师”,到底是谁“令人笑掉大牙的缺乏常识”?是谁在“不顾常识的信口开河”?

      • 家园 【原创】看您说了这么多,还是驳斥一下您的错误理论吧

        唉,您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连“千里马”这种文学夸张都弄上来做证据。

        您那个初中生跑不到三分半,已经有很多朋友回了您了。我想,如果您自己的体力不如人也不用一棍子打死所有初中生吧。而且我原文说的是

        “好像不少并非身强体健的初中生就能在三分半中跑完一千米了。”
        如果您连小学语文都理解不了也就不用再给您解释了。

        好吧。关于您的第二拍,这里回答您:

        武卒问题

        首先,您抓了一堆图片上来,我没看出哪一张图支持您的“短里”说?(顺便借用您问我的话问一句,您得到作者的授权了吗?版权啊!)倒是指出东周尺为23.1厘米左右(出土文物)。然后按您自己所说明量地尺32.7厘米。不是短了三分之一左右?好吧,我承认不够精确,是短了百分之三十好了。按您自己计算的结果,战国百里长度为35.5 千米到39.24千米。这的确是马拉松距离。但是您老兄跑不了马拉松,别以为别人也是软蛋啊。就算武卒一天只行军六个小时好了。每小时不过行军5.9到6.5公里罢了。很难吗?马拉松的世界最好成绩一般是两小时出头一点(出处:国际田联世界知名马拉松比赛男子最好成绩一览)。不过也有跑得慢的。英国人劳埃德·斯科特2003年用了6天多才跑完这段距离。这倒是符合了您的“短里”说。每天才跑7公里差不多是您的一百短里(每里77米)。不过人家是白血病患者,而且背了60公斤重的潜水服(出处:英一患白血病男子创马拉松最慢纪录),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为了受白血病折磨的儿童筹款。您如果认为魏国武卒连白血病人都不如,咱也没办法不是?

        你给的红军数据其实已经证明了我的话。武卒和红军的行军速度相差不大。比较71到78.48里和62.3到78.2里有很大的意义吗?只不过说明大家的机动能力差不多而已。

        再说您给的那个寿命问题。呵呵,在您看来寿命和体质成正比?真不知道您从哪里能够得出这个结论的?古代没有抗生素,得个感冒就有可能死掉。来个瘟疫就死一大片。古代生产力低下,来个天灾就要死一大批,古代战争频繁,来个战争就要死一大批。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人的体质不好。就好比某人平时身强体壮,但出门就给车撞死了,我们也不能认为这是因为这人平时体质不好吧?

        “长里”和“短里”的问题

        我告诉您短里出自对《周髀算经》的推算,您还真就把它找出来了。很好,百度是个好东西。至少比您原来说的什么周穆王会西王母之类的神话要有力一点。

        《吕氏春秋》的话是不可信的。这段话的全文如下:

        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受水者亦八千里。通谷六,名川六百,陆注三千,小水万数。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枢不移。

        按照您的短里说,东西两极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合现在多少里?

        《吕氏春秋》的说法出自《山海经》。这里说的“四海之内”就是字面的意思。盖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大陆在四海之中的关系。

        所以拿这个来作为“短里”曾实际使用的证据是不对的。对了,省得你继续百度了,坚持“短里”说的山名宗纲老兄削足适履得说

        “四海”很可能是指东海(今黄海、东海)、南海、西海(今青海)和北海(今渤海),那么“四海之内”就与“天下”实为一体。

        按您引用的计算,短里最多是天文学上的一个特殊单位罢了。就好比现在说到“兆”,一般用法是指“万亿”或“亿亿”,只有用在特殊单位上,例如频率,才指“百万”,例如“兆赫”。

        您下面举了一堆所谓的“短里”使用“实例”,其实完全是经不住推敲的。

        “千里马”那个,您也是从山名宗纲老兄那里抄来的吧?请问一句,山名宗纲老兄前面说“

        这里的五十里、三十里自然都是汉代的“长里”,以西汉里长417.53米计大约是21公里和12.5公里。
        ”后面为什么要用“短里”来算千里马呢?难道给皇帝起草诏书的都是脑残?要在一句话用两种不同的单位还不特别指出?山名宗纲明显是在那里强辞夺理罢了。

        《九章算术》那个例子更是胡来。《九章算术》的编纂年代大约是在东汉。东汉的“齐”的地望相当于现在的山东临淄一带。按您的短里说,一里是77米,三千里就是231公里。您自己去地图上量一下两地的距离。看看是这个距离的几倍?

