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也谈为什么国人不团结 -- 新长城

共:💬75 🌺5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也谈为什么国人不团结

    在原文前说几句,拙文因为是一时冲动,很多事情没有说清楚,因而引起不少误会。很多反对意见说的也很精彩。因为不想再一一回复,特地在前面说的清楚一些。

    我说的内斗不是竞争,我说的是一个团体内部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的政治斗争。有人拿微软和网景之争来说事,很明显和我所提的不一样。在我眼里,宋金之战是外战,但岳飞与秦桧就是内斗。这与现代历史学家认为的宋金也是内斗是不一样的。

    我从来不认为内斗是国人的专利,实际上有些国家内斗更加厉害,如德国人内斗几百年,一度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但内斗确实对我们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华夏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面,尤以唐宋为甚。那为什么后来又衰落了呢?我的看法是统治阶级过于放纵自身的利益,罔顾国家与人民,致使内部斗争激烈,使外敌得以趁虚而入。

    历史上我们曾四度面临重大危机,第一次是西晋内部八王之乱,皇族内部为争夺最高权力而起烽火,结果北部沦丧少数民族之手几百年。如果没有拓跋归汉,后果很难说,当时的南朝根本没有还手的实力。

    第二次元灭南宋,这是第一次中国完全沦亡于少数民族。两宋覆亡的原因基本相似,皇帝对权力的极度不安全感导致宋朝军事的不振,虽然国力强盛却屡战屡败,偶尔有岳飞这样的将领却被赐死。

    第三次清灭明,完全是明自身的缘故。东林宦官党争愈演愈烈,权贵阶层压得农民无法生存,最终各种矛盾交织,导致明朝灭亡,并在吴三桂的帮助下入主中原。

    第四次日本侵华,虽然积弱已久,国共两党仍维持了大局的合作,并最终在美苏帮助下取得难得的胜利。

    由这四次事件不难看出,如果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中原不会被少数民族占领,中国不会像今天这样落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总结来就是社会制度的原因。

    传统中国自汉之后缺少对皇权的有效制约,任何人都是只对上负责。英王需要面对大宪章和议会,法王需要面对贵族,美国则始终是三权分立,而我们没有。于是历次王朝开始,均田地。数百年后,贫者无立锥之地。大革命然后再次循环。这就是中国的兴亡循环。

    正如河友所说,中国农业社会,资源少人口多,需要特别努力,因此斗争激烈。不错,这是事实的一部分。但正是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深入人心,导致了历朝最终矛盾激化一发不可收拾,惟有一次彻底的洗牌方能解决。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有过这么多的朝代。

    由此,我认为社会制度缺少对弱者的有效保护,因此使得每个人都要不择手段往上爬。而中国又是权力高于一切的社会,往上爬就意味着要做官。官本位毒化了我们这个社会。解决的方案也只有一个:制度让成功不只是当官,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让他们可以生存且没有对社会的仇视。如果成功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弱势群体的血泪基础上,那么成功是不可以长久维持的,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可做明证

    我为什么欢呼商业社会,因为这样一来往上爬并不意味着做官,你可以有很多选择。也许这个商业社会的名字会引起混淆,让人觉得是商人的社会。其实我只是用这个来对比传统的农业社会。

    --------------------------------------------

    因为和花差兄思路不一致,逐条讨论太麻烦。索性另开一个主题。简单说一下我看法的摘要:国人好内斗与教育关系不大,而是政治高于一切的社会的传统体制所导致。

    实际上中国的教育是很失败的,我们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有多少人是真心信服的呢?官方钦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教育并没有培养出太多的信服者,相反却激发了不少人的逆反心理,从网上这些年来流行的重新认识历史的浪潮以及自由主义的盛行可见一斑。

    更何况,中国近几十年的教育是专才教育,而不是全才教育。高考只需要数理化加语文外语或者历史政治,其余的学生不学,老师不重视。相当比例的大学是专业类大学,如纺织学院,财经学院等,在这里面又能学到多少全才所必备的知识?从学生自身来说,高考前十几年就盯着分数和那几门必考课程,高考后就盯着外语,计算机等对找工作有用的那几个工具,中西方经典的历史,哲学,文学名著有多少人看过呢?中国人全才很少,对全才感兴趣的也不多,因为中国人是非常实用的一个民族。

