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悲观看中医——从发展的角度 -- sarn
06年的时候我一个中医圈的朋友推荐我去参加中文内观课程,佛家的。当时我对此毫无兴趣,但我想礼貌地回绝,我就说:“我不是佛教徒。”我的朋友说:“这个课程与宗教信仰无关。”我:“我不是个迷信的人!”他:“这个课程是破除迷信的。”
这个回答完全出乎我意外,也激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参加了一期为期十天的中文内观课程。
如果我告诉你,此时此刻,你全身的皮肤正处在微微的振动当中,你会相信吗?我估计你不会相信。我参加的内观课程刚开课的时候,老师也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但我们都完全体察不到这样的振动。
课程的前三天,学员被要求静静地坐着,并且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人中位置,体会呼吸的气流流过时产生的感觉,包括气流掠过皮肤表面的感觉,以及气流的温度导致的冷暖。
在以后的时间,渐次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不同区域,以体会各处的不同感觉。
……
我能告诉你的是,到了第十天,我真的感觉到了整个上半身的皮肤始终处在融融的振动当中!期间还有一些其他感受,包括感觉到体内肾脏过滤出的尿液顺着输尿管一滴一滴地向下流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没有理解这种感觉到底对应于什么现象,大概过了半年之后才偶然想起来应该是这么回事。)
我的修行只持续了十天,以上是我自己亲身证得的。
下面告诉你一些同修说的话(真假不知,自行判断):坚持修下去的话,印堂部位会出现一团白光,然后还可以将白光移出体外,移到手上就可以观察到手上的微观结构譬如细菌。其他一些结果还包括会渐次出现佛家说的一些神通,譬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之类的。
《天龙八部》中小和尚虚竹在喝水前要诵经超度水中的有生命的小虫,因为“佛观一砵水,十万八千虫”。现在我们都知道水中有微生物,但这是科学发展之后科学家们有了显微镜观察到了。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是怎么知道的呢?这个说法回答了我的这个疑惑。
然后我意识到,佛家说的话不是凭空而来的,必定是他们证得的结果。佛家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又说了很多常人观不到的事情如轮回、因果等。连起来看的话还是大有深意的。
世事真叫人叹息:一些圈子里的常识对另一些圈子竟然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中医,是西医传入之后才有的叫法。此前的叫法是道医。按照圈内的一些说法,中医是修行的道家人对俗人的施舍。道家修行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直接观察到体内的五脏六腑、经络气穴。这种研究方式,是通过解剖研究生物的科学家/西医完全不可想像的。简单说,大多数情况下西医只可能研究没有生命的尸体,就算他们能研究活体,能观察到的生命运动也是极其有限的。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现在的卫生部完全被西医把持了,中医处在严重的被压制状态。
理论之所以称为理论,就是要具有推导的能力。而《伤寒论》难就难在推导。张仲景没写他是怎么推导的,于是两千年来后人连六经是什么都吵不清楚。
现代医学不可能宣传自己包治百病,总是承认有的病发病机理、治疗办法都没弄清楚;可中医不同,包打天下,所以中医永远都有空间;
这就和科学之于宗教类似,上帝总会有地方住的,别担心
我没有贬损你的意思,但是你肯定不知道医疗技术之争后面巨大的经济利益。
推荐参考:
就像赵老太爷对阿Q的看法:“你也配姓赵!”在卫生部和西医看来,中医根本就不配治病。无论中医做到了什么,都在无视之列。
不能接受西医的“炎症”这个概念?当然“上火”和“炎症”不是一个概念。但无论如何也得不出一般人不能接受西医话语体系这个概念啊。
阴阳五行的本质不在阴阳五行本身,而在于阴阳五行理论背后的整体观和辩证法。现阶段中医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抱残守缺,不能用唯物主义辩证法重新解构阴阳五行理论,不能把自己的话语体系现代化,这是中医衰弱的根本原因所在。
换句话说,一旦西医开始用整体观和辩证思维来看待人体,根据整体的辩证思维来治病,而不是抱着西医那套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人体,他就是一个中医。
中医在今天能够存在,其理论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其疗效。而谈到中医的治疗,首先就要谈到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在今天被分成两本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在我看来,《伤寒论》是一本很“现代”的中医学著作。它的基本思想是分类,然后治疗。先把病按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太阴、厥阴分,对太阳病在分成中风、伤寒、温病,然后再按照疾病的发展阶段细分,分到最后一组症状对应一个药方,“有是证则用是方”。
这种分类然后治疗的思路,和现代医学完全没有不同。我们现在去看西医,也是先把自己的病分类到科,然后由医生进一步细分,最后落实到治疗方案。
但是具体到治疗,中医和西医有两条不同。第一条是,因为当时没有提纯技术,所以《伤寒论》的药方都是一些天然药物的组合,并通过复方配伍发挥药物功能,抑制副作用。站在张仲景那个年代,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是分类的依据不同。例如,西医看感冒,第一是判断病毒性还是细菌性,一般先要去验个血,如果白细胞高就是细菌性,白细胞正常就是病毒性。细菌性感冒就给抗生素,病毒性感冒就抗病毒或者改善症状,或者啥也不开,回家多喝水多休息。也就是说,西医的感冒是按照病原来分类。
