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西晋春秋 -- 陈不到底

共:💬103 🌺19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蜀汉这段没掺和进这间谍战么?好像光吃亏没赚过便宜。
家园 诸葛亮此次北伐的目的一直都有争议

此次出兵的规模是孔明五次北伐中最少的,只有万把人,目的也不明确,不知道蜀军到底是想只夺取陈仓还是想打通陈仓后进军关中? 如果是前者,陈仓离蜀军防线较远,拿下了也很难守得住(陇西的郭淮,关中的曹真都不是吃素的)。如果是后者,蜀军只有十几天的粮草啊,难道他真的以为十几天就能凭这一两万人搞定曹真?这完全不符合孔明的谨慎个性。

因此,有意见认为,是年曹魏东线惨败后,已从各地调派援军增援东线,并重新调整了军事部署,任命了满宠为扬州地区的新统帅,魏国关中主力也被抽调东下救援。在盟国受到空前压力的时候,孔明在西线虚晃一击,使原本东调的部分主力又由张郃带回!而孔明看敌人上钩,于是安然退兵!没料到,陇西方面跟来了一位叫王双的SB......

家园 这恐怕是高抬孔明了

因此,有意见认为,是年曹魏东线惨败后,已从各地调派援军增援东线,并重新调整了军事部署,任命了满宠为扬州地区的新统帅,魏国关中主力也被抽调东下救援。在盟国受到空前压力的时候,孔明在西线虚晃一击,使原本东调的部分主力又由张郃带回!而孔明看敌人上钩,于是安然退兵!

就那点军粮,敌人不上钩也要往回撤啊。

个人认为诸葛亮这次就是想趁魏军东调试探试探,捞点便宜。就以他不充分的后勤准备,干不成任何大事。

家园 早知道按春夏秋冬写~~

本来就是春秋么

家园 蜀汉真的是比较落后

很多事都只是自己窝在山沟沟里,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问题,你看张郃在荆州、陇西之间跑的多欢快,

魏吴之间也就是大江而已,做个船就行了,派间谍搞渗透都方便,

而蜀汉这边,派个人吧,还得翻山越岭的,太慢了

家园 这个目的恐怕不大成立

此战之后,吴国可没压力,全国上下正准备立新皇帝呢

只能还是交通!交通!的难题,诸葛亮听说魏东线战败,关中军队减少,就想抓住这个机会,可这会是冬天,本来粮食就少,再从别的地方运粮太慢,诸葛亮又不想失去这个机会,所以就贸然出兵了,他的暂时目的应该是打个胜仗,再劫个粮什么的,完全视情况而定。所以不等魏援军到达,就及时撤退了。

那个王双~~实在是不知名,也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军队不多,否则哪个无名小卒敢追诸葛丞相的大军啊

家园 吃的亏倒很大

费祎都让间谍杀了

家园 【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229

229年

229年春,49岁的诸葛亮派部将陈式攻武都、阴平(都属益州,靠近魏雍州边界),自己则挺进至建威(在天水郡与武都郡边界,今甘肃西和县西),本欲攻打陈式的雍州刺史郭淮退兵。武都、阴平两郡复归蜀汉。这后来算作诸葛亮第三次北伐(二、三次的规模都很小,算作北伐实在是很勉强),武都、阴平的收复巩固了益州北部的蜀汉疆界,诸葛亮因此复丞相职。取道陈仓北伐的失败,使得诸葛丞相再次把目光改向祁山,为下一次的大战作准备。

四月里,在吴地许多地方都说有黄龙啊、凤凰啊什么的出现,孙吴群臣趁机劝孙权登记~称帝,孙权早就因为头年的大胜曹休而按耐不住,所谓龙凤吉兆的出现、群臣的进劝,无非都是做皇帝的套餐头菜而已。于是,48岁的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年号黄龙。

随后,孙权分别遣使节渡海去辽东联系公孙渊,西向去成都给盟友蜀汉通报。

蜀汉君臣听说盟友孙权也作了皇帝,顿时大乱,这天下如今三个皇帝,最弱的蜀汉怎接受得了。在汉中的诸葛亮说,孙权想当皇帝已经很久了,现在的两个太阳是早晚都要发生的,为了对付北边的假太阳,孙刘并列称帝也不是不可行。

