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从BBC关于中印贸易想到 -- 晨枫

共:💬557 🌺8607 🌵3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还是看看您的文风吧

                            把五毛改为五每份,中宣部改为外国媒体,就是你一直使用的手段。

                            ——请举出我在没有证据和实际案例的前提下,指责他人或西媒故意歪曲事实有失道德的例子。实际上让我奇怪的是,在西媒(不是外国媒体)多年来对于中国报道的歪曲性众所周知,我对他们表示不信任和鄙视的态度,让您感到不快了吗?以至于您需要从一开始,就采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人身攻击。

                            “首先,你仅仅使用最初世界各族和西方刚开始接触的那段很有限的时间来证明你的观点,而我们所考察的显然是整个过程而不是仅仅那一段时间。从论证方法上讲,你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你对历史很生疏。和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日韩越接触西方民族在时间上时最迟的”,这是你的原话,你要改变你的原始观点重新阐述不是不可以,但不认账,反过来反而指责别人可不好。再次提醒,你的原始观点在别人看来,只是且只能是“中日韩民族与西欧近代文明的接触在全球是最晚的”,并从这个时间点“最晚”但“成功最大”出发,推导出东亚文明的所谓天生必然成功性,并由此否认上世纪革命对于华夏文明复兴的意义——因为按你的推理,不管谁当政用什么政策,反正中国总是会成功的。相反,印度等则必然难以成功。老实说,这已经简单到了天命论和种族论,听上去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判定中国没有希望的论调如出一辙。

                            “其次,日本和中国属于同一种大文化圈里不同的子文化。子文化之间的区别就没有不同大类文化区别那么明显。况且,你说日本一度远远跑在中国的前面其实是有问题的。所谓日本一度跑在中国的前面其实就是中国在那个时代进行的是洋务运动,而日本进行的是明治维新。结果中日甲午之战,中国败给了日本。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同时代其他非欧洲地区,绝大部分连变革都没有。如果拿同是文明古国的土耳其,伊朗,埃塞俄比亚来比,中国与他们同是进行了现代化改革,成就并不比他们逊色。在1888年的中法战争中,当时的清朝曾经独自打退了法国远征军的进攻,而被人们广泛传颂的埃塞俄比亚打败意大利一事,其实法国当时帮了埃塞俄比亚不少忙。而法国的实力远在意大利之上。事实上,意大利也曾经单独来到中国企图谋取自己的利益,不过清朝根本不鸟而已。两相对比,可见埃塞俄比亚的胜利含金量其实不如中法战争。所以,你说日本一度远远领先于中国,我不知道你的参考系是什么?事实上,你总是在没有参考系的情况下就得出自己的结论。”

                            ——您的参考系是随着您的需要而随时可以变化的。之前您还确定,看进入全球化后是否成功就可以直接推导出各文明的天然优劣和必然命运,然后我按您的逻辑一比较中日,您马上又说那是子文化了。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在适应近代化工业化的道路远远领先于中国,这是历史的常识。我不知道您还在质疑什么。难道还需要论证日本在十九世纪晚期实现的对中国的先发优势吗?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各自的深度和广度完全不同,这才是决定了甲午战争中,日本以小国而完胜大国的中国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庞大无比的历史课题,我当然不可能在这里便把二者的区别都说清列明,但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激烈,洋务运动对于旧文化的极度不彻底和妥协性,和最后日本以小胜大的结果,充分证明东亚传统文化本身是不足以让国家充分适应近现代化世界的,唯有进行激烈而深刻的变革之后才能重新在世界民族竞争中发挥出东亚文化中优点与长处。

                            还要说清楚的是,中法战争,中国是海战惨败,陆战也打得不漂亮,主战场在越南是一路溃败,即使镇南关一役,法军的伤亡也并不大(整个不过伤亡数百人),元气根本未伤。中法战争的结局比较好,主要原因全在于法国内部政争激烈,扩张派和复仇派长期争执不下,而且已经完成了战前完全占有印支、将云桂纳入法国特殊利益地区的战略目标,无意继续扩大战争而已。相反,您轻描淡写的埃塞抗意一战,所谓法国帮忙是什么呢?是派兵助战还是警告意大利不得无限扩大战争?都不是,不过是出售武器而已,清朝在1900年前买不到最先进的军火?但战争中,意军的损失则数以万计!!!战后的和约是意大利无条件承认埃塞独立,赔款赎人,相比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这就是您说的,埃塞俄比亚的胜利含金量其实不如中法战争?!

