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F-22在阿拉斯加演习中取得144比0胜利(转贴) (上) -- 韩亚梓

共:💬36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太精确的)译文

      主题: F-22在阿拉斯加演习中对F-16取得144比0胜利(转贴)

      发表时间: 2007-1-17 19:20:57 编辑 引用回复 留言 举报 表扬

      楼长

      美国《航空周刊》2007年1月9日期文章:F/A-22在阿拉斯加演习战绩-空中格斗机

      作者:戴维 弗刚姆/迈克 菲比

        F/A-22开始服役后,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聚焦在”猛禽“空中格斗能力上。下面通

      过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亲身经历来看一看F/A-22在“北方之边”演习中的表现。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周刊作家迈克 菲比坐在F-15D战斗机的后座上在位于佛罗里达

      廷多空军基地亲身体验了F-15D战斗机和”猛禽“的空中较量。(详细报道见《航空周

      刊》1999年9月6日期,84页)

        空中格斗战机

        在阿拉斯加演习中,一架“猛禽”没有做什么大的机动动作,在对手不知觉的情况

      下悄悄跟在了一架F-16战斗机后边,然后用机载加农炮模拟击落了这架F-16战斗机。阿

      拉斯加空中演习是在美国本土外所进行的最大一次空中演习。

        本月,美国空军第一个成军的F/A-22第27战斗机中队在一个保密的地点进行的演习

      还会透露出更多有关其空中格斗能力的详情;今年二月,第94“猛禽”战斗机中队将参

      加“红旗”对抗演习。

        F/A-22设计师在设计机载火炮的时候并不希望飞行员使用它。这种战机的设计是在

      敌人视距和雷达范围外就已经将对手击落。去年夏天举行的“北方之边”演习直到今天

      才有了一些更详细的情节。在演习中,F/A-22击落了144架“敌机”,自己无一伤亡。

      在击落的144架“敌机”中,只有三次是在“视距”内。其中有两次是用AIM-9近空导弹

      干掉了“敌机”,另外一次就上面所说机载火炮。

        第二十七战斗机中队在阿拉斯加“北方之边”演习中没有机会表演“J”转弯,“

      眼镜蛇”机动,“高角度攻击”和“大仰角”攻击(大仰角攻击通常使用 AIM-9X近空

      导弹)等伎俩。据参加演习的飞行员说,在仅有的三次“视距”接触中,“土匪”根本

      还没有发现这些F/A-22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就被“毙命”了。

        “猛禽”飞行员都同意在实战中他们首选的攻击位置是高高在上,远在被攻击的飞

      机之上。在这个高度,“猛禽”采用节省燃料的“超音速”巡航状态,高高在上用高清

      晰度雷达向下扫描空间和地面,寻找目标。作为AWACS,指挥控制飞机和加油机的前卫

      ,“猛禽”可以在具有绝对优势的高度扫清一切威胁。

        也许这次演习透露出来的最大秘密就是第27战斗机中队的“猛禽”利用自己的感应

      装置为非隐形战斗机所提供的目标信息,使非隐形战斗机尽快接触并进入战斗的能力。

      由于“猛禽”在电子系统上的优势,F/A-22可以在耗尽自己所携带弹药的情况下继续

      在战场上空盘旋,为非隐形战斗机提供目标和目标确定信息。

        第二十七战斗机中队长托里佛中校说:“我们总是在战场留下F/A-22帮助其它战斗

      机,但我们不确定固定的‘猛禽’来提供数据。最要紧的是每架F/A-22提供自己所获得

      的数据”。

        在高清晰度雷达的帮助下,F/A-22保证确定敌机的准确高度,误差在三十到五十米

      之间。托里佛说:“F/A-22确定飞行器的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比AWACS预警机还要快。这

      主要是受惠于高清晰度雷达和距离目标的距离比AWACS要近”。

        根据美国空军公布的数据,F/A-22雷达的扫描距离是100英里以上(160公里以上)

