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也说“一个山东人发牢骚,突然感觉有点道理” -- 亡命之徒

共:💬586 🌺519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 家园 熊仔没找到今年的,这个数是去年的,参考之

          外链出处

          今年高考人数98万,一本招收将近4万,二本十万左右,三本3万左右吧

          回答者: 叮当ice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008-8-20 17:42

          好像是一半

          回答者: qpqply - 秀才 二级 2008-8-20 19:22

          高考人数98万,录取新生51.3万。录取比例52%

          回答者: 土豆薯条马铃薯 - 初学弟子 一级 2008-8-21 15:45

          如果没错,去年是4/98=4.1% ,今年比去年比例高,估计也就是6%吧。不必震惊,年年如此。我此文说的是2000年时的理科比例,比总比例高一些。唉,其实我希望这个实际比例是个12%,蹦出来抽我大嘴巴子。

          录取比例升高“拉低”分数线

          “今年本科一批分数线和去年相比浮动较小,文科比去年低了5分,理科比去年高了4分。”省招办主任杨智磊说,今年各个批分数线和去年相比变化不大,略有升降。今年的分数线对考生来说不算“意外”,不像去年一样,分数线与前年相比大幅“跳水”。“今年我省考生95.9万人,比去年下降了2.93万人,而招生计划为5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8.9%,录取比例大幅度提高。”杨智磊说,我省今年高招录取率达到56%,比去年高出5个百分点,录取比例升高也是“拉低”分数线的因素。

    • 家园 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硕士生、垃圾的博士生

      明白吗?

      不明白的话,我再细说。

      • 家园 偶不明白。。。

        对于学校来说,好学校和差学校,偶觉得在本科阶段的教育差距并不是那么大,差别大的是你所处的周围的环境,以及你是如何适应周围环境的心态和行为。。。

        在某种意义上,关键不是你在学校学的怎样,而是社会给了你一个什么样的标签 —— 就业也好,读研也好,出国也好,尽管你还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情况,但本科学校这个标签已经无可改变了 —— 在研究生愈来愈泛滥的今天,社会对这个标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强而不是削弱,因为相比现在的一切选拔制度,高考依然是被整个社会视作检验一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最公正的平台。

        这正是高考的最大幸运和最大不幸之所在。

        • 家园 本科的四五年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

          用人单位强调本科的出身不可取,但也有一定道理。

          那几年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学校中,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老师的作用很大,周围同学的影响也不可估量,尤其是住校的。同学和自己的能力差别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影响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未必注意到。

          高考这种选拔制度,对整个社会来讲是一种成本最低且相对公平的。和历史上的科举相比,也算是一脉相传的。

        • 家园 其实你说的和瓦斯说的意思差不多

          本科教育就是因为标签意义所以特别重要一些。所以硕士生、博士生因为是带着不同的标签进入这个学校,就没有统一标签的本科生那么高的地位了

          现在很多学校招博士,要求必须本科出自211学校,否则不管是哪所大学的博士、导师是谁、成果多少,一律免谈

    • 家园 【原创】不公平的事情

      太多了,要是都公平了那才奇怪了,比如说,说过当官的真的比老百姓赚的还少,付出的却多,还没有任何特权,那还会有人挤破了头想当官吗?还会有人买官卖官吗?敢于买卖就是当生意来做,投资求的就是回报,这样的官好得了嘛?

      再说我高考那年,我们也是全国统考,本省重点大概是435吧?我记不太清了,我是考了539分,还有特长加分30分,但是没用上,我只是考到了北京的一个重点大学,后来和清华有共建,才发现,他们最低的分数才468分就录取了,当然一定不是热门专业了,那也可以啊,毕竟作为中国的学生,还是学理科的,谁不想上清华啊,至少以我的成绩再加上30分的加分,也不会是最次的系,可是咱当时唯一缺少的就是北京户口,心里肯定是不平衡的。现在,我的小孩倒是有了北京户口,可看她对学习根本就不上心的样子,我还真的好几次想要麽送回老家去,要麽送去山东。因为我有同学在山东,他的老婆就是高中老师,他的小孩也和我小孩同龄,可是,我在那里看到的就是山东的小孩学习真是特别的刻苦兼用功,基本上都住校,别说是高中生,就连初中生也是起五更,睡半夜的,很感动,也很感慨,特别想让小孩去学习一下,可惜教改的内容年年变,真是搞鬼,完全就是为了给营私舞弊的人找理由,找借口。同时我也不否认有些小孩成绩是很好,但是人格有点扭曲,上了大学以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各个方面有些失落,能调整好的,就适应了,调整不好的,往往就走极端了,大学生杀人案,抢劫案,偷窃案,屡屡发生,说到底,是整个社会教育的扭曲,看中的就是成绩,思想道德,人格人品的教育都忽略了,等到了大学,思想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再想改变,很难很难。

      工作了也一样,越是见识多的往往越淡定,上串下跳感觉不可一世的往往实在是可笑之人。但是君子坦荡荡,小人戚戚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小人得志,君子自乐罢了

      • 家园 就连初中生也是起五更,睡半夜的

        这是没办法的。

        雪姐姐,这种生活我们也亲身过来了。。。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我们是一边骂着国家高考制度一边这样过来的。

        这对孩子绝对是种摧残。我们也就算了,真希望下一代不是这样的,他们应该有更好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

