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镍币与银币 -- 淮夷

共:💬65 🌺320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镍币与银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Nickel and Dimed》,国内的翻译是《镍币与银币》。此书出版于2001年,是当年纽约时报畅销书的大热门。在纽约逛书店碰到的时候,嫌贵没舍得买。后来,在香港买了一册。

    我手边的这本书,封面上写着纽约时报的荐书广告“…you will read this explosive little book cover to cover and pass it to all your friends and relatives” 。

    这样的广告语,本也是老套陈词,但它确实说准了两件事:1,这本书令我很激动地从封面一直读到封底。2,看完后,很想传递给朋友们一阅。

    这本书是关于美国穷人的生存现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天下穷人是一家,这本讲美国穷人的书对中国当前的底层社会而言,同样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芭芭拉(Barbara Ehrenreich),是一位杂志撰稿人。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一般,这又是一个杂志记者写出来的好书。

    关于本书的缘起,芭芭拉在序言中写道(大意):某日,与哈泼杂志(Harper's)的编辑共进午餐,席间珍馐美味,耗费30美钞。席间闲谈,聊到美国普通劳工的谋生艰难,芭芭拉突发奇想,假如自己放弃现有的中产生活和白领职业,乔装成一个没学历没工作经验的家庭妇女,到社会上去重新找工作,亲身体验一下穷人的日子,结果又当如何?

    于是芭芭拉真的这样做了,她坚持了几个月。然后根据真实经历,写下这本《Nickel and Dimed》。

    芭芭拉把自己“无产阶级化”之前,给自己预设了几个规则:

    1. 隐瞒自己的生物学博士的学历和上流社会的生活经验,新的身份是一个没有受过

    高等教育、没有工作经验的家庭妇女。用这个新身份去找工作。

    2. 进入角色时,要带上一辆汽车

    3. 绝不挨饿:实在没钱吃饭的时候,会违反一下规则,用自己的信用卡买吃的

    4. 不能睡大街:当自己的新工作无力支持房租时,体验活动终止。

    芭芭拉的体验范围,仅限于那些在职穷人(working poor),也就是说,起码有一份蓝领工作,能租得起住房。至于美国社会最穷的那一群:乞丐和无家可归者,芭芭拉本人并没有睡大街的计划 – 那确实需要破釜沉舟的绝大勇气。

    因为先设了这几条规则,所以,芭芭拉此举更像是一场角色扮演游戏。她配了汽车和信用卡这些安全装备,也没有真的抛家弃产,最不济,她还可以回到现实,重新过回中产生活。

    不过,我不太愿意用“游戏”这样轻浮的词去称呼芭芭拉的活动。因为,读她的书,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悲天悯人的胸怀,她对底层民众的内心尊重,她对挣扎在穷困边缘的人们深深的同情。借一句很白岩松的话:这一切,体现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规则设置之后,芭芭拉上路了。

    她的第一个地方是佛罗里达州的小城Key West。在这里她找到一份餐馆服务员的工作。一个月的收入1039美元,500美元用于租简易房,517美元用于食品、汽油、洗衣、电话以及日杂。收支基本相抵,没办法储蓄。

    第二个地方是缅因州的Portland。通过招工广告,芭芭拉找了两个工作:护工和清洗工。月入1200美元,480美元用于租房,剩余用于日杂。仍然是攒不下什么钱。维持这样一个生活的代价,是需要她做两份工,每周工作7天。

    第三个地方是明尼苏达州的Minneapolis。在沃尔玛的女装部当导购员。这完全是个很折磨人的体力活,要不停把客人挑拣完的衣服再放回到货架原位。月薪1120美元,但是,不幸的是,她找不到便宜住处,只得住汽车旅馆,一个月费用1200美元。终于入不敷出。游戏终止。

    罗列这些收支数字是枯燥的。但是,数字之中,芭芭拉注意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低收入人群,他们一小时挣6美元的工作(如芭芭拉所体验的),尽管,看起来有吃有穿有地方住,可悲的是,这样的状态并不是可持续的(sustainable)。他们的一大半收入,都要花在住房上,剩下的,养活一家子,聊足果腹而已。而且,你不可以生病,不可以旅游,不可以休假,你的家人也不可以出现突发状况。这是非常脆弱的平衡。一不小心,生活就会把他们赶出屋门,沦为homeless大军中的一员。