      。但可以相信的是真实距离是在125-150英里之间(200 -240公里),与F-15战斗机

      雷达56英里(100公里)相比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正在研制的下一代主动电子扫描数

      字全程雷达在“窄光”状态下能达到 250英里(400公里)或更高。

        另外,非凡的隐形能力使F/A-22在其它非隐形战斗机难以适应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隐形功能使“猛禽”在远距离就进入战斗状态。

        “猛禽”飞行员在一个单显屏幕上通过更容易的方式获取数据并监视所有战场情况

      。托里佛说:“当我往下看屏幕并把箭头放在友军的F-15或F/A-18 战斗机上后,屏幕

      就显示出来他们的雷达锁定了谁。比如,我可以通知他们说‘你重复锁定敌机,另有一

      队敌机还没有锁定’。这时F-15锁定的目标会改变,因为我的雷达可以覆盖F-15的雷达

      ”。

        但是,向F-15战斗机输送信息的通话越来越少。美国空军作战部长罗纳德 科斯上

      将介绍说:“当你看阿拉斯加演习的录象时,你会觉得挺恐怖的。‘猛禽’驾驶员之间

      几乎没有战场通话”。这种安静也表现出‘猛禽’的一些特殊能力来。

        科斯上将接着介绍说:“因为新型战机特殊的设计,我们能做的更多。我们可以把

      无人驾驶飞机放出来与‘猛禽’结合。比如,有三架低雷达截面的‘联合无人战斗空中

      系统’(J-UCAS)与‘猛禽’同在战场空间。预警显示后,我用鼠标把J-UCAS拉到目标

      上,然后点击。这时J-UCAS加速飞向目标,释放干扰或者施放导弹,战斗结束了”。

        在“北方之边”演习中,由于“猛禽”的高度和先进的雷达,所有的救援活动都在

      监视之下,但是150英里之外的AWACS就做不到这一点。托里佛中校说:“我们能看到在

      山谷里的救援直升机并保护他们”。

        除了配合AWACS之外,“猛禽”还可以把战场数据传送到RC-135“铆节”侦察指挥

      机上,提高参战作战飞机对整个战场环境的了解。科斯上将说: “如果RC-135需要用

      三角定位来确定敌人确切位置,‘猛禽’可以‘喂’给它更多的数据。如果AWACS的数

      据现实北方四十英里有大机群,那么‘猛禽’ 的数据就是两架F-18,两架F-15和四架

      F-16”。

        科斯上将还介绍说,目前电子设备的改进已经在进行。比如在传输目标准确位置的

      时候,F/A-22将通过一个低截获性的数据链传送更灵敏的高清晰度红外数据。“向F/A-

      22输送假数据很难,从F/A-22上窃取数据更难。我们已经购买了数据链装置,只不过

      还没有安装上去”。

        F/A-22先进的电子侦察装置同时能提供更详细的地面情况。托里佛中校说:“我

      可以告诉一架EA-6B电子战机机组人员哪个地面防空系统的雷达开启活动,EA-8B可以

      根据我们的数据立即把他们的电子战感应装置指向目标,减少了他们锁定目标的时间”。

        F/A-22战斗机本身也可以利用电子侦察能力对地面防空系统实施精确打击。托里佛

      中校说:“未来生产的F/A-22可以预见同时具有电子战机的攻击能力,我们可以不用导

      弹在摧毁地面防空系统”。

        F/A-22战斗机高空作战能力和速度在阿拉斯加的演习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托里佛

      中校说:“我在待在高空,因为高度给了我们更多的动能优势让我们在攻击,速度和节

      约燃料等方面占据了有力条件”。他不愿意透露“猛禽”的实际作战高度,但他说:“

      ‘猛禽’通常比任何战斗机都飞得高,在这种高度还能如此操纵飞机,简直是梦想成真”