而《伤寒论》的分类要细得多。举个例子,按最粗线条的,有汗恶寒是太阳中风,无汗恶寒是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就开桂枝汤,太阳伤寒就开麻黄汤。伤寒论的感冒是按病人的症状来分。
假设现在有四个感冒病人。A,B出汗,C,D不出汗。一查血象,A,C白细胞正常,B,D白细胞高。那中医就是A,B桂枝汤,C,D麻黄汤。而西医是,A,C回家喝水,B,D吃抗生素。一般来说,两种治疗四个病人最后都会好,A,C用中医的话可能快几天好。再次声明,我这里是打比方说明问题,实际的治疗会复杂得多。
通过上述假想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的区别其实只在于分类标准的不同。学术点说,是按照西医的“病”来分呢,还是按照中医的“证”来分。分完了就按照各自的方法去治。
所以,如果公平地比较中西医的疗效,就应该按照各自的分类来比。这边西医找一千个细菌性感冒的上抗生素有效率多少,那边中医记录一千个太阳伤寒的感冒喝麻黄汤有效率多少。或者,你也上一千个细菌性感冒,中医分型之后该上桂枝汤上桂枝汤,该上麻黄汤上麻黄汤,看治愈率有效率各是多少。我觉得吧,这种公平的比法,中医其实不怕比,倒是西医可能怕。而西医希望的比法是,我找一千个细菌性感冒上抗生素,然后给中医一千个细菌性感冒你上麻黄汤咱们来比有效率,这对中医不公平,也不科学。
顺便说一下,那些口口声声要“统计结果”“双盲试验”来比较中西医的西医信徒,我认为全都是统计没过关的,说严重点是基本概念不清,连统计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都没搞明白。用统计一千个病例来评价疗效,其基本假设是这一千个病人是随机选取的,给予同样治疗之后的结果是有代表性的。但是,在中医看来,这个基本假设是不成立的。中医望闻问切完了之后,可以把你西医认为无差别的病人细分,这时候你这一千个病人的随机性就有问题了。再用上面的例子,我们假定西医治疗细菌性感冒的有效率是70%,而中医桂枝汤治疗桂枝汤证细菌性感冒的有效率是80%,麻黄汤治疗麻黄汤证细菌性感冒的有效率是60%,那么,中医的疗效是否比西医更好,就取决于你这一千个病人当中,是桂枝汤证多呢还是麻黄汤证多。如果桂枝汤证多,那就是中医疗效更好;如果麻黄汤证多,就是西医疗效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比较中医和西医,牵涉到统计学尚未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女士品茶》这本统计学的科普书。
耍个花枪,无助于治学或者做人。
既然您提出来一个医学上可以讨论的实例,我们可以有讨论问题的平台,而不用空对空的喊那些朴素的哲学词,也算前进一步
我的观点是“中医看CT,胃镜是借助西医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你认为不是,那么,你的命题是“中医看CT,胃镜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中医自己的体系可以搞定”,是这样吧?
承认这个,我们就可以接着往下看你的论证过程。
“慢性胃炎,吃不下饭,无力”这种问题,你发现了患者在“胃镜中呈现白相“,
你认为这意味着“此部分开始出现萎缩,白色可能意味着血液供应出现问题”。
从而联想到“外科中,如果创面发白,往往是阳虚和瘀血的表现”
于是,“开始从瘀血的角度来治疗”,用“化淤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你认为这个论证过程,证明了“中医看CT,胃镜不需要借助西医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中医自己的体系可以搞定”这个命题。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你阐述的过程,证明你在诊疗过程中多处借鉴了西医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
首先,请教:中医的体系里有“炎症”,乃至“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吗?
还有,“萎缩”,这个词(atrophy),是病理上名词。中医有吗,如果有的话,是西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意思吗?中医的“血液供应”是指的什么?具体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是说这个病(或者说症状,体征,检查结果,……)你们西医叫什么,我们中医叫什么,blablabla。
我批驳的,就是这种伪中医。这不是用中医的体系解释问题。换成简单的说法,中学物理,做过,电解水的实验。
你把这个实验重复一下,说这个在中医叫“一阴化二阳”,这个不叫用中医的体系解释了电解水。好吗?
我只听说过在香港西医把重症患者送给中医,导致香港的中医成绩不好。未见任何报道说广州的中医将重症患者送给西医。
您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评价西医?
您发文之前找过西医大夫帮您看过吗?
这里边能挑出几处论述正确的地方吗?
从药材里面提取有效成份的做法不属于中医。真正的中医并不会以青蒿素为荣。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您对西医了解多少? [ 良金百辟 ]
头像良金百辟
乐善1094
声望797
发短信 趋加追订 屏蔽
您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资格评价西医?
您发文之前找过西医大夫帮您看过吗?
这里边能挑出论述正确的地方吗?
5个问题。
第5个我直接回答了。一定会有正确的地方,虽然比较少。
连题目,我只看到四个问号,可是您告诉我有5个问题。
要不,把我下面这个问题算您的:
您确认自己目前的精神状态适合严肃讨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