    芭芭拉说,看到这些事实,不需要受到经济学家的训练,只要你有良知。--- 这是一句值得鼓掌的话。

    在芭芭拉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工友中,有一位叫Holly(化名)的女孩,给我至深的印象。这个女孩和芭芭拉在缅因州的清洁公司工作,她们经常分到一组,去给大户人家打扫房间。Holly23岁,结婚一年。她一周能挣30-50美元,要靠这个养活她自己,她的丈夫,还有一个年长的亲属。显然,这点钱,是很难吃上饱饭的。

    芭芭拉写道,Holly在10小时的一轮工作之中,为了省钱几乎从不吃饭。Holly的精神食物,就是每天下午2点半,问她的伙伴们:“你们昨天晚饭吃的是什么呀?”仿佛这样的谈话,就可以充饥。芭芭拉笑称之为”food fantasy conversation” ,与之相似的中国古代一则笑话是,看一眼咸鱼,吃一口白饭,仿佛饭里也有鱼肉味道。笑过之后,泛起了穷人的眼泪。

    这书中的悲情故事,我此处不想太多渲染。凄凄惨惨的生活这世界所在皆是,要能解决贫困问题才是真正的大慈悲。遗憾的是,芭芭拉并没有提出她的解决方案。

    不过,在总结她的亲身体验时,她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美国的中产阶级和主流媒体,存在一个偏见: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懒,工作不努力。芭芭拉以她的亲历告诉读者:穷人非常努力的工作着,但是他们工作越努力,生活越贫穷。这一定不是穷人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

    在书的结尾处,芭芭拉预言道(大意):总有一天,穷人们将再也无法忍受他们微薄的所得,而要争取与他们的价值相对等的回报。当那一天到来时,会有大愤怒爆发而出 --- 但是天不会因此塌的,我们最终只会过得更好。【按:芭芭拉原话是, “The sky will not fall, and we will all be better off for it in the end.” --- 让我想到主席的话: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芭芭拉的这个结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罢工?革命?社会主义美国?她没明着说,让读者自己猜去。

    补记:2009年1月12日,芭芭拉发表了一篇文章《Rich Get Poorer, Poor Disappear》 (“富人变穷了,穷人没影了”)。她谈到金融危机之后的社会,不无讥讽写到:经济危局之下,贫富分化问题似乎好转了。原来的中产阶级现在都成了新穷人(Nouveau Poor)一族,大家都是穷人,再也没有阶级差别了。呜呼。】

    附上芭芭拉玉照(68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Barbara Ehrenreich(当生)#镍币与银币(当生)#Nickel and Dimed(当生)#芭芭拉(当生)通宝推:善良的恶霸地主,卢比扬卡,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吃饱了撑的嘛

      对早已经有结论的东西,再去体验,再诱惑结论。

      如果不算吃饱了撑的,那就是为了卖书搞的噱头。

      但凡私有制之下,好日子跟最广大人群是没有关系的。

    • 家园 到处都有穷人,谁都不容易。花
    • 家园 过度解读

      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白人,而且他们都没有家庭负担。他们体验的生活和那些每天都过着这样生活的人的体验是会有很大差距的。应该说他们“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多地注重具体细节。美国社会的向上流动性正在逐渐消失。2000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是逐年下降的。从70年代以来大多数家庭的收入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同时这也是劳工组织式微的时代。

      • 家园 劳工组织的式微

        作者在沃尔玛打工,第一天接受入职orientation的时候,要接受教育:在沃尔玛大家庭,你们不需要工会。为什么不需要?因为参加工会你会损失:1)20美元一个月的会费,2)失去你自己的发言权因为工会将代表你;3)甚至失去你的工作因为你被工会当成与雇主谈判的筹码。"union"在沃尔玛工人之间是一个带有禁忌色彩的词,大家都尽量避免谈。