        五角大楼的官员透露“猛禽”的作战高度是65,000英尺(20余公里),至少比其

      它战斗机高了将近五公里。

        他接着说:“有些时候我们降到一定高度,或者是视觉确定威胁或者是耗尽了AIM-

      120导弹,总有‘土匪’(‘敌机’代号)从低空钻进来。这时‘猛禽’就用热寻踪导

      弹干掉他”。

        托里佛中校说,演习一边倒的战绩主要是“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见我们。我们在不

      被发现的情况下进入战斗状态,然后快速干掉他们。我们没有做任何大的机动动作。这

      不是因为J转弯不好玩儿,我们没有做这些动作的机会”。

        F/A-22超音速巡航能力(1.5马赫)在阿拉斯加演习中也显示出优势。演习只有八

      架“猛禽”参加,而八架从来没有同时在战场巡逻,四架“猛禽”总是保持在飞行于

      150英里之外的加油机和战场的航线上。超音速巡航加快了空中加油的速度。在战场巡

      逻时高空超音速巡航节省了大量的燃料。

        托里佛中校介绍说:“我们经常在超音速巡航的状态下,因为战场比较大。战场空

      间大约有120x140英里(190x220公里)。我们可以‘坐’在高空,在节省燃料的同时观

      察战场。但我们‘坐’那的时候不用超音速巡航。我们可以远远看到威胁在一点点增大

      ,然后我们利用我们的加速能力,向下压,点燃发动机,马上就快的象闪电一样”。

        演习通常的一天是这样过去的。在阿拉斯加的天空,包括八架“猛禽”在内的24架

      战斗机保护自己的上空长到两个半小时。40架空军的F-15,F-16 和海军陆战队的F/A-

      18战斗机模拟了包括Mig-29, Su-22, Su-24, Su-27和Su-30在内的俄制战斗机,两个小

      时共飞行了103架次。所携带的模拟导弹包括AA-10从A到F, “弓箭手”, AA-12和中国

      制造的PL-12。红军还配备有SA-6, SA-10和SA-10防空导弹和EA-6B电子干扰机。每过去

      一天,红军的势力和能力就增强许多。

        由于如此之多的空中雷达目标,F/A-22绘制“战场电子顺序”(EOB目标种类和原

      始地点)的能力显得异常关键。托里佛中校说:“我爱情报,但最好的就是最后更新的

      情报,其它的信息可能都过去好几个小时时间了。‘猛禽’避免了时间延误,能立即绘

      制EOB。我不是说我们就比RC-135能力更强,但是我们可以去RC-135不能去的地方”。

        但是“土匪”并不想失败。托里佛说:“有的‘土匪’甚至在150米的低空穿梭,

      有的‘土匪’以1.6马赫的速度飞到接近17公里的高度把我打下来,有时他们利用数量

      优势成群结队进攻我们,但他们一次都没有成功”。

        “我甚至可以在他们上面和后面帮助他们锁定目标。我们现在对这套战术还没有名

      称,我们现在叫‘合成作战’。我能往下看,然后在他们没有发现我的情况下轻松锁定

      一群F-15或者是F/A-18”。

        尽管如此,F/A-22作战能力仍然有几个神秘的地方,包括电子战,信息战和反巡航

      导弹能力。“我们进行电子战的能力不是什么秘密,从我们的机舱就可以看出来。我们

      已经进入信息收集的阶段。当完成作战任务后,我们可以下载EOB数据,形成一个情报

      图像。‘猛禽’已经成为一个与传统战斗机不同性质的情报平台,根据我们带回的目标

      数据,其它作战飞机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信息战行动了”。

        F/A-22下一步试验就是地空导弹位置,能力和详细目标电子数据传输能力。位于佛

      罗里达州廷多空军基地第43“猛禽”战斗机中队(“猛禽”电子战试验中队)飞行教官

      商恩安格少校说:“比如,如果我发现了SA-10,我可以通过指令把信息输送到AWACS,

      但是我还不能把详细的图像信息传送过去,比如目标的雷达频率等。希望不久我们能通

      过雷达把数据送过去”。这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新型雷达,可以即时传输大型高带宽的图

      像文件。

      • 家园 独孤求败之寂寞高手
      •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红方103架次出动怎么被击落了144架次?

