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中国历史的十字路口——三国时期(一) -- 学习要定心
简单来说,封建王朝的皇帝和整个官僚阶层,在王朝的初期和末期,其道德水准并不存在明确的下降曲线。
或者说,他们的道德水准与王朝的存续时间之间不存在简单的负面线性相关。
之所以您,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会产生这样的错觉,还是跟tg教条式的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关系,面对王朝初兴,盛世降临,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建国初期,统治阶级个个爱民如子——tg正好是建国初期。
应该说,不管王朝处于何种阶段,统治阶层的道德操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统治阶层对待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认识。
腐败虽然能在短期积累起大量的财富,但会威胁王朝的长期存在,这是任何一个有战略眼光的统治者所无法允许的,他们之所以禁绝腐败,不是因为他们讨厌腐败,或者说他们并不会因为腐败而讨厌那些犯罪的官员,而是因为他们担心腐败会威胁到自己的基业。
我们看待历史千万不要代入个人的主观好恶,必须从冰冷残酷的利益角度出发,这也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这句话有两个含义:
第一,讲道德的统治者在群雄逐鹿当中是被第一个淘汰出局的,这和现实生活中老实人最受欺负的现象是一个道理。
第二,王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如果从道德出发而不是从现实利益出发,则他的统治无法维持下去。
成王败寇就是对这句话的红果果的诠释。
赵云可以讲道德,关羽可以讲道德,诸葛亮可以讲道德,唯有刘备不可以,他讲道德就是对以上追随者的最大的不道德。
当然,我这里不是反对的统治者的在臣民面前摆出道德姿态,而是说,他们要在心中分清楚谁轻谁重,必要时刻要懂得取舍。
管他是道德还是眼光。
再说,统治者真的视腐败那么重要吗,开国功臣贪污以自保的也有啊。。。
江东孙氏的战略经历过一个转变,在孙策时代,目标发展方向是向北的。从外部条件说,曹操当时根基未稳,需要将重兵部署在北部以防袁绍;攻击曹操腹心地区不仅有军事可能,更有巨大的预期利益。从内部条件说,孙策的统治基础是淮泗流寓士人集团,向北发展等于他们衣锦还乡,也符合他们的利益。到了隆中对提出的建安十二年,曹操已经剿灭了袁氏残余势力,孙氏北攻的便利外部条件基本消失了。但是孙权的政权本地化进行还远远没有完成,即北攻的内部意愿仍然存在。我认为这是隆中对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
但是孙氏一直存在另一个国策,即向西发展,吞荆并益,北出凉州,其实就是隆中对起点不同的一个变种。由于战略目标雷同而彼此不可调和,显然这个政策与隆中对是无法并行不悖的。孙氏制定这一国策也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首先曹魏腹心地区兵力雄厚,北攻的确不符合兵法避实击虚的原则;其次西进的战略结果之一是长江防线一体化,符合孙氏政权的防御需要;最终随着孙氏政权本地化发展,统治阶级豪强化门阀化,北攻即使得手,得到的土地也必然因为是交战的桥头堡地区而无法进行庄园化。而西进由于地利因素,有大片土地可供门阀瓜分。刘备集团一直以来所极力避免的正是孙氏走上这条道路,但孙氏政权的发展却是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的。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死去,同年孙权与曹操秘密讲和。接替鲁肃的吕蒙虽然仍是淮泗人,但他并非豪族,已经没有强烈的北攻意愿了。吕蒙与江东人陆逊制定并实施了攻取荆州的计划,但他病危时仍然按照孙氏的惯例推荐了朱然为自己的继承人。朱然虽然也是淮泗人,但其家族乃至本人与孙氏关系密切,应该算是一个过渡人选。而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孙权将军队指挥官换成了陆逊,首次将军权交给了江东人。陆逊本人此后长期镇守荆州,并且荆州被迅速的划分出了许多军功将领的奉邑和封地。
再说回来,隆中对的确存在一个缺陷,即孙氏政权所在的江东天然处于战略劣势地位。同样是向北发展进攻曹操,孙权面临的困难更大,刘备集团无法简单的以让渡利益的方式弥补这一点。事实孙刘争端从无一次是刘备集团挑起的,相反孙权集团曾试图绑架刘备嗣子,武力攻击东部三郡乃至最终的袭取荆州。夷陵战后孙权方面已经计划进攻益州,求和也绝不是因为爱好和平维护联盟,而是因为曹丕发动了伐吴战役,孙氏无法支撑两线作战。
