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由葡兄等讨论想到苏联进入满洲合理,祝大家春节快乐! -- 真离

共:💬53 🌺242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由葡兄等讨论想到苏联进入满洲合理,祝大家春节快乐!

最近葡萄河友,乾道河友讨论东北钢铁,还有淮海战役,我想到了很多。

毛主席发表了三篇文章,《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1945)《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这个很重要,时间点也重要。

这说明了毛主席对于中国的发展的一个思考,独立的思考,这个开始的最开端,1940年,中国抗日还在艰难时期。这意味着什么呢,说明了毛主席对于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考虑,也结合了历史和国际形势。

这点很重要,在于,我们需要苏联的帮助,我们也需要自我奋斗,还在于,我们对苏联的要求有了一个比较自我的感受和体会,并且结合自己现有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应对。

从这里,我们就能够合理的看待1945年的国共谈判,从而看到毛主席的选择,和他的合理性。晋察冀根据地,31万八路军,裁军到了五万人,这个绝对不是,不可能是毛主席的选择。

对于当年的苏联在自我完善的同时,对待第三世界,有多种合作模式,第一是仆从国,第二是联合政府推动共产党坐大完全掌权,第三是,推动共产党主导某国国家政治,第四是尊重民族政府,这是个难点,如何界定各个层次的安排,也还要尊重本地共产党的要求。

我们和苏联的思考大概是第二种模式,中间互相也还是有区别,作为共产党也一般会有绝对掌权的需求,这个大概率是周总的梦想。

但是,这是不够的,因为苏联的援助是不可控的,在抗战中表现尤其明显,苏联把大部分援助给了国民党,让国民党选择支持共产党的份额,成了主导者,虽然当时的中共以及盟友确实弱小。

其次,国民党的合作意识是不可控的。

再次,我们的一步步错误有可能导致自身的巨大的被动。

所以,我们在清楚认知这些的事实之后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协调合作模式,所以,必须保有根据地和自我的力量。

这就是毛周关于重庆谈判的分歧,毛主席从未支持削弱自身,所以,没有裁军的罗荣桓一举超过了裁军的聂荣臻,这还是晋察冀。而在东北由于地方特殊,苏联比较放肆,因为他们认为满洲是敌占区,不是民国大陆其他地区。

就像进入东欧那样比较理所应当,拿走一些机器作为赔偿也是理直气壮,国民党也只能暗戳戳骂骂,实际上作为联合政府的另一方,国民党还想占苏联的便宜。

在这里周总犯了一个错误,他以为苏联是战略进攻的,实际上苏联是收缩的,所以苏联无法支持东北民主联合政府更多,所以,中共无法掌控东北,包括大城市。

可能苏联的暗示也导致了周总的误解吧。

苏联在二战后总体是收缩的,除了占有某些地方基本上对美国是收缩的,所以间接导致了东北我军的困难,几种模式对于苏联影响不大,所以苏联不可能完全充分支持中共。甚至东北特区、内蒙古、新疆三区的联合北方,哪怕及时一块一块的,苏联也是会接受的。

由于聂荣臻和张宗逊的军事失误,中共在华北也没能控制太好。这也是东北初期我军失败的根源。

认识时事,以我为主,这是毛主席的目的,可惜很多老干没有认识到这点,还在改朝换代的迷思中呢,说是建立新中国,大概也只是模仿苏联的一个封建新中国吧。

正是因为周总军事集团的失误导致了解放战争初期的失利和大别山行为。毛主席的构思是清晰也是表达很清楚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粟裕和林彪是理解了的。

除了这些,毛主席也构思了消灭敌人的军事部署,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但是构思是存在的,也是很有效的,这才导致了和淮海战役迅速的匹配。

正如葡萄河友所说,整个过程很快速,从豫东战役到济南战役,再到淮海战役,突然,北方就平定了,这不能不说毛主席的部署伟大,粟裕执行的坚定执着到位。

这个可以从跃进大别山的我军的艰难作为对比,为何说千里跃进是转机,战略反攻,也是基于此,只不过,这个群体试图把这个功劳归为周邓集团。

这当然是错误的。正因为豫东战役的打开局面,才有了大别山刘邓军的撤出,可以参与淮海战役。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高和最低纲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不是说毛主席只接受某某阶段,而是毛主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苏联的意图了解很深刻,应对也比较到位。

