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看抗战作品《腹地》的杂想 -- 侧翼

共:💬53 🌺673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抗战作品《腹地》的杂想

    还有什么,忘了吗?你不是常说:他们有今天的疯狂,我们有最后的胜利吗?

    --------------------引自小说《腹地》

    本来该贴应该发在文化百家或西河文苑更合适,但我还是决定发在英雄本色。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描写抗战的伟大作品。发贴的起因是我在假期赶去加班,发现实验室暂时没有试验用水,等待时无意间在网上发现有人推荐小说《腹地》。这是我国建国后的第一部禁书!

    但凡沾了“第一”两字,任何事似乎都变得有点意思。我国第一部禁书!那个年代,大部分禁书和黄色内容还不怎么搭界,但和政治却脱离不了关系。考虑到作者王林是位老革命,这本书在当时会有什么政治上的问题呢?建国伊始,政治风气并未左得离谱,一位老革命即便“话语有误,人物不够高大全”,他的书怎么就成了第一部禁书呢?

    我决定买一本看看。按照网上描述,该书最初为1949年版本,后因被禁,作者被迫又写了不同年份的修改版。这次,我买的是2007年出版的忠于1949年原著的版本。我准备以我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来看看《腹地》为什么被禁。更重要的是,我想知晓更真实的历史情境,哪怕那么一星半点,买这本书也值了。

    《腹地》描述了华北一个村庄在五一大扫荡时的情况。一名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回到村庄养伤,爱上了一名乡村剧组的女演员。村里的支书是破落地主出身,也想娶这名女演员。两个男人就成了情敌。正逢鬼子开始大扫荡,支书害怕,就离开本村,逃了。而这名八路军伤员却带着大家与进村的鬼子进行了抗争。

    《腹地》内容不复杂,但贵在真实,仿佛你当时就是一名村民,亲眼看到了一切。为什么真实?当时鬼子进村,把村落变成了人间地狱,王林就是趴在堡垒户的地道口,“像写遗嘱”一样,写下了扫荡的情境,写下了村民的百态。

    让我感慨的有两点:

    1 与众不同。《腹地》写的不是一种单纯的无可奈何的苦难,也不是单纯的高大全的传奇人物。这是一幅严峻的甚至有点残酷的现实图画,这是风暴中奋开的花香,这是炮火中充满信心的笑语,这是灾难中民众血泪浇灌出的民族新生的灵魂。

    《腹地》的用语,是当时华北平原老百姓真实的生活话语;《腹地》的画面,是严肃温柔、沉痛奋发的画面。真正让《腹地》出彩的,是写出了抗战时冀中人民生活的战斗的情绪。怪不得吕正操将军写的代序中,评说作者王林是“冀中活字典、活地图”。吕正操说王林同志“长年累月走乡串户,熟悉地方风土”,“主编《冀中一日》一书,成为冀中一代文献,直至今日,仍为海内外有识者所珍视”。什么叫“和群众打成一片”?什么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当年共产党的一名文艺工作者,都和民众贴近得如此之近,当真是军民一体,不可战胜!

    2 《腹地》独特地揭示了当时基层中,“共产党里也有坏人”。小说里党内的这种好与坏的斗争,其实部分地预示了几十年后文革。按说小说《暴风骤雨》里也有基层共产党组织混进坏人的事情,但《腹地》中却没将“坏人”脸谱化。那个地主破落户支书,为夺女演员,对八路军伤员展开批斗,同时也为夺权;平时的丝丝算计;鬼子扫荡时开小差;开小差后的羞愧和懊悔;为弥补自己的罪行去将功赎罪,刻意努力表现以争取机会……读着非常自然,感到这就是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十足的投机分子,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今天的读者非常熟悉他们。

    凡是后来的抗战作品,村支书一般是慈祥的老者形象,或者是英俊精干的青年形象,出身全都是“贫下中农”。《腹地》中的村支书出身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父亲在地主间的争斗中输了,当初投身革命的动机是为了报私仇。如果后来的读者历史不好,早忘记了“三三”民主制,还认为共产党控制的区域中,村支书怎么能够是地主出身?《腹地》中描述的真实基层情况,现在又有几部影视作品能反映出来?