                            “除了你恐怕没有几个人觉得波斯和阿拉伯人对教育的重视能和东亚比肩。至于孟加拉的精耕细作,你了解过吗?你了解过绝对不会说这句话。确切的说,精耕细作这四个词,在古代文明中只适用于东亚文明。如果你看过余秋雨的到世界各文明古国的游历记,也不会有以上说法。至于中日的差距,我说过,那是子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鸦片战争中中英之间的差距,那是不同制度之间的差异。至于甲午战争,我说过了,在同时代的文明古国中,中国仅仅比日本差而已。你之所以会有那么多问题,是因为你根本对外国的情况不了解,拿自己想当然的东西当事实罢了。”

                            ——你还是在用今日之情况倒推昨日之状况。无非就是我们今天比别人阔,所以证明我们昨天也比别人强。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对教育的重视,最好也是最实际的体现,就在于文盲率的高低和现代学校体系的建设上,很可惜,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无论是比较文盲率,还是比较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数量和质量,土耳其、波斯和埃及等中东主要文明国家当时都比中国做得更好。

                            你说在同时代的文明古国中,中国仅仅比日本差,这也许能抚慰一些国人的自尊,但却完全不是历史的事实。无论是铁路、钢铁、纺织还是现代学校、医院,这些在上世纪初的“成功”的标志式数据,中国哪项能拿出来说,“仅比日本差”?至于农业,农业的发达与否并不仅仅在于“精耕细作”,而在于单位农田和农民,能提供的剩余商业农业品有多少,否则,单凭“精耕细作”,那美国的农业也会被认为落后于当时的中国了。

                            另外,再说一次,我对你每次发言都要恶意贬低别人的作风,厌恶透了。

                            “中国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其实是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建立的大一统封建政权,如果我们把1911年算作它结束的时间,总共不过2000年。而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度,从他们进入文明时代起,一直到他们的文明灭绝,一直没有中断过,持续时间都在3000年以上。印度的封建制度以种姓制度为特征,确定形成时间和中国所谓的超级稳定结构差不多,而在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依旧是一个广泛的现实存在。而中国大陆本土,包括受他影响的朝鲜半岛,台湾,越南,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不复存在,更不用说政权了。两相对比,那种制度更稳定,不言自明。”

                            ——古埃及从上下埃及形起到最后的希腊裔王朝被罗马灭亡大约有三千年,算是比中国的超稳定期更长,这我一开始就说了。两河流域的主导民族、国家及宗教一直变化剧烈,仅以它们都有奴隶制度就称其也是超稳定结构,那么中国的超稳定结构也可以至少再上溯到夏商时期了。至于印度,种姓制度固然是南亚社会的重要特征,但绝不是其文明的全部,历史上佛教的一度兴起,以及十世纪后伊斯兰势力的不断侵入,都很大程度上打断和削弱了种姓制度的影响力,尤其是后者,在数百年时间里已经侵蚀掉了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所在的印度河流域。现在在巴斯斯坦和孟加拉,种姓制度的社会特征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与伊斯兰世界相近的教派和民族部族矛盾。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话题扯回来,中国传统超稳定结构的瓦解,是由剧烈的革命完成的,相反,没有发生过类似革命或变革的印度等则较完整的保留了原来的传统结构,并明显更不适应现代世界的竞争,这显然证明了对于传统社会结构进行强行的革命性改造的必要性。

                            其实除了中国日本印度的对比之外,还有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同样是强行甚至是蛮横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相当彻底的变革,相对同属中东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和波斯,土耳其经此洗礼后的变化和成功同样是众所公认的。

                            “既然你拿不出来凭什么说日韩台发展起来的原因是拿了比其他国家多的美国援助。事实上,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拿美国援助要比日韩台出名,譬如以色列,埃及,菲律宾,印度。但是除了以色列,其他就不用说了。”

                            ——再说一次,出名不代表就拿的多,比如埃及得到大量美援还要到79年戴维营协议签署之后。其次,我说的是,大量的美援和单方面市场优惠是日韩台经济起飞的重要外因之一,但根本内因还是“这几个经济体在起飞前都进行过相当剧烈的对原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的重组”。你在故意把我的观点狭隘化歧义化。