    那为什么中国人好内斗呢?人这一辈子都是为了掌控更多的资源而努力。而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就是官员掌控一切,不论你是在大学,政府,还是在企业。你是领导,你掌握一切的资源和生杀大权。你不是领导,哪怕你才华绝世,也活得很累很憋屈。于是每个人都想当官。当官和别的成功途径不一样,10个人竞争一个领导职位,必然有9个人是失败者。你不拉帮结派,你不会成功。你拉帮结派,也要学者去利用别人而不是被别人利用。每个身边的人都是你潜在的敌人,而不是你真正合作的对象。这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商业社会形成之前不会有实质的改变。

    为什么我认为商业社会会有改变?商业社会可以双赢,成功的道路不止当官一条。商业社会里面,一个群体的成功者不止一个,而传统中国社会里面只有一个,就是那个首先爬上去的人。温州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抱团经商,与其他地方善于政治斗争拙于团结队伍的能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改变中国人好内斗的现状,不在于说服教育,而在于改变每个人的预期。从只有踩着别人肩膀才能飞黄腾达改变为只有寻求合作,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才能成功。简而言之,商文化代替官文化这条路也许很漫长,但我已经看到了希望。共同利益是阻止内斗的最佳良药,。

    • 家园 “言必称希腊”和中华文化

      最大的差异可能就是共赢与独占的区别,

      或者说:中国从来不曾存在过公民社会,权利(着重强调一下是权利而不是权力)从来都是“皇帝”的赐予,

      谁能想像古希腊时代,战士(和平时的公民)是需要自备盔甲长刀出征前线的呢?需要知道奴隶和外乡人是没有这种权利的。

      • 家园 如果以是否自备武器来判定是否“公民社会”

        谁能想像古希腊时代,战士(和平时的公民)是需要自备盔甲长刀出征前线的呢?

        呵呵,唐朝府兵自用的武器﹑装具和征途所需粮食皆自备。马匹不足﹐由官府供给。

        这说明唐朝是“公民社会”?

        其实战士自备武器是各国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一样要自备武器粮草.而中世纪的欧洲显然不是"公民社会".

    • 家园 这么多天了,标题错误还没改过来?

      也谈为什么国人不如团结

      我还一直没有看全文,一直在等你。

    • 家园 随便说几句

      你的最后一句话,说的非常好。

      共同利益是阻止内斗的最佳良药
      。更确切的讲,是共同利益大于彼此间的矛盾的时候,才能够阻止内斗的出现。

      所以,要阻止内斗,不仅仅需要有着共同的利益,更需要消除彼此间的矛盾。

      所以说,所有的零和体系,都绝对是内斗的温床。因为彼此间的共同利益,在对比最终的零和结果的时候,都没有任何的意义。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彼此妥协,分享利益和权力。

      要注意,我所提倡的,跟楼主所说的,有着一个根本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楼主的做法,是将所有的人的利益联系到一起,而我的做法,则是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承认这个局面,并尽可能的去维持这种共同利益的局面。而维持这个局面的根本,不是在于大家都有共同的利益,而是维系这个共同的利益需要所有人的存在,也就是意味着妥协和退让。

      这个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制衡。利益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够获得。所以就需要制衡来平衡权利,平衡利益。绝对的权利,只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而我们的历史上,最缺乏的,就是这个制衡。虽然历来的封建帝王,都有所谓的帝王之术,来使得群臣对立,来获得自己的权威。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权力的统一。这个,经历了几千年的家天下,几千年的总结发扬,最终在清代达到了巅峰。于是,自上而下,既然古有楚王爱细腰,现在自然也有大家爱权利。

      共产党不是没有过尝试,很遗憾的是,这些尝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制衡,还是为了帝王之术的权利统一。所以,自然一个错误的目的,绝对不会产生一个正确的结果。物极必反,矫枉过正,结果民主过了头,就成了文革。

      但是,几千年的传统对于这种制衡式的集体领导还是不习惯,所以就有了厂长负责制。也就是现在的盗卖国家资产的发轫。

      国人现在需要的,不是别的,就是这两个字,制衡。而这两个字,就是对于我们几千年儒家文化的一个根本的否定。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是不需要制衡的,一个讲究忠恕的社会,是不需要制衡的。制衡是术,而不是道。这一点,老子明白的很清楚,因为道不行了,所以才有仁,仁也不行了,才会有义,连义都不存在了,才逐渐出现勇智礼。而连礼都不在乎的社会,才会需要制衡。

      这个世界,早已经不是小国寡民的世界,我们的生存空间,比起我们祖先神话时代的鸡犬相望,已经缩小了太多。

      所以做起来,恐怕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毕竟,几千年的传统陋习不是那么容易改的。这不是商业社会,或者农业社会,或者政治或者生活所能够改变的。唯一可能的,就是吃了足够大的亏。我们的国民一向是记吃不记打的。说是封建小民的局限性也罢,说是陈规陋习也罢。我们的学习就是这么简单。