于是在六月里,蜀汉使节陈震造访孙权,孙刘达成协议,同盟继续并约定日后平分天下。

曹魏这边,对孙权的举动并不惊讶,该怎样还怎样。而辽东的公孙渊却偷偷的与孙权互派使节,一时关系融洽不亦乐乎,曹睿对这些也睁一眼闭一眼。

(公孙渊的势力范围是今天的环辽东湾附近加上朝鲜半岛北部,公孙渊所在在今天的辽宁省辽阳市,这个地方现在坐火车从洛阳到达也得一天两夜,更何况1800年前,纵是有什么事发生,传到曹睿那里也是旧闻了)

六月,曹睿的另一个儿子曹穆也夭折了。曹睿这时25岁左右,老子曹丕这个年龄时候的儿子大部分都会打酱油了(当然也得让他们打才行),曹睿其实也能生,儿子起码先后有三个,女儿一堆,但就是没活下来的。

头一年,老头司徒王朗因为曹睿连着夭折幼子,就上疏说,“以前周文王十五岁就生了武王,随后连着十个儿子,(这是老姬家的福气);可是武王到老才有个成王,小孩子势单力孤后来屡有变故。文王、武王都是圣王不分上下,可这生孩子上可差远了。(这个,您,您……)blablabla……”。曹睿当然明白,爷爷曹操光儿子就25个,老子曹丕也有7个,到自己这一拨却如此贫瘠,王朗的意思是皇帝您再加把油,多光顾一下后宫,也好让我们做臣下的不必担心曹魏后继无人。

(但是,曹睿却使不上劲儿,不能说他不耽于后寝。此时他已经不喜欢那个出身低贱的毛皇后,另一个来自西平世家大族的郭夫人得到了宠爱。曹睿的不争气,恐怕是曹丕的基因在作怪,曹睿兄弟七个,这个时候就剩下两个弟弟了)

曹睿后来给王朗回信说,(这个~)谢谢关心啊,后嗣的事我一定会注意的~~

七月,曹睿下诏说,“礼,王后无嗣,(可以)择建支子以继大宗。(这个在以前也是有先例的)……blablabla……今后万一有诸侯入奉大统,一定要正正式式的,群臣不准说闲话。这个写在金策里,藏之宗庙,著於令典。”

(三年以后,曹睿的第三个儿子不到一岁即夭折,无奈之下领养了两个儿子曹芳、曹询,皇帝后宫之事向来隐秘,也没人知道这两个孩子的确切来历,只是有小道消息说曹芳是曹睿亲叔叔曹彰的孙子。曹睿先立诏明确皇族旁支可以得继大统,才选了别人的孩子,恐怕是他知道自己不行,早作打算,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寿命比老子还短……)

十月,尚书卫觊(*注二十六)上疏说请求设置律博士,详细解释刑法条例。

曹睿一贯重视司法,年幼时就注重法理的学习,登基后常说,“狱者,天下之性命也。”也常常旁听大狱审判。这次卫觊的提议,使得曹睿考虑重新修订魏律,以修正繁杂的汉律体系。

延自两汉的律法到了这时已经是二万六千多条,将近七百七十三万字,再加上汉末的各式流派对律法的集注,繁琐复杂已让人无所适从,所以卫觊才有设立律法博士的提法。

对司法有所研究的曹睿下诏指定司空陈群、散骑常侍刘邵等人修订《魏律》,并下令儒家对司法的注解只承认汉末大经学家郑玄的那套理论。

陈群、刘邵都是当时的大儒,曹魏这次对法律的修订在律史占有很大的地位。但和之前战国时李悝、商鞅等人立法不同的是。之前的立法是由法家代表人物制定,魏的法律修订却是儒家代表人主持的,这使得《魏律》充满了浓厚的儒家思想。

商鞅、韩非等法家提出“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的一刑制思想,在经过两汉时贾谊等大儒重申“刑不上大夫”的鼓吹,在这个时候的曹魏则正式以八议八律,用法律形式承认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此后,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唐皆以八议八律,成为固定的法律制度。繁琐的汉律是修改少了,可是先秦法家可贵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进步思想,在这时却消失了。

魏律的修订如同之前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是同一道理,都是曹家为了获得儒道世家的支持,后来到晋的法律修订更是强调儒道的劝化作用,这个后面会提到。大家所熟知的君臣、父子、夫妇这些所谓的封建伦理纲常,就是在这时具有了超越法律之上的效应,是中华法系的礼治特点,也是中华民族迂腐于儒道的悲哀。