        如果这时多次演习的结果,那另外几次的设定是怎样的?这里面有多少是F-22击落的,有多少是一同作战的非隐身战斗机击落的?F-22一无损失,那非隐身战斗机的损失情况如何?觉得就这样声称F-22达到144:0大胜,好像有点……

        • 家园 请仔细看译文

          演习通常的一天是这样过去的。在阿拉斯加的天空,包括八架“猛禽”在内的24架战斗机保护自己的上空长到两个半小时。40架空军的F-15,F-16 和海军陆战队的F/A-18战斗机模拟了包括Mig-29, Su-22, Su-24, Su-27和Su-30在内的俄制战斗机,两个小时共飞行了103架次。所携带的模拟导弹包括AA-10从A到F, “弓箭手”, AA-12和中国

          制造的PL-12。红军还配备有SA-6, SA-10和SA-10防空导弹和EA-6B电子干扰机。每过去一天,红军的势力和能力就增强许多。

          由此可知,103架次是一天的飞行架次,144架战绩是整个演习的战绩。

        • 家园 这个应该是“重生”了

          演习里有这种做法。被“击落”的飞机飞到一个点(通常是演习区域以外)就算“重生”了,然后可以飞回去继续作战。

        • 家园 剩下的31架次……

          是跟F22一起出动的非隐身战机,F22打得兴起,一并都打发了

      • 家园 怎么看不懂啊?

        文章应该说的是F-22如何厉害,但好像暴露出来的疑点比回答的问题更多。

        一架“猛禽”没有做什么大的机动动作,在对手不知觉的情况下悄悄跟在了一架F-16战斗机后边,然后用机载加农炮模拟击落了这架F-16战斗机

        没有做什么大的机动动作,就占领了F-16背后的机炮攻击位置,这到底是F-22神勇呢,还是F-16飞行员的无能?这不是视距外,隐身不是一个因素;F-22也没有靠机动占位,机动性也不是因素。莫非是从老远的地方超声速直直地一下子出现在F-16的背后?幸好大部分猎杀都是在视距外。

        “猛禽”飞行员都同意在实战中他们首选的攻击位置是高高在上,远在被攻击的飞机之上。在这个高度,“猛禽”采用节省燃料的“超音速”巡航状态,高高在上用高清晰度雷达向下扫描空间和地面,寻找目标。作为AWACS,指挥控制飞机和加油机的前卫,“猛禽”可以在具有绝对优势的高度扫清一切威胁。

        一直没有搞懂,超巡是怎么节约燃料的?超越音障后,到底是阻力的增加随速度的增加而放慢,还是阻力的绝对值岁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说,阻力比亚声速反而低)?一直以为是前者,要不怎么两倍声速、在7万英尺高度巡航的协和式的油耗比同时代的亚声速客机大那么多呢?要是前者的话,在待机状态时,为什么要超巡呢?应该只有在需要尽快进入战区或尽快逃逸的时候用超巡才对呀?在高空大开雷达,视界当然是好了,但自身的隐身也暴露了。高空的电磁波环境干净,杂波少,从高空往下照射,雷达源很难隐藏在杂波中,再“低接获概率”(LPI)也没用。何况,LPI还是有一个信噪比的问题,信号强度低于噪声,任凭天神也没有办法提取出有用信号。LPI只是在玩弄现有雷达告警(RWR)的阈值,同时把信号弄得像噪声一样。等到别人对LPI警觉了,提高RWR的灵敏度,调整阈值,用先进数据处理辨别信号模式,LPI也就不隐身了。F-22还能“首选”在高空往下照射雷达吗?高空的环境温度低,热环境单纯,超巡的F-22的红外特征会不会很明显?美国的F-15、F-16、F-18好像都没有想苏-27的IRST那样的空战红外装置。

