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凹造型 -- 自以为是

共:💬715 🌺2395 🌵78新 💬38 🌺8 待认可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以说你的智商就这样了

按你说的1962年"城镇居民衣着支出是13元,农民只有4元。"于是你得出结论:农民没钱买木屐,所以没有木屐穿。

再按你的数据,1962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202元,农民41元。

按照你的数据,衣着比例是13:4,城镇居民是农村的3.25倍,这种比例农民就没有木屐穿了。那到食品上是202:41,城镇居民是农村4.93倍,明显食品的问题更严重,按照你的农民没钱买木屐的逻辑,应该是农民连饭都没得吃,都饿死了啊?

但显然是没有,你的农民前辈,把你生出来了。

不是说前三十年没问题,但显然是你黑前三十年没下限,吹那个姓邓的没上显。

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发言不得要领,就是说的你这号人。

家园 但是我很担心你只会吹水

你一如既往都讲些虚的,我请你指出我的逻辑谬误,你随便挑几个名词就硬塞给我,例如这段话:

故而你总是说归谬法,不知道有穷举法。故而你的逻辑,基本上就是拿着你知道的你想用的一两个变量,你不知道或你不想用的,就当不存在。然后,当别人提出其他变量而你又无法否定时,你就自定义。

我的归谬法错在哪里?你的穷举法是指什么?能不能举个例子?还有什么自定义,请问我自定义了哪个概念?

你这个问题

我上贴的核心内容你还没抓住呢,或者故意不抓?

你上贴的核心无非是这句:

穷?没人不识那个时代穷,这是客观。但是很多人就不承认1949到1976年间中国人的物质水平时持续上升的。

这个根本就不是我杠的内容,我为何要抓?我要抓的是这句话:我要杠的就是你这句话

所以,我最后想问你,你的下限在哪里,农民要穷到什么地步才不是“那么穷”?每年衣着支出只剩下1块,还是2块?

家园 也挂三天了。我告诉你三个事吧。 -- 补充帖

第一个,按你这个数据,普宁人民前27年拉屎冒油花。

第二个,普宁在广东从来不是穷地方。

第三个,你那个表的物价真贵。特别农村手工产品。

别让我提供资料。我希望你起码有点求真精神,向 @假日归客学习。

这三点,对于我来说,是常识。对你来说,可能未知。所以,你去找资料。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大笑,你就是那些傻白甜吧

不得不说,你还是有点小聪明的,懂得用城乡比例进行推算,可惜,你偏偏不懂啥叫城乡差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城镇居民日常有米饭吃,但是,到了农村就只能过年过节才有白米饭吃,潮州日常的主食,就是番薯稀饭,番薯远多于米那种,这么一来,是不是就可以解释你说的比例,农民就饿不死了?除了主食,还有油,肉等等区别。

傻白甜,只有苹果跟苹果比较才能用比例推算,明白吗?

所以,我也有同样的问题,你的下限在哪里?你认为农民衣着支出要低到什么数字才会买不起木屐?

家园 自己无知,又懒。怪我?

我很几个贴明确给出提示, @海峰 兄很明确给出缘由。你自己无知,又懒去求知,闭上眼睛说我错。怪我?关我啥事?

学 @懒厨 兄干吗?事情我告诉你们,你们不去求真,就会跟我硬杠。甚至你们连“本科生如狗,硕士深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这句话的意思都没搞明白。杠!

@假日归客 河友,@懒厨 兄,你们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杠杠杠,杠嘛呢杠?

我学 @陈王奋起 河友说的:我把我的认知和经验说出来,你爱信就信,我没有义务教育你们。

家园 遇人不淑,缘木求鱼

1,你见过哪个县高中是定向招地段生的?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文革前一个县就那么几所高中,水平好点的最多1到2所,都是面向全县招生的,而且校址基本上都在县城,如果只招县城的孩子,那农村的孩子怎么办?简单的道理,这些县高中都是县财政出钱办的,当然面向全县的民众。你都查了这么久的资料,为什么还要死拗,就不能大方地承认所谓只招“湘桥区”学生就是无稽之谈?

2,在潮汕、梅县地区,定向招生的高中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各地的华侨中学,面向华侨、侨属、侨眷的子弟;

3,其实你现在找到的资料,已经证明所谓只招“湘桥区”学生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潮安高级中学,面向粤东地区招生。所以这一时期它不是县中学,而面向全粤东的一所高中。

面向粤东地区,不是说面向粤东城市户口吧?

