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来了,来了,普通人的黑暗时代降临了。 -- 沾花富翁

共:💬422 🌺1841 🌵9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你说的那种中专,技校已经不存在。

        念职高实际=自生自灭

        职高后面是单招升专科,然后是专升本,最后是考研。

        职高都可以念,

        单招专科大部分都可以念,

        专升本一小部分可以念。

        到这就是极限了。

        考研只能存在于理论上。

        最好的情况是本科毕业,但现在用人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拒绝招聘专升本。就业歧视严重。

        ------------

        可以说念职高的结局绝大部分就是一线工人的命,不用挣扎了。

        通宝推:布隆施泰因,
        • 家园 职高的问题不是没上升路径,而是环境太差。

          国内的问题是,职高的环境太差,相对于普通高中老师那么尽心尽力,就算考不上大学,高中的基础知识其实都掌握很好的。职高是另外一种情况,除了个别发达地区职高,很多职高烂到想好好学习的学生都被带歪那种。如果是德国那种职业教育,倒不是真反对。你分流学生到职高,又不给职业高中投入教育资源,这就是不公平。也不要怪企业在就业的时候搞歧视。

          再说学习的事情,我提一个,自学考试,本科的通过率整体是3%。也就是说各种原因被抛弃到教育底层的人,再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知识结构层次的人,几乎很不可能了。这个自考3%的整体通过率,其中绝大多数是参加过高考的正规大专生!没上过高中走出来的,哪怕是自考本科,远小于1%

          知道其中的可怕么,没走过高中这3年,人生的差距,真的努力都无法改变了,数据已经很好说明的。

          通宝推:真历啊,
        • 家园 废话,读书不行,当然去当一线工人了

          一线工人也是正经职业,比起程序员996,好像也不差。

        • 家园 一线工人的命=不可接受 是问题所在

          我们那会非重点普通高中考上大学的很少,所以并不热烈,更不要说要钱。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因为这种学制所依附的国有经济不存在了,劳动者的尊严没有了。换句话说,作为主人翁的“工人”不存在了,成了“打工人”。如果竞争失败结果不可接受,必然造成竞争本身的残酷。像某些网友说的西欧、北欧国家,学习好不好的差别,就是将来去北海还是加勒比海度假的差别。家里吃一样的饭,出门穿一样的衣服,孩子上一样的学校,自然考大学竞争不激烈。所以教育问题,本质还是社会分配问题。

          通宝推:甘丹,龙牡,学菩提,七天,布隆施泰因,
          • 家园 北欧国家那么好?!

            感觉有些夸张。许多北欧国家的年轻工作人口来英国谋生,英国脱欧后,他们很不情愿地回去。我不信那边的穷人能去海外度假。当然从瑞典去芬兰,挪威,或丹麦度假,就像中国的低收入者从通县去逛天津一样容易。

          • 家园 大家拿化工厂,新毕业的操作工收入远高于新毕业的工程师

            新毕业的工程师,现在的行情8万左右。但是新毕业的操作工,12万起。

            操作工时薪不高,高薪主要来源于倒班和加班费。

            连续生产的工厂,需要操作工倒班。夜班和周末班,两倍工资。

            还有就是加班。操作工有工会(工程师不能组织工会),工会替操作工争取到很多很好的条件。比如:最少3小时规则。运行的工厂是不允许别人乱动的。别人哪怕开个配电箱查看一下现有配置,也需要有操作工在场,而他们正常班时间一定是“没时间”的。于是就是加班,哪怕是他下班只晚走了30分钟甚至15分钟,也要付他3小时工资。

            老操作工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愿夜班、周末班,于是新操作工加班和Double pay特别多。

            但是操作工上升空间不大。

            3年经验的工程师和15年经验的工程师水平差别很大,薪水差别也很大。但是3年经验的操作工和15年经验的操作工差别不大,工资差别也没那么大,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不愿上夜班和周末班,收入增长不会太快。

            ----

            大体如此,不一定准确。但是年轻操作工能挣个12~15万这个数字是有谱的。如果晨风在,他知道的更清楚些。

            通宝推:达雅,布隆施泰因,南宫长万,薄荷糖家族,
          • 家园 对于欧洲大部分人,来东亚度假是一大笔开销

            比中国游客欧洲十天八国还贵些。

            欧洲人的日子并不富裕,大部分是媒体吹的。也就是物价高,打黑工省吃俭用,回国可以换一大把人民币。要是留在欧洲,照样乞丐命。

          • 家园 毛时代的“工人贵族”们落得这个结局,很可怜,

            但却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你好李焕英》电影里80年代工贵的生活,看上去很美好,但终究是无法持续。

            通宝推:潜望镜,
            • 家园 80年代初期,李焕英的那种工人身份,全中国

              又有多少呢?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才20%!!!!

              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国,80%的人口都是农村人口! 都是靠种田吃饭的!田里如果没有收成,就没饭吃,或者吃不饱的。“城里人”只有20%。

              就算那20% 的城市户口中的工人阶级,也是分等级的!

              有全民所有制工人,也就是国营工厂的工人,那个比较好,工厂设施比较齐全,特别是国营大厂。

              除了国营工厂, 还有大集体工厂的工人啊(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和副食品行业等等),比如小食品厂、小机修厂、小化肥厂等等。这些工人的待遇就差一些了,比如家属的医疗报销,比如住房,这个基本没有住房分配的(就是国营工厂,也不是个个职工都有住房分配的,注意!)。

              还有就是小集体工厂了。这个主要是街道办的小工厂。比如小文具厂、小手工艺厂,等等。这个基本没什么福利,因为没什么积累也就只有基本工资。这种工厂,有时候还不叫“厂”,就“生产组”。

              都是距离产生美。都以为以前(改革开放以前)好。可实际情况呢?

              对现状不满,很容易去怀念过去。其实是错的,想像好而已。

              所以啊,那种国营工厂的工人,工作稳定、福利好(比如家属医药费可以报销)的好工作,在当时的中国,有多少的比例呢? 你们可以去猜。

              通宝推:一着,胡一刀,迷惑不解,假日归客,
              • 家园 可以说是少的很,对于我这种小镇里的人

                那年头大国企的工人高大上得很,我们感觉他们生活如同天堂,只有羡慕的份。这是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快速实现工业化才会出现的现象,他们享受到的是社会主义的福,整个国家在支持他们,当然,他们也为中国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想想,这种阶层差异不可能持续,因为它会走向阶层固化,因为无论是谁,一旦成了既得利益者,就一定会自发地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如果不是文革政治运动的冲击,只怕会僵化为一种封建制度,成为一种封建社会主义。

                • 家园 作为劳动者,想的应该是自己地位的提升而不是同侪的下降

                  那年头大国企的工人高大上得很

                  所以应该让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为他们。当时的这个设计,是有利于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的转化的。其实农民有土地,是有产者;而工人是真无产者。在自然状态下,两者是反过来的。比如现在打工的挣钱了,想的是怎么置点资产,当然置得起房子的有,置得起地的不多。当时这种倒挂,和工人比资本家光荣一样,是短时间内的小环境,无产阶级的春天。而事实上,这个国企工人的群体扩大是一直进行的,而且相对比较公正。一小部分是工人的替代,叫接班,就是老工人退休换家里一个子女替代。更大部分是去农村招工。如果这个势头能够持续,现在工人总数可能不变,但是主体是这种国企工人而不是现在的打工人。

                • 家园 你说得不对,工人没有能够维护住自己的利益

                  当然,当时确实有点超出,但是也不算太过分。

                  你说的应该是八十年代。

                  过份是其他阶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