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讨论】《夏令营中的较量》 -- 白色潜水艇

共:💬173 🌺983 🌵3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您辩解的方向就不对

大家咔嚓的是孙某人学术不端。学术不端既不能证明八零后成器,也不能证明八零后不成器,这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八零后即使真的不成器,也不能让孙某人从学术不端这个指控中解脱出来。这个逻辑清楚吗?

PS,我本科刚进实验室第一天,带队的老师头一句话,就是:在他的实验室里,造假者死。该老师当时只是研二,说不上什么成就,但我对他这句话映像太深了,几十年后还能够记得。

家园 那就是快乐的烦恼
家园 我觉得应该这么对比

结论:发展核电是好事;中国人应该加强对孩子的体能/素质教育

瑕疵:福岛核电站有问题;一篇虚假的中日孩子对比的文章

手法:隐瞒福岛核电站的问题;无视虚假文章,甚至为了得到结论而容忍虚假文章的存在

家园 没什么不对头啊

我支持他的观点--同理,我(们)支持(甚至歌颂)汪精卫行刺满清官员,但鞭挞他叛国。

您先主观断定,我同时支持他的研究方式,数据或他本人,然后根据这个新靶子进行批判。这才是我觉得逻辑不通的地方。

家园 也是一个方法吧。

咱们反正也不是写学术论文。

家园 真的不想吵架一样的……

“选择来比较的对象是否合适,选择的事例数据是否准确,这是次要的问题”

这句话,是您的原文吧。这算不算是支持他的研究方式(如果这能称为方式的话)?

家园 好吧,您对。
家园 【原创】俺来做个总结发言吧

《较量》一文的问题,并不是八零后是否真的娇生惯养的事实问题,也不是孙教授用造假来达到合理目的的所谓程序正义问题。说穿了,这是一个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缺乏信心的问题。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

对于父母应该给成长中的孩子怎样的教育方式,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是,应该给予更多正面、积极的鼓励与暗示,就像美国人对一群孩子说“你们很聪明”,他们就真的会变聪明。儿童从经历上来说是一张白纸,想涂抹什么就涂抹什么。因此,第一抹亮色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冯巩有个小品《出生第一眼》就是以搞笑的方式说出了这个道理。

还有一种,是从培养坚韧的意志出发,所谓“动心忍性”,“知耻而后勇”。我们的文化对这种方式有更多的青睐,即使营造出了“别人的孩子”这种幻象也在所不惜。《较量》一文的出发点无疑也是如此。

那么这么做是否合理?从本文的回复来看,年轻人,也就是当年文中所针对的那部分群体,大都持负面意见。而一些有孩子的或年长的则持较为宽容的意见。我认为这个问题要分开讨论。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更青睐这种方式?首先,这当然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深沉的民族。老一辈从自身经历中提炼出了“知耻而后勇”这样精炼的道理,认为人在年少时应对人生的苦难和困惑有更多认识,这当然不错,也无怪乎他们总是怪小辈们不谙世事。常被提及的一句话是:“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

但是且慢,我们是否应该放任这种老人经验成为共识?我觉得也不尽然。对于一些心理足够坚强的人来说,负面刺激或许可以被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但对很多人来说,由这种刺激而引发的自卑感是会伴随人一生的。尤其我们这个民族,长辈人对下一代寄予殷切希望,大都出于良好的愿望,即“你不要像我这样过日子”,而另一方面,这实际透露出的信息是“上一代人对自己缺乏信心”,而这种压力并未随着时间消弭,而是转嫁给了下一代。正如张朝阳所说“跨越三百年的自卑”,很多东西随着潜移默化并未烟消云散,还结出了累累果实。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说到这里我想讲一个心理学家讲过的故事。这个心理学家有一个朋友,他的父亲是位严父,从小就对儿子严格要求。那位朋友也秉承着父亲的个性和意志,不断修炼自己。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前半生都在照着“让我父亲满意”这么一个议题在努力。但无论做到什么程度,他的父亲却很少给予他肯定,总是皱着眉头采取“你还可以做的更好”的态度。而一旦他犯了错误,则更不能面对父亲那种“我对你很失望”的眼神。长大后,他逐渐疏远父亲,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工作,父子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少,常常是拿着电话,两头相对无言。

有一次通话,又是两人长时间缄默。不知为什么,他忽然说了一句:“我改变不了你,你也改变不了我!”说完这句话,他忽然浑身放松了,觉得天地如此广阔,再也不会有无处容身之感。他后来对心理学家说,那一刻,他理解了自己这么多年来奋斗的意义,也理解了,最终原谅了父亲。

当然,我们可以不必这么沉重。换一种方式思考,或许这是上一代对下一代人的考验方式。世事艰难,命运多舛,只有那些具有足够坚定意志的人才能披荆斩棘,到达彼岸。那么,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一种历练,另类的成人礼。当然,那会是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家园 走在今天的日本街头

年轻男子各个涂脂抹粉,细皮嫩肉的,一个个大腿都不及我手肘粗。实在难以想象这些靠打扮就可以出柜的美艳少年就是曾经我们80后心中的危机……

家园 首相官邸的后院还埋着高达呢

amuro,ikimasu~~~

家园 说实话,经常看到这种貌似读者体的文章

总是让我这个理工男心动一番。

但回过头来,理工男的老毛病犯了,两点:

1、很多类似文章的作者,都是听某心理学家、某教育家、某医生、某幡然悔悟者的痛陈。我就想知道,这番痛陈到底具有多少程度的真实性,引用的重复性多高?