    那位八路军伤员,也有着非常真实的形象,不高大全,也不像现在一些作品中刻意描写的“痞”。他和村支书的私斗中,也有过吃醋、小心眼等事情。在不被自己人理解的情况下,他也想过离开。他为救心上人,与鬼子兵打斗,当心上人和村支书等人一起趁乱逃出时,他居然在生死关头还在吃醋。小说里有:“她能逃了活命也好,反正这祸是闯下了。可是,跟范世荣那小子一块逃的…….”,这又使他心酸起来。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恰恰是《腹地》的“真实”,让王林倒了霉。

    当时的宣传部门(1948-建国初)对《腹地》其实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共产党领导的地区,不能出版这本小说”;另一种意见认为该书写出了冀中人民真实的情绪,是一幅伟大的民族苦难图,专管宣传文化的周扬甚至说“别人说这本小说把解放区写得太黑暗了,我看写的还太光明了呢,冀中区那个时候的工作就那样深入吗?”。(我以前认为周扬在文艺作品审查上是奇左无比,看来有时我对某些人物的看法并不真实。)

    50年初,反对该书出版的人占据了控制地位,《文艺报》发表长文批判《腹地》。一些《文艺报》的领导人物认为小说“暴露黑暗”、“否定党的领导”。当时的《文艺报》,实际是文宣领域的风向标。

    《腹地》终于成了禁书。王林不服,在剩下的生命里不断抗争,但是没有丝毫用处。例如,他找到丁玲反映问题,在北戴河度夏的丁玲说:“陈启霞同志那篇文章(批判《腹地》的)发表的时候我虽然正在文艺报当主编,可是我没有看过《腹地》。”当王林问她为什么不亲自看一看,她说:“我听说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我怕卷入漩涡!”接着哈哈大笑起来。王林则在旁边打冷战。(看到这里,我对丁玲的看法也有改变,有时候对某些人物的认知,真还说不清楚呢。)

    王林在随后的政治年代里,被迫修改《腹地》,努力塑造高大全。可想而知,自然是越改越差。王林22岁时就参加了共产党(1931年),直至80年代去世,此事都窝在心中,他带着遗憾离开了。

    王林有二子,其中大儿子王端阳是一名作家,小儿子搞美术创作。王端阳年轻时不理解父亲,认为父亲是一个三流作家。文革后,王端阳认为父亲作品里充满高大全和“三突出”,不值一读,为此和正在努力改稿并进行“自我反省”的父亲爆发过激烈的矛盾。王林认为两个儿子的作品“最终会出卖民族”。老革命家庭中,父辈和后辈的此类矛盾,一直都在上演,直到有一天。

    2006年初,王端阳清理父亲的遗物,意外发现父亲对《腹地》的检查,几年中竟有八处之多。虽说是检查,但那种愤懑不平之心强烈地感染了王端阳。

    王端阳毫不犹豫地找出王林保存的唯一一本1949年的《腹地》,刚看几章,就被强烈地震撼了。拿我们现在的观念看,这是一部伟大的直接描写抗日战争的作品。说其伟大,在于真实。但正是真实,太真实了,所以最后成了禁书。

    王端阳接着把吕正操、周扬、孙犁、陈启霞、丁玲、侯金镜、鲍昌等人的评论全找了出来。这时的王端阳,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了解,可惜,王林已经去世多年了。

    王端阳四处奔走,终于,在2007年,1949年版的真实《腹地》出版了。

    我最想说的,就是“真实”这两个字。建国初,共产党受到绝大部分民众爱戴和拥护。也许出于传统文化糟粕中的“为主子唱赞歌”,也许出于“打击不同意见”,也许出于感情上的偏袒,有人就背叛了真实。一味的高大全只是表象,内里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意识和党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只要对手的说法揭示了阴暗面,不管这阴暗面是否存在,就先扣上“造反煽动”的帽子,再往死里整,目的就是打倒对手,获得权力;至于怎么消除阴暗面,怎么促进和保持党的进步性,那是毫不重要的。

    《腹地》中描述了党内的斗争,尽管发生在基层,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一些革命失败的原因。小说里的支书,比很多人聪明;因为自己父亲在地主争斗中失败,从小尝遍了人情冷暖;有一颗复仇的心;此外,正巧赶上革命时代。于是,为报私仇投身革命,从革命中捞好处,搞小集团,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投机者。其他大多数人呢,淳朴,虽然坚持为穷人(大多数人)闹革命的理想,有优良品质和坚强的阶级意识,但因为文化低,缺乏计划性和组织能力。自然地,投机者和野心家在权力交替中占了优势,成为村支书。很多民众意识不到这种人的危害,等认识到了,也晚了。我一直在想,主席当年启动文革,发动群众斗部分官员,可能就是斗这种投机分子吧。权力,掌握在民众(大多数人)手中,民众才不会吃亏。我很赞同河友的一句话:现在看来,主席只是把民众扶上马,送一程,人民最终还是要靠自己醒悟,才能真正站起来。

    不管怎样,真实的《腹地》出版了。它的内容,它的曲折出版经历,都反映出了历史的真实。小说里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抗战中我军民和外敌的战斗,也适用于真正共产党员和投机份子的斗争:

    他们有今天的疯狂,我们有最后的胜利!