通宝推:方平,桥上,
家园 跃进大别山是战略上调动对手的机动力量

东北本来不属于国共的控制区。国民党动用大量军事力量占领城市交通线后,短时间并不能转化成更多更好的军事力量,TG可以,所以短暂的城市攻防战后,东北逐渐变成双方大龙僵持的局面。这时,华北国军还有重点进攻的机动力量,与其让国军拥有选择进攻的能力,跃进大别山对南京造成威胁,攻其必救。国军只能调动主要军事力量应付TG的支线作战。华北战区就有了周转腾移的空间,用快速,集中的打击,集小胜为大胜,不断削弱对手力量。通俗来说,国军在一个战区一个战区打回合制,共军在三个战区打实时制,而且资源共享。等国军发现自己在各个地区都只能防守作战,而周围援军迟迟不来时,离全面失败其实就已经不远了。长距离的运动战的损耗远超过防守作战,就是现在的俄军都撑不住上百公里的突击。解放战争后面每一步的大胜其实都是在前面对手积累损耗的基础。

家园 没有调动多少,起到是一定的骚扰作用 -- 有补充

基本可以说是白崇禧控制得很好了,作用是保存了刘邓军的部分势力,没有全军覆没。

这个基干基本保存,作用比较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是被动的战略改变,迎和国军的进攻的结果。 -- 补充帖
家园 补充

记得看豫湘桂大作战的评论,总结内容里有,中国第一次有了解放全中国的想法就是豫湘桂之后国民党主力表现出的战斗能力。具体引用什么文献有说党史有说毛选,起码后者我没看到相关 内容。

这几年解禁的资料都比较突破即有宣传。比如中共二大,中共接受共产国际领导是因为缺经费。这是多部主旋律影视剧的突破。再比如去年电视剧大决战虽然没有演出那代人的精气神但是也讲清楚很多事。比如,蒋介石五十万精锐进东北。背后是美国二战后最大的空中调动行动。再比如,大决战期间,蒋介石用美国援助去支援杜威,赌狗最终一无所有。

上面这些细节并不能改变主流叙事,但是起码让当年的历史伟业变的更鲜活可信。

回到东北问题,哪怕是进入锦州决战前夕的战略反攻阶段,东野的长短枪总和还是略少于国军总和的。但是火炮是压倒性的优势。这里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去年因为影视剧大决战。我们自己朋友圈讨论中,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主席和 101之间到辽沈决战前夕来往电报近十万字,80%以上内容是怎么建设东北的。所以东北问题的逆转不仅是政治账经济账也是军事账。白崇禧那会,曾经有评价说他主张的收编伪满洲国遗存士兵没被接纳是国军迅速失败和东北联军快速膨胀的关键。这个是台湾那边一贯的脑回路。你可以从那边新来的 发帖子可以看到,一脉相承的一个招鲜吃遍所有讨论的标准套路。是的,尽管看起来唬人,他解释不了中共三个本账背后的既俘既补政策带来的影响力。这个政策背后就是就是上面的三本账综合成果。仅仅辽沈战役后,东野从90万扩编到110万。中野华野在淮海战役后扩编到130万。古今中外,能在战略决战后迅速把敌方士兵转变 为自身战斗力的至今前无古人别无分号。这种综合能力,到李延年部队参加大西南剿匪。谁能想到,剿匪中投诚转化士兵大约三万。最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中大放异彩。其中李延年部下就有转化的原来的土匪兵源。

