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评论一下陈经新作的结论 -- 达雅

共:💬307 🌺1098 🌵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再思考(五) 经济学:神学 V.S.常识(上)

陈经与小猪论战再思考(五) 经济学:神学 V.S.常识(上)

本文最初的目的:

追陈经文章的过程中,感觉官办经济理论,好像陷入了官办泡沫的误区。于是回过头重新看陈经与小猪的文章。

小猪的文章,反复灌输给大家一个观点,国家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力”,而不是GDP虚无缥缈的东西。小猪指责改革开放造成技术力下降。但在如何提高技术力的“术”上,小猪建议回到前30的方法,我对他提出的解决方法,内心非常抵触。

陈经的文章,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之“术”是“官办经济大法”,改革开放后找到了“官办经济”之“术”,所以经济得以不断发展。

双方的辩论,最终陷入了前30年后30年成败大辩论中的死循环中。

突发奇想,能不能把他们两个人的观点中有价值的部分融合在一起。最初的想法是:

官办经济打造国家竞争力平台,市场经济依托竞争力平台,在国际资源争夺战中获取竞争优势;利用竞争优势获取的资源,推动竞争力平台发展的正反馈机制。

写作的过程,随着对后30年主流经济学家的批判,来自内心以及外部的质疑,让我有种难以为继的感觉。

反对主流经济学家,难道就意味着要去支持计划经济?理智让我很难接受这个想法.

对于主流经济学家的厌恶,难道因此要怀疑市场经济?

我本人经济学,缺乏足够的知识和训练,是否有资格去批判市场经济?是否有资格去批评经济学家?

这些问题不解决,文章就没有办法写下去。问题的核心在哪里?

问题的核心在于,经济学家不等于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家里,混杂有冒牌的经济神学家。经济学理论中,混杂有脱离常识的经济神学。

学了知识而忘了常识的经济学家比比皆是。民国宋子文先生,哈佛经济学硕士,哥大博士。很没有常识的说:“XX美国多得是,用都用不完,我们不必自己生产”。所以“人才济济”的国民政府,越混越抽抽,终于混到了一个小岛上去了。

可惜的是,送走了宋子文,还有后来人。后辈经济神学家们,再次粉墨登场,不停的在挑战普通人的常识和智商。

前30年,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是计划经济传教士,让国家经济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后30年,我们抛弃了计划经济神学,迎来了市场经济神学。国内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的主流经济学家,打着追求效率的名义,罔顾公平正义以及社会道德,伙同腐败分子,以私有化的名义将国有资产化整为零,化公为私,几乎毁掉了中国经济的脊梁骨。

随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国际酿成大祸,以及国内主流经济学家的拙劣表现,让他们越来越被广大国民所抛弃。

当我们抛弃主流经济学家的时候,我们是否要将市场经济也一起抛弃?然后去迎接一个新的神学,比如货币主义神学?

经济学是一门庞大而充满了智慧的社会科学。经济学家观察社会现象,通过逻辑、推理或演算,形成经济学理论,并通过社会实践加以验证。经济学家论证的每一个过程,都可以利用常识和逻辑去判伪。一句话,经济学是基于常识的社会科学。

而经济神学,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当信仰与常识冲突的时候,经济神学将信仰凌驾于常识之上。经济神学家只会空喊口号,欠缺逻辑和论证的过程,却往往要强行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

当我们以常识为武器的时候,我们可以剥下经济神学家伪装的画皮。

前30年,我们为什么在经济面临崩溃的情况下,同时能够搭建起国家工业的骨架,为后30年的经济腾飞打下基础。我们肯定做对了一些事情,也做错了一些事情。

做对的事情:国家从上到下,对工业化极度崇拜;国家依据计划经济产生的执行力,尽最大努力,大搞工业化建设。太祖时代,没有受到所谓的比较优势的误导,工业化全面铺开,使得整个工业体系非常完备;土改;大搞公共设施建设,如农田水利建设等;普及初等教育;打击利益团体等等。

心平气和的想,无论姓社姓资,做好这些事情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本条件。能够成为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无一例外做好了这些事情。而失败国家,如印度,多数时候请的是大牌的经济学家当总统,做不好这些事情,一样失败。

做错的事情:计划经济的本身的缺陷

我们知道,做计划的时候,你只能对能够预测到的事情进行计划,你不可以对无法预测的事情做计划。同样,你只可以对自己的资源进行计划,不可以对无法控制的资源进行计划。

所以前30年,一方面,计划经济神学家为了让计划更加完美,不得不对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进行控制;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只能按计划经济神学家预期的方向发展,扼杀了经济的活力及创新性。

所以说,太祖去世的时候,成就是巨大的,打下了中国工业化的骨骼,但经济同时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家园 说的好,相当好,欠花

我近来咋这么穷呢?

