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闲聊 民主与腐败 -- 子玉
闲聊,有些民主的高论实在不敢恭维,特此闲聊。不聊白不聊。
首先笔者申明自己对于民主的各种高调很厌烦,喜欢挑它们的毛病。这是笔者的基本态度,所以如果读者观点相反,感到offended,那么,请不必读下去。
首先,笔者对于民主不准备定义。我这里说的,就是美国模式的民主,至于究竟怎么定义,我没兴趣自我烦恼。I don't care。
接着我要借用一句西方言语:一些人的美味可能是另一些人的毒药。(应该是New Concept English的课文)
所以我一点也不批评美国的民主,因为,这是美国人的美味。(?)
但是如果说到其他地方,那么很多时候,就是毒药无疑。
比如最近台湾选举,国民党胜出,有人欢呼是民主的胜利,因为证明了“民主是腐败的天敌”。但是笔者觉得何等奇怪,因为实际上恰恰我们看到的是:民主是腐败的催化剂。
国民党腐败到败选,说是积50余年而终于爆发。民进党民选上台,可以5年就腐败到了同样地步?其中的道理是简单的:
1。由市场经济的道理,人都是经济个体,按照市场经济提倡的理论,人人为自己,乃是最合理之社会。
2。政治家是人,于是政治家必然谋私利。
3。不在其位,不谋其利。在其位,则得以谋其利。
4。选举每4年一次,所以,必然要抢在在位时,捞个够。否则不捞白不捞。
5。选举本来就难说,不腐败就一定胜选?不捞好处,对于经济人来说,胜选又有何用?总不见的去做活雷锋?为人民服务?
6。所以,在大陆据说有59岁效应。明年退休,今年再不腐败,就没有机会了。那么在台湾,必然成为第3年效应。
所以,说民主是腐败的催化剂。而台湾政治恰恰验证了这点。
闲聊,随便说说,也许offending,but who cares?
阿扁上台了,到国外宣扬台湾的“民主成就”。
阿扁选输了,也是民主战胜腐败。
永远有理啊。
再好的定理,也经不住一个反例。
咱也来白聊一下。
同样的逻辑,可以不可以用在我们执政党的言论上?敢不敢厌烦一下俺们政府的高调?什么“稳定压倒一切”啦,“为人民服务”之类的?俺们都不想反党反政府,不想说俺们领导的坏话,从国家到个人的立场出发都可以理解,可也别明说别人,暗燥俺们领导的面子对不?
谈到台湾选举的道理,偶又对您的高论不理解了。
1。同意。所以,能不能假定某高人,某党在无须监督的情况下可以全心全意为你服务?
2。同意。该结论仅仅适用于民主制度下选出的政治家?
3。同意。
4。同意。那么,如果没有选举,不是可以捞到永远?
5。6。论断基本符合事实,没有考虑政治家道德比较高的少数人,因此有点偏颇,可接合当前时事,有点恶意攻击政府的味道。
执政党要在选举中败选,有民主的投票制度和执政党的不合格是要同时满足的。没有合格的民主制度,是国民党能执政50年的根本原因,可不是国民党民主了才腐败的吧?
理解保持一个稳定政府,进而要守住舆论阵地的重要性,可也别那壶不开提那壶吧?
59岁效应,3年效应,所以选的越多越短促,则越短期行为。呵呵。
每次选过,再糊弄下一次。轮到下一批人腐败。
然后民主派继续忽悠老百姓,这不是真正的民主选举。
这种逻辑,真逗!
3年效应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既然没有选举,那么如何能保证永远有权呢?我们的腐败不光仅仅停留在59岁的水平上吧,用你的逻辑反过来看看我们自己,真得还笑的出来么?
然后不断轮换。选举是出路吗?
可是偏偏有人喜欢把民主挂在口头上。
南美许多国家。呵呵。
我们的政治制度反腐败的保证完全在于执政党的先进性上。大家谈民主对腐败的作用,还能推出一个一二三来,而对于先进性,我们只能祈祷了。
贪污,你老兄承认不以查黑龙江,福建的手段去查上海等中国每个省,都可以查出一大堆来。那个上海首富,还有南京的严介和,没有政府官员罩着,哪来的那么多钱。最新被抓的四川那个4。7亿的富翁的叔叔乐山市长可远没有59岁,对了,我们的新闻媒体还是要讲稳定的,为人民服务吗。
1.2.3步没啥异议,可得出结论:是人上位就要捞。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个结论中,如何上位以及上位多长时间都没有涉及,也就是说这些都不影响上位者“捞”的本质。实际上,制约“捞”是所有上位程序都面临的课题,“监督”是目前唯一的药方,至于如何监督这是个细致活,复杂程度远大于配药,所以不好笼统的说是中药好还是西药好(这个比方可能容易引起误会,换个词,是蒙药好还是藏药好)。
关于短期行为。从前面的结论中已经看出短期行为不是造成“捞”的根本原因,因此可以说不论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捞”都是存在的。那么如果上位者在位足够长,长期行为下的“捞”是否比短期行为危害性小呢?恐怕很难说。因为长期行为的“捞”可以更隐蔽。有了足够长时间去铺垫、准备、隐蔽、掩盖,可以细水常流,可穿千里之堤。当然,真正严格的比较又是个细致活,不好笼统的说谁大谁小。
关于59岁效应。为什么是59岁而不是39、49岁呢?因为在大陆是60岁退休。为什么成为一种效应呢?是因为许多人此时“捞”被捉住了。所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效应也许更为全面:一、临退休前开始“捞”;二、临退休或退休后被捉。对于第一点,难道所有的上位者都是一夜之间从雷锋变成了周扒皮?还是由于权力即将失效引起的焦虑使“捞”从隐性变成显性?由此引出了对第二点的思考:为什么偏偏是临退休或退休后被捉呢?是不是因为人走茶凉才使得监督有机会发挥作用呢?从这个角度来看台湾的选举,民主还是腐败的催化剂吗?还是一张疏漏的但偶尔露峥嵘的大网呢?
在组织部干过一阵子,现在提拔干部也要群众评议,党小组,支部意见.备文而已,到销毁也不见得有人会看.主要是看领导意见.最后提拔的十中有九是群众最反感的哪一个--尽忙着讨好领导了,群众关系就顾不上了.搞定几个领导的成本远小与搞定多数群众,组织部的档案袋里放着举报材料(自己单位里干点坑蒙拐骗的事瞒的过人么?),照样升官--成本极低,回报极高,风险极小.如果说台湾选举是在大混蛋和特大混蛋中选那个大混蛋,那我们的制度就是在大混蛋和特大混蛋中选那个特大混蛋.民进党吃像难看遭了报应,下次国民党民进党吃像就都不敢这么难看了.我们的领导吃像难看占了便宜,下次吃像还要难看了.别看现在差不多,再这么搞几年差距就出来了.开放公平有监督的环境会让官员们多少有些顾忌.上海电信广州电信买设备官员们拿了钱东西还要好,东北电信的官员们只要有钱拿根本不管你卖给他的是什么--发展有差异不是没有道理的.是不是马上要搞普选可以再议,但现在这套玩法肯定得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