4,你不要替别人脑补,

懒厨网友反映的普宁中学

从懒厨的转述来看,他母亲只说了自己的情况,并没有说普宁中学的学生的情况,说普宁学生穿不起木屐的,只是懒厨自己的臆断而已,你看到他给出证据了吗?如果你觉得他给了,麻烦你把它贴在这里

5,立场相同,你想替人辩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你也要了解河友的基本品性。你了解温州,了解德国,但你并不了解潮汕地区。地段生之类的明显是扯蛋,胡搅蛮缠,转移焦点,他真正该做的是给出实际的证据说明普宁中学学生穿不起木屐的情况。兄台要为他帮腔,眼下道行还不够,你先要学会装傻充愣,胡搅蛮缠,脸皮还得比现在厚几倍才行。

6,我的老家和潮汕地区相邻,解放初曾和潮汕属一个专区,后来分开。两个地区气候、经济水平、民俗都非常接近,因为人多地少,都很穷,都是侨乡,因为有下南洋讨生活的传统,都习惯穿木屐,所以什么穿不起木屐之类的一听就是瞎扯,他骗不了我;

7,行,你也别费劲找了,我给你答案吧。写下这段话的

我和我的同辈人,应该说都是穿木屐长大的“木屐族”。从童年至整个学生时代,记忆中好像不曾穿过鞋子。

那时的校园,绝大多数学生是穿着木屐上操场、进教室的,因为从小就穿惯了,使用技巧都很高,连跳交谊舞都穿木屐。木屐敲着地板可发出脆响,也能令它悄无声息。

叫李英群,是潮安高级中学的学生,他是从揭阳县梅岗公社(现在在揭东县)考入潮安高级中学的,他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家里没钱,他小学5年级就辍学了。他说的他的同辈人,当然是跟他一样的潮汕地区的农家子弟们。

8,下面看看地方志记载的关于民众穿戴的民俗:

鞋袜

民国,民间鞋式:有钱男子多穿皮底或布底缎面或羽制船形鞋。。。,一般乡民多着草鞋、木屐。

解放后,60年代流行泡沫底人字拖鞋,木屐逐渐被淘汰。

普宁县

帽:解放后多不戴帽,乡村农民下地习惯戴竹笠、草帽,下雨则戴大竹笠。

鞋:旧时一般人在家穿木屐,下田则打赤脚,客区上山穿草鞋。

潮阳

潮阳人喜着木屐,男女老少皆然,寒暑阴晴均宜。取木为屐,配棕榈“一”字带(后改为橡皮带,塑胶带等),男人穿木质本色屐,女人穿彩色油漆木屐,穿着方便,价格便宜。

潮汕、梅州地区其它县的地方志基本都有类似记载,穿木屐称为粤东民俗,这些地区的农村人口都超过了八成,有的甚至达九成,农村人口是绝对的主体人群,试问,可有绝对的主体人群都穿不起的“民俗”?

通宝推:崂山一道士,
家园 你的补充帖子我回不了

也挂三天了。我告诉你三个事吧。,我就回在这里吧:

我已经提供的县志跟物价志,我也希望你起码有点求真精神,向 @假日归客学习。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提供不同的资料。

如果你没有能力提供资料,我也不怪你,请你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很简单:你的下限在哪里,农民要穷到什么地步才不是“那么穷”?是不是每年衣着支出只剩下1块,还是2块才算穷?

回到本硕博的争议,如果你不说“硕士满街走”,勉强能糊弄过去,毕竟“本科生如狗”,可以硬拗说就是“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意思。

但你说“硕士满街走”就是你最大的bug,因为硕士毕业生的数目有限,远到不了满街走的地步。

我学 @陈王奋起 河友说的:我把我的认知和经验说出来,你爱信就信,我没有义务教育你们。

你这话也没错,但是,我想说,在西西河,我们有debug的自由。😉😉😉

家园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自己记错了无法自圆其说,却只会绕着圈子打转,说什么:我给你提示了、我没义务告诉你等等吧啦吧啦的,这不过就是30年前互联网的经典话术,只不过那时候擅长说这话的都是小女生,起码还有个傲娇的范,你说你现在玩这套不止落伍了30年,性别也差太多了。😜

硕士学位授予点设置从恢复高考到现在24批,94年的毕业生都是出自于91年前的授予点,而91年前只批准了4批,甚至一些学校那时候学士授予权都是借用他校的,94年大专生毕业都是国家干部包分配,你觉得有谁会有自信在那个年代说出“本科生如狗,硕士深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

家园 不要再扯开

这个事是怎么回事呢?

你说穷,没鞋穿。河友说穷归穷,不至于穷到没鞋可穿。然后你论证穷。你发现问题没?

然后你又想扯到多穷算穷?

家园 @假日归客 河友,我在等你

当然,不一定有能看到,不一定你会回复,我等3天吧。现在北京时间2024年12月31日1:09。

学 @懒厨 兄干吗?事情我告诉你们,你们不去求真,就会跟我硬杠。甚至你们连“本科生如狗,硕士深街走,博士才能抖一抖”这句话的意思都没搞明白。杠!

