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麦客、收割机、一炮轰及其他回忆 -- shiningworm

共:💬74 🌺115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可能是自然选择的原因

              我试着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各物种之间有种生态上的关联,更密切的会形成生物链。以土豆为例,在一块地上连续种植,那么在那块地的土壤中以土豆为食的害虫就会得到“正反馈”,以指数增长的方式迅速扩大自己的数量,从而对土豆的生长造成压倒性的负面影响。

              土豆的生长周期还比较长,这个影响得比较长时间如二三年才能看出来。我曾经为了增加收入“勤劳致富”而种过食用菌,它们的生长周期就很短,这个趋势看得很明白:在一个大棚里面连续种植几茬后,哪怕再严格的消毒杀菌,许多吃食用菌的小虫子都会很多,防不胜防。一定要把这个大棚废弃上一段时间如几个月,或者在里面种玉米或另外的庄稼,这么间隔一下,就又可以很好地来种食用菌了呢。

              曾经读过一些文章,说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比如竹子开花,中间的间隔是五六十年。每当它开花后,种子会在地上积到好几十厘米厚(可能更厚,记不太清楚了),然后各种鸟都会来大吃特吃。如果竹子每年都开花或隔几年就开花,就会在鸟儿的基因中烙下这个记忆。但五六十年的间隔周期几乎超过所有鸟儿的生命周期,这样竹子开花对鸟儿来说,只是很偶尔的一个“天上掉馅饼”,而不是可以改变形为模式的重大事件。

              通宝推:strain2,
              • 家园 物种之间有生态上的关联,社会领其实也有,所以才有政党执政

                物种之间有生态上的关联,社会上其实也有,所以才有政党执政换届的必要性。

        • 家园 我恰好在某处看到这个"十万个为什么"问题,

          南方气温高,土豆“分芽”(忘记原话了)增多,所以单个的土豆就变小了。

          我觉得产量应该没有减少太多,小土豆要炸薯条就不太合适,其他都还好。

          • 家园 温州话土豆叫杨梅番薯

            可想而知我们那里的土豆比杨梅大不了多少。

          • 家园 水土气候不同就会很不一样

            就象古话说的,桔生淮南淮北都各异。水、土、气候,这些不同的话,同一个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差别很大。

            到现在都有个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在困惑着我,就是仅隔了一条渭河,然后河两边地里长的玉米棒的行数就不同。在我那些年陆续随机检验的几千个玉米棒中,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一边的永远是单数,另一边的永远是偶数,就仅仅隔了渭河。

            • 家园 额的神呀,收了那么多年苞谷棒子,我咋从没注意过这个问题。

              细节决定成败,兄弟你一定能做成大事。亏我还号称当了十几年农民,从来不知道苞谷棒子还有这等差别。苞谷棒子于我有恩情呀。生我的第二天,生产队分苞谷棒子。我家多分了300斤,因为多了口人吗。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更显的珍贵。大家都说这娃生的是时候。早产了20多天反倒成好事了。

              • 家园 据科学松鼠会 [少儿科普]说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玉米的花丝在还没有长成熟的时候,叫做小穗原基,他们一列一列的沿着玉米芯排列。之后呢,这些小穗原基分裂成两半,长成两个并列的小穗,这些小穗长大了才长成雌蕊的柱头。所以呐,无论一开始小穗原基是奇数还是偶数,形成的花丝都是偶数列。这样,到了最后长出来的玉米粒也就都是偶数个了。不过,除非刚好有一颗花丝没有受精或者没有发育好,玉米上也可能出现单数的列,但是如果仔细看玉米芯上,也还是能够找到缺失的那一列的。”——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不过大自然有太多神奇之处,人类到现在也无法探究原委。

      • 家园 看南泥湾大生产的时候有印象

        最牛的战士被称为‘气死牛’,因为他们每天犁地是牛的一点几倍,最牛最牛的好像是2倍。

        • 家园 太厉害了,但不知能耕多少呢?

          中国耕地多使用牛或骡子?好像欧洲使用一种很壮实的温血马,不知道其他的地方耕地采用什么畜力?对农业的了解太少了,兄台能否多提供点信息?

      • 家园 你好,我试着回答一下:

        1、一个好的庄稼汉能种几亩地?

        农活不象工业生产,可以做到流水线和标准化,忙闲非常不均,方差极大,夏收和秋收时,真是要脱层皮,人再多都不嫌多,但平时务弄庄稼时,节奏慢一点也能过去,农闲时,更是不需投入劳力,也才可以到外面去干活打工,因此很难说一个人能独立种多少地。并且也看怎么种,地锄几遍,草拔几遍。比如种玉米,一直流传的话是“锄头上带水”,多锄一遍就长势不一样,为了把自家的活做得漂亮,玉米成长期我会钻到玉米地里面去拔三遍草,垅亩间永远清清爽爽,投入的时间就多了许多。加之关中道人多地少,人均也就一亩多点地,也很难准确测量出个人的最高能力是多少。但一般来说,六口之家,夫妻两个人是主要劳力的话,不考虑夏收秋收的峰值时间,种一年两熟的六七亩地,就会比较忙碌。

        2、畜力的作用

        养“头轱”(老家那儿叫法)的人很少,原因是不合算。如果养,也主要是黄牛和骡子,但极不经济。能用到畜力的最主要地方只是犁地、运农家肥等,但这些活的时间都比较短,不是天天或经常性要做的,为那很短几天的使用,常年养一头牛或骡子,这是大家不认可的。有人养骡子,不仅仅是为了自家种地用,会在犁地时牵着给别人做,然后收钱;养黄牛更多是象养猪一样,是准备养大了再卖掉的,而不是为了耕作。

