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闪耀在市场上的银色信号(前言) -- 老马丁

共:💬58 🌺27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井喷啊!早上看还只有序言,吃过午饭回来就到“一(下)”了
    • 家园 读完序言就知道又有精品出炉,送花!
    • 家园 【原创】学位为啥(不)值钱?(下)

      上接学位为啥(不)值钱?(中)

      好了,俺们终于谈到了教育市场。

      谈到学位当然说的是高等教育了,广播通知请中学生和小学生离场,你们还年轻,以后再来。

      作为学位的买家,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劳动者,考虑的问题是:(1)买啥?(学什么专业) (2)买多少?(读到哪个学位为止)(3)在哪里买?(择校和择国)

      如果选专业是完全跟兴趣挂钩,那么这里的分析不适用。因为我们分析的标尺是工资和能力,或者说,赤裸裸的金钱追求。而一个人对兴趣的追求则跳到本分析之外,不在考虑之中。他的追求是只对他本人有用的效用。我很佩服那些坚定不移跟着兴趣走的。

      如果打算学一个专门技能,除了最好的学校,那里学都差不离。所以我们看到,会计们从来不太热衷于称自己是哪个名校毕业的,因为都一样。而哪级学位的选择则根据基本要求而定。会计本科就够了;程序员工程师硕士都超了;律师老流氓(LLM)恐怕不行,或要JD;医生肯定要MD了。

      如果不打算以后从事某专门技能的工作,看人在哪里了。如果人在美国,学校足够好,那么本科就够了。这就是美国top私立学校的本科生干的事。绝大部分哈佛的本科生就读了个本科,因为够了。他即使学的专业在中国人眼里再烂,雇主也不在乎,因为他们看中的是那个哈佛看中并导致他被哈佛录取的能力,以及他能从哈佛毕业的能力。查查Fortune 500,看看多少个CEO是本科到头?再看看他们的专业?

      如果人在中国,90年代北京那两所大学的毕业生也许能享受此待遇吧。专业无所谓,工作任你挑。其他的学校,没戏。因为中国特有的世俗性对热门专业的追求本身就告诉雇主,他的能力比不上别人。(这就涉及到挑学校vs挑专业的讨论了,在美国很容易回答,在中国,这问题难呀)

      那中国人咋办?凉拌。专业换不了,就学位上量:考研。这样研究生学位在某段时间内成为能力的标尺,毕竟考研是件困难的事。俺96年就在国内没考上,政治差了足足15分。过一段时间硕士学位不管用了,上博士。

      另一方法是换地:地师大专考北清复科,人海战术加题海战术,这就是所谓的“洗底”。另一招,出国。全世界飞:美欧澳日加港坡,还有去马来亚的,泰国的,越南的(学语言的除外),然后回国捞过界。

      这就是中国教育市场的现状。

      学位为啥(不)值钱?(补完)

      关键词(Tags): #学位#教育#银色信号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关于会计,插一句哈

        纽约和洛杉矶有点特殊,市场需求太大,所以四大经常没得挑,但是其他地方,包括芝加哥,四大都有各自的地盘,瓜分了几个名校,UIUC,NORTRE DAME,西北,芝大,每年首选从这里大把招人,各自成帮,呵呵

        其他学校的也有,比如根据就近原则,Depaul,NIU("牛"校呀),UIC....

    • 家园 【原创】学位为啥(不)值钱?(中)

      上接学位为啥(不)值钱?(上)

      扯了半天工资和劳动力市场,总算回到能力上来了。在劳动力市场上能力是不可直接知的,但是可以间接衡量。衡量能力的标准是什么?公认的标准是,学位(还有别的吗?我想想,获奖考证搞竞赛当学生干部也算吧)。学位如何来?学生学习和考核中来。有比学位更好的衡量能力的标准吗?没有。得,这说明为啥考试制度能存在几千年还能有生命力。

      但是学位作为能力衡量的标准有二元性,意思是,它不是个单纯的小伙。一方面,因为人的很多能力是学习中来的,学位的获取过程就是某些能力的获取过程。比如你读完一个工程本科,那么一些基本的工程师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掌握了。这样,学位和能力的流量,即可获得性能力挂钩。

      另一方面,人的很多能力是获取学位前就有的,比如,智商,反应,记忆,计划,悟性,判断,勤奋,甚至包括情商和学习新东西的能力等等等。我叫这些能力先天性能力。先天性能力在学位获取过程中提高不多,但是获取学位需要这些能力。比如说其他条件一样,一个读完本科的人和一个读不上本科的,或者退学的相比,概率上来说(不是说乔布斯和盖兹他俩)的能力就要高。这样学位也就和先天性能力的固有水平挂钩了。

      现实生活中,各学位的颁布机构的质量控制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专业,不同学校的学位获取难易程度不一样。具体到中国的本科教育,多年来为人诟病的严进宽出的政策说明,各大学的学位对获得性能力的体现是有限的(成绩有点作用,但是国内不curve分数,所以作用还是有限),更多的是体现了先天性能力的差别。

      作为一个即体现能力存量,又体现能力流量的学位,雇主(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买主)如何来理解呢?

      问题:

      如果某份工作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雇主不能提供这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比如说程序员和医生还有会计,不考虑其他雇主的竞争,在申请工作的人数超过需雇用人数时,那么雇主会要什麽样的学生?

      我的想法是:雇主会尽可能选择相关领域内实力最强的学校成绩最好的学生。

      例子:电信企业在国内各电子大学招人。

      如果某份工作不需要太多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但更多的需要今后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掌握,而雇主能提供这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比如说经理人和销售人员,不考虑其他雇主的竞争,在申请工作的人数超过需雇用人数时,那么雇主会要什麽样的学生?

      我的想法是:雇主会尽可能选择最好的学校最难考进的系成绩最好的学生。

      例子:宝洁和麦肯锡在国内大学招人

      学位为啥(不)值钱?(下)

      关键词(Tags): #学位#能力#银色信号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提问

        我遇到了另外的现象。

        和国内一家企业合作,感觉这家企业用人的原则就是,只要便宜,不考虑潜在质量。无论人的工作经验,学历,给的工资水平都相似(也有区别,但是拉不开档次),都给低工资,结果导致种种问题,但是老板却宁可让低水平没经验的人去浪费钱,也不愿意提高工资待遇招来有水平有经验的人,同时在低水平少经验的人有了经验提高水平以后,不提高工资,导致这些人流失(这些经验可都是老板花钱买出来的)。

        比如最近的一个例子,一个位子,跑政府部门各项手续的,一开始给一个新手做,比如一个月给了一千。新手没经验,办错了不少事情,多花了不少冤枉钱。干了两三年,这个人成了熟练工,不给涨工资,这个人就要跳槽。老板于是宁可花更高的工资,比如两千请新手,也不给这个人涨工资(要求还没有新人要的多,比如只要了一千五。)

        这是什么心理?

        我知道这家企业由于有经验的人员大量流失,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后果已经很明显。但是老板究竟怎么想的呢?

        其实国内其他地方也能看到类似现象,可能没这么明显。

        现在中央四台演的台商故事,我看到的很多讲都是由于自己不懂,一下子就弄得差点倾家荡产。而所不懂的,又往往是这些产业的一些常识,也就是找个行内人员,有些经验的就可以了解到的。

        问题就是,这些人为什么宁可自己受损失,也不愿意花钱请专业人士?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