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个早些年是哪些年?是啥种子?呵呵呵。

生产队之前的么?你确认你记清楚了吗?

家园 杜润生就是个老骗子,瞪眼胡勒,就是强行瞎编包产到户好而已

因为数据的确解释不了之后的粮食产量下降。呵呵呵。全国在1984年后正式包产到户,里应该粮食生产节节高,哪怕平稳一些,但是事实显然不是。这就叫讨论中顾头不顾腚。

确实有挫折,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也不该是那种数据。

当然了,他们又牛逼的改为了改变了种植结构了,这就没法谈了。

家园 在用手机查,不方便。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1985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3%,粮食减产7%.

家园 我一直有个问题,细粮哪里去了?

我爷爷小时候老吃红薯(干),你们说的主粮就是番薯饭与番薯稀饭。那小麦、大米哪里去了?就我了解,北方一年两季,小麦、玉米产量相当。南方一年三季都是水稻。这些粮食哪里去了?那个时代全国城市人口比例可以忽略不计吧,而且城市人口也不是只吃细粮。

老人看到年轻人都爱忆苦思甜,但是却又说不出逻辑。我爷爷读书离开农村早,不到二十就在城里工作了,说不清道理。我太爷耳背,跟收音机一样只能单向输出他喜好的内容。镇反他救了某个地主全家的命,他当干部瞒产全村六零年不挨饿,他挣公分多能养大八个孩子,每次见他都循环播放,几乎没法交流。

家园 搜周其仁,搜到杜润生、赵紫阳俩关联人物。 -- 补充帖

@懒厨 :搜周其仁,搜到杜润生、赵紫阳俩关联人物。说实话我看到赵紫阳这人就皱眉头。不过姑且不管这三人啥关系,咱有事说事,不及其它。

你引用的这书具体书名是啥?不是什么回忆录之类的吧?我想看看,确定下周其仁的这个报告是不是说的就是“安徽滁县调查报告”。当然这名字也可能不准,找你这书确定一下。而且这个“安徽滁县调查报告”暂时也没有找到。

查了下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这俩数据挺有意思的,1985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4.3%,粮食减产7%.

家园 老审,你到底是在

夸我?还是损qq老兄?他哪有你说的那么弱?

如果工人一人开一台机是单干,那么农民一人用一把锄头难道又不是单干?工作方式和生产组织方式是同一个概念么?

你没有理解李云河的话,原话是一个疑问句,答案肯定为否,所以你的如果不成立。

重点在于,工人开一台机,与农民用一把锄头,两者都要接受监督,不同的制度安排,监督的成本不同。

家园 是这本

点看全图

里面的史料非常丰富,欢迎去挑错。

家园 那不就对了么?

运输公司,工厂,公社,一人开一台车一台机一把锄头,都不是单干,因为两者都要接受单位的工作安排和工作监督工作考核。

那么,分田到户,当然政府的说法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是群众实质性的称呼,分了后就没有单位的工作安排和监督考核了,就跟之前单位中的一人一发生了质的变化。有单位的一人一不是单干,没单位的一人一,就是单干了。

至于农村是否私有制,一般讲是私有制是生产资料排他性占有,以个人或某个群体的名义。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当然不算是私有制,这个大家都很明确。这个集体所有制跟私有制的差别,就全凭共产党规定非本集体人员不得占有村集体的土地,以保证村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其他权利,则由私人处分。除了共产党的强制保护,实质上跟私人无异。

@假日归客 河友肯定不知道广珠轻轨被区区一个容里村征地问题拦了七八年,不知识好多城市存在断头路问题,乌坎事件之类的也不知道。更不知道八九十年代农村反征地发生过n多群众事件。假日河友不知道正常情况征收集体土地需要征体成员签字同意才合法。轻率的说农村的地是说征就征的。

假日河友应该知道美西纯正私有化下,政府也可以依法强微征收吧?

懒厨兄, 我既不夸你 ,也不损 @qq97

河友。

家园 民国二十几年,人口没怎么增长,新中国增长四亿供应全国了,

亩产量还不够高啊。前三十年都是大锅饭没啥成绩呗?!

不仅提供给增长人口,而且还提供给人均寿命增长。

新增人口必然是青少年,同时,还需要增加战争储备,中国当时是按照三年不事生产(有时按五年准备)准备的,当然需要大量粮食啊?!

