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左传》本末分章全译 -- 桥上
《昭十八年传》:
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p 1394)(10180301))(024、111、109)
火作,子产辞晋公子、公孙于东门,使司寇出新客,禁旧客勿出于宫。使子宽、子上巡群屏摄,至于大宫。使公孙登徙大龟,使祝史徙主祏于周庙,告于先君。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商成公儆司宫,出旧宫人,置诸火所不及。司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城下之人伍列登城。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徵,郊人助祝史,除于国北,禳火于玄冥、回禄,祈于四鄘。书焚室而宽其征,与之材。三日哭,国不市。使行人告于诸侯。宋、卫皆如是。陈不救火,许不吊災,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p 1395)(10180304))(024、111、109)
我的粗译:
三年后,我们昭公十八年(公元前五二四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晋顷公二年,楚平王五年,陈惠公六年,蔡平公六年,郑定公六年,齐景公二十四年,宋元公八年,卫灵公十一年,曹平公四年,杞平公十二年),进入夏五月,开始在黄昏时能看见“火”(心宿二——天蝎座α星)。到丙子那天(杨注:丙子,七日。),起风了。于是我们一位大夫梓慎预言:“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这叫做融风,是“火”的发端;只要七天,这“火”就会发起来吧。)”。
隔一天,戊寅那天(杨注:戊寅,九日。),风刮得特别大。到第七天,壬午那天(当为十三日),风更大了,宋、卫、陈、郑四家都着了火。梓慎登上大庭氏之库望气,然后说:“宋、卫、陈、郑也。(着火的是宋、卫、陈、郑。)”,果然,没几天,这四家都来通报他们那里发生了火灾。
火起来后,郑国执政的卿子产在东门送走了晋国的公子、公孙,让司寇负责把新的外来者送出去,老的外来者则不让他们离开住处。还派子宽和子上巡视宗庙建筑,包括太庙。派公孙登把占卜用的大龟挪出来,又派祝和史把祖先牌位连装牌位的石匣挪出来,集中放到周庙,并禀告前面那些主上。下令府人和库人全部到岗警戒。让商成公通知司宫,把先君的宫女都请出来,转移到火烧不到的地方。让司马和司寇率领部属在着火点附近路上列队待命,处理过火点的善后。所有住在城墙边上的人都按编制登城警戒。
第二天:下令“国”(城)之外各处的野司寇要保证随时完成征发的要求;下令郊人协助祝史,在城北筑坛,祭祀水神玄冥和火神回禄,以禳除火灾,并向四鄘祷告求福;登记受灾家庭,减免其征发并资助建屋的木材;下令举哀三天,“国”(城)中停市。并派出行人通报各家诸侯。
宋国和卫国也都这样,但陈国没救火,而许国则不派人慰问受灾国家,于是贵族们就都明白了:陈国和许国会率先灭亡。
一些补充:
下面是天蝎座的图片,出自《天文与星空》:
下面再贴一遍丙子到壬午的干支排序,二者加上中间的五天一共七天: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
下面再贴一遍鲁这个“国”以及宋、卫、陈、郑四个“国”之位置在天地图地形图上的标注,图中可见,四个“国”中最近的离鲁这个“国”直线距离也有二百公里,按当时梓慎可能登到的高度,其实是看不见这四个“国”的:
以上第二段是《左传》这个教材中关于如何应对火灾的行动要点,当然也反映本段《左传》的作者认为子产这一次处理的很漂亮。类似的应对火灾的行动要点《左传》中还有一处,侧重点不太一样。这反映应对火灾是当时的大事,家族的领导必须知道如何处理,所以《左传》中会教。下面是《左传》中另一处应对火灾的行动要点:
夏五月辛卯,司铎火。火踰公宫,桓、僖災。救火者皆曰顾府。南宫敬叔至,命周人出御书,俟于宫,曰:“庀女,而不在,死。”子服景伯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命不共,有常刑。校人乘(shèng)马,巾车脂辖,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济濡帷幕,鬱攸从之。蒙葺公屋,自大庙始,外内以悛。助所不给。有不用命,则有常刑,无赦。公父文伯至,命校人驾乘(chéng)车。季桓子至,御公立于象魏之外,命救火者伤人则止,财可为也。命藏《象魏》,曰:“旧章不可亡也。”富父槐至,曰:“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于是乎去表之槀,道还公宫。(《哀三年传》(p 1620)(12030201))(135)。