家园 能否具体说明你的观点?

前30年,国内的主流经济学家是计划经济传教士,让国家经济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太祖去世的时候,成就是巨大的,打下了中国工业化的骨骼,但经济同时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到“太祖去世的时候”,中国经济如何“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具体表现是什么?成因是什么?

家园 不如说是没有继承人的结果

然后看看现在几乎是一边倒的崩溃边缘是怎么回事情,呵呵,这个就是得罪文化人的结果。

老毛没有找到一个能干的继承人,结果他死后就成了个政治绝户头,人家想怎么挖坟就怎么挖坟。

家园 不在历史评价上花费时间,很容易歪楼

不打算在历史评价上面花费时间,很容易歪楼。

我的文章的目的,是普通人从常识/逻辑的角度,点评经济学家的论点。

计划经济的基础,只能对可以掌控的资源进行计划,只能对可以预见的目标进行计划。前30年计划神学,妄图掌控整个社会的资源。从常识的角度,不可行。

之后的文章,准备谈市场经济和市场神学。

计划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可以控制的资源,打造螺旋上升的竞争力平台。竞争力平台,包括科技力,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以及软环境。

对于国家控制以外的社会资源,通过市场经济,以竞争力平台为依托,最优配置“社会”资源,并部分反馈到国家资源中,以打造更强大的竞争力平台。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如人的左手右手,我们连续绝世武功,为什么只能用一只手,不能两手并用?

我的观点,只用计划经济,只用市场经济,走到最后,都会“难以为继”。

家园 陈经与小猪论战思考(外)台湾版的“潜伏”?

陈经与小猪论战思考(外)台湾版的“潜伏”?

写正式文章,又累又不讨好,自己也是越写越烦,来一篇八卦一点的文章调剂调剂。

查资料的时候,林毅夫的WIKI简直让我笑喷了,形象最健康的主流经济学家,难道是台湾来的“余则成”?

1. 林毅夫繁体WIKI

林毅夫1952年10月15日生于台湾宜兰县,原名林正义。幼时家境贫苦,母亲以洗衣谋生。林正义在宜兰中学初中部毕业后,获保送就读宜兰高中。1971年大学联考后,录取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工程系水利组[1]。

在就学台湾大学期间,林正义热衷学生运动。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时,林正义担任台湾大学一年级学生代表会的主席,他曾经在学生代表会的聚会时发动「校园绝食」[2],并在「反对共匪混入联合国」的座谈会上号召在联大开会前发动全国示威大游行,以表达国人抗议,但林正义的建议未获各界回响[3]。林毅夫盲目投入学生运动却未能考虑自身学业能力,在大学第一个学期的成绩不佳,微积分期末考只考4分(总分100分),而濒临退学[4]。

毒舌点评:网上有人评价,“愤青与汉奸之间没有距离”,看来在台湾也一样,台愤与台“奸”之间也没有距离。两岸果然是同文同种的。

2. 林毅夫繁体WIKI

1971年冬,大一上学期结束,新生赴成功岭寒训。濒临退学的林正义在成功岭受训到第四、五周时,向部队班长、排长报告,决定要投笔从戎,不回台大念书。当时台大学生追求赴美留学者 众,而像林正义决定从军的行动,刚好是台湾国军召募新血广为宣传的好题材,林正义被军方接纳,军方并运用宣传媒体将他塑造成明星一般的样板人物。例如,当时的参谋总长赖明汤,在林正义自动请缨转从军时,「赖名汤总长在听完林正义的心声以后,深受感动告诉在场的人,这就是中国一定强的铁证,因为我们国家像这样有热血的年青人非常多」[5]。此外,在林正义投笔从戎的两天后,大同工学院化学系的的陶立民也向成功岭寒训班主任表示要转读陆军官校,当时媒体就将陶立民的行为视为「响应林正义的行动」[6]。之后,赖明汤又在1972年3月4日,代表救国团团主任蒋经国,颁发「优秀青年奖章」给林正义[7]。