@假日归客 河友,@懒厨 兄,你们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杠杠杠,杠嘛呢杠?

这段话,我看你的回复跟 @寄意寒星 河友和 @懒厨 河友有没有差异。他们应该没看到这个问题的。

对了,这句话其实我在河里提过有好几次的了。一般都会说90年代早期,大约是这样子说。

家园 事实总是胜于雄辩的

懒厨兄用自己母亲的亲身经历证明了50年代没鞋穿,这是事实吧,

你用什么证明了穷归穷但肯定有鞋穿?

泉州作家回忆证明了78年之后高考完,父亲狠心才能舍得给他买了一双二手拖鞋,这是不是事实?

李谷一演唱过一首湖南民歌《乡里妹子进城来》,里面的歌词写道

乡里妹子进城来,乡里妹子冇穿鞋

何不嫁到我城里去,上穿旗袍下穿鞋。

城里伢子你莫笑我,我打赤脚好处多,

上山挑得百斤担,下田拣得水田螺。

乡里妹子进城来,肩挑手提路难捱,

何不嫁到我城里去,出门三步有人抬。

城里伢子你莫笑我,我打赤脚好处多,

冇得田家勤耕种,冇吃冇穿冇法活。

冇得田家勤耕种,冇吃冇穿冇法活

说明很多地方的农民就是没有鞋穿的。

这是70年代报纸上专门宣传农村的老照片,农村学生就是没有鞋穿,光脚去上学的

点看全图

生产也是没有鞋穿

点看全图

而经历过50年代的农村老人们的回忆里,一致的说法也都是因家贫买不起鞋。木屐都是会做木工的人自己做的,因为同样买不起。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不要说50年代的农村了,90年代的时候,我在大连农村还见过一家4口人只有一条棉裤的事,冬天平时就是全家盖着破棉被在炕上坐着或者躺着取暖,谁要是出门就穿上那条棉裤。

而之所以农村辍学儿童多,就是因为连当年2块钱的学杂费书费都交不起。

这些哪些不是事实?想要的话可以给你找出无数的事实来证明,而你除了会说一句不可能,有什么事实来否定呢?

通宝推:唐斩非,懒厨,
家园 没鞋穿

应该是没有能“抗得住劳动还不破”的鞋,或是舍不得穿鞋。

那时候,工人有解放鞋发,就是你文章中引用的“胶鞋”,这种鞋当时农村里真不是每家能有的。农村中,发育的孩子更不可能有塑胶底的鞋穿,甚至很多城镇的孩子,家中孩子多的也不一定有穿。皮鞋那是县里的干部才有的,农村老百姓是不可能有的。北京、上海大城市会有老百姓穿皮鞋的,但也爱惜的不得了,不是下雨天也穿着个皮鞋踩水那般任性的。

那时,农村要么穿草鞋,用禾秆自己编的;要么,家境稍好点的,是用碎布头扎起来的“千层底”。你喜欢搜索,可以搜索“纳鞋底”,我小时候,我奶奶、外婆、妈妈、姑姑、阿姨这些都纳过。那时妇女夏天在树底下边纳鞋底,边唠东家长,西家短,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我小时候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

不穿鞋劳动,或是平时走路都不穿鞋,一个是劳动量大,那时的鞋的质量抗不住,不经穿,舍不得。一个是南方人,发育长个子,今年合脚,明年就不合脚,鞋的成本太高,不如光着脚。

不是穷的没鞋穿,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只是大家舍不得鞋破,是相对较常见的现象。

家园 不是没鞋穿,是不方便和确实的精力不够,经济也不足

比如,一年做几双鞋,一年做一两双。

小孩子脚长得很快,似乎一些家庭就承受不起,也觉得没有必要。

而北方则是不得不做。

另外,当年讲究新三年旧三年。鞋子更换慢,衣服也换得慢,而且还可以改。

这样在加上购买。自己制作,还算是可以的。

因为解放前更糟糕,今天电视剧电影根本不涉及这块,导致很多人不懂。

这当然是从穷困走出来,但是这是需要过程的,钱也好,工业品也好,需要一定时间。

某些先生虚伪的装瞎,没意思。

新中国是开始不太丰富,比解放前强很多啊。

当然了他是看不见的。

我外祖母孩子六个,每年都要做鞋,夏天一种,冬天一种,这些都是历史常态啊。

怎么就看不见呢?中国妇女传统美德,做鞋做衣服是常态,自家不会就请好友。

没有国家的布,就有自己家的土布或者邻里的土布。

新中国了,开始使用一些洋布,然后是国家自产的,逐步更新换代,而不是一下子生产出便宜足够数量的布啊。

做不到,没那么多工厂啊。

就算解放前南方普通农民自己家有地,但是农产品的产出也不够啊。

家园 民俗事也不好说,是长时间流行,但是也不好说

必然穿得起。织土布麻布用于纳鞋是长期的,但是长期以来可能是基础原料供给不足,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民国的老照片。