十一月,头年上疏的曹植被徙封为东阿王,比之前的封地雍丘离洛阳远了许多。

年底冬天的时候,蜀汉的诸葛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城于沔阳(今陕西勉县),筑乐城于城固(今陕西城固县),等于在汉中三谷道的东边两处的谷口设置了桥头堡,以防备魏军的攻击。

*注二十六

河东人卫觊是后来灭蜀监军卫瓘之父,也可以算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祖师爷之一~呵呵。

汉魏时候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除了传统的汉隶、章草两种书体之外,当时又创新了行书和楷书。此后,一些著名的书家钟繇、梁皓、韦诞、卫觊、索靖等人应运而出(都是北方魏人),其中以钟繇最为著名。他能写隶、楷、行、草诸体,尤善楷书。钟繇的书法风靡魏晋,是当时书法界当仁不让的头牌,后来西晋末丧乱王导渡江,还专门把钟繇的《宣示帖》带在身边。

卫觊、卫瓘、卫桓三代都是有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最重要的老师卫夫人卫铄是卫桓的侄女。王羲之(生于303年)拜卫夫人学书法的时候大概十几岁,老师卫夫人的书法除了家传,更大的是继承了钟繇的书法体系。

钟繇是卫夫人爷爷辈,老爷子活得很长,大概70多岁,到卫觊上书第二年(230)才过世,不久卫觊也去世,儿子卫瓘年仅十岁,钟繇老爷子早已入土。而当时备受推崇的钟繇书法流传很广,后来的卫夫人(生于272年)天资聪颖自学成才(当然也有书法世家的环境作用),才得以让小徒弟王羲之发扬光大。

再跑题八卦一下,想长寿多写写书法,曹家应该多向钟繇学习,人老爷子70岁还能出个儿子钟会,真是~~真是厉害啊……

关键词(Tags): #西晋春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都4朵花了还没人抢沙发啊,看来只好便宜我了。

孙权称帝后蜀汉群臣愤恨,绝交之声不断,是有原因的。帝和王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王所管理的是一国,范围有限,帝理论上管理的是天下。尤其经过西汉东汉两代对少数民族的军事行动,周围的少数民族已经称臣,形式上和一定程度的实际上归附。东汉皇帝玺印共两套六枚,一套刻有“皇帝玉玺”等字样,另一套为“天子玉玺”等,对内诏书使用皇帝字样的那套,对少数民族使用天子字样,意思为我是天下之主。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并非说说而已。

回到东吴称帝这件事上,称帝后还堂而皇之地跑到蜀汉要求承认,实际上政治上是当面给蜀汉一记耳光,否认蜀汉政权的合法性。诸葛亮力排众议认同,现在看起来是忍辱负重高瞻远瞩,当时内心的屈辱恐怕也是相当的,等于挨了耳光后还要称赞您真有力气。这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夷陵大败刘备去世后邓芝出使,也有类似意味。毕竟政治要凭实力说话,力气最小的蜀汉受的气实际上是最多的。

家园 【原创】西晋春秋 司马懿时代 230 上半年

230年  上半年

年初,魏因扬州前哨合肥城年久(是曹操对抗袁绍时修的,张辽等人就是在这座城屡次击退孙权进攻的),于是修筑合肥新城做驻军点。

吴那边,当了皇帝的孙权不知哪根筋走弦,不顾陆逊、全琮反对,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多士卒出海寻找夷洲及亶洲,打算去掳掠一些当地土著作劳动力和充军。夷洲是今天的台湾,亶洲有说法是今天的琉球群岛,在孙权的时候,也只是有人因为风暴才偶尔漂流到这些地方,对于沿海的孙吴来说,这些地方还只是传说中的海岛,并没有准确的航线。

孙权所在的长江中下游,这时还算不上经济发达地区,现在我们看地图好像孙吴的面积很大,可是今天的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江西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各省这广大的东南弧形地带,所生活的是被称为百越的多民族部落,孙吴能控制的也只是少数发达的郡县。

