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从张苍水墓说开去(3-1) -- 抱朴仙人

共:💬99 🌺1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敬仰,献花!仙人兄的文章真是长学问,以后要多读!
    • 家园 【原创】从张苍水墓说开去(3-2)

      碑铭接着说:“永历主殉于滇,鲁监国殂于金门,延平王子郑经偷息于台湾,公始无望,散军居南田。”

      这一段微言大义。“散军居南田”,五个字中,有两个关键点故意不讲清楚。

      张煌言回到宁波舟山,凭借自己的威望,重新召集部队,很快又形成了一只颇有战斗力的水师队伍,此后也打了不少胜仗。但是等到永历皇帝被吴三桂在缅甸抓获绞死,监国鲁王在金门病死,郑成功全军去了台湾,不久郑成功也死了,郑的儿子郑经根本没有恢复明朝的兴趣。此时的张煌言,既没有了效忠的对象,也没有事业上的帮手,反清复明成功的可能完全破灭。他该怎么办呢?

      从南京回来的五年之后,他“散军居南田”。

      “散军”,为什么会遣散军队?“居南田”,那是浙江象山海域的一个岛,他为什么不去台湾?自古只有“拥兵自重”的将军,遣散军队,独自住在浙江沿海的海岛上,不是等死吗?

      遣散军队,有非遣散不可的道理。

      作为一个将军,张煌言要对上级负责,对部下负责,对自己负责。大业已经肯定不能成功,要这么多人陪着他干什么呢?对上级负责,上级已经不存在了。对自己负责,自己肯定不能投降。但是自己不肯投降,部下可未必都愿意舍生取义,对于一个对部下负责的将军来说,让部下毫无意义地死去是一种犯罪。解散军队,大家各自求生,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举措。

      不得不解散军队的另一个原因是,清朝实施了严厉的海禁政策。

      顺治十三年,朝廷下达“禁海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违者正法。沿海不许片帆入口,如有登岸者,防守官军法从事。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占领台湾,清廷又下达“迁海令”,强迫海岛和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不得逾越。因此沿海数十里内,满目荒凉。

      在这种坚壁清野式的围剿政策下,一开始,张煌言还率领军队垦荒自给,可是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荒凉的海岛养活不了一支军队。

      不是人人都有勇气把注定失败的事业坚持到底的,没有目标去奋斗,没有胜利去激励,没有补给来维持。军队慢慢地涣散了。

      单单凭人格魅力不能长期维持这支武装,与其天天面对逃亡和哗变的危险,不如主动解散。

      可是他为什么不去台湾呢?投奔郑经不是可以安度日月,比在几个小岛上东躲西藏强得多?

      说到这里,就要讲一下为什么郑成功会不管张煌言的死活。

      先荡开一笔。这个明朝,是我最不喜的朝代之一。此朝作恶多端,行事自私荒悖,专喜窝里斗,兄弟相争,叔侄相争,父子相争。不亡,真的就没有天理了。

      就算是到了覆灭之际,朱家这种勇于内斗而怯于外战的优良传统也是丝毫不衰。为了打左良玉,可以尽撤江防,眼看着史可法孤军战死;到了奔窜边疆之时,除了桂王永历,还有什么福王、唐王、鲁王,各自分封,互相之间斗的乌眼鸡似的,谁也不服谁。

      “国人最喜窝里斗”。这份斗志一直传到如今,还是不绝如缕,也算是正宗国粹了。

      闲话少说,郑成功和张煌言在“反清复明”这个大道理上是一致的,彼此也找不到别的合作者,只好合作,可是有三大不同,决定了他们不但不能同富贵,连共患难也做不到。

      出身和思想价值观不同。

      张煌言的老子是刑部侍郎,正宗的世家子弟。张煌言本人也是死忠明朝,讲究节操,以文天祥,于谦为榜样的。明朝复国,对他不仅仅是有利益,更是终身的使命。

      郑成功则大大不同。老子是海盗头子出身的丘八,毫无节操可言;母亲是个日本女子;叔伯兄弟们多是土豪劣绅;自己读太学,算是走知识路子了吧,拜了个老师偏偏又是个名满天下的怕死鬼投降派—钱谦益。他与清朝有杀父辱母之仇,势不两立,帮助明朝复国,也是努力在做,但不如张煌言那么死忠了。

      政治派别不同。

      南明三王中,郑成功拥戴的是在福建的唐王,张煌言拥戴的则是在浙江的鲁王。唐王鲁王分属叔侄,地为邻省,敌人都是清朝,可就是不能团结,反而水火不相容。分别作为两王旗下大将的郑成功和张煌言,即使不说相互怀恨,那感情也就淡漠的可以。

      行事风格不同。

      张煌言没有野心,军纪严整,以礼自持,爱兵如子,做事严格按照复国事业的要求去做。符合复国大计的,再艰苦委屈也会去做,不符合的,对自己再有好处也不做。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个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顾全大局,光明磊落的XX主义战士。

