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浙江工厂、河南零件与印度基建(上) -- 月色溶溶
我是河南的,10多年前。我毕业后在浙江生活工作了3年,对那里很亲切,视做第二故乡,我是学机械的,略有发言权,浙江仅仅就机械工业来看,比起河南来,不会先进到哪里去,那时候就我的眼光来看,那里的产品质量不敢说是垃圾,也就是能用而已,
举个列子,我母亲所在的单位是我们市里小的不能在小的国营厂,几百人 而已,是无线电厂,但车,铣,刨,磨钳,样样全,80年代后期,为广东人制造收音机,电视机等等电器的注朔模具,那是南方的机加工水平可想而知,不过他们厂出名是我们市里第一个破产倒闭的。
说起产业链,浙江我印象中最好的是纺织印染方面,走在小巷里,或是农村乡下,恍惚中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感觉,
离开那里很多年了,离开这个行业很多年了,希望你们那里也越来越好,如果现在还是这种你说的小型加工企业为主,可就太让我失望了,因为很快就会被别的地方赶上。
但成本也要高一点。
江北和江南无论是地理还是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圈子里的。
文化上,江北属于黄河文明。江南属于长江文明。历史上虽然良渚文化、吴国、越国都曾影响或统治过江北,直达徐州一带,但这个历史很短暂。
所以在,历史上除了上面讲的这三个时期,江北一直是独立的一级行政区,以徐州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江南分治。
一直到明朝,朱元璋将江北和江南合并为一个省。所以江苏作为一个单独行政区只有600多年历史。
扬州受江南文化影响极深,在历史上,扬州也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以扬州不能算北方城市,而要算江南城市。
上海也“只有”600年历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就不说了,就是现代德国,也是俾斯麦时代才开始的,才多久?
都大概是倍数关系.河南人太多啊.
而浙江很多人的收入其实是没法计算统计的,特别是五湖四海的那些"老板"...
"小企业"你看不起,那是你对"大、小"的理解和我们不一样,很多地方人理解不一样的.所以才各地不同,造成现状.
不知道怎么回事,前几天怎么都回复不了
请问哪位遇到过这种情况?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前是土著,对后来的白人国家没影响。而母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因为独立和移民的终止就淡了。
江北不同。江苏建省以前,江北作为黄河文化圈的一员,受其影响了6、7000年,即使与江南合并,因为和山东、河南很近,离江南很远,影响它的仍然是北方文化。江北并没有中断和北方各省的交流。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地理。彼此挨的近,才能有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了,文化才能传播。江北江南虽合为一省,但改变不了地理。
上海不就是江浙融合的产物吗?上海文化从没脱离江南文化。
第一阶段,留在上海的任务连两成都没有。发给中航系的肯定要多些。不过国内全加起来也不会占超过三成。
但这已经算进步了,ARJ21大概只有一成左右。
将来,上海及周边近水楼台肯定是得益的,国内航空产业布局必然会有大的变化。
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推荐成功
也算小半个老乡,上朵花,握个爪
大运河的贯通,实居首功。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扬州乃漕运的枢纽,自然繁华。但约在同治年间,改漕运为海运, 这是扬州衰落之始。
"我想在中国,除了浙江江苏广东少数一些地区,能有这样完整产业链的地方,还是很少的。象我们这儿模具店成片的景象,别的地方应该不太容易见到。"
呵呵,社么叫井底之蛙,活生生摆在这里了。浙江从来也不是中国的工业大省,这几年起了几个小作坊式的工厂,就以为形成社么产业链了.真是无知者无畏呀.
看看中西部那些几万,几十万人的大厂,那一个个车间,成龙配套的设备,岂是这路边小作坊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