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生家庭之痛 -- 鹿鸣溪谷
那我们就学术一些,你把你的平等和相等定义清楚,我们再讨论父母和子女有没有事实上的不平等。
知恩图报和一报还一报在概念上的区别就是,知恩图报是一个相对长期的概念,一报还一报是一个相对短期的概念。
赞这句。
有钱有有钱的烦恼,没钱有没钱的烦恼。一个人感受不到烦恼的时候,一定是有人帮他背过去了。
体会不到几个河友所说与父母有烦恼的河友,你们最该感谢的可能就是你们有着通情达理的父母。
你不是一直在作道德价值讨论的么,我们的分岐与讨论也一直在于此,怎么现在转到学术上去了,学术应该不涉及道德价值判断的吧。
我对平等与相等的讨论下面不都有么,你自已不接那个话头了而已。你想继续讨论接着表明你的观点就好了,平等平身就是一个价值概念,关学术什么事。
抛开你对平等概念的理解差异不谈,你是否认为当我们对父母的物质付出超过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就可以不尊敬父母呢?
也就是说,你认为知恩图报和一报还一报在概念上的区别是长期与短期的,我可以理解为白马与马的区别么?
你对知与图的理解是否还是自由心证呢?
既然是分岐,这些总要面对的吧。
我只知道高粱秆有甜的,不知道玉米杆也有甜的...
不过,从子女的角度,我倒是不太认同对父母态度的出发点是“为了报恩”,我觉得主要还是“感情”和“责任”。
纯粹为了报恩,意思反而淡了,而且变成单向的关系,发而不太健康。
而且,讲感情,讲责任,那么必要的时候也有助于做取舍。因为我们对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同样有感情和责任;同样,父母对孙辈,也有感情和责任;困难来了,一家人就好好商量,共同承担。
就那倾家荡产作例子,纯粹从报恩出发,就会很纠结,因为报恩是单向的,没有办法衡量取舍。但是和子女,自己家庭的责任一起衡量,有时候能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我觉得一般家庭,其实都是这么做的。
其实,为什么不买好保险呢?
我早就说过:亲情这个东西非常复杂,任何轻率的一刀切的结论都是浅薄无知的。我举的例子,想说明的都是一个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你那么幸运,你用自己(个别)的经历来判别和点评别人的行为,是浅薄无知的。
至于你说我“用个别否定普通”。那好,我们就看看哪个是个别,哪个是普通。
中国的农民是数量最多的群体,这个没有问题吧。那么我们就看看农民这个群体的情况。我老家的乡有大约30个自然村,9年义务教育普及前,有一所完小(每个年级4个班),八所村小(至少1个班)。一所初中(4个班),一所高中(4个班)。我们县约30个乡镇(8、90万人口),共有5所高中。大致算一下,小学升初中,升学率最高33%。初中升高中,升学率16.7%。也就是说,9年义务教育普及前,绝大多数孩子小学毕业前(12、3岁)就辍学了。9年义务教育普及后,绝大多数孩子初中毕业后(15、6岁)就辍学了。这些辍学的孩子都在干什么呢?像我小姨父那样14岁就成为养家主力的固然是少数,但是他们回家肯定不能呆着。好一点的,学手艺(比如木匠),差一点的做小工,或者跟村里的人到城里打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上大学。
我那个年代,和稍后一些时候,虽然不收学费,农民养大学生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我挣奖学金的动力。如果不了解,就查查李昌平上书,了解一下农民的处境。上大学的钱,往往是亲友借(凑),或者帮。借的固然要孩子自己还,帮的人情也要还。我受过两位亲戚的资助,一个远房的大爷,一个远房的叔叔。远房的叔叔一次给了我300块,他妈妈(我x奶奶)80大寿我给了$1000,远房的大爷零零碎碎给过一些钱,我这些年给他捎的东西和钱加起来不止$1000。远房的叔叔59岁,还玩得动,最近我想请他过来玩。农村孩子参加工作给家里寄钱(供养父母)是正常情况。不仅大学毕业生,志愿兵,甚至义务兵把津贴省下来寄给家里的情况都不少。我和妹妹给父母在市郊农村盖房子的时候,她25岁,我28岁。98年抗洪的时候,我身边有很多湖南籍的朋友,城市的和农村的都有,把手中能省下的钱都省下来,寄给父母。
所以说,你的那个总结,第一句话,就是不符合普遍情况的。
养育后代,是动物的本能。作为父母既然选择生下孩子,那么养孩子就是义务。这种义务不能转化为权力。作为父亲,我对孩子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过得好、过得快乐。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我当然希望孩子长大后能跟我亲近,但是我绝不会拿着养育之恩要求孩子跟我亲近,更不会拿着养育之恩要求孩子干这干那。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因为爱我而亲近我,而不是因为觉得有义务亲近我而亲近我。我希望能做孩子的老师和朋友。
这也是我多年来给我小姨的建议。我姥姥走的时候我小姨还小,我妈妈长姐如母,我小姨更像是我的姐姐。我小姨的商品房买了不久,生意就不干了。我妹妹给她找了个超市卖肉的工作,每月1800块,我小姨父再挣点,加上出租铺面的钱,只够供孩子上大学+自己生活,借我的钱就没法还了,她想卖一套铺面还我的钱,被我拦住了。我告诉她,这两套铺面是她的养老金。我告诉她,我这代大学生是十分幸运的:赶上不交学费的末班车,上研究生还有工资,工作后赶上了分房的末班车(北京北四环),还赶上了高工资。总之,好事都让我们赶上了。所以我有能力供养父母。但是我表弟、表妹他们这代不同。他们从上大学开始就面对就业的压力,从毕业开始就面对买房的压力。所以千万不要给他们增加任何额外的压力,也不要指望他们给你养老,他们这代人,压力已经够大了。
其实你上面的答案在我预料之中,我猜到你不会明确给出你的定义,这样你才会有模糊空间。
对这个父辈和孩子关系问题,我的核心观点其实就两个:
一、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大于孩子对父母的投入,这是一个普遍状况,是一个既成事实。你是否同意这个事实认定?
