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中西医论战攻略(1)中药到底做不做临床和毒理实验 -- 花大熊

共:💬99 🌺143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能太信任中国医药管理制度,

郑筱萸期间上万个新药吧。

可以合理的恶意猜测,如果我们的新药都是独立研发,不参考国外现有药物等,我们研发的新西药安全性跟中药注射液在一个水平线上。

我们的临床试验符合双盲试验的可能一个都没有,都是找关系户做的,有目的的筛选试验结果也很可能的。

家园 是啊

我自己有时候也晕菜 了

家园 兄台恐怕是业内人士吧

说话很专业。

别说双盲了。连动物都是在造假,呵呵。可怜那些猫狗老鼠的

家园 沪舵已有中医与复杂系统方面的研究,确实是路慢慢,

太复杂了。

家园 缺乏数理方面的支撑

总有空手夺白刃的感觉

家园 已经讲了是偏性

估计是要问什么是偏性?回答就是不“中正平匀”。

而中正平匀是中医学依据,理想模型,用现代眼光看和最小能量原理的思想挺接近。

家园 这应是民国时期造的因

强调中医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都是相对现代医药而言的,在民国时期开始有舆论影响,那时现代医学已经冲击传统中医学了,但当时大多传统中医生对现代医药并不很了解,两者在竞争中出现这种说法并不奇怪,参看当时的中西医之争的资料,不可否认这种说法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思,呵呵。虽然传统中医内也有有识之士驳斥这种说法。

家园 师传暂无证。

师传即私传。千差万别,同样一个乌头汤也有的说用生乌头才是密中密。川乌浸酒本是外用严禁内服,但也有师传的说内服才是密中密。。。。。所以我再次大声疾呼每年多开几次大会小会临床会,大会就是政策。

家园 来自民国的渊源

造成了老先生们的执着,但不一定是民国造成的。

家园 呵呵,现在只是指出将传统中医作为巨系统来研究,

具体怎么研究,如何确定子系统,互相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以数理逻辑建立模型进行数学表达都还没谱呢,需要汗水及天才。

家园 这个巨系统

其实更象大拿们的沙堆。有时候他们可以扎在里面不管不顾。

天才当然是需要的,也需要很多外围的数据积累。现在是两头都没着没落的感觉。

有点悲观了哦,呵呵

家园 那么是怎么衡量偏多少的?就是说怎么定量的。

当然不需要定量也是一种说法。

另外砒霜等中毒应该不算中“毒”的吧。

家园 古中医比较难学

一般学中医先理再象最后“数”,所以有关定量的学问(中正平匀定性比较常见)还不能精确回答,先请见谅。但是大致思路是知道一些的。古中医的定量比较客观的方法是术数法,也就是用河图洛书定初始量,比如脾的数是“五”,这是正态。如果生病,根据易经,五运六气推算其“年之所加”,得其人其时其方(方位)过运数为“九”。这样等于病了(偏)多少“候”,需要多少“铢”的药(药成有节气,也可推算其候数)。注意古代历法度量都是遵照“天人合一”相应来制定,所以可以互相换算。这套方法就算是合理,也由于标定工作的不完备,并不好用。

还有比较主观的方法就是象法,比如“肺”病观色,常态是如白色羽毛而有光泽为正色,如枯骨为不治。两者之间于何处就是偏多少。施治者根据这些抓方,闻其气尝其味确定多少量与病气合,所以老中医有“抓药”之语,并不称量。说句大话叫作“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这种方法看来玄乎一些,但也有不玄的地方,凡是这种老师认为可以教的,都能成才。想来也是,人体这么奥妙的东西,天赋不特别还真不让人放心。

再一种就是懒法,经验法。中医既然都尊张仲景为医圣。把他的方意吃透就行了。清朝的邹衍就是专门研究伤寒经方,把一类方排在一起,一方比另方多一味药,功能就不同从而得出其药性,又根据配比得到方意,指导加减。

更多的人根据旧方,随证调整,所以中医里有很多的“开路药”。

至于最后一句问话,有点怪,你认为中毒,认为我认为不中毒,往坏里想这不是找打架么?实际上我没有用过砒霜,但我一贯的观点:你吃了一样东西手脚更冷,更睡不着觉,更吃不下拉不出,或吃不饱拉不停,精神更不好,就错了。如果相反,那么你就不需要医生来告诉你,也不需要化验报告,你就好好过你吃得香,睡的死,醒得精,动得灵。。。。的幸福生活吧!

家园 说的太详细了

剂量一直是中医的软肋之一。吵的不歇火

家园 不是恶意猜测,大多数是事实

我们这里有个国内医科大学的统计教授在做访问学者。给我介绍了许多其中的故事,不仅验证了许多的猜测,更有许多难以置信的东西。他对我们的忠告中,特别强调的是绝不能接受中药针剂治疗。

通宝推:静处闲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