关于“融风”,杜预注云:“东北曰融风。融风,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中国古代一直有出自不同方位的风性质不同且名称亦不同的说法,下面是殷代四方风甲骨的图片,其内容为:“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夹,风曰微;西方曰夷,风曰彝;北方曰宛,风曰伇。”,图片出自《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即将开展,众多国宝级藏品将亮相》:
另外,这里出现所谓“野司寇”,恐怕反映了当时郑国已经有控制所谓“野人”的比较完备的行政机构,并且对他们有日常的征发,有可能会用他们上战场。若如此,这就改变了原来只用“民”作战士的传统,也是对原有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郑国有庄公的远见,有子产的明智,土地开发的又比较充分,而且夹在两大霸主之间,身处四战之地,出现这样的改变也是应该的。
杜预注“玄冥、回禄”曰:“玄冥,水神。回禄,火神。”
“四鄘”杜预注:“鄘,城也。城积土,阴气所聚,故祈祭之,以禳火之余災。”
杨伯峻先生注“君子是以知陈、许之先亡也”曰:“哀十七年楚灭陈,定六年郑灭许。”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宋”——“商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60,北纬34.38(宋国,商丘-老南关。有遗址,西3050,南1100以上,北1400。东周)。
“卫”——“帝丘”推测位置为:东经115.10,北纬35.65(濮阳县-高城村南,安寨、七王庙、冯寨、东郭集、老王庄。僖三十一年——前629,卫迁于帝丘)。
“陈”推测位置为:东经114.88,北纬33.73(淮阳县城)。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许”——“城父”——“夷”——“东夷”推测位置为:东经115.98,北纬33.64(亳州-城父镇,夷-城父,昭九年迁来,昭十八年迁析)。
“许”——“白羽”——“析”推测位置为:东经111.49,北纬33.31(莲花寺岗,“许”昭十八年迁来,定四年迁容城)。
《昭二十年传》:
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梓慎望氛,曰:“今兹宋有乱,国几亡,三年而后弭。蔡有大丧。”叔孙昭子曰:“然则戴、桓也。汏侈,无礼已甚,乱所在也。”((p 1406)(10200101))(091、107、109)
我的粗译:
过两年,到我们昭公二十年(公元前五二二年——按公元纪年冬至实际当在公元前五二三年底,周景王二十三年,蔡平公八年,宋元公十年,郑定公八年),春王二月己丑那天,太阳到达“南至”那个最低点。我们的日官梓慎登台望气之后说:“今兹宋有乱,国几亡,三年而后弭。蔡有大丧。(本年宋国会动乱,他们“国”都差点灭了,三年而后才能平定。蔡国则会有大丧。)”。于是我们的卿叔孙昭子(叔孙婼)指出:“然则戴、桓也。汏侈,无礼已甚,乱所在也。(那宋国该是戴族和桓族出事,他们奢侈任性,非常没规矩,动乱的根就在他们那儿。)”。
一些补充:
这里预言了两场事变,又展现了鲁国一位重要人物叔孙昭子的能力,所以这段《左传》出现在三章中,与本章有关的是年末蔡平公(蔡侯-廬)之去世,即所谓“蔡有大丧”也。
杨伯峻先生注“二十年春王二月己丑”曰:
据《隋书•律历志》引张胄玄说、《新唐书•历志》一行说及王韬、新城新藏推算,朔日实为庚寅,王韬且谓己丑为正月晦。是年冬至,据张胄玄推算在辛卯,王韬、新城新藏同,则己丑为二月初二也。(己丑,朔日。)
杨伯峻先生注“日南至”曰:
