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孩子回国比较一下才明白大陆学生比海外华人的小孩平均差了十万八 -- forger

共:💬190 🌺992 🌵3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News的起源好像有另外的解释

                    我在这个网站找到的解释,很明显和New有关。

                    https://www.dictionary.com/browse/news

                    Origin of news1

                    First recorded in 1425–75; late Middle English newis, plural of newe “new thing, novelty”; modeled on Middle French noveles (plural of novele ), or Medieval Latin nova (plural of novum ); new, novel 2

                    维基百科上也有类似的解释。

                    The English word "news" developed in the 14th century as a special use of the plural form of "new". In Middle English, the equivalent word was newes, like the French nouvelles and the German Neues. Similar developments are found in the Slavic languages – namely cognates from Serbo-Croatian novost (from nov, "new"), Czech and Slovak noviny (from nový, "new"), the Polish nowiny (pronounced noviney), the Bulgarian novini and Russian novosti – and likewise in the Celtic languages: the Welsh newyddion (from newydd) and the Cornish nowodhow (from nowydh).[1][2]

                    • 家园 您说的是正确的

                      我说的可能是在《英语报》上看来的,后来也没有求证。

                      但这个说法起源地也在英国,历史很可能也很长,可能1640年前就有了。

                      这个解法实际上是“俗词源”( folk etymology)现象,后来主要用作笑话,但也(因此)有方便记忆的作用,这也许是国内有些读物喜欢这种解释的原因。

                      而且这个词在英语里确实有些奇怪:从构词上看像是复数,但词根new却是个形容词,不符合英语构词法(但法语里却可以,所以一般认为这个词的词源是法语nouvelles),所以有段时间这个词不被认为是复数,这也可能是我上面那个说法广为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个词后来还有一个的俗词源解释:"Notable Events, Weather, and Sports"。这个解释出现的比较晚,也没上一个流传广。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俗词源解释是Newspaper: ‘North, East, West, South, Past and Present Events Report’

                • 家园 再补充一个反例:News(新闻) -- 补充帖

                  初看起来这个翻译还比较贴切New就是新嘛。但实际上News和New没有任何关系。这个词起源于英国刊登新闻的公告板,为了方便,在板上分别列了四栏分别表示各个方向的消息,用字母N,E,W,S来表示,也就是北东西南的首字母。后来News就成了新闻的代名词。

                  而”新闻“这个汉语词则老早就有了:

                  唐李咸用: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

                  宋苏轼: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

                  所以这俩词像只能说是巧合。

                  • 家园 汉字不能算词

                    汉,这个字有意义。但是更多的还是汉字,汉朝,汉族,汉语这算是一个词。

                    以词为单位的话,英文词典,初级的大概8万个单词,中级的大概25~50万个单词。 汉语词典,我查了一下,大概是36万个词。生活中常用的词,具体多少不知道,但是估计几万个应该够了。

                    汉语的词的趋势也是逐渐变长的,一个是两个字组合被占用了,再一个人们倾向于宁可长点,但是争取无歧义。未来不管英语汉语,词变多,变长是难免的。

                    语言最终还是记录声音的,这基本决定各种语言之间,只要不是原始人的语言,在效率上不应该差别太大。

                    汉语书写独立于读音是一个优势,确保了书同文。即使到了日本,朝鲜,越南还有余波。想想欧洲那么大的地方,分裂成几十种语言,进而导致独立的民族认同。汉语不管进步还是落后,对中国人是有恩的。要不然增加多少战乱,在这里发文的我们的祖先还能不能存活都是一个问题。

                    汉语我认为最大的缺点是入门门槛偏高,这也导致中国古代文盲率奇高。 所以我认为主贴说的筛选是有一定道理的。新中国搞的简化字,推广拼音,普及义务教育,看起来这个门槛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通宝推:桥上,
                    • 家园 在人的大脑相似的前提下

                      实际使用的词汇量应该差不太多。

                      从字的角度,汉字有利于望文生义,但也会有望文生义的弊端。

                      从语言的角度,汉语和其它语言走入了不同的方向,因此与其说汉字难学,不如说汉语难学,或者说,大部分外国人学汉语难。而且反过来,汉族学他们的语言也同样困难。其实他们的语言互相学习容易,也只因为他们的语言接近于同一种语言的方言,就像我要是学福建话,那也略等于学习一种外语。

                      但是啊,其实要是在语言环境里学,并没有太难。

                    • 家园 汉字当然能算词

                      就以您举的“汉”为例,本义是指汉江,汉水。因此有汉(之)东,汉(之)南,汉(之)阴等复合词,也可以认为是偏正短语中的定中短语。

                      汉 hàn

                      〈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the Hanshui River]

                      汉,漾也,东为沧浪水。——《说文·水部》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书·禹贡》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韩非子·五蠹》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列子·汤问》

                      孔明曰:向者宇内大乱,故将军起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三国演义》

                      又引申为“天上的河”--银河。

                      (3)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the Milky Way;the Galaxy]

                      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诗·小雅·大东》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后来刘邦被封到“汉”地,称“汉王”(这也可以看成定中短语,即“汉之王”),后来夺取天下后改国号为“汉”,才有了汉(之)朝,汉(之)族,汉(之)语等词,这些也可以看成定中短语。