但是孙权的吴国,却是自先秦以来定都江南的最大政权,汉化度已经很高的百越民族只是众多部落依据山险、不纳王租才被称之为山越。孙权在这样偏僻之地与中原对抗,有这么多人却不能收钱也不能征兵,自然很是不满。孙吴与蜀汉结盟,老是出工不出力,也是因为孙吴的大半精力都用在讨伐山越的战争中了,吴的主要将领几乎都参加过,而吴从对山越战争中获得的士卒累计就达十多万,更不要说强行迁徙屯田的山越居民了(而孙权对山越的开发正是日后东晋偏安江南的基础。蜀、吴两国能对后世产生影响的还是孙权的吴国,后面慢慢说)。

孙权对夷洲及亶洲的远航,是想再开辟一个海上“奴隶”运输线,而且孙权对自己的造船技术也是相当自信,此时最大战船据说就可以承载三千士兵,现在的航空母舰除了美国的那几艘人员编制在五、六千人外,其他国家的也就一两千人,可以说当时孙吴的造船技术已是非常先进了。

于是,这次被写进今天历史教科书的海上远航,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这个时候,在洛阳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事件。

时任司徒的董昭,针对洛阳当时流行的浮华风气,向曹睿上疏说,

“凡有天下者,都是敬重敦朴忠信之士,痛恨虚伪不真之人者,是因为后者毁教乱治,败俗伤化。现在有这么一批年少者,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不以孝悌清脩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这些人合党连群,互相吹捧,对于依附同意的人大加赞叹,不附者就诋毁怪罪。还因为这些人的地位,使得执法的官吏畏其权势,不能指摘(他们的错误)矫正。甚至他们的奴客冒充官员,在宫廷内的机密部门传送书信,互相探问吹捧。这样的事,都是法不能允许,刑不能赦免的,甚至比当年的魏讽(曹操晚年时人,以口才名动邺城,后阴谋联结党徒谋反被株)还要严重。”

70多岁的董昭是曹操时代的旧臣,他所指的“当今年少”,是当时在洛阳的诸葛诞、邓飏等号称四聪八达的一批年轻人。

四聪八达,还有个三豫,说法是夏侯玄等为四聪;诸葛诞等为八达;中书监刘放子刘熙、中书令孙资子孙密、吏部尚书卫臻子卫烈三人为三豫,还有何晏、丁谧、毕轨等人。这些名号是因为诸葛诞、邓飏等人聚集在李胜家互相吹捧得来的。

夏侯玄,夏侯尚子,父亲死后入京,20岁就出任散骑黄门侍郎。但是因为轻视曹睿出身低微的小舅子被皇帝闲置。

诸葛诞,诸葛丰后人,与蜀汉的诸葛亮是同宗,前文提到过,那个同杜畿一起遭遇沉船的尚书郎,此时是御史中丞尚书。

邓飏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后人,年纪轻轻就在洛阳很有名,此时任中书郎。邓飏为人贪财,曾经有人用父亲的侍妾赠给邓飏来买官做,被当时人讥讽为“以官易妇邓玄茂”。

李胜的父亲是张鲁的旧臣,曹操收服汉中后,一同迁徙到北方。李胜此时交游洛阳,与曹爽一干公子哥关系很好。

何晏前面提到过了,就是曹丕非常讨厌的“假子”。曹睿同样不喜欢此人,听说何晏爱擦粉,就在大夏天赐给他热汤面,何晏边喝边擦汗,脸是越擦越白。何晏在曹丕那里得不到位子,在曹睿时也同样赋闲。

丁谧的父亲丁斐做过曹操的典军校尉,丁谧因为父亲的名声此时任度支郎中。

毕轨的父亲是典农校尉,本身又是皇亲(儿子娶的是曹家公主),家资殷富,年龄较大,时任黄门郎。

刘熙、孙密、卫烈名声才干差了许多,只是因为正当权的老子的缘故,也混迹其中。

这些人基本都在中央供职,都是中书省、尚书省、侍中寺的中级郎官,本身又是高干子弟,互相吹捧,应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这些,明眼人看出来不过是一群太子~党而已。这些太子~党围绕在同是宗族,又与当今皇帝交好的大将军曹真长子曹爽身边,并推崇夏侯玄、何晏两人为首。

何晏此时40岁左右,年长许多于这些公子哥,但他以皇亲之重,再加上好声色,美姿容,而由他改自药方的五石散,被他说得神乎其神,当然是这些公子哥崇拜的对象。何晏不仅是磕药的祖宗,也是空谈的先锋,因为两代皇帝的闲置,何晏得以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他喜好的老庄,与夏侯玄交好,也与司马懿长子时年22岁的司马师关系亲密。