新中国建立了,开始自主生产,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有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

进步不算大,但是也在进步,懒厨意图很明显,这点进步不算啥,改开才是大的,其实就是撒谎。所以它认为毛时代坏。

这里面是新中国建设任务很多,不得不分散不那么多的精力在其他领域,比如,水利建设,即便是广东也是如此。

由于精力不够,所以做鞋不多,历史以来,人们就是逐渐从繁忙的家务劳动中走出来。

做鞋就是一个比较繁重的家务劳动。尤其是孩子多人口多的家庭。虽然还不那么好,但是起码布头比解放前还是多了。

解放前还是有很多卖布头的小商贩的。

黄斗芬:我要把手工儿童布鞋技艺传承下去

作者: 傅维军 来源: 犍为融媒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06日 点击数: 1428

  23年来,黄斗芬每天上午到犍为县城龙池广场去卖手工儿童布鞋,下午和晚上就在家里做鞋子,风雨无阻。记者在采访中,亲眼见证了黄斗芬做手工儿童布鞋的全过程。

  下午2点30分,记者来到黄斗芬的家中,看到老人一只脚站在灶台前,没有拄拐杖。

  “我一直站着弄,已经习惯了,我练这个站都练了一年半。过去站不稳。”黄斗芬发现记者一脸迷惑,连忙解释道。

  黄斗芬开始做布鞋了。她从水缸里打了一点水到锅里,将开关打开,抓了一把面粉放在水里,锅铲不停地搅拌。

  “这叫搅浆糊,是用来粘鞋子的。浆糊不能搅干了,也不能搅太清了,要搅得干湿适度。”

  三分钟后,浆糊搅好了。黄斗芬用夹子把一个鞋样板和纸夹在一起,开始做鞋样子。

  “开始把底子剪下来,然后又‘下尾巴’,我们老百姓说的尾巴,就是后跟那截。这很关键,它涉及到鞋子的外形做的漂不漂亮。”

  鞋样剪好后,黄斗芬开始往鞋样上粘布。这些布料,有的是黄斗芬家里的布头,多数是别人送的。

  “粘布料的时候要把布料拍平,不然起泡就不好看了。布料一般要粘四层,面料和里子各一层,中间要两层。必须要用棉布,棉布粘力要好一点,料子布它不粘,这是不能做假的。如果是料子布,就要起皱,所以必须要纯棉布,这是以前的老做法。”

  黄斗芬将布料粘好后,放在货筛里,自然风干。

  “要吹干,不要爆晒。”随后,黄斗芬把事先凉干的布鞋样子拿起,开始了下一道工序。

  “等粘好的鞋样晾干之后就把它们接起来。先把尾巴接好,尾巴对尾巴。”黄斗芬说,接下来就是打鞋底和上鞋子。

  “鞋子的底中号是七层布,大号一般是九层布。娃娃的脚越大,鞋底的层数就越多、厚实。”

  “鞋子的底子是圆好过后打鞋底。鞋底打好后就要把鞋卷和鞋底上在一起,把它裁好。裁的时候要前后裁好、固定好,必须要裁正,不能偏。就这样上完了,一双手工儿童布鞋就成功了。”

  黄斗芬说,她一天能做两双鞋子,大的只能做三只,一早一晚都要干。做手工儿童布鞋是一个细活,只有慢慢的做,慌不得,慌就要出错。慢工出细活。

  当记者询问她累不累时,黄斗芬笑了笑说:“说累也累,开始要做到半夜,现在没有了,一早一晚做。看到鞋子做得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手工布鞋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一个传统工艺。我想做手工布鞋,把这个民族的东西传承下去。”临别时,黄斗芬说的这句话,让记者久久难忘。

家园 一直说你们依据是改开小作文

这一组贴当中,我一直说 @懒厨 兄不要把不穿鞋当没鞋可穿。并且我又重复说“改开”派擅于把时代的局限性污蔑为体制不行。你自己引用的文章中,也体现了局限性这个问题。局限性是什么?当时的工业能力无法制造出足够多满足高强度劳动的鞋子。

寒星河友,你不能饥不择食口不择言。90年代没书读没鞋穿我可以说,你不能说。一家人一条裤子是改开小作文中前27年的经典场面,你不能这样描述90年代, 一分田就吃饱饭的 @懒厨 兄会不乐意的。也许他会说:吃饱饭又不是有鞋穿?

中国很多渔佬还是喜欢赤脚

逻辑是你们一直的硬伤。硬杠,只能硬伤。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