2、有没有个比较靠谱的统计(或者比较靠谱的客观感受),这种严父式的传统教育方法培养人,成才与不成材的比例?成才后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的比例?

不是想责问兄弟,只是这类文章看多了,结合近段时间的“虎妈”争论,有感而已。

家园 这也有人投草?难道现在河里真的是“人而无草,不知其可”
家园 抢盐的和相信孙教授的

我觉得吧,这既不是80后娇生惯养的问题,也不是孙教授造假的问题,是一代中国人被忽悠并还试图继续忽悠下一代人的问题。

我当年在中青报读到这个报告的当下就觉得背20KG一天走50公里以至100公里是编造出来的数据,只要和之前看过的红军八路军的故事对比一下就能感觉出来。我和家长老师叔叔阿姨们都谈过我的质疑,没有一个同意我的,都告诉我报纸上写的都是真的,我们要相信,你们要努力...

原先我一直以为当时的“大人们”是故意忽悠我的。可我当在神州大地处处抢盐时又重读这篇报告,我想也许他们确实相信读者上的每篇文章,也许15年前用“负重20KG日行50公里”来教育下一代的人们也在这抢盐大军里吧?

家园 呵呵,这我无法回答你

我也是理工科,我用理工科的方式来回答你:

1,刨去这个故事,对我文中的观点没有实质影响,因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不影响观点表达

2,这个无法统计,即使有人做这样的调查,有多少人愿意直面内心深处的隐痛,又有多少人能确认自己目标的完成度?成才的标准是什么?

既然你提到读者体,我想深入探讨一下。读者体为什么有市场?我想原因是因为人总有懦弱的一面。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孩子,渴望别人的理解,渴望抚慰。读者体就是将这种需求放大了,并刻意营造了这么一种氛围,让人的情绪可以尽情发泄。就像你读了这个故事,也承认有心动的感觉,这就是“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也曾跟一位心理咨询专家探讨过(这个是真的,第一手资料):为什么历史上有很多成功者,功成名就后多年,仍对当年的某一件小事,或是很久远的伤痛难以释怀?(这也有很多例证,不用我列举了)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创伤)没有得到修复。我想说的是,这种创伤,很多时候来源于至亲的人。就像这位严父,设身处地想一想,当一个孩童使劲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父亲的一声赞扬的时候,他心中无疑竖起了这样的信念:“只有我做的好,爸爸才会爱我。”而当他费劲心机也难以获得这种肯定时,他心中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我是不值得爱的。”这样的人,往往将来会成为工作狂,会不顾一切得到别人的肯定,让自己疲惫不堪。这种孩童式的固执,在成为前进动力的同时,往往让人忽略了它背后的辛酸。

当然,理工科也许难以理解这种思路。心理学的所有名堂,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理由:“我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这是心理学于其他科学的根本不同。如果你对此感兴趣,推荐你去看一本书:《现在全明白了》。从中你可以找到与上文类似的故事。另外说一句,理工科积极乐观的实证精神是我一直欣赏并汲取的重要心灵动力之一,谢谢你的较真

  威廉·斯托克顿博士写出了这本重要的临床著作——《“现在全明白了!”》。在书中他探讨了“心灵”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包括“心灵的”身和心的丰富连结。他的文笔清晰朴实,避免了把生物学和精神动力学简单化,而中肯地提出反对那种被营利机构大力推动的、把精神科医生转变为开药者、把精神病学转变成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行业的趋势。他借助扣人心弦的临床描述,把药物治疗诠释为“……一无论如何精确设计……”都不能“解决情绪冲突——这种冲突会削弱富有成效的人所应有的决断力和行为能力”。   斯托克顿博士是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成熟的临床工作者,他把心理治疗工作描述为来访者和心理/医生双方的创造性努力——这种努力充满勇气并有治愈效能,他称之为“自我认识”或“自我理解”治疗。通过如此描述,他放弃了精神分析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保留了其历经考验的正面积极的要素。   他在书中呈献的个案描绘出自我理解的动态过程,强调了知性及情绪学习两者的重要性。这种具有丰富复杂情境的陈述方式,在现代精神病学的著述中是极为罕见的,对于大批希望磨练心理治疗技能的住院医师及其同行们来说,这本书也将会被证明是极有趣味、极有价值的。它可与舞蹈家或作家的作品一样媲美。

家园 其实都是“别人家孩子”这种心理作怪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