    通宝推:多大EE,天下熙熙,all4fun,独草,范进中举,punishment,parishg,混天球,大漠老兔,空格,石狼,中天文茜,发了胖的罗密欧,代码ABC,乡谊,李根,
    • 家园 看老兄的帖子,买了一本看了,还不错。

      其实非常伟光正的,对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农村抗日经过和农村生活写得非常非常细致,后半部有点结束得过快,戏剧性太强,反而有损其真实性。

      说的是五一大扫荡,一个村子的人都按照安排逃了,但时间太长老百姓受不了,被迫回到村子里,组织了维持会。

      然后全村被抓起来,鬼子要找出八路军,当众杀死几个人,主角人群中扔出手榴弹,炸死鬼子军官,全村人(约1000人)冲破100多鬼子(好像)的包围圈逃走,虽然死伤不少,但打破了鬼子的扫荡,后来又拔了一个据点——基本上都是村子里的积极分子干的,似乎有点太轻巧了。

      但前半部的描写很真实,村子里先进和落后分子的斗争,一帮世代的土老农天天说的都是现在看来很时髦的话,比如民主选举、积极抗日神马的,还详细描写了村选、争取妇女权益、文化团体、识字运动等等,总之应该很好。确是当得上评价:作者是在日本鬼子的扫荡中隐身在地道里,从瞭望孔里做的现场报道。

      似乎唯一被批评的原因就是原村支书是个投机分子,没落地主出身,入党当了书记,大扫荡时逃走,被开除党籍。

      如果这本小说真是42年年中写成,没有大的修改,那么真是当时抗日的第一手资料,相对于小说本身的单薄,似乎更有意义一些。

    • 家园 这个所谓真实的描画英雄,其实不新鲜,其实是这30年的主调

      真实不真实,有时取决于你朝哪儿看。只看阳光是真实,只看阴影也是真实。

      宣传(包括小说),本来就应该有导向性,对所谓的真实的过分追求,有时就是专找负面的代名词——现在在对所谓真实性的追求后,共产党的形象终于变得猥琐了。

      我觉得后面几位朋友说的对,宣传就是宣传,这个《腹地》毕竟是小说,不是史记。即是小说,就别打着真实的幌子。

      何况,现在《腹地》的出版,没有时代的猫腻么?

    • 家园 这是历史真实和现实真实的对抗

      建国初期面临解放全国,抗美援朝,的激烈斗争,如果承认这种历史的真实,由于文学的典型性作用,实际是在放大那种真实,放大之后其实又是不真实的了,因为那个真实只是个别的,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大部、承认这种真实就是对现实力量的削弱。

    • 家园 算不上真实。

      TG里面也是鱼龙混杂大浪淘沙,太祖早就有“革命的同路人”一说。

      把各种极端事件整合到一起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手法。你看了之后感觉“啊!原来是这样,可见之前都是错了的。”说明你本身就对事实不了解。

      • 家园 我赞同的一段话

        在王林同志进行创作的那个时期,没有同代人描写革命战争的经验可以遵循。只是那么多的艰苦而感人的生活向作者涌来,激励作者迅速地把这时代的面貌加以记录。这是一个艰难的、创造性的尝试。

        顺带发表个人意见:你得先看了原著,才能说真不真实。

    • 家园 评论事物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真实”似乎是这部作品的最大卖点,但我有个疑问,那就是在1949年的当时,这个“真实”就是转眼之前之事,或者就是一个现在进行时,而在那些和作者一样出生入死,甚至比作者经历了更多尸山血海的人们眼里,这个“真实”真的就有那么大的价值吗?

      波澜壮阔慷慨激昂是真实,营营苟苟自私猥琐也是真实。回到1949年的时代背景,当时战争还在继续,大军正在席卷国统区,一些大中城市正在发动青年学生参军参干,新区正在发动群众巩固政权,甚至在残余的国统区也正在营造箪食壶浆之势。作为以青年人为受众主体的小说,当时的党和军队希望把什么样的真实展现给大家,我想应该是不难理解的吧。作为当时组织体制内的一员,作者其实应该感到庆幸,如果这个事情早几年发生,也许野百合花的王实味就是前车之鉴。

      时过境迁几十年,现在的人们再对那时的“真实”表现出种种新奇或震惊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毕竟那时的“真实”已经不是现在的“真实”,那时的“真实”现在已经成为了历史或者真正成为了一部小说。

      关键词(Tags): #军战史通宝推:麦田揭发韩,
      • 家园 那时的“真实”和现在的真实比起来又如何?