林正义因数理程度较差,有自知之明,刻意不选中正理工学院就读,而是特别向参谋总长赖名汤请求转到陆军军官学校(承袭原黄埔军校)。1975年,林正义以第二名的成绩在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8]。毕业后,林正义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并与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陈云英结婚,一年后生子[9]。

在林正义求学过程中,蒋经国已经升任行政院院长。因林正义具本省籍又是名校台大肄业,符合蒋经国的擢用台籍人士的政治策略,所以一直受到蒋经国的关心。蒋经国嘱咐心腹学生、当时的总政战部主任王升,必须特别照顾林正义,毕业之后,林正义不必立刻下野战部队带兵,而可以军职身分及国防公费的特权进入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就读。

毒舌点评:又没有杀父之仇,又没有夺妻之恨,人家蒋经国先生也就是稍微关照了一下,难道关照错了吗?

3. 林毅夫繁体WIKI

1978年夏,林正义以林正谊为名字,毕业于政大企管所。下部队后,林正义因与部队长官同名而自行改名为「林正谊」。同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签订建交公报,确定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同时美国将与中华民国断交。同年12月的中共十一大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击溃以华国锋为主的「凡是派」,掌握了政权,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开始转变。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对金门持续20年的「单打双不打」炮击。两岸之间由国共两党30年的军事对峙,逐渐转化成统独之间的政治对峙。

1979年2月16日,林正谊成为金门防卫司令部284师马山连连长,上尉阶级。马山位于金门主岛的东北角,距中国大陆的解放军据点角屿仅约2公里,是国军前线的最前哨,可以掌握福建白河口、小嶝角、刀屿、大伯屿、小伯屿等一线解放军的动态。马山还设有对大陆心战喊话的播音站,因此马山连连长经常要向到前线视察的长官和外宾们简报,只有最优秀的基层军官才能出任马山连连长,由此也可见蒋经国对林正谊这位台籍青年的提携眷顾之隆[10]。

1979年5月16日夜,从台湾探家回到金门约一周后,林正谊身上携带军籍证明及机密资料,以两个篮球作为浮具,从金门泅海约2公里,叛逃到中共解放军驻守的厦门。

毒舌点评:这个时机掌握的真好,那边刚刚“断交”,这边就巴巴的过来了。

4. 林毅夫繁体WIKI

中华民国军方方面,5月18日18时晚餐时,马山连连长林正谊缺席;19时,士兵找林正谊看电视[来源请求],仍找不到人。连上开始紧张,士兵四处寻找,直到半夜仍不见人,遂向师部报告。师部全面清查后发现,不仅连长失踪,连旗和防卫作战机密数据也不见了。全师一万多人立刻全体动员展开搜寻,照明弹从凌晨打到天亮,50机枪与105榴炮不断射击海面可疑漂浮物,但打到的都是浮木。5月19日开始,金门防卫司令部举行全岛「雷霆演习」,10万官兵与5万平民,每人手臂上绑上一样的白臂章识别,手持木棍翻遍岛上每寸土地。但找了好几天都全无结果,军方分析他是带着篮球浮具从海上潜逃的[10]。

毒舌点评:我一直也怀疑,什么人能突破两条严密的封锁线?感情是一边放水, “开枪为你送行”,顺便通知对岸,我们这边有人过来了,你们这边不要开枪,要好好接待啊。

5. 林毅夫百度百科

投奔大陆不久,林毅夫便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政治经济专业。 对于林毅夫的“弃暗投明”,当初许多人并不了解。林毅夫最初想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可是,校方以其“来历不明”将之拒之门外。在北大,林毅夫以其既谙熟西方经济学理论、英语口语又非常流畅的优势,很快即在同学中脱颖而出。

毒舌点评:中国人民大学,难道是想打入“人民”内部?

6. 林毅夫百度百科

1980年,刚刚对外开放的大陆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西奥多舒尔茨。舒尔茨自然不会放弃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宣讲他的经济学理论的机会。当时,北大为找一个翻译颇费了一番心思,林毅夫荣幸地成为给舒尔茨做翻译的惟一人选。这个意外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往世界经济学最高殿堂的大门。

毒舌点评: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

7. 林毅夫百度百科

  舒尔茨对林毅夫的翻译非常赞赏。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

  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能师从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是许多经济学人士梦寐以求的事情,林毅夫自然欣喜若狂。1982年,林毅夫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证书,他远渡重洋,来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大本营芝加哥大学,师从舒尔茨,学习农业经济。

在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林毅夫申请了全额奖学金。

毒舌点评:

舒尔茨难道懂中文,知道翻译的好坏?