        另外“良马”就是“千里马”?又是一个削足适履的论证。别忘了,题目里还有“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而按照书中给出的答案

        一十五日、一百九十一分日之一百三十五而相逢。良马行四千五百三十四里、一百九十一分里之四十六。驽马行一千四百六十五里、一百九十一分里之一百四十五。

        良马的平均日速度是约283里,而到最后那天的速度是约388里。按您的短里说最后那天都日行两千多“短里”了,真是“双千短里马”啊。不过,这么算的话,那从齐到长安如果是三千短里的话,跑个来回也就三天啊?

        子路负米的那段也是任意发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说: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可见子路是身强力壮之人。负米并不是每天都要干的活,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又有什么不可能的?难道您认为子路是白血病患者,每日只能日行百“短里”?而且“事二亲”,并不是说二亲就瘫在床上动不了。二亲要吃米,子路跑到百里外背回来,二亲也不会有啥问题。敢情某人的父母让某人去远处米店背趟米回来,某人就成了不孝?

        《庞统传》的原文是“三百里”。中华书局认为在传抄中抄错了而校勘也不稀奇。山名宗纲老兄为了论证自己的说法就硬说人家说的是短里岂不是削足适履?“三百里”和“千里马”一样,不过是个夸张的说法。

        后面引用《二年律令》就更为荒谬。《二年律令》是汉初之物。汉初已经规定用“长里”。到了汉末庞统反而会去用“短里”?

        关于武卒的问题,前文已经论述过。这里不再重复。不过我还是想问问您百度过我关于张仪说魏王的问题了没有?

        如果您忘了,这里提醒您一下:

        张仪游说魏王的时候说“从郑至梁二百余里”。顾炎武读到这段记载说“《史记》:“张仪说魏王言从郑至梁二百余里,今自郑州至开封仅一百四十里。”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说秦武王二年(前309年)。荀子约生于(前313年) 死于(前238年)。所以远远晚于张仪。

        张仪游说的是魏王。他说“从郑至梁二百余里”,合明末清初(顾炎武是遗老)的一百四十里。呵呵,魏国的里有多长不就是明摆在那里了?

        好吧,就算您说的“长里”,“短里”和现在的“公里”,“华里”情况一样好了。那么现在说“一里”指的是公里还是华里?如果不说一公里,当然是指华里。也就是说,如果有这类情况存在,要么“短里”会特指,要么“长里”会特指。但是您给的例子,全都只有一个单位称呼,“里”。而在论证中一忽儿用“长里”,一忽儿用“短里”,反正怎么能凑上就怎么凑。

        这就是生搬硬套,拼凑证据。不过考虑到这也并非您的原创,而是主要来自山名宗纲这个日式网名拥有者。我也就不为己甚,谨在此向您孜孜不倦的百度工作表示敬意。不过还是继续借用您的话“您得到作者的授权了吗?版权啊!”

        关键词(Tags): #长里#短里#行军速度
    • 家园 驳 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任爱杰之 第一拍

      任老师在这篇的“雄文”里举的几个例子

      1 好像不少并非身强体健的初中生就能在三分半中跑完一千米了。

      (好像,哈哈,又来“大概”“好像”“可能”了)

      2 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轴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战国时候的尺比明朝短三分之一左右。战国的百里,也就是明朝的六十多里。

      3 .....部将周文(陈县人)就打到了骊山附近。从陈县到骊山直线距离1440华里

      4 而纯骑兵部队的速度更快。霍去病出征匈奴“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六天攻击前进千里,平均一天167汉里。汉尺短,相当于现在的每天112华里。

      向霍去病、蒙古远征军的这种速度已经可称为“闪击”了

      这四个例子,看上去十分的“有道理”,但是……话说,什么事情都怕有“但是”啊

      这几个例子中,

      要么是抒情的“好像”,

      要么在度量上混淆或者故意混淆,

      要么是把特例有意无意的当作普遍情况,

      要么忽视或者说是选择性失明对例子中的特殊背景视而不见。

      为了免得“任老师”还要大家把他这份“雄文”

      有空不妨到处发发,免得他误导读者。

      下面对这几个“例子”一一抽筋剥皮,挨个抡板砖,

      因为“任老师”举了四个例子,只好称之为“四拍”,要是有十八个的话……

      先抽第一个

      1 这个,好像不少并非身强体健的初中生就能在三分半中跑完一千米了。

      既然谈到1000米,那么不妨先来看看标准数据吧

      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 够权威吧,任老师?

      http://www.sport.gov.cn/power/show_info.php?n_id=10119

      13岁男子(初中一年级)评分表

      100分 3'45"

      60分 4'25"

      14岁男子(初中二年级)评分表

      100分 3'35"

      60分 4'20"

      http://www.sport.gov.cn/power/show_info.php?n_id=10121

      15岁男子(初中三年级)评分表

      100分 3'25"

      60分 4'05"

      现在数据有了,

      我的问题是,请问“任老师”,有多少“不少并非身强体健的初中生”能在“三分半”内跑完1000米?

