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哈萨克人家 -- 大西洋14

共:💬32 🌺6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没有考证过来历

但肯定不是只有回族人的特色食品,好像淮安的特产就是馓子

贴不上图,去Baidu上查查吧

家园 重了,DEL一个
家园 百度一下不好吗?

馓子又称寒

馓子图片系列1(10张)具,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寒具的制作方法。

对于寒具,通常的解释是,古人过寒食,一天早晚不动烟火,只能吃冷饭,而吃冷饭对人的肠胃又没好处,远不如油炸食品耐储藏,且不伤肠胃,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期间的快餐。既是寒食节所具,就被叫做“寒具”了。这类解释未必可靠,但是暂时还没有更可靠的解释。

关于寒具还有个典故。说是东晋时有个大将叫桓玄,此人附庸风雅,收藏了大量名贵书画,又爱显摆,每有朋友登门,就拿出来让人一同观赏。一日广邀宾客,大摆宴席,酒足饭饱之后,又取出一幅珍品请人品评。那天的饭食当中有寒具,桓玄的客人吃寒具就像我们今天吃麻花那样,用手抓着往嘴里塞,一顿饭下来,手上都沾满了油,当大家在桓玄那幅画(一说是书法)上指指点点之时,油印子就转移到了画上,好好一幅画给糟蹋了。桓玄心疼得要命,从此吸取教训,再请人吃饭一律不上寒具。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讲到寒具,说明寒具曾经活跃在南北朝时期;上述典故里讲到寒具,说明寒具在两晋也该是流行食品。沿时间的长河一路回溯上去,我们还能在遥远的周朝发现寒具的踪影———寒具在东周居然是宫廷主食之一。我们说东周已有寒具,只是根据文人的记载,而文人的记载常常离诗意很近,离事实很远。

馓子是我们徐州这边的特产,烙馍卷馓子。

家园 小时候吃过,不过不在新疆

在山东枣庄,纯的汉族人,不掺假的,看来都是人,都喜欢油炸食品。油炸过的东西能保存的时间长,同时的确闻起来有食欲。

家园 当你发现聊天的网友并不总是借助于百度时,应该对他侧重于

独立思考的习惯表现出“某种肯定”。啊啊。开个玩笑。

家园 好像不是

至少在我小时候散子与麻花一起都属于常见小零食。只是这些年城里少见炸麻花、散子的

家园 你吃的馓子和新疆的馓子不同

我去过新疆(南北疆都去了),内地的和新疆的不是一回事。

家园 这样讲是不对,翻翻西域的历史,从清朝以来一直有一个民族一

少部分人隔段时间动辄暴乱一下,可不仅仅二三十年的事,王胡子的传说威振西域数十年,到现一提王胡子还可以让某些“毒”分子肝擅不已。

乌斯满的出现有当时复杂历史背景,内部来讲盛世才难辞其罪,有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外部苏联插手妄图利用乌分裂中国领土。乌斯曼和动辄暴乱分裂的分裂势力是不同的。47年,外蒙军队入侵北塔山,乌与国军并肩做战,打败入侵者,乌本人在此战中表现极为勇猛!在这一点上乌斯曼客观上是有功于国家的。

家园 哈萨克人的国家早就有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当然不用闹独立

就象日本华侨也不会闹独立,至多是亲华而已。

家园 哈萨克斯坦很怕中国

怕到什么程度?把首都从阿拉木图搬到了离中国更远的阿斯塔纳。

家园 苏南地区,馓子这东西也很常见。小孩满月酒席也叫“吃馓子茶
家园 猛一看标题以为老兄奔了哈萨克斯坦国。

看起来新疆少数民族生活水平还不错。羡慕你每次都能跑那么远,看到许多别人很难见到的风光。

家园 看起来主人的家是定居点,为什么还住帐篷?
家园 今天黄立良回国,

郭仲华请客,20位老同学聚了一下。照片我想办法发到班级网站上,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照片总是发不上去。

家园 可能是习惯吧,

也有很多木头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