        我想,这中间最关键的是人多地少,在单位土地上人力很密集时,人工的成本就低到不可想象,畜力和机器的使用及推广几乎不可能,再便宜的机器和骡子也得花钱吧,自己动手多干一天不就出来了吗,在近乎零成本的时间投入下,其他方式的生存空间很小(这可能就是自然生产方式农耕经济的那种稳固性和封闭性吧)。改善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我后来考虑,农村之所以慢慢改善,可能与中国加入WTO有关,在面临巨大的国际市场时,就会产生许多服务于国际市场的新行业和机会,更高的收入吸引青壮年农民阶段性离开土地,而多赚的钱也使他们舍得花一点在农机具上,从而购买农机具来提供专业服务就变得有利可图,当农机具拥有者增加时,一方面他们之间的竞争会使得其使用成本下降,比如20多年前收割机收一亩麦子六七十元钱,通货膨胀这么多年来,现在收一亩才50元钱,从而会让更多农民来接受使用;另一方面农机具使用所带来人力的节省,使更多的人可以从土地中释放出来,去创造更多的财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发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比如取消农业税,不再从农村榨取而是反哺;比如村村通工程、水利改造等,不断增加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积累;比如新农合、新农保,解决后顾之忧,等等。

        仔细反思的话,在偏离原有模式和螺旋上升的正反馈形成时,这之间的时间差可能是最危险的,一部分青壮年离开土地去打工,土地的产出等会受影响,而税费随着通胀不断增加,矛盾会越来越激化的,这好象就是2002-03年前后的情况,记得当时有人给总理上书,说的就是农民最苦、农村最穷、农业最危险。但没过两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税等,加上其他措施,使这一转变实现了比较平稳的过渡。所以,既要说,运气好,幸甚至哉,也要说,土共做对了许多好事情。

        3、养活人口的土地条件

        土地的产出是不断变化,现在和49年之前比完全不同。老家那儿流传的一句老话是“雪打菜子花,麦收石七八”,意思是说,初春时节(油菜都开花了),下一场大雪,既能杀虫,又增加土地墒情,基本注定是大丰收,这种情况下,一亩地可以产500斤左右的小麦(老家那儿的一石是300斤)。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气候条件,估计就是300多斤吧,关中那儿土地肥沃,这个产量在历史上应该都是很高了,所以才自古称富庶之地,也才有了“姑娘不对外”的说法。

        现在一亩地可以产1000斤再多一点小麦,原因就是良种、复合肥、除草剂、农药的使用。我当时和村里一个60多岁的老头很能聊得来,每次去杨凌买良种时,都要给他捎一些。有一次听他骂自己都四十多岁的儿子“不相信科学”“我花40块钱买的种子能让我多打200斤”。听60多岁长得比油画《父亲》还要苍老和倔强的老头竟然说“要相信科学”,当时给我的冲击是震撼性。

        一家6口人平均下来按人均250-300斤小麦来算,吃饭的话2亩地就足够了,但其他方面的支出也要能覆盖住,所以3-4亩地应该是最低的需求呢。一般做法是留小麦,玉米或者全卖了,或者用来养猪,小麦也是只留够自家吃的粮食,再存一点作为储备,其他的都卖掉。

        4、为什么不种土豆

        土豆适合沙土地,耐旱。但关中道主要以黄细粘土为主,并且不缺水,种土豆就浪费了。

        通宝推:本嘉明,二至,西门飘飘,胡一刀,ifever,阴霾信仰,天狼星,老老狐狸,jellobean,我爱我家fh,发了胖的罗密欧,北纬42度,白玉老虎,fuxd2002,滴滴涕,df31,旧时月色,witten1,PCB,
        • 家园 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

          这句话,我记得没错的话,是99年说的

        • 家园 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不仅“一石”是多少不一样,“一亩”是

          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不仅“一石”是多少不一样,“一亩”是多少也不一致。

          个人观点,按现在667㎡为一亩看,建国前,即使是在关中、丰年,一亩也打到400斤小麦也很难的。

          点看全图

          关中主要粮食作物单产的古今比较研究

          • 家园 这个文章很有启发性

            刚仔细读了您贴出来的文章,作者资料整理得很翔实,反复考证,很有启发性。文章中一个小结论就是,关中历史上的理想产量“亩钟”折合成现在的单位,小麦是294.5斤/亩,当然这是在气候条件包括灌溉条件等都能满足情况下才能达到的。民国时的产量那么低,文中归纳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利设施的荒废,使得大面积的水浇地变成了旱田,我感觉说得很到位。从个人经历看,小麦生产期最少浇四水(刚种下时的催苗水、冬灌、春天返青水、抽穗时的灌浆水),玉米也最少四水(下种时的催苗水,中间高温高热天气再至少浇三水)。如果这八水跟不上,那就彻底玩蛋了。

            • 家园 我老家苏北的

              小时候遇到干旱会去灌玉米,现在没人去浇水了。

              不过这么多年一般不会遇到那么极端的天气。

              也就是说小麦和玉米从种下到收割,从来不浇水,产量也不错

              • 家园 苏北和关中的降雨量不一样

                大致查了一下,苏北地区的平均降雨量在900多接近1000毫米,关中地区的平均降雨量是400多毫米。玉米整个生长期的需水量换成降雨量的话,需要400多毫米,小麦是500-600毫米。

                所以在苏北纯粹靠降雨量当然可以,但在关中却远远不行。更何况关中的降雨通常集中在秋季,很密集,这个时候渭河也常常发大水。但这个集中的降水对庄稼肯定不合适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