      不知您当初何以言之凿凿“好像不少并非身强体健的初中生就能在三分半中跑完一千米了。”

      您查过资料了吗?还是您在中学里做过统计?

      或者,您以为随便糊弄一下用“可能”“大概”“好像”之类的抒情就能把读者糊弄过去?

      俺很想知道您嘲讽某些人“令人笑掉大牙的缺乏常识”,“不顾常识的信口开河就徒然惹人发笑了” 不知是指的是谁呢?

      奉劝您一句:以后讨论归讨论,态度要谦虚,起码有点讨论的诚意。千万不要自信满满,随便嘲笑别人,很容易误伤的,

      您看,“令人笑掉大牙的缺乏常识” 和“不顾常识的信口开河就徒然惹人发笑了” 这两个评语,抽到自己了不是?误伤了吧?

      俺就把它们还给您“自用”了。千万要记住这个教训啊“任老师”,下次记得讨论要有诚意。

      喝口水,待会儿来拍第二个~

      • 家园 3分20秒以内的携4个同速度死党前来报到

        不过先说清楚了,俺那时高一的水平

      • 家园 我中考体育满分,1000米跑了三分50秒。
      • 家园 初三毕业的时候如果要1000米考试加分的话

        的确会有很多人能跑进3分半。体育总局那个标准,你看看就好了。各地初中生在年龄上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如果是15岁左右,有加分这个萝卜在前面晃荡,锻炼一下平均都有80分以上。

      • 家园 3分30

        96年中考的时候,3分30这种成绩在偶们这个沿海城市还是相当普遍的,我们班20多个男生至少5-6人有这个成绩,俺面一点也有3分3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不少项目,简单训练之后90分还是可以达到的(可能沿海城市营养相对好点)。

        就事论事,就事论事!

        • 3分30
          家园 看来年轻些的营养是好。。。。。

          俺初中,高中,1000米都是4分多。92年上大学,体育课,1000米也是拉最后几位。跑完,那个喘啊。。。。惭愧啊。。。。

        • 3分30
          家园 的确,我同意您的说法,但是也要考虑到,

          城市和农村,沿海和中部,西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是一个普适的数据。

      • 家园 这一拍不用去拍人家了 直接拿下吧

        我初三时候体育中考加试要求是3分30 我最后跑出个3分20 事实上 长跑是我弱项的说

        我可没法和军人比 而我更不是军马!

        而我们学校跑到3分10以内的一大把

        • 家园 嗯,差不多的情况

          偶初中的时候长跑是跑河坝上两座桥之间,长度和时间都没印象了。高一测1000米的成绩是3分办。大学测1500的成绩是5分钟出头,顶多5分10秒的样子。我这样的都是不爱好体育但是被体育达标考试赶着走的那种。不过我的优点是相对认真些,但是练习的运动量也不过是高中每天全班绕操场跑3圈,大学隔天出早操,绕操场跑4、5圈而已。

          我还记得高中每年的5000米集体长跑,我们班跑得快的男生大多在20分钟左右。不过长途行军当然不可能保持这速度了。

        • 家园 这个感觉不是常态。

          我初一是班里唯一能跑在4分之内的,初二是唯一能跑到3“50以内的,初三是唯一能跑到3”40以内的。进步还是明显的,说明我不是废柴。虽然我们班体育并不好,学校里专门有些重点培养的体育特长生,但全年级跑的比我快的在手指可以计算的范围内。

          也许我们中学范围狭窄不值一提,到了大学,我们上足球大课,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个系100多男生中,1500米我能拔头筹,具体多久跑完的忘了,应该是5分多钟,然后就得休息了。要想坚持10倍的距离是不可能的。

          虽然也许我们都很差,但又不是有人故意把一堆废物全都集中了,所以感觉绝对不是随便一个初中生就可以3分半跑1000米的

          • 家园 这个……我觉得并非如此

            只要常锻练,1000米跑进3分半左右不是难题。

            事实上我初中毕业进行体育达标考试时,我就跑了个3分20秒左右,因为那段时间天天练。到了高中,虽然功课加重,但是由于体育老师常常一上课就要求绕着操场跑几圈,所以成绩依然还能保持在3分半。

            现在肯定不行了,太长时间不练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