        乔治奥威尔在《1984》书中描绘的景象固然是一种反乌托邦的极端世界,可那种警示感是挥之不去的,不管你的国家姓资还是姓社。

    • 家园 美国就差两个人

      一个奥巴驴

      一个奥巴骡

    • 家园 劳动力的再生产与劳动力的定价和供给弹性

      严格来说,这样的工资在美国,就如同很多民工的工资在中国一样,只能维持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考虑到工伤和其他意外的可能,有时甚至是缩小的再生产。如果认为劳动力就应该由市场定价,市场的定价就是对于社会最好的,那当然就不必要有什么遗憾。但是市场定价一定是好的吗?如果把好的标准规定为应该在50年100年对于大至人类社会,小至民族国家,再小至一城一乡的长期的发展的影响,不能不承认,其实市场并无法在这个时空维度上有效地定价。

      为什么,因为劳动力的供给在短期内是基本没有价格弹性的,劳动力的拥有者在美国也许还可以花一段信用卡,在中国可就连这样的一条路也没有。即使对于社会劳动力再生产是灾难性的价格,也可能出现在市场中。

      如果说在美国,这样的价格还是局部的话,在中国,这样的价格可谓已经泛滥。

      • 家园 劳工短缺与"economic man"的假设

        赞同您的话。补充几句观察吧(从芭芭拉的角度)。

        芭芭拉总结打工经历时,提到了工资停滞。她说,她体验的三个城市,当时,都存在底层劳工的供应短缺,这表现为,随处可见的“Now Hiring"的广告。但是,劳动力市场最底端的那些劳工,他们的工资并未因之水涨船高,而是奇怪的出现了长期停滞的困境。以至于格林斯潘在2000年7月给国会的报告中提到,当下的低失业率和工资上涨之间的市场经济关系似乎失效了。

        芭芭拉于是写到,在美国这样的自由社会,为什么资方的压低工资并没有遇到最底层劳方的有效抵抗呢?所谓的"economic man",经济学家的经典假设之一,每个人都会理性地追求其最大利益,对穷人们是失效了吗?如果市场上劳力短缺,穷人为什么宁可忍受这样的低报酬,也不去和资方bargain,或者干脆用脚投票呢?

        芭芭拉以她的经历,提出了几个解释:

        1,越穷的人,就业的流动性越低。中产阶级为了换到一个满意工作或许可以走遍美国,但是在贫困线徘徊的那些低收入人群,没有汽车,有的人往往要搭亲戚的车去上下班,作者在明尼苏达的沃尔玛工友骑自行车上下班,这大大缩小了选择雇主的范围。

        2,不可小视的心理惯性。芭芭拉提到工人之间存在普遍的心理惯性("the general reluctance to exchange the devil you know for one that you don't know, even when the latter is tempting you with a better wage-benefit package") 她把雇主比作是魔鬼。找工作时经历的种种痛苦(不尊重人的面试、侮辱性的药检,等等),造成工人宁可忍,也不愿用脚投票,因为下一个雇主可能也还是个魔鬼。

        3,资方和劳方的信息不对称。芭芭拉在底层工作时,不自觉地,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去上网去查找一些工作和薪酬的资讯,真正的穷人哪有能力和资源去找这些呢。

        芭芭拉提到的这些,套在中国的民工身上和城市贫民身上,也合身的很。

        “无形的手”在很多情况下,不仅是失效的,而且是不公平的。这时候需要的是国家那只“有形的手”去再分配资源,去增加穷人的公共工资,以补贴私营部门的低薪。

        这只有形的大手,美国民工需要,中国民工更需要。新劳动法,只是新时期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 家园 又是一部以“情'感人的作品

          随便说说,

          作者到三个城市都能很快找到工作,这说明什么?劳动力短缺,很多企业处于缺员状态,而且是长期缺员,盼着人来。有管理经验的人都知道,长期缺员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工作量大,忙中出错,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公司业绩下滑,同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引发更多人辞职,劳动力短缺还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工作态度恶劣,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稍有不满马上就走,老板都要哄着干,既然如此,企业为什么不提高工资,招一些素质高的工作者呢?原因很简单,这些中小企业付不起高工资,这些小老板辛辛苦苦,比打工也多挣不了多少,提高工资就意味着关门破产,所以只能挺着,慢慢等,总会有愿意接受低工资的人,这样的企业应该占 招工的主流。

          1,越穷的人,就业的流动性越低

          实际上是对有自有住房的人,就业流动性低,对租房住的人,哪都一样

          不可小视的心理惯性 她把雇主比作是魔鬼 造成工人宁可忍,也不愿用脚投票,因为下一个雇主可能也还是个魔鬼

          这让我想起解放初的斗地主,说地主婆有多黑,其实所谓的地主,无非是雇三两个长工,每星期能吃一顿肉,还得自己下地干活,他对长工是抠了点,可他自己日子过的也不咋地呀!