                            又:台湾接受美援的资料比较好查,先提供一些。

                            朝鲜战争在1950年爆发,使美国开始支持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除了派军舰巡防台海峡外,还对台提供各种经济援助,简称美援。在1951-1965年的美援期间,美国共提供了十四点八二亿美元的物资、贷款给台湾,占台湾资本形成毛额的34% ,稳定了国民党政权的发展。

                            这仅是直接用于扶持台湾经济的美援,同时期美国提供给台湾的大规模直接和间接军事援助并不在之内,另外,还有派生美援(由美援获得的台币收入)和技术及教育等领域的间接援助等。加起来对台经济起飞的促进作用更为巨大。

                            • 家园 继续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还是在用今日之情况倒推昨日之状况。无非就是我们今天比别人阔,所以证明我们昨天也比别人强。最简单直观的例子,对教育的重视,最好也是最实际的体现,就在于文盲率的高低和现代学校体系的建设上,很可惜,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无论是比较文盲率,还是比较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数量和质量,土耳其、波斯和埃及等中东主要文明国家当时都比中国做得更好。

                              你说在同时代的文明古国中,中国仅仅比日本差,这也许能抚慰一些国人的自尊,但却完全不是历史的事实。无论是铁路、钢铁、纺织还是现代学校、医院,这些在上世纪初的“成功”的标志式数据,中国哪项能拿出来说,“仅比日本差”?至于农业,农业的发达与否并不仅仅在于“精耕细作”,而在于单位农田和农民,能提供的剩余商业农业品有多少,否则,单凭“精耕细作”,那美国的农业也会被认为落后于当时的中国了。

                              另外,再说一次,我对你每次发言都要恶意贬低别人的作风,厌恶透了。

                              对于教育的重视,不仅仅要看国家政府的表现。如果拿现在的中国政府来说,对教育的重视简直是糟透了,对教育的政府开支比乌干达还低。这是一段时间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但是,这是否说明中国人没有乌干达人重视教育呢?恰恰相反。中国政府之所以不在教育上投入太多是因为民间太重视,所以政府乐得甩手了而已。至于你举得波斯,土耳其的例子,那是否说明他们一直重视教育呢?否,这更多的是一个政府的能力问题,即当时的清政府由于财政上的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是捉襟见肘。不光是在教育上,在各个方面都拿不出多少钱来。对于清朝的财政,我想你所知甚少。

                              至于同种文明古国的相比,标准是什么?铁路,医院,那都是外在的东西,一个战争就可能全部打回原形。我觉得领土和朝政是最重要的。是的,在这些文明古国中,只有日本的领土得到了扩张。而土耳其,丢失了它的绝大部分领土。埃及,实际朝政已落入英国之手,国王不过是个傀儡。伊朗,丢失了阿塞拜疆,现今阿富汗部分土地,国王废立也取决于外国。清朝丢失了朝鲜,丢失了越南,丢失了缅甸。但是,他把自己所有最核心的领土全部保留了下来。即使是他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满清贵族自己所立。事实上,清朝这个半殖民地的成色,是不如伊朗和土耳其,埃及的。

                              至于你说的农业,你真的比较过孟加拉,中国,埃及,土耳其,伊朗的数据吗?就冲你拿孟加拉来举例来看,你对此肯定很不了解,如果不是一无所知的话。

                              古埃及从上下埃及形起到最后的希腊裔王朝被罗马灭亡大约有三千年,算是比中国的超稳定期更长,这我一开始就说了。两河流域的主导民族、国家及宗教一直变化剧烈,仅以它们都有奴隶制度就称其也是超稳定结构,那么中国的超稳定结构也可以至少再上溯到夏商时期了。至于印度,种姓制度固然是南亚社会的重要特征,但绝不是其文明的全部,历史上佛教的一度兴起,以及十世纪后伊斯兰势力的不断侵入,都很大程度上打断和削弱了种姓制度的影响力,尤其是后者,在数百年时间里已经侵蚀掉了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所在的印度河流域。现在在巴斯斯坦和孟加拉,种姓制度的社会特征并不明显,更多的是与伊斯兰世界相近的教派和民族部族矛盾。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话题扯回来,中国传统超稳定结构的瓦解,是由剧烈的革命完成的,相反,没有发生过类似革命或变革的印度等则较完整的保留了原来的传统结构,并明显更不适应现代世界的竞争,这显然证明了对于传统社会结构进行强行的革命性改造的必要性。