请懂行的人求证一下,

因为英语好,可以被推荐进芝加哥大学经济系?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有几个学生,是自己给推荐进来的?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提供过多少全额奖学金?

连续几个极小概率事件,砸到同一个人的头上,不买彩票真是可惜了。

8. 林毅夫百度百科

1987年,林毅夫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林毅夫先是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3年后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毒舌点评:鼓掌,终于步入政坛了。

9. 林毅夫百度百科

1990年,林毅夫关于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的论文《集体化与中国1959— 1961年的农业危机》在国际顶级经济学杂志之一的《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争议。

毒舌点评:每个人的第一本著作,往往反映的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1959—1961年中国大饥荒,这个议题,真是有趣。

林先生既然这么不认同TG,还巴巴的赶过来投奔,动机何在?曲线投机?亦或别有目的?

10. 林毅夫繁体WIKI

1993年,林毅夫升任北京大学教授。1994年8月林毅夫与易纲、海闻、张维迎、张帆和余明德等6人在北京大学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出任主任,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也一直是中国政府决策部门重要的智库之一。

林毅夫简体WIKI

 “从1994年成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后,国内主要政策的制定与讨论我们都参与了,包括电信改革、加入WTO、金融改革、农村发展、社保体系、农民工、粮食问题,等等。由于研究中心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独树一帜,一直都是比较受重视的声音,许多思想和观点都成为改革的主要内涵。”

毒舌点评: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们集体大亮相,不知道有多少馊主意,是从这个智库出来的?不知道猪总理的不得人心的改革,是否是从这个智库里获取的营养?

11. WIKI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1994年,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光华教育基金会订立合作协议,改名为光华管理学院.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担任院长。2005年4月,厉以宁教授为名誉院长;2006年9月8日,张维迎教授为院长。

林毅夫与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大师,特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建立并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邀请了罗伯特蒙代尔、约瑟夫斯蒂格利兹等10位诺奖得主前来北大演讲……

毒舌点评:成为一个知名的经济学院,有两条路,一条是有学术成就;另一条路就是有N多诺奖得主,肯帮你来抬轿子。靠着这些无私奉献的抬轿子的诺奖得主,北大光华学院从此奠定了在国内的地位。

林毅夫与光华管理学院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只能从光华学院成立的日期与他重回北大的日期,台湾基金的背景,促成张维迎进入光华管理学院等等,怀疑林毅夫在促成北大光华学院的过程中,有可能是背后的推手。需要有知情者查证。

坦率承认,这一环,目前看证据还不够过硬。

12. WIKI光华教育基金会 (Kwang-Hua Education Foundation)

  光华教育基金会由润泰集团出资设立。本着「润泽社会,泰安民生」之理念,润泰集团在企业取得成就之时,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回馈社会。先后设立了财团法人纪念尹珣若先生教育基金会、财团法人尹书田纪念医院、光华教育基金会、光华科技基金会等。

1989年,光华教育基金会在北京大学设立光华奖学金。除光华奖学金外,光华教育基金会自1995年起长期支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发展。2009年4月,光华教育基金会捐赠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光华医学院,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出席捐赠仪式。

毒舌点评:基金会后面的财团,才是问题的关键

13. 百度:台湾前十大的企业: 润泰集团(Ruentex Group)

润泰集团(Ruentex Group)创始于1943年在上海成立,1945年开始从大陆迁移至台湾。由纺织事业开始经营,拓展到建筑开发、金融保险、流通事业、医疗服务及教育等多角化发展。目前以外资形式在中国有诸多投资项目

润泰,(有营建,,百货服务,电子业)在去年因房地产热络,加以多年前投资的土地因高铁捷运经过而暴涨,本业润泰建设)大幅营利,带动集团其他分公司股价大幅上扬,使润泰爬上台湾百货服务业(大润发卖场)第一名!

毒舌点评:前十大的企业,多年前投资的土地因高铁捷运经过而暴涨。呵呵,祖上积德,不知道做了什么好事情,从台湾当局手里,获得这么多的利益输送?