        也许这次演习透露出来的最大秘密就是第27战斗机中队的“猛禽”利用自己的感应装置为非隐形战斗机所提供的目标信息,使非隐形战斗机尽快接触并进入战斗的能力。由于“猛禽”在电子系统上的优势,F/A-22可以在耗尽自己所携带弹药的情况下继续在战场上空盘旋,为非隐形战斗机提供目标和目标确定信息。

        这是把F-22当预警机使用,能不能成不取决于F-22,取决于非隐形战斗机时候是否具有相适应的数据链。后面用F-22指挥F-15也有一样的问题。至少对非隐形战斗机来说,对方要是有预警机和数据链的支持,这个优势就不成为优势。F-22所有的雷达和数据链的优势都难以保证持久性。电子技术在加速进步,共军也没有在睡大觉。另外,作为战场信息的主要来源,AESA具有先天的离轴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这是因为AESA要把大量的能量消耗在使电磁波束偏转上,离轴角度越大,损耗越严重。换句话说,F-22的AESA的最优性能的视角是有限的,只有靠不断转弯才能覆盖较大的空域,和真正的预警机还是不能比的。

        另外,数据链也是要发射电磁波功率的,也是可以通过被动三角定位探测的。要不让探测只有一个办法:用定向天线指向卫星,最大限度地减小面向四周的旁瓣。可个比较难对付,不过要是在轨道上布上干扰卫星,卫星通信和GPS都要受到干扰,那时怎么办呢?要是在轨道上也布上电子侦察卫星用于三角定位呢?

        F-22的高空操控可能得益于推力转向,这东西不受空气稀薄的限制。巨大的翼面积应该对高空也很有利。

        演习只有八架“猛禽”参加,而八架从来没有同时在战场巡逻,四架“猛禽”总是保持在飞行于150英里之外的加油机和战场的航线上。超音速巡航加快了空中加油的速度。在战场巡逻时高空超音速巡航节省了大量的燃料。

        150英里是美国空军的“标准”待机距离,加油机通常就在这个位置飞8字,战斗机加满油后返回战斗。但是现在远程空空导弹开始多起来了,160-200+千米射程的已经不是海外奇谈,这个待机距离可能要加大。“超音速巡航加快了空中加油的速度”,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经常在超音速巡航的状态下,因为战场比较大。战场空间大约有120x140英里(190x220公里)。我们可以‘坐’在高空,在节省燃料的同时观察战场。但我们‘坐’那的时候不用超音速巡航。我们可以远远看到威胁在一点点增大,然后我们利用我们的加速能力,向下压,点燃发动机,马上就快的象闪电一样”。

        哈,还记得关于超巡的争论吗?我还是坚持:超巡要能够维持进入和退出战场才有实际意义,否则只是延长时间的超音速冲刺。看来F-22就是这么回事。对手也能“往下压,像闪电一样”,只不过闪电的时间短一点。

        在阿拉斯加的天空,包括八架“猛禽”在内的24架战斗机保护自己的上空长到两个半小时。40架空军的F-15,F-16 和海军陆战队的F/A-18战斗机模拟了包括Mig-29, Su-22, Su-24, Su-27和Su-30在内的俄制战斗机,两个小时共飞行了103架次。

        这是24架对40架,F-22的144:0就是这么来的吗?不是说F-15、F-16、F-18本身就比苏-27米格-29优秀多少多少倍吗?这24+40架都同时在上述120x140英里的“盒子”里吗?