                              其实除了中国日本印度的对比之外,还有一个很直观的例子,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同样是强行甚至是蛮横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相当彻底的变革,相对同属中东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和波斯,土耳其经此洗礼后的变化和成功同样是众所公认的。

                              请你注意,中国的夏商之交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而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看到有人把所谓中国大一统的年代推到夏商。按照历史书上的说法,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其后才是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能和封建社会统一到一个结构里?我真佩服你的构造能力。至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当然不是印度古代的全部。难道所谓的中国超稳定结构就是中国古代的全部?印度在历史上佛教一度兴起,那中国在这两千年里一直是统一的?南北朝是怎么回事?至少在现在,我们现在讨论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危害性,还有谁在讨论中国所谓超级稳定结构对中国的危害性?次大陆种姓制度对现实确实是有影响的,所谓中国超级稳定结构对现在东亚还有影响吗?

                              你说中国传统的超级稳定结构是由革命瓦解的,而印度没有经历这种革命。那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中国传统社会所谓的超稳定也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它的内部其实很容易爆发不稳定因素,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就是证明,所以它才会有定期的瓦解,重生,稳定,再次崩溃的过程。而你看看印度历史,有几次农民大起义?几乎没有。中国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其实是崩溃了以后在新时代没有能够重生起来而已。而印度,根本连崩溃的过程都没有发生。

                              至于你举得凯末尔的例子,我就这么说吧。中国的那个所谓超级稳定结构其实根本不稳定,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世界史上是远远超出第二名的。你翻遍世界历史,你能翻出多少农民起义出来?很少。中国的那个传统历史结构,其实是个很容易导致革命的结构,比其他古文明要容易的多。孙文革命时,先以太平天国的洪杨为例,例子很好找吗,就在二三十年而已。其他国家有这么好找的例子吗?

                              至于对于美援的认识,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不过是次要因素,这点大家没有区别。至于外因到底如何认识,对象不同,结论也就不同。我不知道你拿日台韩对比的对象是什么,所以暂且不论。

                              • 家园 继续并复

                                对于教育的重视,不仅仅要看国家政府的表现。如果拿现在的中国政府来说,对教育的重视简直是糟透了,对教育的政府开支比乌干达还低。这是一段时间在网上广泛流传的。但是,这是否说明中国人没有乌干达人重视教育呢?恰恰相反。中国政府之所以不在教育上投入太多是因为民间太重视,所以政府乐得甩手了而已。至于你举得波斯,土耳其的例子,那是否说明他们一直重视教育呢?否,这更多的是一个政府的能力问题,即当时的清政府由于财政上的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是捉襟见肘。不光是在教育上,在各个方面都拿不出多少钱来。对于清朝的财政,我想你所知甚少。

                                至于同种文明古国的相比,标准是什么?铁路,医院,那都是外在的东西,一个战争就可能全部打回原形。我觉得领土和朝政是最重要的。是的,在这些文明古国中,只有日本的领土得到了扩张。而土耳其,丢失了它的绝大部分领土。埃及,实际朝政已落入英国之手,国王不过是个傀儡。伊朗,丢失了阿塞拜疆,现今阿富汗部分土地,国王废立也取决于外国。清朝丢失了朝鲜,丢失了越南,丢失了缅甸。但是,他把自己所有最核心的领土全部保留了下来。即使是他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满清贵族自己所立。事实上,清朝这个半殖民地的成色,是不如伊朗和土耳其,埃及的。

                                至于你说的农业,你真的比较过孟加拉,中国,埃及,土耳其,伊朗的数据吗?就冲你拿孟加拉来举例来看,你对此肯定很不了解,如果不是一无所知的话。

                                ——“中国对教育的政府开支比乌干达还低”这个本身就是出于对中国财政体制的无知或误导而产生的流言,如果我用你的逻辑,现在就可以指责你不了解情况、一无所知就开始胡扯了。但我们还是回到正题来看事实吧。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明的天然优等、必然成功,却认为这都不需要反映在政府的能力上,我就奇怪了,有哪个发展成功的例子是处在无政府或是极度无能政府的管治之下的吗?清朝财政为什么缺钱,为什么收不上税,你避而不谈,却又反过来指责我对此“所知甚少”(天晓得你又是怎么得出我所知甚少的结论来的),矣不可笑。

                                只拿领土和朝政来作先进与现代化与否的标准我实在是无语了,铁路、工厂、学校、医院,这些倒都不是近代化社会的标志,只有领土和朝政才是,我还说什么呢。确实是浑身都是破绽就没有破绽了。那个,现代沙特王国是从利雅得一隅之地重新起势的,几十年间就占有了相当于整个西欧大小的汉志内志和东方省,朝政更是绝对自主,嗯嗯,好现代化的国家啊。

                                至于农业,再说一次,农业的先进性不仅在于是否会“精耕细作”,更在于能给农民本身维持怎么样的生活水准,能不能及能提供多少剩余农产品。否则美加的农业到现在也从业没有中式的“精耕细作”,难道比清末民初的中国农业还落后?