14. 光华管理学院成就

光华管理学院著名学生包括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等。

网友 菠萝水 提供了一个链接:

总理办公室主任"送温暖"

  反对征税"劫富济贫"的言论,以及所谓"厉以宁家族暴富"的风波,令"厉股份"近年饱受压力。不过,十二月三日对于"厉股份"和主流经济学家,都是吐气扬眉的一天。

  这一天,北大为厉以宁庆祝七十五岁华诞,参加者除了北大高层以及主流经济学家张维迎、刘伟、钱颖一,还有厉以宁的多位驰骋在政坛的得意门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北京市副市长陆昊、中国银行总裁李礼辉、中房集团理事长孟晓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也来祝寿。

  不过,最令"厉股份"感到欣慰的,可能是一个名叫丘小雄的副部级官员也出席了。丘小雄现任总理办公室主任,是温家宝总理的"大管家",在这个寒冬里来为他祝寿,当然让他感到融融的暖意。

   据北大网站报道,丘小雄、李源潮等官员和学者,"总结了厉教授在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诸方面的卓越成就,并对厉以宁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相容并包的 学术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表达了崇敬和赞扬之情。"听到"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的赞许,目睹桃李满官场,厉以宁应该会感到这个冬天不太冷。

毒舌点评:桃李满天下,这么多的大人物。佩服,佩服。

15. 毒舌感想

某一个台湾来客,即不认同TG的政治制度,又不认同TG的做法(参看其著作:1959-61年大饥荒),不畏艰险,来到大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这个台湾来客,替台湾基金牵线搭桥,请来N多诺奖得主,打造中国最知名经济学院。在后面默默奉献,不求名,不求利,那是什么精神?

这所受台湾基金影响的经济学院,培养出这么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居然还有几乎成为储君的小强同志,这个成就,也太让人震惊和震撼了。

声明:本文纯属八卦,我查资料,不小心做了点笔记,如有雷同,纯属百度Wiki造成的意外。

通宝推:谷品三斋,曾自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衔接无缝,看来应该是机会属于被准备的人,送花
家园 简直是一分钟也不耽误啊。

主流经济学家们数学没学好,果然不是说来玩的:高数4分(满分100分),吼吼。

投资人眼光长远啊,还有后续的持续支持手段,一盘真正的大棋。

家园 但经济同时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比84年,86 ,89年还难难以为继??

家园 思路开始就错了~
家园 实在好文。送花冒泡。
家园 常识基础:只能对可以控制的资源计划

前30年,是对是错,永远争不出结果,我对这方面既不专长,又没有特别的观点,所有不争论。

我的文章基于这样的常识,所有计划,只能对自己可以控制的资源进行计划,只能对可以预见的变化进行计划。

这是文章的逻辑基础。

从逻辑上,当计划经济,为了追求完美的计划,而试图掌控所有的社会资源时,计划经济走人了死胡同。

请基于常识和逻辑,提出反,而不要纠缠于细节。

家园 常识?基于错误常识的逻辑有正确可言吗?
家园 陈经小猪再思考(六)官办经济,99度缺1度

陈经小猪再思考(六)官办经济,99度缺1度

前面攻击完计划神学,现在开始攻击市场神学了。

对市场神学所谓比较优势的质疑,开始于一个小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BRIC中B国有一位Mr.B来中国做生意。Mr.B毕业于B国最好的S大学。B国也打算发展半导体工业,在S大学培养的第一批IC工程师,马上就要毕业了,但是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B国ZF也很着急,打算资助成立Design House。受Mr.B大学教授的委托,Mr.B拜访了国内某一从事芯片代工的芯片工厂(IC foundry)。

与芯片工厂的会谈收益良多。Mr.B了解到,受芯片制程的影响,Design House设计的芯片要符合芯片工厂的制程,设计出来的芯片才能被制造出来。Design House需要与芯片工厂大量交流,协作完成芯片的设计。

从芯片工厂出来以后,我开始跟Mr.B八卦这家芯片工厂的小道传闻。

话说全球最大的IC代工厂在台湾,全球第二大的IC代工厂也在台湾。某位自视甚高的台湾同胞,自觉学历不差,资历不差,脑袋一热,开了台湾第三家的IC代工厂。没想到商场如战场,公司赔得一塌糊涂,正要自裁,天上突然掉金子,砸到他的头上。