只是这时的公子哥真没几个有真才实学的,还没人有能力与何晏辩论,使得此时的魏晋思想,仅仅停留在玄学产生前的空谈阶段而已。

(魏晋玄学的大家王弼此时才4岁,向秀3岁,后来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那几位名士阮籍20、嵇康7岁、山涛15,王戎还没生呢~~)

曹睿对董昭上疏的内容深表赞同,这帮公子哥在洛阳的浮华名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26岁的曹睿厌恶之极,二月里下诏书把这些浮华不务正道的家伙们全部革除,包括诸葛诞、邓飏、李胜、丁谧、毕轨;而夏侯玄、何晏本来就不被曹睿亲近,但因为身份超然,没有受到浮华案的太多影响。与皇帝亲近的曹爽看着这些小哥们儿都落了闲,恐怕是高兴还来不及呢——都被免官了,当然更有时间凑在一起空谈游玩了。

8年以后,曹睿对吏部尚书卢毓(汉末名士卢植幼子)说,“选举人是否得当,可全在卢先生。千万别选举‘名士’,所谓‘名’,不过如画地作饼,一点实用也没有。”

卢毓回答说,“依靠‘名’声虽不能招致异才,但起码可以得到常士。臣愚鲁不足以识别异才,但对得到的一般人才,却可以随后进行考验测试。古时就有考课的制度,只是现在荒废无用,才使得现在的士人以互相吹捧为标准,到底谁是真正的人才,已经是虚实难辨了。”

曹睿对卢毓的提议,根本与此时曹魏的九品中正选官制背道而驰,卢毓委婉的避免了这个问题,只说可以选了官之后,再以考科评价官吏是否合格。考课制度是从战国就开始形成规模的考核官吏政绩的体系,到了三国时期因为战乱频繁荒废,魏的考课大部分是针对州郡级别的官吏,考核标准无非是户口垦田、钱谷出入、治安状况和供给军备军粮这些内容,比如前面那位落水而亡的尚书仆射杜畿,他做河东郡太守的时候,河东郡“常为天下最”,这个‘最’就是考课成绩的优等,杜畿在河东十六年,当年曹操在关中大破马超、韩遂,杜畿就供粮二十馀万斛,曹操军队完全仰仗河东郡的支持,杜畿因此考课成绩优异,大受曹操赞赏。

但是曹魏中央官员的考核,却一直没有实施,卢毓的回答使曹睿决定作考课法。

(这次考课法引起曹魏官员上下大讨论,却因为不久后曹睿的去世而作罢,后面慢慢谈)

此年的浮华案则引起曹魏对中央官员考课制度的第一次讨论,

杜畿之子杜恕时任散骑黄门侍郎,史称“时又大议考课之制,以考内外众官”,杜恕因此上疏评论,三国志本传有全文。

杜恕的上疏,缘起是评论科考,具体的内容却是从评法开始,他引用儒家经典说,“世有乱人而无乱法”,法为人所用,决不是人为法所制,好比人是医生,法是针药,针药是死的,医生是活的,面对相同的病状,庸医使用相同的针药可以杀人,良医却能活人,可见分别不在针药,而在医生的贤愚。有了好人,什么坏法都可以弄得好,有了恶人,什么好法都要变坏,可知治乱之由,不在法而在人。现在提议课考的人,明确依法的本意是好的,但对于现在的社会还不够尽善尽美。除了制定的科考内容,还要显扬其名声,(达到以德化人的效果)。

为君为臣,一定是以“君为元首,臣作股肱,明其一体相须而成”,(即儒家所提倡的尊君卑臣,君要有德行能审查真伪,惜物爱民。卑臣是君主手足,辅助君主),而绝不是“大臣守职辨课可以致雍熙者哉”,并不是只死守那套死板的课法就能达到国家兴盛。

现在的人,一昧的崇尚商鞅、韩非的法术,认为儒家已不再切合实际,“此最风俗之流弊,创业者之所致慎也。”

杜恕认为想要避免出现像诸葛诞、邓飏这样的浮华之士充斥官场,不是简单依靠制定科考之法就能解决的,而现在的人全都轻视儒道,而(因曹氏祖孙曹操、曹睿重法术)“师商、韩而上法术”,这才是最大的问题。首先还是人,而不是法制。

