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外国人名的演变和翻译 -- 假日归客

共:💬53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最早看到这个吴姓

            是看1988年度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有位颁奖嘉宾叫吴国泰,就是这个Ng,当时他给张国荣和梅艳芳发的最受欢迎男女歌星奖。

            跟我同时段去新加坡的人,对吴=Goh的拼法很熟悉,当时的新加坡总理就是吴作栋(Goh Chok Tong),这个听上去还不算太离谱。有位内阁成员张志贤准将,英文姓Teo,就感觉很别扭。

        • 家园 新加坡的黄姓

          现在也有huang或hwang等拼法,我曾经租住的组屋楼下有间黄药房,是拼作Wee的,别人问是不是我们家开的,我说不是,俺家的生意肯定要用Huang😜。

          我有个新加坡哥们儿小王,上有姐下有弟,老王给姐弟三人做出生登记时碰到不同口音的登记员,于是亲姐弟有了三个姓,Wong, Oh,Wang,而且老王本人是Ong😁😂。

          新加坡的陈姓福建后裔很多,学校里按姓氏分班,经常有几个班全是姓Tan的奇观🤭。

          以前好莱坞有个大毒草《西藏七年》,里面有个TG将军应该是影射谭冠三,在新加坡上映时当地字幕组就翻译成陈将军😂。

          以前按方言翻译人名/地名的办法,不仅不同方言拼法不一,连同一方言也无法完全统一。像福建人把蔡姓写成Chua,但我住过的市镇蔡厝港却是Choa Chu Kang。

          要真想消除这种混乱只能借助国标了。

          至少从九十年代起,新加坡的小孩很多起名时直接用标准拼音登记。我另一个哥们儿的四个孩子分别叫婉馨,晖俊,诗璇和鲲耀,身份证上名字都是拼音的写法,姓倒是统一跟着老爸姓Tay(郑)。而李光耀的孙辈们,干脆连姓都改成Li了。

          其实新加坡算是比较早向中国标准看齐的,主要中文报纸《联合早报》很早就用简化字,报头还使用拼音lianhe zaobao,连官网都一直是zaobao.com.sg。

          • 家园 歪个楼:《西藏七年》里面的将军好像是张经武

            那个特别傲慢无礼的将军,刚露面的时候领头从喇嘛们欢迎解放军的沙画上踩过去,后来在和平协议上签字的时候签的是张经武。

            话说西方还有阿三都喜欢把解放军按照二战鬼子兵的形象刻画。还有阿沛阿旺晋美也被丑化的可以,从最初的开明派到后来毫无征兆的反水,电影里面还各种暗示,要不是他为了投降把臧军的军火库给炸了,解放军根本进不了拉萨。

            达赖喇嘛的年龄貌似也不对,电影里解放军进藏的时候,老和尚居然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 家园 大致以江浙为分界线

        以南“吴”发 Ng (嗯),以北“吴”发Woo(无)。

      • 家园 方言

        粤语吴应该发Ng的音,我们温州话吴也发Ng。而Wu可能实际是胡,我大舅舅姓胡,早年在香港生活,后来移居欧洲,所以他的护照里就姓Wu,我其他亲戚80年代后才出国,所以他们姓Hu,虽然我们是一家人。

    • 家园 欧美也有一个Lee姓

      李将军。我一直觉得是李陵后来在匈奴生活繁衍的后人。不过也没看到有这方面的研究,只能是存疑。

    • 家园 没有统一文字,各用各地语言

      这样的情况下,同名不同音自然就比较普遍了。如果中国没统一文字,情况也会是这样。

      实际上欧洲的历史就一直类似中国的春秋战国史。早期的罗马帝国相对于商朝,就是重商主义,看似那时候统一强大,实际上各个地方还是各过各的,语言文化也是各自发展,没有真正的相互融合。后来发展农耕,进入春秋战国,所以到处都是大小王国、王侯将相。老百姓没啥姓,名字也简单。

      真正开始发展是文艺复兴之后了,大航海时代,又开始重商主义。可能是比较讲求个性独立自由吧,所以姓氏一大堆。名字不多可能是大航海时代基督教传教影响,彼此都是教中人,平常方便称呼形成的?

      总之,历史发展演变的线路和中国不一样。

      放眼世界,其实中国更特别。不是有种说法是: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中国,一个外国。

    • 家园 【补】外国地名的翻译

      我们从大到小看地名。各大洲都是音译,亚细亚,欧罗巴等等,大洋是意译,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国家比较复杂,大部分是音译,我在后面解释。第一类是有些国家本来就有中文名字,不用翻译,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第二类是是意译,如中非共和国,冰岛,阿联酋。有些音译和意译都通用,比如科特迪瓦和象牙海岸,黑山和门德内哥罗。第三类音译和意译结合,白俄罗斯,佛得角,赤道几内亚,新西兰,北马其顿,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南苏丹,东帝汶。

      第四类当然就是音译。其中很多是从该国的官方语言里翻译过来的。德国由德语Deutschland翻译,墨西哥Mexico的xi也确实发西音而不是克西音,希腊自己的发音也英语的Greece格里斯没什么关系。