总的来说,我认为制定并且执行各自的战略,在无预设立场的旁观者看来是没必要进行道德评价的。孙刘国策不可调和,爆发矛盾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但我认为孙权理亏,是因为孙刘在建安二十年曾经达成过荆州合约,孙权在建安二十二年单独与曹操媾和并在建安二十四年偷袭荆州,显然是背盟行为。
建安二十年孙权武力入侵荆州,刘备率益州军来援,在刘备到达荆州后,关羽率荆州军反击。此时关羽的兵力是三万,这场战争最终没有爆发,此后关羽为准备北伐,应该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动员,那么荆州的兵力不低于三万我认为是合理的猜测。
徐晃救援樊城时,兵力至少在一万左右,而关羽的迎战兵力只有五千,可见前线部队并不十分充裕。而此前关羽歼灭于禁所部,俘虏三万人,全部押送到江陵。根据这个数字,我猜荆州留守部队数量不会太低。江陵到襄阳前线并不遥远,也没有险要地形,补给线固然有被孙吴切断的危险,但孙吴本身是外线作战,如果后有坚城未落,那么还说不定是谁切断谁呢。所以我认为即使孙权突然反水,关羽也是自保有余的,不一定能够顶住两线进攻,但撑到刘备来援应该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关羽的一系列重要据点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被孙吴轻取,最终造成了关羽的迅速败亡。
刘备在策动一系列北伐举动的时候,我想与孙权一定是通过气甚至是达成了某种协议的。从魏书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关羽围困曹仁时,孙权实际上在合肥方向进行了军事行动。刘备方面给出的最大筹码应该是已经给出了,即吸引曹军主力,为孙权创造有利战机。战略上相当于刘备为孙权提供了一个建立进攻桥头堡的可能,但孙权的首要战略目标是守而不是攻,所以这个筹码在孙权看来吸引力不足。
但我持谨慎怀疑,因为汉朝和明朝相距太远。所以我才使用“虽然刘备的个人武技很可能也很出色“这种不确定的语气。但是,不论刘备的武术如何,史书上所说的”骁勇“一般都是指统率指挥能力。因此这段记录到底是否可信其实并不重要。
而刘备则从寄人篱下到迅速膨胀,这对于江东军事武装集团来说显然不能接受,除了向南征讨山越外,富庶的荆州不可能不引起他们的重视。
其实是不同的,这样就都要讲道德其实也是讲得通统一起来了。例如现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资本的道德不是行善,而是追求利润,凡是违背这个道德的资本,其后必然结局就是自身的灭亡,迟早被别的资本吞噬掉。而在资本主义下生活的各色人类,自然都有自己群体的道德标准,肯定不是资本的道德那样的,不存在万物统一的道德。
比如阵斩颜良的关羽
美国尤其擅长.
军火利润,是百分之好几百,不管战争结果如何,即使失败一方分文未付,只是欠账,都赚大发了。一方胜利,还得感谢支持,还得拿国家利益争取其今后更大“支持”,其实所谓的支持,就是求西方卖军火,奉送西方军火利润。西方还可以待价而沽,争取从双方中挑选出卖国家利益更多的一方。况且挑动他国内斗,本身就是让他国势力大损的最佳方法。美国在国共内战时,未出兵,新中国成立未足一年,就出兵朝鲜,准备进攻中国,未尝不是认为中国内战削弱了中国国力。
西方国家近代以来,基本杜绝内部战争,实在是实力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代中国,可以说是一部内战史,内战的每一方,除土共外,基本都有西方的影子。太平天国时期,西方就向清军和太平军双方大卖军火。
现在美国拿民主之类的普世价值忽悠各国精英闹分裂,已经在很多国家形成了内乱,在中国也形成了左右分裂的局面,不复毛泽东时代非常团结,万众一心的局面。
虽然是要刘备夺取荆州益州。但是至少在刘表还活着时候,怎样夺取荆州,诸葛亮没有什么可行的建议留下来。而如果刘表死后,曹操没有南下,刘备怎样从有蔡氏集团扶植的刘琮那里拿下荆州,而且不被曹操和孙权趁火打劫,虽然有可行性,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但是曹操南下,事情就变化了。原来从刘表手里夺荆州的困难也消失了。赤壁打完后,荆州变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分。关羽只占了三分之一。而且在东吴武力讨取三郡时候,刘备集团虽然从四川回援,但是没有办法抵抗。
关羽在败亡前的北伐,到底出自什么原因,已经不好说。可能是因为北方发生了侯因等人的叛乱,让关羽错误判断了形势,以为曹操一方发生了大的变乱,可以趁机捞一笔。