        F-22的雷达有一个独门绝技文章里没有说:雷达、导航、通信、电子战都集中在同一个AESA天线上,这是真本事,不服不行。

        • 家园 探讨一下

          1、F-16被干掉,应该是态势感知的问题。F-16飞行员根本没想到敌人就在身后。机载雷达只能看前半球一个区域,通常是要预警机和其它同伴提示其它地方敌人的活动情况的。如果没有人提醒他,他只顾着看前面找敌人,不看六点方向就是这样了。

          2、这个是翻译问题。原文只是说F-22处于巡航状态,并没有说是超巡。LPI只是一方面,F-22的被动电子战套件也是非常厉害的。据说可以远在雷达作用距离之前就发现敌方辐射源的存在。此外雷达还有功率管理的能力,可以只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快速的扫描。现有的RWR肯定是无法发现F-22雷达的,将来如何还很难说。我看要找出足够灵敏又很少虚警的办法,很难。IRST的问题是距离,再就是视场VS分辨率。目前看来没有好办法。

          3、AESA的扫描范围并没有比普通战斗机火控雷达来的小。当然它不能跟AWACS比覆盖范围,但也没有必要。一组F-22分工合作的话,覆盖一个比较大的区域是可以的。将来如果全部网络化了,覆盖范围不可同日而语。对付数据链肯定是一个方向,但确实不好对付,干扰机只有放近了才有效果,干扰GPS也是一个道理。干扰这些东西,放卫星不如放气球——让国内电子厂去造它成千上万个小型干扰机,再弄上一大批可以漂浮在平流层的气球,每隔5分钟放几个出去。F-22有空慢慢打吧。——这个是我的专利,哈哈

          4、我觉得这个是指赶到加油机和加完油赶回执勤点的时间。

          5、翻译得不太准。原文并未提到F-22平时是在超巡,只是在省油巡航而已。

          6、估计是重生出来的,敌机重生直到没油了回基地为止。

          我现在觉得除了AESA,那个被动电子战系统也很值得一看。

          • 家园 先自我检讨一下,原文是后来才看的

            懒,有译文,就先看译文了,再对照原文,才发现是有很多误译,我也错对错了。

            F-16的SA问题,还是看不出为什么F-22能做到而F-15就做不到,这就是没有预警机或同伴告警的问题。

            F-22用被动定位是很厉害,但要是知道F-22在这里,为什么还要大开雷达呢?被动定位在技术上不是高不可攀的,需要数据链。在F-15上装上这技术,一样厉害。F-22的LPI AESA有功率管理,但发射功率还是要大于噪声水平才行,还是有回波功率的问题。在同样灵敏度的条件下,还是被别人探测到的距离大于F-22能“看到”别人的距离。这些问题都存在。那今天的F-22直接和今天的F-16对抗,而F-16一方不对F-22的优势作任何战术和技术上的调整,当然F-22占极大优势。但美国不至于把优势寄托在战场上的敌人那么蠢吧。韩兄说得对:网络战、被动定位、LPI雷达,这些共军要下大大的功夫。三代没有这些要和四代对抗,那确实是很吃力的。

            嘿,气球干扰机我早就申请过专利啦,你这是侵权!最有效的干扰要把干扰机放在天线主瓣的方向。气球或卫星上放上干扰机,天神也没有办法抗干扰。哈哈。

        • 家园 【原创】和晨老大探讨一哈

          我没有细看翻译的,主要看的原文,翻译是从您的帖子看的,好像不准。

          先说简单的:

          “超音速”巡航状态,主要技术含量是发动机。巡航最通俗的说就是经济性最好的状态。f22的发动机是第一个做到不开加力平飞过音障,是可以维持的,很久前米空军的司令接受完改型训练大谈这点的意义,所以我有影响。其他f1516都不行。这点在下认为和阻力无太大关系。

          “超音速巡航加快了空中加油的速度”,这是什么意思?

          缩短了从加油待机区域到战区的时间,正如你说的,这个距离可以加大,看来米军还没有改训练大纲,泄密了 。

          没有做什么大的机动动作,就占领了F-16背后的机炮攻击位置,这到底是F-22神勇呢,还是F-16飞行员的无能?