      国家下面的一级就更加复杂了。第一,历史上的和现代的译法有区别。历史上译者努力把地名往中文地名上靠,两个音节的翻成两个字最好,比如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罗马,音节比较多的采取音译和意译结合,如牛津,剑桥,麻州,华府,葡京。现代一般比较忠实地按原发音音译。

      第二,很多地名在本国语言和英语发音的差距较大。我认为意大利城市的名字这种情况最突出。意大利城市的意语和英语拼法不一样,而且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关系,好多城市的德语名字也很不一样。看看例子,米兰,英语Milan,意大利语Milano,德语Mailand,都灵Turin,Torino,Turin,威尼斯Venice,Venecia,德语就是Venedig威尼德西。孟词宗网友说的弗洛伦萨,Florence,意大利语Firenze,德语Florenz,所以大诗人翻成翡冷翠是真正履行了信达雅。另一个英语和意语差距很大的城市是Leghorn和Livorno,著名的来亨鸡就来自这里。

      第三,外文翻译成中文地名时候,会把一些典型部分意译,如新,方向,堡,但是贯彻得不彻底。新往往出现在新的定居点,如新西兰,新泽西,新西伯利亚等等,但是也有纽约,纽黑文等完全音译。方向也经常意译,北马其顿,南苏丹,东帝汶,西敏寺等等。我见到最自相矛盾的翻译就发生在我现在居住的德国北威州,该州全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英语是North Rhine-Westphalia,如果方向全意译的话应该叫北莱茵西法伦,但是楞给翻成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简称北威州。堡也是很好的音译和意译结合体,英语里的borough爱丁堡,,德语里的burg汉堡,弗赖堡,和法语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bourg斯特拉斯堡都适用。但是德国有几个城市明明不是城堡而是山,也愣是给翻译成堡了,最出名的是纽伦堡Nuenberg (Nuremberg)其实应该叫纽伦贝格或纽伦山。

      第四,有些地名原来是香港翻成粤语的,用粤语发音其实和原发音接近,用普通话读就完全变味了。最出名的是好莱坞,香港叫荷里活。

      到了小地方或街道名这一层级,那翻译就更加五花八门,没法总结了。

    • 家园 反过来国内翻译中国地名也是一塌糊涂

      国际化大都市号称魔都的上海地铁站名都有中英对照,大部分是音译可是还是有意译的,搞不清楚根据什么规则。比如静安寺就是意译,陆家嘴就是音译。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类似现象,个人觉得还是统一成音译比较好。

      • 家园 上海路名里的东南西北都是英语意译

        上海的路名大部分是全国各地的路名,各条路都好比较长,所以往往还加上东西南北中,上海好像统一翻成英语的东西南北中,比如Beijing East Road。

        与此相反的是全国各地的高铁站的东西南北中,好像都是拼音。

        其实意医和音译对外国朋友各有优劣。意译的好处是他们自己看地图找地方更容易,Jing'an Temple一看就是寺庙,但是用这个找一个不懂英语的人问路就难了,这时候Jing'an Si就直接多了。

    • 家园 过去来华的欧美人或没来华的欧美名人的中文姓名都可以算一门学问

      他们自己(包括在中国人帮助下)取的中文名,一般非常符合中国习惯,先姓后名,姓名结合,用字参照本来发音,或取语义,或二者兼有,总之像模像样,非常雅致。但这样造成的麻烦是容易误把他们当成中国人,或者仅仅凭他们的中文姓名难以判断他们原来的姓名。

      但是如果来自于中国人指称,来华欧美人的姓名就往往比较粗鄙,没来华的欧美名人的中文译名会稍好些,但姓名常有分离,也容易造成混淆。

      比较著名的人,已经被研究比较多的人,一般还好。但是不那么有名的,或者虽是外国名人但彼时不大为中国人所知。总之被研究不多的,在史料中出现了,很难知道谁是谁,需要长期积累多方史料,能有所对照,才有可能解开谜底。

      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过去设有一个翻译室,他们以多年累积的资料,出过一本《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是我当年学习和研究时常参考的。可是我写过的论文,涉及的外国人名,很多是这本书中没有或不确切的,要靠考证才能确定是谁。

      • 家园 解放后做了不少外国译名标准化的工作

        新华社好像有一个专门的翻译标准,前两年好像还出过一个说明,美国前总统应该翻成特朗普,而不是川普。例外各传统的外语字典也都列有该语种姓名标准译法,我在90年代初买的德汉大字典就有这么一个附录。

        • 家园 当代的译名有些统一的要求,但历史上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新华社的《外国人名译名手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等等,都曾被设定为出版标准。

          但有跟历史不能衔接的问题。比如,美国有个还算有点名气的学院,以某欧洲宗教人士命名,旧译欧柏林,新译奥伯林,我写的一篇论文就按新规定写奥伯林,再注明一下旧译欧柏林。

          论文发表了3年后,我有机会在斯特拉斯堡生活了一个多月,注意到城里有些与此人名有关的地名,骑自行车出城玩,也有。这才知道此宗教名人活动的地区原来是阿尔萨斯,而他生活的时代又难以分清属于德国还是法国,所以辞书就笼统说欧洲。倒是具体指明了是哪个山区,不过那时的互联网还不给力,一个都不注明国度的小地名很难在地图上找。

          现在互联网给力,外国人名和地名什么的,已经不算问题了。但是在学术领域,还是有故事,也有事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