通宝推:rynax,
补充
家园 你说的这些肯定毫无疑问,核心是民国军队还是简单的当兵吃饷,毫

毫无家国,这导致了抗战战斗力,极低。

所谓民国抗战实在丢人。

而中共军则是装备较差的现代化甚至超越现代化的军队,尤其是精兵训练的东北共军。

他们的能力在同时代是佼佼者,因此,深受佩服。当然,某些高水平国军技能点也很好,但是,那是不够的。

最近的影视试图表现国共一样,但是真不一样。

这是抗美宣传低装备抗衡美军的唯一特色。

真的很了不起,但是我不喜欢影视里希望对手说,没意思,国军想不到那些。

另,九兵团长津湖没有全功,就和部队成长有关,能力不足,除了军事部署有失误以外。

补充
家园 毛主席是认可东北民主联合政府的,所以叫民主联军

所以请了东北军体系合作,张学良真牛比。

见前补充 4850215
家园 跃进大别山拓长了战线,还解决了解放区资源压力

跃进大别山之前,山东和豫北前线宽度只有几百公里,国民党6,70万大军压上,敌军密度平均每公里近千人,解放军根本没有机动作战的空间;此外,战争在解放区打,被敌人围着打,解放区的负担极重,47年华北几大解放区都支撑不下去了。

这时候,打出去无论怎么做,都能优化处境,拉长战线后,新增上千公里战线,分散敌军,敌军密度下降到每公里一个连,给解放军腾出了机动作战空间;同时,打到敌占区,增加获取敌占区资源,减轻了解放区资源压力,我们一增敌人一减,这种事情怎么做都是赚的。

家园 并没有,大别山密度也高

中原粟裕也很高。

是粟裕在高密度下也可以一战(豫东战役)导致了国军防御体系崩溃了。

而在大别山,刘邓军被困得很厉害。刘邓不得不先后离开大别山。

家园 你是左派,但是你这是被改开洗脑的成果,因为建国初,大家都

看到了历史过程,所以周总吹牛大别山大家并不认可。

这是周总树立的典型,邓是受益者,所以问文革粉碎后,他处于有利地位。

可是邓自己不严肃,好大喜功,疯狂自吹自擂,结果就是今天这样了。

他们太不可信!

家园 你这种没有体系支撑的帖子

发了只会降低你在河里的credit。河里的文史大牛要么不来了,要么在潜水,不愿或不屑跟你对阵。

我是这方面的外行,就说一点吧。刘帅为《星火燎原》丛刊亲自撰稿《跃进大别山》,邓小平对原文一字没改,标题加了两个字,就是《千里跃进大别山》,这篇文章的撰写时间是在1956-1957年间,是跃进大别山这一段历史的定论。当时可不是周邓的一言堂,这篇文章如果有严重失实的地方,在毛那里肯定是通不过的。

《星火燎原》丛书出版工作始于1956年,是中央军委批准发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文”活动的结晶,毛泽东为丛书题写了“星火燎原”书名,朱德作序,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亲自阅改稿件,邓小平为丛书题词,彭德怀、贺龙等军委领导亲自组织征文工作,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530多位开国将帅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数万名官兵、复转军人和地方党政干部踊跃撰稿。

你的结论和《千里跃进大别山》这篇文章有明显的冲突。你又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去驳倒这篇文章。我猜测你也没有足够的能力驳倒这篇文章。那你反复挑战的结果,会让你其它的结论也会受到牵连。

通宝推:自由呼吸F0,北纬42度,
家园 建国初是周总势力大,要不然也不会文革,维持中央一致无可非议 -- 有补充

但是周总把毛主席打压太多了。

跃进大别山来自刘邓失败的中原战场,这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毛主席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也是事实,对方辩友列举的电报也一再提到了消灭敌人,总体战略思想和目标都是歼敌。

最后也化成了一句话,“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跟毛泽东学用兵智慧:“存人失地,人地皆存”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此文只专注谈毛主席只转移,是错误的。

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思路,这也是对红军时期保卫中央根据地的周亲苏派战略错误的反弹和改善。

所以,核心是消灭敌人,这需要很强的战争和军事能力。周总的意思大概是和大部分人差不多,以为有了共产主义、苏维埃、组织,土改等就够了。

但是这是不够的。远远不够,一定的军事能力还是很有用的,这意味着你可以有主动性,及时的控制战争时间,而不是拉长时间,因为你在准备和完善自己,对方也是在这样,他们国民党拥有更多的资源。

从今天也可以看出来,反腐也不是那么容易和那么快解决问题的!!