粉碎后,邓小平减少征购依靠的就是这个储备粮食啊。

细粮受到生产限制,细水长流肯定不够了。

城市,也是有比例的。农村也是。尤其是重工业重体力需要一定的细粮比例。

不够吃的,如果放开,三年吃食堂就是教训啊,很快就吃完了。

家园 不仅是这点,是包产前后逻辑根本不通,杜润生就是推动负责人

怎么可能不说好呢?有挫折也是好,还有,他就是致力于类似计划生育的推动罢了,都是完全不正确的错误。

这是关键,反倒是赵紫阳责任不算大,因为他也决定不了,这是邓小平指引的方向。

周其仁,男,1950年8月出生, [11]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1年秋就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后获其经济学博士学位。 [10]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周其仁一直倡导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他以一个猎人的耐心和敏锐,深入真实的经济生活,不遗余力以通过学术研究推进中国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堪称中国改革的活化石和鼓手(为何不加个吹字呢?)。他通过一篇篇论文和调查报告、媒体专栏,对中国的电信改革、医疗改革、城镇化、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货币政策与汇率、国企改革等,都有重要建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货币的教训》《产权与制度变迁》、城乡调查专栏等,在公众和决策层面都产生广泛影响。

就是一个吹鼓手。他们的时代以及该过去了。

家园 包产到户是准私有化,国家还在控制一小点,就是买卖土地问题

当然是历史的结果,也是为了避免土地兼并!!!

共产党和农民是有契约的,不仅是分地,而且是国家安全保障,这个保障理所当然的需要国家理论上的保障和保证。

这也是对农民的奖赏,因为,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是根本不管这套的,分了地,就完事了。

可以认为我党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其实那么多人,那么多投机客,重复历史不香吗?农民死球就死球了呗?

历朝历代,什么时候不死人?李井泉就是这么说的。

党内世袭体系开心还来不及,还管你农民的死活么?第二个毛主席不会再出现了,好吗!

当然,我党没有选择这条路,由于历史的积欠,新中国怎么走都是无可非议的,其实这按可以从世界各国历史中可以看出来,维护城市人利益不就好了吗?苏联和美国都可以援助我国,为何我们选择最艰难的独立自主之路,还要赶快建设,一代人做了三代人的工作。

我自己做不了,没那个能力,身体懒惰,但是我不能不对这些人民群众不佩服,也不能不对中共的工业化冲动和执着不佩服。这点是关键。

否则放手就是了,比国民党进步一点,然后剩下的不管,你农民自己找的,历史又怎样呢?难道你还不感激涕零吗?

像河里某些河友,以为农民老百姓可以进城了,自主选择了,农民就有了自由和安全了,呵呵呵,去看看巴西,和平时时间更长,怎么样?去看看印度,会怎么样呢?

这就是历史的结果。

所以,包产到户就是这样的私有化,虽然没有达到绝对的自由,其实也差不多了。

伊拉克人也有了自由!!

包产到户当然没有解决粮食问题,这是一个谎言,当年大家吃的储备粮就是典型例子。

今天我国的战争储备粮就是一年的水平,只是比日常世界平均水平高,但是比我国以往,降低多了。

家园 包产到户能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吗?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的关键是良种、化肥、农药吧?与“包产到户”与否关系并不大。

中国历史上,包括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土地私有制就是与“包产到户”相似的制度。真正粮食能实现稳定丰收的都是发达国家,原因就是他们的良种、化肥、农药先进,其他没有这些条件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

家园 你就这么饥不择食啊

看到减产两个字就直接把材料当作支持自己的证据了,我就问你,我的截屏里面,可有”水利“两个字?这都可以支持你的说法?

不过呢,我还可以给你另外一些截屏:

点看全图

红线之处,可见农民之间也会互助,对影响自己的水利问题根本就不会坐视不管。

顺便也澄清一下,以前河里说的,包产到户之后的农机浪费了,也不是那回事。

说到底,只要能让农民挣钱,水利,农机,化肥有问题,他们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办法,不是敲敲键盘就能想出来,更不是由于坐在电脑前想不出来,就以为农民会坐以待毙。

家园 包产到户解决了农民劳动监督与产出衡量的问题

从而间接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

从这位河友的例子来看:我正好经历了那个年代

跟化肥无关,时隔很短,估计水利等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如果数据可靠,效果对比很明显。

家园 老审,你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到底农民的劳动是否需要监督,产出是否需要衡量?如果说要,包产到户对比公社制度,只不过是换了一种监督衡量的办法。

跟什么私有公有没关系,土地都是国有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