这个时候的杜恕,仅仅才到皇帝身边供职两、三年而已,他父亲杜畿去世后,居家的杜恕十分低调,是此时高干子弟的一个异类。曹睿因为他父亲有功,又因公去世,在杜恕成年后,将他任作散骑黄门侍郎,这是一种在皇帝身边侍从,比如给皇帝提个醒,做个建议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实际的指派任务,一旦因为时政某事发表的意见被皇帝采用,就有可能继续升迁到别的实权官职。这个散骑侍郎的位置,通常都是重臣子弟的实习期,比如曹爽、司马师都是从这个职务起家的。

杜恕此时25岁左右,却相当老成持重,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他父亲杜畿不仅是行政好手,更是尊儒学贵德行重名节的典范,他所任太守的河东郡,“举孝子、贞妇、顺孙”,“修戎讲武,又开学宫”,杜畿亲自出任执经教授,史称“河东特多儒者,则畿之由矣”。(*注二十七)

杜恕的两个弟弟都精通经学。他父亲在河东时,“崇宽惠,与民无为”,遇到郡民互相诉讼,杜畿出面“为陈大义”,让诉讼的双方回家反省思考,如果还是不行的话,再来诉讼。这种亲身德化的效果,是乡邑父老“自相责”,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不难理解杜恕这次上疏的内容。

头一年,镇北将军吕昭兼任冀州刺史,杜恕就上疏直言,

“像冀州这样魏国人口最多的大州,位置既不在吴、蜀边境,也不靠近北方胡地,为什么还要由军事将领出任管民事的州刺史?!现在魏靠近吴、蜀及胡族边境的各州,都在用兵,能给中央和这些地区提供经济支援的只有兗、豫、司、冀这几个尚属内地的州郡了,这种情况,出任州刺史的应该是专事民事的人才,如果非要在北方安置大将镇守,那就再另外安排,那样所设置的费用,与(吕昭)身兼两职没有差别,可是陛下却因宠把吕昭身兼文武两职。

这么说来,国家是以人择官,不是为官择人也!

(我认为)官得其人,才能政平讼理;政平才能使民富贵,而使诉讼法律的事件减少。陛下继位以来,天下断狱的官员有百数十人,每年都在增加,到现在都已经五百多人。如果不是因为(陛下的)政教失败,那就是州郡长官的失职了!”

杜恕这两次的直谏上疏,并没有什么成效,以他此时的资历,人轻言微,在当时人欲横流的时代得不到什么共鸣,皇帝重的是法,臣子重的是术,年轻人则热衷于空谈,杜恕片面的主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德行礼仪,在这个时代,太浪漫了……

*注二十七

杜畿与太仆李恢、东安太守郭智关系很好。李恢有个儿子李丰,郭智有个儿子郭冲,都是当时比较有名的年轻人,尤其李丰。但杜畿当时并不看好他们,别人都认为杜畿没有看人的眼光。

就在杜恕低调出仕的时候,李丰已是当时驰名一时的年轻俊才,只是此时还没人能猜到李丰最后的结局。

那个郭冲一直在郡守的位置,看来是没有在升迁的机会了。不过郭冲倒是能讲故事,他写的“郭冲二三事”,里面就是生搬硬套的把驻守宛城的司马懿,与第一次北伐的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计。此人简直是早年的小说家,罗贯中的祖师爷了。

关键词(Tags): #西晋春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送花,顺便坐个沙发,呵呵。
家园 花,原来还以为老兄写错了

蜀汉有个说马超李恢,李丰是李严的儿子。还以为他们里通外国呢。查了资政通鉴,原来除了他们,在魏国还有一套李恢李丰阿。没想到那时候叫这个名字的这么多。在袁术手下就有个李丰,好像吕布手下也有。另外张南、马忠也有两套。连诸葛(liang4)都有俩。真俗。

家园 杜恕的结局是悲惨了一些,不容于魏晋两家

不过有个大牛儿子杜预, 想必也算是种安慰吧

家园 hehe~这个李恢是记载杜恕言行的杜氏新书里的说法

在魏略里,李丰的父亲却是叫做李义的,裴松之说李恢是别名。

那个时候的人名大部分都是俩字,重名的自然很多,中国人起名字也不容易哈~~

家园 杜恕还是很牛地

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是杜恕的子孙。

唐太宗李世民应该看过杜恕的文章,因为那句“水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好像还是杜恕提出来的,不知道是不是,哪位具体清楚,也指正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