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从我与nan的争鸣看汉语的模糊性以及中外数学史 -- 思想的行者
从你的文章看,你所谓的精确,其实就是指英语这类拼音文字里的专业词汇!
每个一个学术方向,有了新发现、新创造,往往会造出一些新的专业词汇。英语这类拼音文字很简单,就是按发音或者已有词汇的组合、变形重新造一个专用词汇,一个词专指一个概念,当然就精确了。但是这样的弊病也很大,新词汇往往只在很小的专业圈子里通用,外行根本接触不到,也很难理解。另外的弊端就是词汇量剧增,科学越发展,拼音语言的专业词汇就越多,多到让语言失去价值。
语言本身是为了沟通而创造的,用的人越多才越有价值;但是拼音文字的天生缺陷,就是容易不断孽生、分化称不同的亚语言圈子,彼此越来越隔阂,恰如《圣经》里的巴别塔故事。
汉语,其实是一种复合型语言,融合了表意、表音,但是以表意为主,相对比较稳定。汉语也有专业词汇问题,但是利用语言强调的表意功能,新生的专业词汇往往可以一词多义,或者旧词新用。外行看了也能望文生义、一知半解。优点很多,但是弊端也很大,就是你说的模糊性问题。
其实模糊不模糊,主要看约定,约定好词义就不会模糊了!
可否推荐几本中国数学发展历史的书籍,给孩子看看,望不吝赐教
你不专业的用那些词汇干嘛?
一知半解,错误百出。
就像动手术就要专业人去做,不专业的人去做手术要人命
电焊开车修车等等都要专业人士去做,不专业的人做不来的。
直线的定义?
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需要从定义概念,界定概念内涵出发的。
例如唯物主义需要定义物质,运动,矛盾等基本概念。
中国没有哲学,中国的学术诸如周易,中医也不是如同哲学那种对世界的普遍性看法,而是具有相当具体的指向性,并且指导人们的行为。
周易本身是作为一种预测学,作为决策的辅助,不管是军国大事,还是个人私事。
中医更不用说了,就是看病以及道士们用来修炼的。
摘录有些困难 我直接給链接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直线就给出了定义,当然后来有争议。
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曲线就是直线(包括曲面上的测地线),这个定义涵盖了欧几里得几何和非欧几何。
李善兰自己搞了一套尖锥术,形成了初步的微积分理论。
你这完全是想当然,算了,到此为止。。。
这个东西只能证明中国人不笨。
中国人掌握了西方的形式逻辑体系,学会了西方思维方式以后陈省身等人也涌现了出来。以西西河而言,很多人没有学会严格界定概念边界的习惯,很容易混淆概念,这就是需要向西方人学习的。
日本有自己独立的古代数学——兰学,但现在日本的数学发展得非常不错,京都大学数学系是世界数学中心之一。
太深奥的东西看不懂,就记得当时老师说直线没有定义,直线的概念是不言自明的
一旦涉及到专业词汇,汉语也希望你千万千万不要望文生义。专业的东西,学习起来以年来计算,记住几个新词的成本微不足道。但是如果给了你模糊的空间,未来每次拿出来都得强调一遍,那不是累死了。所以最好弄一个看起来就很生僻的词,你懂自然懂,不懂你就会问。其实最节省时间。二甲苯,你懂化学的自然懂,不懂的也基本生不出来什么。
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很多专业术语看起来可以望文生义,这是大家深恶痛绝的,但是没办法。学力学的时候比如压力。“压力很大”就是一个可以让人误解的话。专业一点会说“压应力很大”,去避免误解
教主这里虽然在讨论数学,可教主居然连第二次数学危机都不知道,微积分固然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的,可以牛顿和莱布尼茨也没说明白,无穷小是个什么玩意,用教主的话讲,叫缺乏对无穷小进行定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数学教材讲微积分是从极限开始做铺垫的一个原因,第二次数学危机也不是一个人解决的,也是西方数学家用了几代人的时间来应对的,当然你要说,西方数学在传承这一方面做的比中国好,这我没意见,这又回到了批判大明的那个环节了,接手的元朝那么好的科学基础,居然搞出一个全面落后的局面,
但是就这个话题,我的理解大概是最开始根本没人在乎。微积分是作为一种工具来使用的。早年在可导,可积,收敛这些问题上是很随意的。有点用工科思维去研究这些理科的问题。而后来的研究属于先上车后补票。是因为微积分越来越有用了,人们才开始不断的关注基础的问题。
这也差不多是理科和工科分化的开始,我感觉和语言关系不大。如今的科学前沿依然如此。出了一个新东西,人们最初的研究依然是不严谨的,留于表面的。只有证明有用了,才有动力深入下去。
你对哲学的定义是先入为主了。只要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本质性和普遍性的看法,都属于哲学。如果超出了第一性的限定,那就迈入了神学领域。如果能够专门化和量化,那就进入了科学范畴。
八卦推衍至64卦至无穷,上穷碧落下黄泉,升天入地求之遍。
中国古代的天文地理,哪个能离开数学。
西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没必要过份拨高西方。你所说的适合笨人的思维方式就值得学习。但没必要如此拨高。前两天还在讲这事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4860587-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