(杜《注》:“是岁朔旦冬至之岁也,当言正月己丑朔日南至。时史失闰,闰更在二月后,故《经》因史而书正月,《传》更具于二月记南至日,以正历也。”)孔《疏》:(谓)“历法十九年为一章,章首之岁必周之正月朔旦冬至。僖五年‘正月辛亥朔日南至’,是章首之岁年也。计僖五年至往年合一百三十三年,是为七章。今年复为章首,故云是岁朔日冬至之岁也。朔日冬至,谓正月之朔,当言正月己丑朔日南至。今《传》乃云‘二月己丑日南至’,历之正法,往年十二月宜置闰月,即此年正月当是往年闰月;此年二月乃是正月,故朔日己丑日南至也。时史失闰,往年错不置闰,闰更在二月之后,《传》于八月之下乃云闰月戊辰杀宣姜,是闰在二月后也。”但古历粗疏,于天象未尽相合。(孔颖达据相传之古代六种历法(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相同点以推算,去年应于十二月后置一闰月,而史失之,是也。)王韬《春秋朔闰日至考》谓此年建亥,即认为去年若置闰月,则此年建子矣。(至谓“己丑为正月之晦”,则不可从。)何幼琦《左氏日南至辨惑》论此甚详。
何幼琦《左氏日南至辨惑》网上可以找到,他的主要观点是:错误的“日南至”记载不是《左传》原文,而是汉代的刘歆塞进《左传》的。
杨伯峻先生注“梓慎望氛”曰:
杜《注》:“氛,气也。”(《周礼•春官•馮相氏》郑玄《注》云,“世登高台,以观天文”,则)《墨子•迎敌祠篇》、《史记•文帝纪》皆言望气以觇吉凶。梓慎,鲁之日官,故登台望气。
下面是湖南马王堆一号墓主棺——黑地彩绘棺的图片,其上有大量云气纹,图片出自《马王堆汉墓文物:黑地彩绘棺》:
杜预《注》“然则戴、桓也”云:“戴族,华氏;桓族,向氏。”
“蔡”——“新蔡”推测位置为:东经114.99,北纬32.75(新蔡二高周围,有遗址,省保。昭十一年蔡灭,昭十三年复封于新蔡,哀元年因楚围请迁,哀二年迁于下蔡——州来)。又:如据陈伟先生,则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7,北纬32.6(先秦、汉晋-新蔡故城实应在北魏以后的新蔡县治以西、汝水南岸一带。——陈伟 《楚“东国”地理研究》 (p 022))。
《昭二十年经》: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廬卒。((p 1406)(10200005))(109)
《昭二十一年经》:
二十有一年春王三月,葬蔡平公。((p 1423)(10210001))(109)
《昭二十一年传》:
三月,葬蔡平公。蔡-大子朱失位,位在卑。大夫送葬者归,见昭子。昭子问蔡故,以告。昭子叹曰:“蔡其亡乎!若不亡,是君也必不终。《詩》曰:‘不解(xiè)于位,民之攸塈(xì)。’今蔡侯始即位,而適卑,身将从之。”((p 1424)(10210201))(091、109)
我的粗译:
下一年,到我们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五二一年,周景王二十四年,楚平王八年,蔡悼公元年),三月,为蔡平公(蔡侯-廬)下葬。葬礼上,蔡国大子朱(马上就是蔡侯-朱)没在应有位置,而到了臣属位置。我们去送葬的大夫回来后,去见我们的卿昭子(叔孙昭子,叔孙婼)。昭子问他蔡国情形,他就把这事告诉了昭子。于是昭子感叹:“蔡其亡乎!若不亡,是君也必不终。《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今蔡侯(蔡侯-朱,大子朱)始即位,而適卑,身将从之。(蔡国怕要覆灭了吧!即便不覆灭,他们这位主上也一定没结果。《诗》里说:“位置要占住,‘民’才有幸福。”,现在这个蔡侯刚刚即位,就去了臣属位置,自身早晚会成人家臣属。)”。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蔡-大子朱失位,位在卑”曰:
杜《注》:“不在適子位,以长幼齿。”《仪礼•士丧礼》及《既夕礼》、《礼记•丧服大记》俱载有父死,適子应在之位,而国君之葬,太子亦应有固定之位。而蔡平公葬,其太子朱不在其应在之位。
杨伯峻先生注“不解于位,民之攸塈”曰:
《诗•大雅•假乐》。解同懈。失位则是懈怠不严肃。塈,息也。
《诗•大雅•生民之什•假乐•卒章》:“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诗经今注》 高亨 注 (p 412))。桥:“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这两句诗在《左传》中多次有人引用,可见“位”在当时有重要意义。
《昭二十一年经》:
冬,蔡侯-朱出奔楚。((p 1423)(10210006))(109)
《昭二十一年传》:
蔡侯-朱出奔楚。费无极取货于东国,而谓蔡人曰:“朱不用命于楚,君王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欲,楚必围蔡。”蔡人惧,出朱而立东国。朱愬于楚,楚子将讨蔡。无极曰:“平侯与楚有盟,故封。其子有二心,故废之。灵王杀隐大子,其子与君同恶,德君必甚。又使立之,不亦可乎!且废置在君,蔡无他矣。”((p 1430)(10210701))(110、109)
《昭二十三年经》:
夏六月,蔡侯-东国卒于楚。((p 1440)(10230005))(109)
我的粗译:
《春秋经》上这条“蔡侯-朱出奔楚”就在本年冬天。之前,费无极从“朱”的叔叔、隐大子之子“东国”(蔡悼公)那里得了贿赂,然后去威胁蔡国那些主事大夫说:“朱(蔡侯-朱)不用命于楚,君王(楚平王,楚子-居)将立东国。若不先从王(楚平王,楚子-居)欲,楚必围蔡。(“朱”不肯好好听从我们楚国,我们“君王”打算改立“东国”为君,你们要不能赶紧满足“王”的愿望,我们楚国肯定来围攻你们蔡国。)”,蔡国那些主事大夫害怕了,于是把“朱”赶走,改立“东国”。
“朱”向楚国告状,楚子(楚子-居,楚平王)打算去蔡国问罪,但被无极(费无极)拦了下来,他说:“平侯(蔡平公-庐)与楚有盟,故封。其子(蔡侯-朱)有二心,故废之。灵王杀隐大子,其子(东国)与君同恶(恶灵王),德君必甚。又使立之,不亦可乎!且废置在君,蔡无他矣。(平侯与我们楚国有盟约,所以我们才重新封立蔡国。他儿子对我们有二心,所以才废黜他。我们灵王杀了他们隐大子,隐大子儿子和主上有同一个仇人,主上替他报了仇,他一定非常感谢主上。主上这次再支持他为国君,不正合适吗!而且他们国君的废立由主上决定,蔡国就变不出花样了。)”。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冬,蔡侯-朱出奔楚”曰:
“朱”,《谷梁》作“东”, 盖以为东国也。朱与东国为两人,《谷梁》误。《史记•蔡世家》仅云:“灵侯-般之孙东国攻平侯子而自立,是为悼侯。”一则未言“平侯子”之名,二则不言其已为君,似未曾嗣位者。《春秋》书蔡侯-朱,《传》亦云“蔡侯始即位”,据出土之蔡侯-朱之缶证之,《春秋》及《左传》皆足信,《谷梁》乃妄说,《史记》亦不足全信。详陈梦家《蔡器三记•蔡侯朱之缶》,载于《考古》一九六三年七期。
下面是蔡侯-朱之缶的图片,出自《周王朝-蔡国及其君主世系简要》:
杜预《注》“费无极取货于东国”云:“东国,隐太子之子,平侯-庐之弟,朱叔父也。”
杜预《注》“平侯与楚有盟,故封”云:“盟于邓,依陈、蔡人以国。”
杜预《注》“其子有二心,故废之”云:“子谓朱也。”
杨伯峻先生注“灵王杀隐大子,其子与君同恶,德君必甚”曰:
其子,东国也。灵王杀东国之父,楚平王又杀灵王,是与东国同恶灵王,且德其为父复仇。
杜预《注》“且废置在君,蔡无他矣”云:“言权在楚,则蔡无他心。”
“楚”——“章华之台”——“章华之宫”推测位置为:东经115.97,北纬33.60(城父南4公里,高卜村-刘庄东侧,干溪沟西岸。昭七至昭三十)。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11/16 2 桥上 字16631 2019-09-29 03:54:22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10/16 1 桥上 字17976 2019-09-28 03:48:20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09/16 2 桥上 字18935 2019-09-27 04:07:14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08/16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07/16 1 桥上 字19966 2019-09-25 04:12:47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06/16 2 桥上 字17453 2019-09-24 03:44:10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05/16 3 桥上 字20855 2019-09-23 04:09:46
🙂左传本末分章译文109楚灭陈蔡04/16 2 桥上 字17723 2019-09-22 04: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