      不要看美国现在如何如何,也是一步步的吃苦头吃过来的。美国建国300年了,我们才刚过50年,或许用不了那么久,再过50年,我们的国民或许会学会至少部分的制衡和妥协吧。

      • 家园 非常认同你的看法

        加强对个人权力的保护,有效对政府权力加以制衡,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但是我对你的看法有一点疑虑

        要注意,我所提倡的,跟楼主所说的,有着一个根本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楼主的做法,是将所有的人的利益联系到一起,而我的做法,则是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承认这个局面,并尽可能的去维持这种共同利益的局面。而维持这个局面的根本,不是在于大家都有共同的利益,而是维系这个共同的利益需要所有人的存在,也就是意味着妥协和退让。

        人是利益驱动的动物,如果一个人在维持局面的问题上,只有妥协和退让的责任,没有利益收获的预期,他又为什么要维持呢?

      • 家园 同意道长的观点。不过,道长认为,制衡的基础是什么?我以为

        还是人的素质和受教育的程度(不是说数理化学得好)

        而是

        1 要认识到,那些权利是自己应该有的,这样就不会受人忽悠。让政府用一套整体利益,局部利益,长远利益,短期利益来闪躲腾摞。

        2 同样要尊重别人的相应权利

        3 利益冲突时,要学会讲理,不是先打了再说。

        美国黑人运动时,也有暴力冲突。但是很多黑人如金博士,就没有号召武装割据,而是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手段。同样,很多白人当权派也良性互动,压制了那些白人垃圾的蠢动。这才让美国社会度过一劫。

        中国现在民智开了吗?我很怀疑。

        • 家园 這個嘛,你千萬別小看老百姓的政治智慧

          中國人恰恰是最明白權利之爭的。

          就拿村官選舉為例吧。賄選成風吧?

          村民立即都加入了接受賄賂的行列。

          為啥?這個選舉權是上面派下來的,何時失效,村民無法判斷,但是村官給百姓送禮,好事一樁,收禮可以拉近與村官的關系,為將來的利益打基礎,何樂不為呢?

          我看中國的民主無法實現,決非百姓民智不足,問題出在精英們太過高估自己,低估百姓。

          像此類村官賄選案,恐怕最關鍵的還是精英們要能接受選舉后果吧?如果精英們接受賄選的結果,那么加以時日,村民發覺手中的選票越來越值錢,恐怕就會越發重視選票的作用。

          而如果精英們總是要去推翻村民的選擇,那么村民永遠愿意接受賄賂,明知那只是一場游戲,還當真干嘛?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我说的民智,指的是被忽悠的容易程度。纳粹时期的德国人也民智未开。

            开放前,人民群众安于当时的生活水平,是因为他们真心相信中央的忽悠,资本主义国家水深火热,有几个人知道美国劳动人民开私家车上班的?

            开放后,人民群众又被忽悠得失去了原有的那些生活保障体系。

            现在,又被忽悠到了民族主义的大旗下。

            • 家园 這個,老百姓是心里有數的

              在官本位制度下生活的老百姓,自有民間的生活智慧。

              我們知道官本位文化有個本質假定:當道的一定是圣賢,任何事,做對了,都要歸功于當道者。任何事,做錯了,一定是有人僭越了。

              在這種氛圍中,百姓一般均以自律的方式應對,比方說莫談國事諸如此類的,埋頭討生活就是了。

              當然,年輕人還是會經不起忽悠,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大變動,

              這應該是官本位制度的宿命,基本沒辦法改變。

              • 家园 不过,马恩列斯毛一起穿越到现在的加拿大,能忽悠得了阶级斗争吗?
                • 家园 呵呵,即使穿越到今天的中國,號召力也沒有以前強的

                  你不能強求中國人與加拿大人達到相同的選舉水平。中國人還沒有選舉經驗。

                  中國的書生們不懂如何主持公正的選舉。近百年前搞選舉,抄美國人的都抄不像,選出個袁世凱沒幾天,就開始亂折騰。最近十幾年,臺灣在實踐,但畢竟時間不長,還不熟練。

                  中國人講究官本位,那玩意兒是用槍桿子殺人殺出威風來的,在槍桿子下說你行你就行不服不行,拿著槍的所說言語就是法律。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中國人照樣能生存,你又要擔心他們在民主選舉中被忽悠,沒必要的。

                  有20年左右的時間經歷民主選舉,中國人的選舉水平就不會比加拿大人差。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