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油炸法三种 -- 燕人
油炸食品用不着起酥油,“起酥”这个词是用在烘焙上的。烘焙食品要起酥,传统上要用到动物脂肪,猪油牛油黄油奶油等等饱和脂肪酸。唯一能够起酥的植物油是椰子油。
六七十年代植物油加氢技术兴起,商业烘焙就普遍使用氢化植物油起酥。如果加氢完全,则得到纯粹的饱和脂肪酸,从营养上讲,未必比动物脂肪不健康到哪里去。但是如果加氢不完全,则会产生反式脂肪酸,现在一般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首恶之一。
但是,反式脂肪酸并不是只存在于氢化植物油中,植物油和动物油当中天然就存在,并且在植物油中的比例可能还高于动物油。加热会促进顺势脂肪酸转换为反式脂肪酸,因此市面上的油炸食品虽然用不着起酥油,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长年使用,反复高温加热的那一锅油,富集了大量反式脂肪酸及其它有害物质。
按理说,真话不能说,说说梦话应该没问题,但是好像梦话人们也不愿多说了
这句话实在是令人触景生情,可是不知道说些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说。燕人老兄这个帖子难得清净,实不忍跑题扯上不相干的纠缠。可这句话扎在这里实在让人不吐不快,想想还是在这里记下一笔,闲来玩味。
适当的时间确实可以回访
比如很多点心的奶油都用起酥油来代替。
现在一般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首恶之一。
非常对啊。
反复使用,你肯定懂的啊!!!
油脂肯定是重要指标,但是如何加工处理,总有规矩,我们国内现在你信任吗?我不信,一直担心疑虑,是啊,富裕阶层可以牛皮。
问题是大部分做不到啊,同时,牛皮高端很大程度就意味着不方便。比如我吧,就爱吃那口臭豆腐,只能看着。
应该没什么问题,当然这都是“学术性”探讨,如果要更严格做实验,可以用插管直接传到胃部,这个就隔绝了和口腔和咽喉的接触了,不过这个实验估计不好找对象吧,哈哈。
这个词普通人说的很少,我也是看这些厨师视频才知道的。
但是意味着国家经济的水平,猪肉肠代表均衡,牛肉肠代表实力强,鸡肉肠举差一些了。
味道大概是差不多的,但是代表的经济水平是有区别的。
我的另一个担心是,添加剂太多,真的不友好。我有一个梦想是加快消费速度,这样可以保持一定的新鲜度。
我一是这个意思,比如面包蛋糕店的点心。
另外一个就是支持国人肉类的摄入量增加,对于人民体力还是有帮助的。
当然了,另外一个进步就是牛肉肠也就是牛肉摄入量增加那是更好了。
这个牛肉和牛奶都涉及到牛饲养量的问题,加油吧。
我的意思是比例牛肉加大一些,数量可以减少一些,提高我国的食品素质。
这还是我的一个梦。
一会儿阴虚,一会儿阳虚😄
是一般的煮法,
还是严守张仲景教导,先煮去渣再浓缩?
黑附片我先单独处理的。
我从药房买来的黑附片是炙过的,去毒。但是药师还是建议我单独用开水煮40分钟,再次去毒。然后再与其他药一起熬,没有浓缩。
我还是有点担心,于是在第一副里私下将黑附片的量减半了。一看喝了没啥问题,第二副就按药单正常量了。
老广出门游玩买特产其中之一是草药,一定要问明用法。
从前在云南 见当地人先把附子埋炭里烤个漆黑 再拿来做火锅底料煲上半个多小时,人家平日常吃 没问题。还有用新鲜天麻炖鸡,正常人家的汤锅他们象切萝卜一样用了三四个大天麻。
细辛好像毒在茎,药在根 有名医用到量大的。
这些提升阳气的药相当于给油车充电。用药物调理好 起动后自己就有电了,阳气不够再回去找中医调养。
附子干姜麻黄细辛 常见配伍。体内寒湿大 后起虚火苔黄 也有用附子的。
舌头上要有津液 舌苔水滑有寒 才能服附子干姜。
麻黄解表力量大 易出汗穴位开,服药期间不应见风被寒。
辽细辛,本来药用根 无毒,现全草入药有毒。
我家常吃的几种油炸食物,分别是这样炸出来的。
清炒虾仁,虾仁提前洗净擦干水分,加盐和面碱,用鸡蛋清和淀粉糊打上劲,油温120度左右,一个一个滑油,虾仁微微卷曲就出锅,然后简单调味勾芡。
软炸虾仁,虾仁提前洗净擦干水分,加盐入味,用全蛋和面粉打上劲,放冰箱保存,油温150度,下入虾仁,炸至虾仁卷曲,表面金黄出锅。
炸鸡脆骨,鸡脆骨用购买的炸鸡粉(炸鸡块用的),提前1天拌匀入味,油温160度,炸至气泡变小出锅。
炸蔬菜:
日式天妇罗炸藕片,调好购买的天妇罗粉液,藕清洗后不要去皮,切手指厚片,先在干面粉里沾几下,让藕表面沾上少许面粉,抖掉多余面粉,在天妇罗粉液里蘸一下下锅,油温160度,看到气泡减少的时候,即可出锅,无需深度炸制,要吃出藕的涩味。
日式天妇罗其他的炸地瓜,炸南瓜,炸秋葵(要切掉头)都差不多。
炸茄子: 茄子切块或者条,用干淀粉拍几下,去掉多余淀粉。150度炸至微黄出锅。
炸蘑菇和炸茄子方式相同,为干炸。
炸好的蔬菜可以配椒盐吃,话梅粉加盐也不错, 也可以用日式天妇罗汁。
炸鱼排: 鱼排在面包渣里过一下,在锅里煎。
否则在发证阶段就会卡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