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端午粽香,怀念广式大鲜肉粽和凉粽。自己动手版 -- 听松

共:💬114 🌺5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粿子

            粿,普通话发音如“果”。京津保老一代早餐说吃“粿子”,后来俗话叫成“油条”。我记得小吃店菜牌上写“果子”。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一种😁。

            上学时学校图书馆有一本专门介绍各种福建米粿的书。因此我知道。印象最深是花生粿。这是乡土风味食品。请客的人不会上这样东西的。

      • 家园 水汤糍。难道碰到老乡了?

        糍,粄,粿。

      • 家园 肇庆”裹蒸粽“用的是”冬叶“

        正式的名称为:柊叶,竹芋科,柊叶属。香气特殊。

        用芭蕉叶、香蕉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普遍。

        广东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用箬竹(在普遍的粽子皮),没有箬竹的也有用芦苇叶的。

        主要体现出了就地取材。

      • 家园 粽,籺,粿

        璀璨的中华文化结晶!!!

      • 家园 原来粽叶的原形是长这样的。糯米鸡是用荷叶包,和粽子很像

        我这次自己也顺手做了,没有荷叶就用好几片粽叶叠在一起

    • 家园 哇,看起来好有食欲

      自己在家也包了粽子,买的米不好,没有香气。粽子煮好了舍不得丢,只好放冰箱冷冻起来 😭

      • 家园 做肉粽的糯米里加调料就很有滋味了。我也是这次学的

        我记忆中的广式肉粽糯米不加调料,但现在市面上卖的肉粽都是加的,可能是嘉兴肉粽的做法。煮出来的粽子是深色,从外到内每口都有味道。

    • 家园 读后感及发挥

      首先,谁说粤人口味清淡,看楼主对粤粽的回忆。我都不知道广东有人吃粽子还要配酱油和香菜。竟然还有辣椒酱!

      其次,我也喜欢从碱水粽。那是在上海上学时吃过一次碱水豆沙粽。味道像是家里下的小苏打熬粥的感觉。不知道其他地区是否也有碱水粽。

      第三,楼主妹妹吃粤粽口味惯了,觉得嘉兴肉粽味道不足。我作为越人和粤人之外的第三者,投嘉兴肉粽一票😁。

      第四,两广地区(台湾,福建,以及其他南边省份)的糯米品质不如浙江的糯米。两广的糯米应该是籼糯,米粒是长形。浙江的糯米是粳糯,米粒是圆形的,煮出来即有浓郁的香气。添加过多的调料并无益处。大连曾经有家台湾肉粽店,粽子的馅料如楼主描述,可能还加了五香粉,我感觉喧宾夺主。但是如果米味道不行,难免要沾酱油香菜和辣椒酱!😁

      第五,今天早晨起来我太太说是端午节。我都不知道。昨天在华人超市也不见节日促销糯米和粽叶,可能是疫情对市场的影响。这里只有泰国产的籼糯售卖。

      第六,楼主的粽子图片是煮前的,煮后粽子会饱满好看些。煮前的粽子如果好看的话,煮熟后粽子里面的米就太实,口感并不好。

      @桥上 学长我赌你不会包粽子。

      第六,给楼主妹妹的建议。粽子一年只吃一回,加点肥肉才好吃。你那个叉烧太瘦,而且熟肉腌不进味道。在粽子里口感会很干。我认为效果不如腌制的五花肉。

      通宝推:听松,桥上,
      • 家园 温州原来都是碱水粽

        更准确地说是稻草灰水泡的粽子。还特别讲究要用早稻的稻草灰。本来端午节已经接近初夏,早稻的稻草早烧完了,稻草堆里只剩下晚稻的稻草,所以要事先留好早稻的稻草灰。

        包粽子的叶子是箬竹叶,我们那里叫粽箬,温州山区就出产。

        我们原来扎粽子也不用线,而是摘棕榈叶,一张棕榈绑20来个粽子就是一把。

        当年真是环保的时代。

        • 家园 你那里的粽子是甜的咸的?
          • 家园 甜的,咸的,淡的

            甜的加红枣,豌豆,花生,咸的加肉或蛋黄,淡的什么都不加,吃的时候沾糖。不过三种都用稻草灰水泡,所以有一股特别的人清香。

            • 家园 中国的人们真聪明

              怎么就知道用草木灰水泡的粽子好吃😁

              和碱水粽口味有啥区别?

              • 家园 主要动机应该是延长保质期

                审度网友也提过,我也经历过,泡过稻草灰水的粽子能放半个月左右不会坏。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用盐或糖腌,晒干,腊制,糟制都是延长食物保质期的办法,由此得到的特殊风味如腊肉,鱼鲞只是副产品而已。粽子用稻草灰水浸泡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 家园 你这一说我记起来了

                  十多年前夏季在温州地区旅行,温州的小吃鱼饼面印象颇深,永嘉楠溪江徒步三天,路上饿了路边村头买个麦饼,边走边吃倒也味道别致,然后翻山去雁荡山又住了两天,在那吃的小海鲜炒年糕颇为清香鲜美,泰顺泗溪有著名的廊桥姐妹桥,自然不能错过,何况当年红军长征后南方游击战三年,粟裕就是在泰顺的大山里挺过来的。炎热中在廊桥桥头吃碗当地特色清凉柔软的绿豆腐也不乏惬意。

                  温州返回时集市上买了十几个豆粽(个头不小,比我拳头大),小贩告我这个天气不放冰箱半个月都不会坏,回来果然常温保存吃了十几天没变质,后来一直纳闷纯天然手工没加防腐剂是如何保质的,经您这一说,我又网上搜了下,果然是草灰水泡后的效果。

                  通宝推:听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