二、基于这个既定事实,我认为孩子对父母应该心存感激,态度上要尊敬,这应该作为一个处理和父母关系的一般原则。你同不同意?
请直接回答,不要又扯到尊敬啦、特权啦等等,扯了一通,我也搞不清你想说什么。
因为你从来就不愿搞清楚过,你只愿站在父母一方的立场上作道德批评而已,全然不顾自己自相矛盾的逻辑。
既然是道德价值的判断,当然是有争议空间的,你扯到学术上去想一统话语权么?道德杀人,也不过如此吧,我当然是反对的。
寒秋兄,你上面不直接回答别人的问题,不正视自已的矛盾,一说到这些就要别人回答自已的问题先,这不好吧。
基于讨论的相互尊重与对等,本来我完全可以坚持你先回答我的问题的,但我这里可以做一个正面的回答,不过看来你是不满意的。
如果你是指物质投入的话,我不反对你这种提法,上面对你逻辑的质疑就是以这条为前提的。
不同意,无论父母有无对你的物质投入大过你的回报,你都应该尊敬,这应该是你处理与父母关系但不仅限于父母关系的一般原则。
======
鉴于下面的回复里把我的不同意曲解成同意+,我想更明白地重申我在第二项上的观点:
不同意,别人给你好处你才尊敬,不是真正的尊敬。你尊敬的也不应该是对方的身份,而是对方的为人,这与对方有无给你好处没有关系。
只不过想找个道德的制高点站着,对别人指指点点而已。
所谓入乡随俗。我其实看见国内的老人在这边做义工。就是在上下学高峰期在学校门口指挥交通。这个很好啊。而上面说的捡瓶子的老人其实还是自私。不顾子女如何为人,不顾邻居的不便,只顾自己高兴。基本上还是属于没公德心。
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完全靠所谓的养育之恩来维系,靠封建社会的伦理和道义来强加,这样的父母不是很失败吗?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依然属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依然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来维系,任何单方面要求的任何形式的付出,都会损坏这种关系。
你的思维方式,很像我见过的一些传教的轮子:先是试图在事实、理论和逻辑的高度说服你加入,等在事实、理论和逻辑上被逼入死胡同后,就开始反复念咒:“我们李老师就是牛、就是牛;你们不听,要吃亏、要吃亏......”
说个笑话,前几天发生的。
一个哥们,两口子都是大公司、高收入。岳父是我们学校的原系主任(现在叫院长),岳母是附小的教师,出过书,决定算是知识分子。岳父去世后,岳母和他们同住。
Bottle Drive大家都知道吧,我家孩子在童子军的时候我玩过,就是挨家挨户敲门要瓶子为童子军筹集活动经费。其实教堂、慈善组织都搞Bottle Drive。上周某天,有人到朋友家去Bottle Drive,朋友媳妇就把车库里的瓶子收拾收拾都给人家了。老太太回家看见瓶子都没了,勃然大怒: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捡来的,为了怕味大,我一个个都洗干净了,你咋都给送人了呢?有人要瓶子给几个不就成了,为啥都给人家呢......那女儿被唠叨烦了就说了句,“行了行了,要不我给你20块钱。”她这么一说,老太太跟生气了......
中国老人捡瓶子的很多,我以前住的小区,棒球场附近的垃圾箱被几个中国老人私下“分”了。凡事有度,不出格,就好。老人应该对自己行为的边界有认识。
是个入俗的问题。好多中国老人成为这里一景了。比如做免费大巴去赌场领取筹码的,捡垃圾的,给法轮功发传单的,戴口罩给法轮功拉条幅的。我都觉得子女可不可以稍微管一管啊。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是什么样的。我们多伦多因为华人多,有好多社团可以给老人家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的。比如教会,佛教协会,华人社区中心等等。
他自己就没有逻辑的概念。。所以自说自话,不管自相矛盾,反正就是他说的有理,别人没理。
关键就是喜欢站在所谓道德的高点上指点别人,全然不管自己是否合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