比如,济南战役,许世友就要干济南,粟裕要吸引援军,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粟裕是总指挥,许世友不听他的,虽然,毛主席多少部分的支持了许世友,但是毛主席的意图也是吸引援军,而不是网上看到的那些结论,所谓的说是必须要干死邱清泉部,或者占领济南。这些目标是死的。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核心就是消灭敌人,或者达成高层次的战略思想,比如牵制或者让某些部队按照自己的思路行动。而作为国军,杜聿明确实想推动援军救济南,但是部队因为豫东战役损失很大,所以,并不积极,包括黄百韬的部队,在豫东战役特可是很积极的。这就是葡萄老兄的毛主席的一盘棋。

由于杜聿明去了东北收尾辽沈战役,这个事情就完事了,由此,王耀武也主动选择了失败。

毛主席对于这些都是掌控的,也是有应对的,当然,某些环节失误,结果也是不错,也还行,比如杜聿明离开了,许世友攻下了济南。

其实毛主席一直在创造和寻求合适的机会决战,夹生饭也只是毛主席的客气,那是着呢客气,前提是他对人民军队能力的把握和方案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而这些只是简单的用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来说是根本不够的,其实也是为了掩盖周总群体的失误。

你以为毛主席没有准备,其实毛主席真有准备。

否则你虽然是外行,如何解释粟裕城南庄会议的解释,粟裕究竟是对谁解释?是对毛主席吗,让粟裕因此获得了华野的指挥权。

你怎么看呢?这不是军事问题啊,谁支持粟裕?陈毅还是饶漱石?

解放战争第三年全军歼敌116个旅,各野战军任务是如何分配的呢?

中央令华野两个月歼敌10个旅,陈、粟仅用一个月,莱芜歼敌两个军

「“四史”记忆」为什么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历史的转折点?

1947年4月底以前,刘邓大军的目标方向主要是豫西而非大别山。主要任务是直接配合陕北人民解放军作战和较远地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5月至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整个战局的发展情况,先后作出了三支野战军采取中央突破战术,转入战略进攻的新部署。

当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陕北靖边县小河村举行。周恩来在会上总结了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一年取得的成绩,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五年来解决的设想。

不过当时,在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一时难以承担外线作战、出击大别山的战略任务。与此相反,刘邓大军面临的正面敌军较少,而且国民党两翼进攻、中间防御,状如哑铃的战略体系,正利于刘邓大军中间突破,一举扭转战局。

1947年7月23日

  关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直出大别山问题,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华东局电。电报指出: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这封电报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四卷。

毛主席绝密电报为何称陕北“甚为困难”?

1989年11月20日,邓小平在接见二野战史编写人员时谈到进军大别山前夕的一段往事。他说:“部队过黄河后一下消灭了敌人四个师部、九个半旅,旗开得胜,那气势是很了不起的。过黄河实际上就是开始反攻。但是,反攻深入到什么程度?歼敌九个半旅,这只是一个声势,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进一步行动?我们打电报给军委,说趁势还能够在晋冀鲁豫地区继续歼灭一些敌人,吸引和牵制更多的敌人,形势很好啊。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给刘邓,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当时我们二话没说,立即复电,半个月后行动,跃进到敌人后方去,直出大别山。实际上不到十天,就开始行动。”

。。。。。。

5月4日,西北野战军取得蟠龙大捷,给陕北及全国战局以极大的震动。就在这一天,毛泽东在陕北王家湾发出致刘邓、陈谢、陈粟并彭习电,提出准备派遣刘邓大军南渡黄河的战略构想,这实际上是挺进大别山的最早预案。电报是这样写的:“(刘邓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边区及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以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潼关、南阳之线以东,津浦路以西为机动地区,或打郑汉,或打汴徐,或打伏牛山,或打大别山,均可因时制宜,往来机动,并与陈粟密切配合行动;凡有共同作战之处陈粟军受刘邓指挥。”5月8日,毛泽东致电刘邓,指出:刘邓军6月10日前渡河,向冀鲁豫区与豫皖苏区之敌进击,第二步向中原进击。5月9日,毛泽东再次致电刘邓,发出“全党全军首先要面向蒋管区,把战争引向更远的敌后”的号令。

