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豆腐 -- 燕人

共:💬97 🌺16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好贴呀!好贴。本人无豆腐不欢
    • 家园 借宝地问个很衰的问题

      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区分豆制品和面筋制品?

      偶始终不得要领。

      • 家园 老兄,不会吧?

        感觉你是江南人士。。。

        我知道面筋制品就那末几种:油面筋,水面筋,烤麸。豆制品多了去了。

        面筋制品的营养价值不如豆制品,因为面筋蛋白不是完全蛋白质。

    • 家园 豆腐的腐字从何而来啊?
    • 家园 在豆腐的老家寿春吃过豆腐宴

      所有菜都是豆腐为主料或者半主料做的,当然各种做法各种口味,你会惊讶豆腐这玩意也能摆慢慢一个大桌子。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我吃过的最好的一顿酒宴。

    • 家园 除了卤水和石膏外,老家还有一种用特制的酸浆点的豆腐

      不过现在做酸浆豆腐的人很少了

    • 家园 挑个小瑕疵

      川渝地区的豆腐脑和豆花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可能因为现在豆腐脑渐于消亡,而豆花又是很常见的菜品,楼主是北方人就会有两者混淆的可能。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卤水和石膏的使用,至少在本地是两者兼有使用,跟南北并无关系,只同两者的成本和

      制作水平有关,简单说就是石膏很适合商业生产而已,当然水准就要差些。呵呵,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的是,有名的麻婆豆腐和豆花一定是要川贵产的小黄豆作为原料才算地道。

      • 家园 川人的豆花

        即北方的豆腐脑。这并非在下妄言。乃是川菜老前辈在1980年代的说法。

        四川与北方接壤的地方,很可能存在按照北方习俗叫法的豆腐脑。另外随着社会变迁,也有可能有外地人进川经营豆腐脑。这些都不会是主流。

        老兄如果说重庆地区把豆花叫做豆腐脑,那也无妨。指出这种叫法的来历和流行时代即可。

        至于点豆腐用卤水还是石膏,老兄若仔细阅读,应该发现在下的意思是南北各地因地取材,并非因南北之名。说到底,南北食风之异,主因在于地理导致的食料之异,而不是南北名称之异。

        在下特别反对把名字凌驾于实质之上的做法。这就好比有些网络重庆人的脱川心理:川东,川西,成都,重庆,不过是名字。四川和重庆名字可以分离,几千年里形成的内在联系却不是像字面那样容易分离的。这在我一个北方人看来就是如此。

        • 家园 这个和脱川无关

          两者在制作工序上很是不同的,所以完全是两样东西,整个四川盆地都是这样的区分的。

          豆腐脑是豆浆在陶缸(主要是为了保温,现在用得也少了)中点卤,加盖静置焖成的,成品中基本没有游离的水,因此含水量高,口感滑嫩,入口即化。

          豆花在大铁锅中点卤,待成品出现絮状凝结后,用筲箕压榨而成,过程中分离出大量的水(窖水),口感较韧,但比豆腐还是要嫩得多。

          吃法也是有区别的,豆腐脑舀上一碗来,直接在碗里放上作佐料:酱油、油辣子海椒、花椒、油酥黄豆、榨菜丁等七八样,拌匀了用勺子或直接端起碗来喝的。一般作为小吃不在正餐时吃的。

          豆花舀上一碗来,用小碟装上、油辣子海椒海椒、花椒、葱花(就这几样,除了海椒以外基本没有变化,海椒也就是油辣子海椒、青海椒、糍粑海椒(重庆这里一般较溠海椒)的区别)作为油碟,用筷子作为下饭菜吃的,一般很多小餐馆都在中午供应,在门外立个牌牌:豆花饭或者豆花烧白。

          这个豆花和豆腐脑的佐料中有个最大区别就是,豆腐脑中一定有酱油,而豆花的佐料中一定没有酱油而是盐。

          这两样东西做法不同,吃法不同,佐料不同,味道不同,定位不同,为什么一定要说是一样东西才对呢?

          至于说脱川心理,这个与美食无关这就不多说了,在这里多说这个就跑题了。只一句:川渝一家,不是一句空话。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