      • 家园 高三的时候,

        学校组织老师们去浙江的一所高中去参观了一下,回来之后,有个老师跟我们说,你们啊,身在福中不知福,人家浙江的高中生每天上18节课,当时下面一片人低头算账了,sigh,这一天18节课该怎么安排呀。。。答案:早5点到晚10点。。

        相比我们整个高中生活,早7点开始早自习,晚上8点20分放学,一天10节课,周末还可休一天半。当时觉得跟浙江的高中生比,俺们就生活中天堂啊。。。

      • 家园 往事不堪回首

        俺也是山东的,92年高考,发挥出色,580多分,成绩很好过了当年北大在山东的招生线了(离清华差些,他们居然要到600多的分数线,全省才招几个人)。可惜当年山东是先报志愿后考试,俺老爸不相信俺的实力,第一志愿报了本省的三类院校(他自己不懂,听别人瞎参谋,还不允许俺发表意见),就是这么不情愿的情况下,拿到大学通知书后俺也没有考虑复读,原因就是高三太悲惨了。

        俺老家在山东的一个小县城,读的是本县普普通通的中学(当地最好的,但在地区排不上号),从上初中开始,每周上七天课,四周才休息一天,让农村的孩子回家带饭,当然城里的孩子可以走读,周六下午休息,周日晚上上晚自习。每天早上早操+一节早自习,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晚上两节晚自习,到初三和高三的时候晚上加一节课,就成了三节晚自习。

        我家在城里,骑车到校30分钟,早上5:30出发,晚上10:00左右回家,中午/下午回家吃一次饭,其余时间都泡在学校学习。初三/高三时,停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课(体育等)。

        当年我严重缺觉,一打下课铃就趴桌子上睡着了,课间十分钟能做个美梦,一打上课铃又马上惊醒投入紧张的学习。周六中午回家不吃饭躺床上就睡,一觉到晚上再起来吃饭。

        因为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刚进大学时,百米成绩还不如女生。

        俺加在城郊,平时还能走读,那些农村来的同学就更艰苦了,吃的/住的更差,可是刻苦劲比俺厉害的多。就这样高考时,一班60人,才有5个本科。俺很幸运发挥出色得了全班第一,可惜志愿报差了。

        到了大学,同室有个南京的,他的成绩低俺20多分,居然说自己在南京差一分上清华,被打到我们学校的。另外一个室友是甘肃的,居然在本地差一分上一本线(他们真幸运,先考试后报志愿,而且本科分一本二本的,俺那年的山东根本不分这个,本科就三个志愿),他的成绩在我们县回去复读还要交钱的!(在我们当地,成绩在专科分数线以下10分以内,复读不用交学费)。

        这都快20年过来了,往事不堪回首啊。

        • 家园 92年,560分能在江苏上清华?
          • 家园 胡扯吗?

            抱歉这点我不能确定。因为只是同学之间聊天听说的。我并没有认真打听过那年江苏的录取分数线,因为大家都知道,上大学之后,这些事情都淡了。

            只是因为我上的是三类学校,很多同学都是第一志愿报清华没有被录取打过来的。我在山东很清楚清华92年山东的录取线是600多点不到610,我一个高中同学也是差一点打到山纺了。

            • 家园 92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都在570左右

              而且570分是这两所大学的基本线,很多热门专业的分数线更高。95年之前,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南京工学院)某些专业的分数不是一般的高,像东南大学的建筑、无线电工程人多势众,实力强劲,一直和清华轮番坐庄。要不是TG压制老中央大学,南大和东大一旦合力,那就是全国第一。说到科学院院士,与这两个学校有渊源的,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在93年的时候就有100多个,直接来自于这两所学校的也超过50个以上。像中央大学这种国民党时期第一流的学府早就在精神上被肢解了,更何况,进入21世纪后,鱼龙混杂,大学排行榜,这种阴阳榜也能堂而皇之的搞出来了。在校学生平均能力,在我看来,90年代中期以前,只有清华和中国科技大学是最全面的,至于其他学校,呵呵,整体都是二流。

              江苏历来是人才大省,不说那些变态的苏北、苏南县中出来的高考状元(其实状元真代表不了什么),南京本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一个学校,它的中学毕业生中,出了20个科学院院士和15个工程院院士,这个记录估计全国排名20以下的大学都不一定有吧?

              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有些事情,没必要说,搞科学研究,不是比考试,更何况,现代社会,考量的是一个人全面的综合能力。

              我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小学没毕业,而后自学,成了专业会计,担任一个集团的高级副总裁,而且出了两本有关会计方面的书,这样的人恐怕不仅仅靠考试来衡量的吧?

              • 家园 一点牢骚而已

                你说的很对。学历什么的只是个敲门砖,个人的发展重要的是自己的拼搏与努力。

                哈,在这里跟帖也只是发一点牢骚,被引起当年的一点回忆了。

                当年实在被熬的太狠了,高考之后10年左右的时间,我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在考试,某个答案就是想不出来了,一着急就醒了。这几年好些了。

                不禁联想到《白毛女》中的一句话:x社会把人变成鬼,x社会把鬼变成人。

                也许是体制/也许是环境等等因素,对东海之流的普通人家子弟来说,体制逼着你变成考试机器。写这么多也算出口气吧。其实早过了意气之争的阶段,在社会上混达几年,会觉得当年拼命追求的分数多么可笑。

        • 家园 你在开玩笑吧?92年,560分能在南京上清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