  7月10日、13日,毛泽东两次电告刘邓,要求他们争取在陇海路北多消灭敌人,休整之后,举行陇海作战,“准备向陇海路以南发展”,争取在内线多歼灭敌人,有依托地向外线发展。然而,到了7月下旬,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刘邓大军久战羊山集不下,蒋介石又派重兵分多路向鲁西南增援,形成对刘邓大军的包围之势。在此紧急情况下,7月23日,毛泽东致电刘邓,电报全文八百余字,其中一段尤为精彩:“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除扫清过路小敌及民团外,不打陇海,不打新黄河以东,亦不打平汉路,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7月27日,毛泽东又致电刘邓:“望你们立即集结全军休整补充半个月,执行中央梗(7月23日)电任务”,并提议刘邓大军于8月15日左右挺进大别山,陈谢兵团提早至8月20日渡过黄河,挺进豫西,认为如此则可能取得几个星期的时间在豫西及大别山立住脚跟。收到这封电报后,刘伯承、邓小平正在鲁西南前线指挥作战,故未能及时回电。在指挥所里,他们反复研究这封电报后认为,毛泽东的建议完全正确,但是部队自南渡黄河之后,连续作战,将士极度疲劳,急需休整补充。如果立即直出大别山,部队转入无后方作战,困难确实不小。

  7月28日,刘邓大军打下羊山集,并向中央军委回电,一方面表示拥护中央军委提出的方针,另一方面又如实汇报了部队所面临的困难,希望能够在内线继续歼灭敌人,待时机更加成熟后再挺进大别山。第二天,毛泽东向刘邓、陈粟并陈谢及彭发出了一封特殊的电报,这是一份三个A级的电报,也就是前文中邓小平所说的那封“极秘密”的电报。该电前面复述了刘邓呈报的军情:“在山东敌不西逃及刘邓所告各种情况下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刘、邓原来计划,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接着通报了陈谢的行动计划:“仍照计划八月出潼洛,切断陇海,调动胡军一部增援,相机歼灭之。”最关键的话是下面这句:“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已面告陈赓),如陈、谢及刘、邓不能在两个月以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持,则两个月后胡军主力可能东调,你们困难亦将增加。”

这其实是一篇自相矛盾的吹捧文章。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按照这些吹牛文章可以等待的话,就抓不好柏林危机了 -- 补充帖

就是叶剑英说的,没有毛主席,他们还要在上海开会!

法租界开会

当然,对于叶剑英,再怎么吹,他也是花帅,这个外号消失不了。

补充
家园 说国军不要伪军因此伪军投了共就是笑话

抗战胜利后,本来蒋军就没有兵在哪怕是华北,因此收编了伪满铁石部队当先遣军去接收东北。另外为了抢占地盘,国民党连土匪都要,遑论伪满军了,看过林海雪原的一定不会陌生。

相反,伪满军的战斗力就是笑话一样的存在,共军根本看不上。我记得有看过的资料说过,四野征兵的时候当过伪满兵的是不要的,应该是政治上不可靠。虽然当初抢占东北的时候确实有收编各种武装,包括伪满军,不过在国军大举进攻下这些不可靠的部队全部叛变了,没有一点鸟用。脑洞国军不要的废柴能让共军如虎添翼大败国军,这是有多瞧不起国军啊。

见前补充 4850474
家园 毛周一体

长征开始后,周考验毛,毛也逐渐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然后周就甘居毛之下,服从毛的领导。

毛、周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路线分歧,可谓毛周一体。

文革,周也是赞成的。周保护老干部,抓业务,恰是对文革的修正和完善,而不是反对文革。

邓上台后,也不敢说周反对文革,只把周对文革的支持歪曲为“违心”。

以刘邓为代表的干部门的特权行为,周能看不见?

周作为党的超级元老,大政治家,难道不知道特权和腐败会带来什么后果?

他太知道了。周选特工,不用底层出身者,而用家境良好、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打入国民党内部。因为家境良好、有觉悟的是理想主义者,不会被物质生活诱惑腐化。

周早就把物质、精神看的这么通透,怎么可能不明白特权和腐化的危害?

所以,毛发动文革,周是支持的。事实也是如此。

文革就是毛周共同发动的一场无产阶级路线对资产阶级路线的镇压。这一句囊括所有。

通宝推:桥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