          这个问题和数据链和雷达等问题一起谈,个人认为这是最大亮点。哦,先说超机动性,我认为22这点上至少和su27是一个档次的,绝对不低于f1516,对27等也是只高不低,毕竟它有个矢量推进技术,加上米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先进性,这个不是问题,f22还保留cannon也可以看出它没有完全放弃dogfight,越战是打痛了,再吹超视距也不敢如鬼怪那么狂妄了。

          而fighter pilot到9G是必要条件之一,人-机完成超机动都不是问题,当然包括那个f16的飞行员了,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16的飞行员没有发现。个人认为这是米军训练和f22先进性的交合结果:靠预警机先敌发现,告知combat sqn这种模式是越战就有的,f4第一次击落mig21就是这种模式。当然那时没数据链这些东西,这些是越战经验的总结。f1516发挥战力是考整个预警-数据链-战机这种模式发挥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以对华军售那么久老米眼睁眼闭,一买预警等就发毛了。这玩艺老米对台湾也留一手,据说买台湾的e2都不带数据链的,你们喊话去吧。跑题远了,回来说那个16的飞行员,1,从报道看不出是否f16方是否用了预警机,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f16依据自身的雷达和目视不能先期发现f22。米空军有个研究结果就是,只要发现了敌人,90%以上的概率是不会被击落的。

          最后谈谈雷达,我觉得无论翻译还是这篇原文都是含糊其辞。原文中虽然用了radar一词,但是意义不是我们理解的传统辐射波反射模式,它指的是一整套被动传感器,这也不是新技术,su27还是mig-29(忘了)10多年前就有探测80公里左右的红外被动传感器。但是22比这个高,虽然探测距离和原来27,29一个量级,但它不是1个单的,是多个,记得90年代中国内研究跟过一阵风,信息融合技术,看来22这点上达到实用了,国内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乐,知道了也不能说,打死老萨也不能说。从另外一点看,原文中也谈到了,从预警把数据放到22简单,出来难,关键是怎么减少辐射,10多年前就听说米军研究紫外频段的通讯用于近距通讯,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用上了。

          米军的保密和中国思想不一样,真真假假太多,有吹的有藏的,真搞清难。

          • 家园 【文摘】知道了也不能说,打死老萨也不能说

            您。。。够狠,我们还守着一推大坑小坑连环坑眼巴巴的等着呢,这不是要绝了我们的念想么。。。

          • 家园 哈,探讨探讨

            超巡的通常定义是不打开加力就能达到超声速(一般认为应该达到M1.5以上才算,刚过M1.0还只能算跨声速),但这个定义是有争议的。

            超巡的目的是什么?是能够长时间在超声速状态下巡航。也就是说,飞机有足够的燃油可以维持留空时间中相当大一部分在超声速状态。F-22能够达到吗?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具体的在

            链接出处

            链接出处

            里讨论过。那时的结论有点极端,不过意思还是在的。

            F-22的机动性应该至少不低于苏-27,否则美国空军可能就选了YF-23了。如果F-22是如兄所说的那样才占据F-16的背后,那采用加力的F-15在AWACS的支持下同样可以做到。这就谈不上F-22的优势了。

            被动雷达不光F-22可以玩,别人有了数据链后也可以玩。信息融合(sensor fusion)是一个好东西,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总之,F-22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隐身和超巡,只有这两样是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机动性和网络战斗是可望而且可及的。但通篇没有看到F-22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两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的。或许是报道留了一手,不想透露真正重要的东西。

            • 家园 对于我们来说 搞个网络中心战难度恐怕也不小

              数据链 战斗机 预警机 无人机 c4i 乃至整个的指挥决策控制体系甚至指挥员的知识水平思维习惯都要跟上才行

              而且根据木桶效应

              总体的战斗效能往往是受最短的那块木板制约的

              很不幸的是 似乎我们的数据链 预警机 无人机 等等若干重要的方面都还要么是刚刚起步要么就是还没什么影子(善意的猜想往往有些盲目的乐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