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当面对“立场正确”的谣言——也谈崔永元的手机费 -- 沐右
这才叫真正的“履职问政”啊!
光环什么的都消散了
微博是个好东西啊!
打集团外的可能就贵了。特别是被叫,如果对方不是集团成员,被叫也是要收费的。另外,长途、漫游方面可能就没有多少优惠了。我的情况不合适这种套餐。包月之后多出来的通话时长、长途/漫游如果按标准资费计费,可能比我自己的套餐便宜不了多少。
不过,我有通讯补贴的,是全球通金卡VIP用户,有积分、机场火车便利通道和其它消费上的优惠。
查了下,是这个吧
南京本地
1 包本地主叫200分钟
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主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200分钟通话时间。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被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费。
集团移动成员1元/月套餐费
3元包本地主叫500分钟
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主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500分钟通话时间。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被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费。集团移动成员3元/月套餐费。
5元包本地主叫800分钟
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主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800分钟通话时间。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被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费。集团移动成员5元/月套餐费。
最低消费30元,赠送本地主叫500分钟
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主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500分钟通话时间。集团移动成员,非漫游,被叫,对方为集团成员,免费。集团移动成员最低消费30元。
杭州好像没有这个,类似的是加入虚拟网,并在其他套餐里。
浙江最便宜的是动感地带学生套餐吧,最低月费也要18元。
虽然看似免费,实际羊毛出在羊身上。
其实,这些浪费算小的。夏天冷气冷死人,冬天暖气热死人才叫变态。
问题,这人性就这样。以前上大学,有人洗衣服就一直开着水龙头不关。这中国还缺水呢(就人均而言),就是不要自己付那费用,就那么浪费。
欧洲不怎么了解,我知道的,日本算是很注意这些问题的,就是资源太少,不得不节约。
公众在这个问题上有盲目性,加碘盐目前被宣传成了洪水猛兽,一放开肯定会好多人去选择吃无碘盐,这样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碘缺乏症(大脖子病)会重现,新生儿的智商也会重新降低。应该保证需要吃无碘盐的能买到就好,不应该在商店里面放开。比如说药店里面凭医生处方购买等等。
关于碘盐的问题,给大家推荐两篇文章,都是科学松鼠会的:
小蓟:关于碘盐的那些事实与误读
这都是比较好的总结性科普文章。
碘盐的问题,在于好多临海的城市,人们都觉得自己离海那么近,不缺碘。但是实际是(第二篇文章):
而是多用多付钱,少用少付钱。
你说的大学里洗衣服浪费水,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水费也是出在羊身上的,但是很多羊一起平摊水费,某些羊就会觉得用少了就是吃亏了。
人性确实就是这样,所以才需要做规矩的人表明一个“谁多用谁付钱”的态度,有了这个态度,还愿意多烧钱多浪费的人,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如果一方摆出一副“无所谓谁多用谁少用,反正你们平摊费用,我不亏本就行”的态度,另外一方跟着想“用少了等于在帮别人付钱”,那就好不了了。
让我不爽的其实不是那些一次性包装的费用,而是这种态度吧。
不换号的话,
你要是换个象我一样的神州行16元畅通卡套餐,也能便宜很多,本地主叫1毛3一分钟。
你上网那么少,不要办网络套餐都可以崖。不办的话,1M1元。
算下来,省不好呢
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得靠经济手段+教育。
叫了这样多年也不见动静。
不过现在作为联通客户,很有一种熬出头的感觉。我是当年被朋友骗入的联通,一直在被移动客户嘲笑,想转网换号嫌麻烦。终于轮到嘲笑转不了网的移动客户了。
为了表明自己的智商在正常水准,我也只能被5毛了
现在没钱,州里又虎视眈眈地要增大汽油税幅度。
月租98,包300分钟国内通话,省内接听免费,送150M流量,不过我有办过交300送600话费活动,平均下来每个月自己实际掏钱的3-40元
上海的人均食盐消费量10-12克.也就是含碘200-360微克.占63.5%的话,也就是说剩下的36.5%占110-200微克.处于正常范围.
也就是说,食盐里加的碘完全无用!!如何得出不吃碘盐当地居民就无法达到安全水平的????
实际上很简单,碘盐是确保完全碘缺乏地区的人食用后也有足够的碘吸收,因此碘盐只要在碘摄入量占50%左右的就完全没有必要食用碘盐,如果在50%以下的话,那就完全是碘过量了.
但是成本不只包含人工。
如果定价要和收入挂钩,那就必须成本一致(不算汇率)。仍以通讯为例,例如某种设备,美国人出10万美刀买,那么中国人就只能出10万人民币买,否则你就无法做到和美国一样的价格(不算汇率)。
而即使这种设备是国产的,生产设备的铁、石油等等生产材料却都是进口的。里面包含的专利费等更可能是向美国或者其他发达国家交的。你觉得这种设备有可能和美国同价吗(不算汇率)?
好,即使你真能把设备的价格压到只有美国的15%。别忘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美国人可以说,我出11万人民币买你的产品。你是生产厂家的话,你卖不卖?如果按11万人民币(1.7万美元)卖给美国人,中国市场就必须再把价格压到1.7万元人民币,才能又和美国的价格一样(不算汇率)。
这个过程可以不断地持续下去,最后结果是大家的成本都为0。这显然是荒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