大陆准备投资建一家新的芯片工厂,请他当总经理,掌管几百亿的投资,不仅不用他掏一分钱,还平白送他N多的干股。你刚才访问的这家工厂,才是他们20家工厂里的一家。

Mr.B说:这哥们要是早死一步,可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我说:这哥们肯定死不了,大陆这边早盯好他了。大陆很早就想建立自己的芯片工业,前面钱也不少投,但效果不好,还缺一个领军的人物。大陆这边,就等着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拉他一把,把他给捞过来。

我又接着对Mr.B说:你参观过中关村,你知道这个电子工业,是中国的第一大产业,也是世界的第一大产业,养活了1200万的国人。但是在10年前,中国的电子工业,受制于日本人,发展非常艰难。

日本当时有一个雁行模式(产业计划),日本掌握最先进的芯片技术,日本把比较先进的芯片给四小龙,四小龙可以做一些高级点的东西;把普通的芯片给东南亚,东南亚可以做低级的产品;而日本不给中国提供芯片,中国只能处于这个计划的最低端,只能给四小龙,东南亚的产品,做一些组装工作。

中国对这个计划非常的愤怒,无论如何,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芯片工业。你看,今天,我们的电子产品工程师和芯片工程师,可以在一起工作,共同设计产品,设计芯片,并在工厂里制造出来。日本人爱有什么计划,是日本人自己的事情,我们根本不在乎。 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计划。(What ever Japanese planed, it’s their business. They can make any plan as they want, we don’t care. Because WE HAVE OUR OWN PLANS)

讲到这里,我可能有点激动,下面的话脱口而出:这家工厂有很多的负面传闻,从建厂的第一天起,就一直没有盈利过,现在每年都要赔掉20-30亿元。贪污腐败的传闻不断,国家几百亿的巨额投资,据说大部分的股份都变成了私人的财产。但是,我对这些消息根本就不在乎,跟1200万人的生计比,跟电子产业创造的巨大税收比,这些根本不算什么。

真正让我关心的,是万一哪一天,当政的脑袋一热,说这家芯片工厂是一个亏损的无底洞,我们不要再背了,让它关门好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第一个到T-A-M广场游行,哪怕是前面有坦克,我也一定要游行到底。

回来的路上,一向乐观话痨的Mr.B陷入了沉思,我也对自己随口说的话惊讶不已。脑子里突然跳出了陈经的“官办经济”。

“官办经济”看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好像99度的水,缺了1度。而陈经本人,好像也在寻找这最后的一点突破,时而货币政策“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时而“穷循环,富循环”,感觉都不在点子上。

我在那一刻,突然有一种感觉,自己离“官办经济”的距离,可能比陈经更近。市场经济理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看不见的手”上面;从中国电子产业比较优势的背后,日本产经联的手曾经在操纵,之后被一只力量更强大的“官办”手来操纵,而这只手被我们大部分的人给忽视了。

国家之间,之所以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是由于各国的生产力要素成本不同。市场经济神学,只会高呼“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有没有想过:

生产力要素成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仅凭原教旨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在弱肉强食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能够改善生产力要素成本?

产业升级就如上台阶,每一个台阶,都是由天量的投资打造出来的。陈经的官办经济也好,葡萄所谓的“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的垄断资本”也好,国家资本主义也好,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也好,做的都是一件事情,打造一级一级的由技术力,基础设施及软环境的台阶和竞争力平台。

每打造完一级台阶,国家就可以由低水平的“比较优势混战”中脱颖而出,往更高层次迈进一步,并同时提高门槛,以阻止其它国家的跟进。

(本故事前半部分,纯属忽悠老外时的随口胡诌,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大家不要太纠缠于细节,把它看作一个寓言故事好了。)

作者本人的经济水平,停留在高中政治经济学的程度。由于能力所限,不打算把这篇文章,写成一篇严谨的经济文章,数据及经济学知识方面,会有所欠缺。

西西河是一个理性的论坛,本文力求成为一篇可以激发头脑风暴的文章,力求逻辑严密,立论所依据的常识,符合普通人的认知,并经得起质疑。

待续:

1. 官办经济,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官办+市场经济,必要且充分条件。

2. 官办经济与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目的:国家花钱熨平经济波动。

官办经济目的: 国家花钱提升竞争门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写的不错,算是比陈经这样的外行摸到了经济的核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