      郑成功则不然。除了军事才能不如张煌言之外,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基本上是不择手段的。厦门金门两岛,是从兄弟们手上夺来。一边抗清,一边以大义的名分剪除异己,吞并豪强。张煌言,张名振前来与他合作,他上来就想杀人夺军,以至于后来张名振死的时候(据说是被郑成功毒死的),专门嘱咐部下要投奔张煌言。

      郑成功不但私心很重,而且为人严苛,对部下极其刻薄。最后终于导致赶跑了施琅。自己还在台湾,部下就在金门拥戴儿子郑经不让他回来,生生把他给气死。

      这三大不同,就决定了张煌言和郑成功搞不到一起去。

      最后的分裂,是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占领台湾,强令全军迁台。张煌言竭力反对,派参军罗子木赶往澎湖劝阻,指斥郑“不智不忠”。是偏安于海岛?还是宁死也要恢复大陆?在郑成功看来,图存重要;而在张煌言看来,救亡重要。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鲁王等人都是拒绝去台湾,支持张煌言的。而郑成功不予置理,强行迁往台湾。

      点看全图

      有了这一段过节,张煌言解散军队之后,怎么还会去台湾寄人篱下呢?宁肯解散军队,也不把军队交给郑成功,足见张煌言恨意之深。

      解散军队的具体经过,我一直很好奇,但是没有史料记载。只好瞎猜。

      为什么会好奇呢?张煌言的军队是水师。战船火炮,并非民船。清朝厉行海禁,要船无用,沿海三十里内也没有人烟。那么,军队解散之后,这些战船火炮去哪里了?

      没有凿船或者焚船的记载。

      我的猜测,所谓解散军队,也许只是说得好听,当时大概开小差甚至驾船投敌的风潮已经不可遏止,只好顺水推舟,让部下们各自驾船求生去。

      此时,复国的梦最终破灭,父亲被清兵杀害,妻子死在清朝的监狱里,儿子关在清朝的监狱里。国破家亡,失去了一切指望的张煌言,潜居在海岛上,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心既已死,张煌言所缺的、所等待的,无非是有尊严地死去。此时跟随和陪伴他的,只有五个人。

      此时是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

      关键词(Tags): #张苍水#张煌言元宝推荐:雪个,
      • 家园 不要被金庸误导,搞混两个唐王

        南明弘光、隆武、永历三朝,皇帝即位时,基本上都得到

        当时各地南明势力在名义上的承认。至于实际上是服从还

        是跋扈甚至威逼皇帝,那是另一回事。

        唐王朱聿钊是受郑芝龙拥戴即位称帝,改元隆武的。也是由

        于郑芝龙的叛降清军,隆武帝遇难于汀州。这以后才由永历

        继承,郑成功奉其正朔。《鹿鼎记》里所说的唐桂之争,

        其实和郑成功没有关系。这次内斗中的唐王,是隆武帝的弟

        弟朱聿鐭,隆武即位以后,被续封为唐王。隆武遇难以后,

        桂王朱由榔监国,续封唐王朱聿鐭援引兄终弟及的名义抢先

        称帝建号绍武,双方在三水大战。三水之战是桂方全军覆没

        没错,但是马上唐方就被清军趁虚端了老窝。三水之战,郑

        成功部没有参与。金庸可能是搞混了两个唐王朱聿钊朱聿鐭。

        郑成功本人是先拥戴隆武后拥戴永历。

        但是郑成功本人也只是名义上拥戴永历而已,永历天高皇帝远,

        他在东南可以跋扈自雄,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不听近在咫尺的

        监国鲁王号召的缘故。

        以上据顾诚《南明史》

      • 家园 来宁波多年,总算了解张沧水了,好文!!!
      • 家园 仙人,我觉得明朝的外战还凑合。并不像你说的那么不堪。

        明朝末年,明廷的确腐朽了一点,不过那时兵败如山倒,没有办法。整个明朝的海战战绩还是挺不错的。

        这儿有一篇,转载来的,仅供参考。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52080

        • 家园 不敢苟同。

          明朝的陆军不提了。就说海军。明朝水师前不是倭寇的对手,后不是郑芝龙等海盗的对手,谈什么战斗力?

          您转的那篇文章拜读过了,觉得资料占有充分,写得也很严肃。不知道作者是谁?原来发表在哪里?前后文没看过,不敢评论。

          那篇文章里有两个问题:

          1、把郑芝龙海盗集团的战斗力汇入明朝水师的战斗力统计。不太合适。

          2、荷兰人打不过郑成功父子,确有其事。可是郑成功的儿子郑经,是谁把他从澎湖赶到台湾去的?不就是荷兰人和清兵联手吗?清兵陆军的战斗力加上荷兰人的航海经验,在冷兵器时代,郑成功不是对手。

          认真写作的历史评论文章中,断章取义和偷换概念都不太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