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记忆中的美食 -- 土八路
应该是80年代中期,报纸上报道中国出口大米,同时进口小麦,因为大米的价格高,所以一进一出可供应的粮食总量就多了。
我在小学时大概四年级以前每年秋天都要烤好几次。用砖、石头、铁条、粗棍子这些垒个炉膛,下面烧火,中间架些铁条粗棍子上面放红薯,在上面盖几层砖做烟囱拔火。捡木头树枝树叶这些在底下烧,慢慢灰上去,底下木头塞不进去了,这时把木头树枝从烟囱上扔进去继续烧。整个填满灰时就差不多了。30分钟想来足够了,玩够了,也不烧火,等温度慢慢下去点,从灰里扒出红薯就可以吃了。
红薯要选比较瘦长型的,好熟。那种直径太大圆古陇咚的烤不熟,而且烧火的时候一磕碰,容易从架子上掉到底下的灰里,这时大家已经在从烟囱里塞木柴烧了,掉下去就更烤不到火了。
小孩基本上是不允许动火的,只有烤红薯是个例外,呵呵。
都是吃胸部那块肉
嘉定和附近地方有道小吃,叫“拉丝”,就是用癞蛤蟆腿做的。
倒不一定非得是阴暗潮湿的地方。
尤其是一种大,比那种常见的斗蛐蛐要长一倍,秋天带籽的炸着吃很是过瘾。
俺老家是山东的沂蒙山区.
欧洲的小麦有少一半是做饲料。
小麦比玉米做饲料的缺点,在于热量不够高。
说蛐蛐其实很讲卫生,卧室和厕所分开,不吃脏东西。
不过俺也没想过吃蛐蛐,黑不溜秋,又小,怎么吃啊。
俺老家甘肃六盘山下,夏天下雨后有很多昆虫,俺们管它们叫天牛,不过和一般的天牛不太一样,头部没硬角和长触须,小孩大人都喜欢捉了烤着吃
我国粳米的产区是江浙和北方(主要是东北),籼米是其他地区,消费区也类似。外国粳米,主要是日韩,东南亚和南亚是籼稻。营养其实差不多,关键是口味。做饭的时候,籼米放水应该比粳米多。
在欧洲,长粒的估计是泰国米。如果你买的是圆粒的日本米,绝对够贵。
偶尔,也去德国超市里买圆粒米。其他的米,没什么兴趣。
高粱或玉米地里有这种东西,一般是专门种在地边一溜儿,给自己孩子解馋用的。山西的山地里另有一样美味:野酸枣,酸枣树一般都长在黄土悬崖上,小时候经常在秋天时沿着山崖一路走去,不顾危险攀爬摘取酸枣,密密麻麻的尖刺不在乎,脚下二三十米高的危崖全不惧,只为那小小的圆圆的酸枣儿。它的核儿特别大,皮也厚,果肉只有薄薄一层,但是其味道却不是大枣所能比拟的。
小时候村外的河滩地还有还多酸枣,每年摘酸枣时总会被扎几下,不过和美味比起来,都算不了什么了!
枫泾古镇,金山农民画!
能烤熟吃到嘴的都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