                      汉语的词的趋势也是逐渐变长的,一个是两个字组合被占用了,再一个人们倾向于宁可长点,但是争取无歧义。未来不管英语汉语,词变多,变长是难免的。

                      汉语边长的不是“词”,是“词语”。越长越像短语甚至句子,比如“树上有鸟”四个字可以对应英语一个完整的句子。这类例子在汉语里很多。

                      偏正短语,又称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

                      定中短语

                      概念:

                      定中短语也叫“体词性偏正短语”,是语法功能相当于体词的偏正短语。

                      定中短语的修饰语是定语,充当中心语的一般是体词性成分,定语从领属、范围、质料、形式、性质、数量、用途、时间、处所等方面描写或限制中心语。

                      例子:

                      胡子拉碴的年轻人 办事精明的老王

                      胖师傅 这个家 语法分析 野生动物 壮丽的山河

                      新建的校舍 一张写字桌 重重叠叠的树影

                      用旧了的自行车 勇往直前的决心 阴云密布的傍晚 面无表情的样子 一个想法

                      分类:

                      根据是否加结构助词“的”,可以将定中短语分为粘合式定中短语与组合式定中短语。

                      成分:

                      定中短语的中心语一般是体词性成分,例如名词、代词、数词、体词性联合短语等。有时谓词性成分也可以充当中心语,例如“经济的振兴”、“智力的开发”、“框框的束缚”、“满腹的怨恨”等。

                      充当定语的成分比较灵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介词短语等。

                      所以你这里的比较是不对的

                      以词为单位的话,英文词典,初级的大概8万个单词,中级的大概25~50万个单词。 汉语词典,我查了一下,大概是36万个词。生活中常用的词,具体多少不知道,但是估计几万个应该够了。

                      比如你举的”汉朝,汉族,汉语“等例子,根本就不用查字典就可以理解的比较精确,如果有上下文就更容易。但字母文字比起来就很难。

                      .

                      语言最终还是记录声音的,这基本决定各种语言之间,只要不是原始人的语言,在效率上不应该差别太大。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意识的反映,所以本质是表意的。而汉语和汉字在效率上和西方语言在整体上和理论上或许差别不大,但在局部和实际应用上有明显差别,这个是有公论的。

                      还拿“树上有鸟”为例,这个例子在河里讨论过,结论是无论怎么翻译成英文都很难精确表达。因为汉字是表意的,“树”这个字更多的表示的是“树”的概念而不是“树”的实例,同理“鸟”也是这样,所以“树上有鸟”实际上表示的是一个概念,“一棵树上有一只鸟”,“一棵树上有多只鸟”,“多棵树中的某一棵上有一只鸟”,“多棵树中的某一棵上有多只鸟”,“多棵树中的某些树上有多只鸟”等等实例的抽象。而英文中的”Tree“和”Bird“更多的表示实例,而且是单一实例,所以在表示单数的时候用原型,表多数的时候则要用复数,表示概念的时候要进行其他的曲折变化,如Birdness。这个方法从字母文字早期就开始了,据说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即使不是他,至少也深刻影响了他,所以他提出在物质世界之外,存在一个各种抽象概念所组成的”理念世界“,也就是各种ness的世界。

                      birdness (English)

                      Noun

                      birdness (uncountable)

                      The quality of being a bird.

                      .

                      汉语这种表意特征不仅体现在文字上,也体现在语言本身,所以汉语”拼音化“就是个笑话,至少到现在还是。

                      汉语我认为最大的缺点是入门门槛偏高,这也导致中国古代文盲率奇高。 所以我认为主贴说的筛选是有一定道理的。新中国搞的简化字,推广拼音,普及义务教育,看起来这个门槛也不是不可以克服。

                      汉语的入门门槛并不高,相比西方甚至更低。即使是小孩记几千汉字也没问题。和陈王类似,我小学三年级也可以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还是繁体竖排版的(因为那时候家里只有这两本小说类读物),除了开始几天有些磕磕绊绊,后来就很流畅了,连字典都没用。

                      汉语,包括其他语言,难的其实是背后的文化。就像围棋,规则简单但深入的话却很复杂。所以学语言最难的是转变思想,即要适应别的语言的思维习惯和历史。

                      通宝推:落木千山,
                      • 家园 你们都是渣渣

                        我大老板当年还没两岁出头,随便报纸找个三四百字的短文,识别率就稳稳80%以上,一般86%左右。

                        看小说我比你们提前两年。因为我一年级前就有新华字典了。

                        汉字入门门槛高?谁说的?经过大规模双盲验证么?有没有到十五年前的幼儿园看过?

                        @swell 河友, @xx28 河友,请问你们说的“汉字不能算词”这个“词”如何定义?网查新华字典是这样释义的: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那么你们的定义跟这个一致吗?如果一致,也许一些助词有点杠头,所有有实义的字,都符合“词”的释义。

                      • 家园 不能用汉解释漢
                        • 家园 那同样也不能用漢解释㵄

                          更不能用one解释ān。

                          大家全用结绳记事算了。

                          • 家园 简化字就是种书写符号

                            解释历史、文学、地理会让学生摸不到原汉字的奇妙可考其源

                            • 家园 繁体字难道不是书写符号

                              繁体字也是更古老的文字的简化版啊?

                              解释历史、文学、地理会让学生摸不到原汉字的奇妙可考其源。

                              《說文解字》出版的时候还没发现甲骨文啊,难道这本书就是胡说?即使发现了甲骨文也没发现更古老的文字啊,但究竟有多影响中文和中国发展?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