          3,资方和劳方的信息不对称

          招白领是有钱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所以要登广告,而对于劳动力,多二百块钱就早被内部人的亲友给瓜分了,根本没必要上网找

          现在的工人也大多是骑驴找马,干着次的,再找好的,劳动力短缺,工人是抢手货,好多工人都有娇骄二气,动不动就辞职。天涯上有很多小企业主抱怨劳动法的帖子,您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至于工人为什么工资低,我的看法,中小企业是用工的主体,它们在和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收入低所以工资低。服务业效率低产出低,所以工资低。反正我觉得,把穷人的不如意归结为雇主剥削,好像站不住脚。

          要说剥削,我觉得房地产倒是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行业,把穷人辛辛苦苦挣到的钱都收到富人手中,有同样效果的还有现在的医疗体系,当然中国穷人还面临创业环境差,缺少机会等,这要说起来就话长了

          • 家园 献花

            同意您说的“中小企业是招工的主流”。中小企业的利润微薄和经营困难与中小企业雇员的低薪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你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观察视角。但是这种表面上的联系远不够开脱社会分配不公的宏观层面的问题。作者的匕首其实不是投向了她亲身体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雇主,而是美国的社会制度。

        • 家园 非法移民对底层劳动力的低工资的解释力最强

          1000万人往市场里一加,失业率统计至少在这个局部完全没有了意义。格林斯潘不愿指出这个因素,这个精明人把美国引到陷阱里了。

          层次稍往上的劳动力的低工资,重要的原因是在许多部分美国的劳动力已经没有那么具有竞争力了,本身的收入下降是正常的。而且趋势是越来越差。

          再往上的更高收入的阶层,有些是资本收入的分肥,或者是市场高度扭曲的得益者,例如医生。

          • 家园 诚然

            奥巴马新政之中,整理非法移民算是其中一个重头戏。能不能把边界堵上,这还是个问号。但是,鉴于latino选民对他一边倒的支持,把非法移民洗白这件事,他是不得不干了。-- 这或许有益于将局部扭曲的劳动力黑市纳入体制和就业统计之中。

    • 家园 所谓美国梦

      个人理解,是普通人通过努力能够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两层小楼一辆车,老婆孩子冷热空调。

      二三十年前, 高中毕业生只要愿意干活,美国梦不是那么遥远,没准儿混进工会下辈子就不愁了。可惜好景不长,1 美国把二战积攒的老本吃得差不多了,2 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尤其是低端工作),3 知识经济时代winner takes all,贫富差距拉大了。所以现在还靠在超市打工想挣出房车(还要是大房子,500块以下的都不住;车是SUV,最不济也得是Camry),有点儿难。

      当然也不是那么难啦,想办法读个社区大学的文凭,美国的工作机会还是有的(在想想中国本科生的工资,上帝照顾美国人不是一点半点)。就算想办法混进UAW,恐怕也抗不住了。怕就怕不愿意努力,期望值还特高。

      O8确实够黑,但说起来黑哥们儿们对 O8的期望可不低。 在职场上黑人可能受到一些歧视,但受到的照顾就更多 - 大公司都标榜diversity,稍微不太烂的烂泥都能糊墙上。

      那句话这么说来着?点儿背不能怨社会。都是少数民族,学学华人,一代勤勤恳恳的工作攒钱,二代就出头了。谁在街头见过homeless的华人?可能有,我没见过。

      • 家园 一说美国梦就会想到《了不起的盖茨比》

        不过盖茨比和这个话题没啥关系,呵呵。

        作者的观察重点并不是少数族群,比如她在缅因州,白人的大本营,放眼望去一白如洗的城市,在社会最底下跟她一起受苦受累,吃不饱饭的都是白人。

        两层小楼一辆车的美国梦对于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的华人或者不难,对没上过多少学的黑哥们或者白姐们可能还真的是越来越难了。

    • 家园 花这句

      芭芭拉说,看到这些事实,不需要受到经济学家的训练,只要你有良知。--- 这是一句值得鼓掌的话

      花这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