关羽其实不是没有有利条件,关羽有荆州水军,可以沿汉水上下自如。如果打败曹操占领荆州北部自然好,如果打不过,可以用船只把军队沿汉水而下,回来防备东吴。关羽在沿江为了防备东吴设立了烽火台,实际上还是可以防备的。而且如果自己的防线和城市能够像曹仁在樊城一样死守一段时间,关羽可以把主力用船只从曹方前线快速撤离回救。由于曹操方面没有相应的水军,无法追击,关羽可以顺利甩脱曹军。而如果关羽有足够的时间回去接手,可以指望蜀汉援军到来。
事实上打败于禁后关羽就用水军把于禁几万俘虏用船只运回。由于俘虏粮食问题,关羽去抢了东吴的粮食。可见关羽的粮食紧张。这里可以看到东汉末期的战争,粮食是个大问题。曹操官渡打败袁绍后,大家津津乐道的是曹操把自己手下人私通袁绍的信件烧毁,不计前嫌。但是曹操却同时杀掉了几万袁绍的降卒,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又不能放回怕回到袁方继续效力。刘备一方相对“仁义”的名声,杀降和屠城作的都避免做,这样给自己的包袱也大。
而结果是东吴一旦发动战争,关羽的后方毫无抵抗。关羽所带的兵力,也没有经过战斗就消失了。东吴占领荆州后,消化也很顺利。
我可以猜想的原因可能是,荆州的本地士族地主不满于刘备集团和关羽把荆州这里作为作战的基地,大量征集人力和粮食用于军事,而和东吴达成了默契。而和东吴原来占有的荆州合成一起,比分裂也更符合他们的利益。而关羽军中的荆州籍官兵,看到吴方占领荆州后善待他们的家人,自然也没有必要为关羽拼命。
事实上东吴把荆州吃下来后,就没有再在这个方向上对曹魏用兵。也是和荆州地主集团的君子协定。
王濬为了伐吴,花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做准备,蜀地的人心才安定,人力物力才算齐备。荆襄地区汉末经受战乱,赤壁大战时更被双方二十多万军队来回践踏。荆襄百姓刚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恐怕既无心也无力支持关羽北伐。
所以荆州南部统一在不是那么“好战”的东吴下面,对于士族和百姓都是有好处的。
关羽要和曹操对掐,粮草是不可少的,后方估计很困难。
历史上的傅士仁好像就是当地土族的代表。小说里关羽还打了他。恐怕实际上,这种地方势力,是打不得的。
也就是说,隆中对虽然要求刘备去夺取荆州和益州这样的相对真空地带,但是考虑的结果却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复兴汉室。这个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状态。
文中还有
我们知道,刘备和皇帝的血缘关系不像小说里说的那么密切。而当时和皇帝血缘关系密切的比刘备进的人多很多。刘备手里的英雄当时也不多。所以有些拍马屁的嫌疑。
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时候明说的最终目的是复兴汉室。也许认为用这个道德目标,孙权可以认同并且配合(虽然鲁肃已经说过汉室不能复兴的说法。不知道诸葛瑾有没有告诉自己的弟弟)。毕竟十八诸侯时期,孙坚是比较卖力的。
要考虑诸葛亮说隆中对时候还是和刘备第一次见面,所以要把结果往最好里说,来取得刘备的赏识。所以说也不能字面去强求。
刘备十余万人打了一年而未进入平原,兵力既无法展开,又要便于经常补给和调防,沿江设连营而奠定了后来的败局,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刘备以完败之溃军,在退路上放火,就把吴军挡了一下,可见军队在当时当地沿江行动之艰难。这个地形困难,陆逊伐蜀不仅照单全收的,成本怕要翻番。后面赵云援军又把白帝城及时掐住,形成与陆逊坚守夷陵类似的局面。吴军强攻讨不了更多好处,不必吃了亏才明白。而吴军可以及时掉转攻击轴线,抗击魏军,这个事实说明,孙权陆逊的战略部署始终围绕一个核心思想,即解决生存问题。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吴军始终有且仅有能力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实现积极防御,有且仅有能力在一个方向上发起勉强的进攻。
分析夷陵战前战后孙权与魏蜀两方的交往有几个特点,忍受公开的、表面的屈辱,不惜军事冒险,不顾孙刘联盟的破裂,放弃眼前利益而保证长远利益,我认为这些行动来自于孙权在争取并保持自身基本安全问题上的主动积极精神,而不是迫于内外形势变化的被迫应对。
(补)假如刘备愿意质刘禅于江东,我认为可能是取信于孙权的一个绝好办法。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猜测,孙夫人“劫持”儿子失败,背后的历史事实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未遂的极为秘密的人质安排。没有刘备的点头或默许是不可能的,但公开这样做必然遭到众多部下的反对,不幸行事不密,中途败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