        真实不是用嘴说出来的。当言行一致的时候,就是真实,言行不一致的时候,那就不是真实。

        所谓“历史的真实”,功过利弊,不能用时代需要来结论。

        从操作手法上讲,和“洗脑”、“愚民”、“麻醉”乃至现如今种种编造历史没有什么区别。

        从实践效果上讲,有利于稳定,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建设。但是忽略掉的一部分,就完全没有其价值,没有作用,应该一股脑抛进历史的垃圾堆?

        从历史评价来讲,评价的权力恰恰掌握在未来人手上。难不成让未来的国人都背诵1950年代的“历史结论”?这也是楼主提到的小说被重新出版的原因。太祖曾批判过“用小说反党是一大发明”,难道真的把这句话当成一万年不变的金科玉律?

        从我个人经历,学校文史学的越好,对书本价值观越推崇,在接触社会接触现实之后,恰恰反弹也越大。彼时蜜糖此时毒药啊。

        很多人很害怕呀,不合宣传口径的小说是不是会损害D的事业啊?其实这种想法已经在损害D的事业。此其一。

        第二,普遍宣扬的价值观不可能代替方法论,就像道德观念不可能取代法律法条一样。以高大全为务,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忘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忘记历史的残酷性。见惯了我军“势如破竹”“高大全”的,岂能体会到上甘岭的沉重,认识到党内斗争的严酷?

        从我个人的发展而言,成长最快的时候,恰恰是从字里行间,从对报纸实事的持续关注和分析中了解社会运行规律,而不是牢记“五讲四美三热爱”。

        我不知道有什么好怕的。立场坚定的人,在了解现实曲折残酷之后,只会更加坚定信念。

        • 家园 楼主说的不错。共产党的形象是不美化的描述弄脏的吗? 说
        • 家园 你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提到了“上甘岭的沉重”,非常好,正是从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里我们知道了“松骨峰的惨烈”和“上甘岭的沉重”,正是这些作品传扬全国,影响了几代人。同样是体现了沉重,严酷和惨烈,为什么有的名扬四海,而个别的却成了“禁品”?个人认为,在那个年代,作为和那个“禁品”作者一样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人们,提倡的是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而不是白描式的刻意渲染。那个年代不同于这个“禁品”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果把它们都扣上“高大全”的帽子,个人是不能认同的。如果更进一步,把它们等同于“洗脑”、“愚民”、“麻醉”乃至现如今种种编造历史,个人表示无话可说。

          什么是“历史的真实”,波澜壮阔慷慨激昂是真实,营营苟苟自私猥琐也是真实,所谓“历史的真实”,时代不同,取舍不同而已,当然和时代的需要有关,所以才有当年的“禁品”成了今天的卖点。“历史的真实”当然不能用时代需要来结论,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结论也许成了明天的笑柄,所以才需要具体时代具体分析,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探讨事情发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不是以今天的观点强作结论,这就是个人对“禁品”事件的看法。

          历史评价的权力是掌握在未来人手上,但评价的价值取决于评价手段的合理性,用今天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思维去倒推几十年前特定的历史背景,用后来官僚化的僵化宣传去倒推几十年前的生机勃勃,未见其明也。

          • 家园 老兄辩才无碍并不能掩盖宣传手段的苍白

            只要是有目的的宣传宣扬,那么有正面作用则自然会有负面作用。这就是政治宣传的局限性。

            既然做得初一,也不要怪多少年后某些人做十五。从这一点看,如今社会思潮的回潮,意见领袖的流行,历史任人评说,乃至于无数缺德“袁老师”之流引起叫好声一片。

            为什么普通老百姓罔顾客观,偏听偏信呢?这就是代价。

            往日的宣传手段已经过时了。

            现如今盲目“普世民主”固然不对,“放卫星”浮夸风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一味的高大全,最后导致的只能是“狠斗私字一闪念”,“全国山河一片红”。

            还曾有军事演习中规定假想敌“蓝军”不准打败“红军”的荒谬事情。

            至于您说的“那个年代不同于这个“禁品”的作品”,很遗憾,普通人已经没有印象了。

            把所有的敌人都在宣传中消灭了,随之而来的会是啥。

            • 家园 实在是无意辩驳什么

              只是看到就因为一部以所谓“禁书”为卖点的小说,从而推而广之地挞伐一个时代,觉得不尽公平,辩护几句而已。

              六十多年一路走来的宣传,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尸位素餐的官僚衙门,当今之事,厚道点说,叫不作为;仔细看看,其中又有多少故意的反宣传,意识形态上可能早已分道扬镳了。所以以今日之弊原诸当初,感觉略欠公允。至于对立面的宣传攻击,那就是一场战争,总不能对方向我开枪,而我把帐算到自己头上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