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浙江工厂、河南零件与印度基建(上) -- 月色溶溶

共:💬410 🌺1091 🌵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翻砂又苦又脏,上海人不肯干了,转给浙江人做

现在浙江人富了,也不肯做了,就转移到河南去了。就这么简单。不要沉迷于所谓的产业链,无非就是做别人不愿做的脏活,苦活,污染环境的活。赚点辛苦钱。从日本,四小龙,到中国沿海,都是这么一路走来。关键是能否从原来产业中提高。否则的话,拿赚得钱去炒房炒矿,时间长了,总归会败的。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意思。

家园 发出去的那些任务包只占总任务的两成

而且并非最困难的部分。说得难听点,主要是“敲敲壳子”。

剩下的部分,现阶段主要还是依靠国外厂商,但将来一定要想办法国产化的,而长三角的工业潜力很大。

我爱莫扎特:架暂时吵完了

即使在最困难的发动机这块,上海电气已经打算分蛋糕了。另一个难关:航电及各种工业软件,长三角也在全国领先。

家园 花月色MM,我感觉浙江做的东西就比广东便宜,现在

有河南更便宜,那真有机会要了解下怎么做出来的

家园 看来这就是中国产业转移的第二个浪潮的开始了

第一个浪潮是西方向中国沿海(包括广东、浙江……)转移,第二个浪潮就是沿海向内地转移。这第二个转移已经说了好久了,现在真的开始了,而且是默默地、自然地开始。等这第二个浪潮成势了,世界就不再谈论“中国制造”了,因为这已经是常规,没什么好谈的了。

产业链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这不光是一个具体产业和具体能力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已进形成了市场竞争、见缝插针的企业文化,下一波轮到河南、东北等“浅近内地”了。

还有一个问题:在广东和浙江之间的福建,除了早年声名可疑的石狮,为什么在企业化的浪潮中似乎声音不大呢?在改革开放之初,福建的外部条件不比广东、浙江差啊。人们常说江浙,但“江”实际上是江南,江北到山东为什么就似乎有一个文化差别呢?一条长江没有那么大的阻隔作用。在农业时代,江北的扬州一点不逊于江南的。

家园 翻砂就是铸造

民间的说法叫翻砂,全国都这么说.

月色mm是鄞县一带的么,那里号称精密铸造之乡啊。我在那里实习过两个多月,宁波人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实习的那家厂子老板从10个人的作坊起步,就做外国人给花园翻土的锄头,5年前年产值已经超过1亿了,中间没有向银行贷过一分钱,非常了不起的宁波佬。

家园 呵呵,恐怕是大客项目留在上海的工作量才是两成吧。

通过适航认证的大规模精密数控加工、超大蒙皮成型/化铣、复材制造.......这些可远不是“敲个壳子”那么简单。

家园 【原创】前阵子我去本地一家铸造厂参观了一下

因为工作原因,我去了解了一下这家厂的铸造生产方法,也就月色说的翻砂工序。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家企业不是用木壳做范,而是用一台注塑机生产泡沫模具,然后刷上一层涂料(较细的耐火砂),晾干后一层层放入一个大铁箱里,中间用砂隔开,铁水一浇,冷却下来后,铁箱里就是生产出的产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照片上是生产的泡沫模具,后面模糊的背景里有一台注塑机

据说这种工艺生产出的东西比较精密,而且省时省工,原来50个人的厂子现在25个人就够了,耗材成本也比较低廉。

家园 现在大多数都这样干。

  你说的“刷上一层涂料”这涂料实际上是较细的耐火砂,这样干可以提高精度。

  用泡沫塑料模最大的好处是不需分模取模型。这一步不光费工,也非常影响精度。

家园 福建不比浙江差。

  温州的鞋已经鸟枪换炮了,福建的电气产品也比较有名。

家园 谢谢指正
家园 沿海地区产业逐渐向内地转移,这是必然的趋势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动脑筋的浙企多,行动的少。

过程是漫长的......

家园 晨老大,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传统上,扬州是被当作江南来看的,因为它离江南太近了.而它的没落,也没什么奇怪,即使在江南中心,也有没落之地.

江南江北,虽然只隔了一条长江,差异还是很大的.真正的江北,如江苏苏北里下河地区,一直是被江南人民当作"贫困地区"的...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今.

中国产业转移要说"浪潮"还太早,我下面会说说.

家园 难得啊。要不要组织一下?
家园 是啊。

一架飞机上铆钉都几万个呢,每敲一个,都会一起蒙皮的轻微变形,这个怎么控制,是个很大的问题。另外补充一点,蒙皮不是敲出来的。

家园 贫困地区人民来报道了

所以老家是革命老区啊,历史上就是农民起义地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