                                请你注意,中国的夏商之交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而事实上,我从来没有看到有人把所谓中国大一统的年代推到夏商。按照历史书上的说法,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其后才是封建社会。奴隶社会能和封建社会统一到一个结构里?我真佩服你的构造能力。至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当然不是印度古代的全部。难道所谓的中国超稳定结构就是中国古代的全部?印度在历史上佛教一度兴起,那中国在这两千年里一直是统一的?南北朝是怎么回事?至少在现在,我们现在讨论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的危害性,还有谁在讨论中国所谓超级稳定结构对中国的危害性?次大陆种姓制度对现实确实是有影响的,所谓中国超级稳定结构对现在东亚还有影响吗?

                                你说中国传统的超级稳定结构是由革命瓦解的,而印度没有经历这种革命。那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中国传统社会所谓的超稳定也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它的内部其实很容易爆发不稳定因素,一次次的农民起义就是证明,所以它才会有定期的瓦解,重生,稳定,再次崩溃的过程。而你看看印度历史,有几次农民大起义?几乎没有。中国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其实是崩溃了以后在新时代没有能够重生起来而已。而印度,根本连崩溃的过程都没有发生。

                                至于你举得凯末尔的例子,我就这么说吧。中国的那个所谓超级稳定结构其实根本不稳定,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在世界史上是远远超出第二名的。你翻遍世界历史,你能翻出多少农民起义出来?很少。中国的那个传统历史结构,其实是个很容易导致革命的结构,比其他古文明要容易的多。孙文革命时,先以太平天国的洪杨为例,例子很好找吗,就在二三十年而已。其他国家有这么好找的例子吗?

                                ——没错啊,别说夏商之交,就是周制崩溃的春秋战国也没有被算进中国超稳定结构的起讫,所以同样有剧烈文化、宗教、主导民族变化的两河流域和古印度文明历史怎么能被完全都被算成是超稳定结构内的时期呢?再顺便说一句,现在史学界主流并不再一致认定秦以前的中国就是奴隶社会了吧。

                                中国的超稳定结构是被革命彻底瓦解的,所以现在不再存在,而印度没有经历过这种革命,所以仍然保留了很多的残余。这种革命本身就是造成了中印或者东亚文明与其它非欧洲古文明不同发展现状的主要变数。中国的超稳定结构是以秦以后几乎内质相同的王朝的不断历史重复表现的,而印度次大陆的超稳定结构是以将人群分成无数小团体世代固化的种姓制度表现的。其实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欧洲人到达之前,已经开始在伊斯兰教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受到动摇了,恰恰是英国人的统治给了种姓制度喘息和重生之机,甚至把大部分的印度穆斯林也重新完整纳入了种姓制度中,这是印度的不幸。同样,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再多,也不可能跳出传统结构,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朝啊。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清朝已经完全丧失人心,中国革命的爆发确实有必然性,但从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明清的前例看,传统影响本身不足以推动革命必然发展到历史的最后现实,北伐后的国府本来是最可能的发展,停留在辛亥后北洋也是很有可能的,中共及其领袖们的产生和成功组合确实是一件颇为偶然的历史事件。当然,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偶尔唯心一下,以为他们的产生本身就是华夏文明自救机制的最后底牌,仍然是冥冥之中文明传统的力量,我倒也想不出什么理由反对……

                                • 家园 也继续跟帖。

                                  中国对教育的政府开支比乌干达还低”这个本身就是出于对中国财政体制的无知或误导而产生的流言,如果我用你的逻辑,现在就可以指责你不了解情况、一无所知就开始胡扯了。但我们还是回到正题来看事实吧。你认为的中国传统文明的天然优等、必然成功,却认为这都不需要反映在政府的能力上,我就奇怪了,有哪个发展成功的例子是处在无政府或是极度无能政府的管治之下的吗?清朝财政为什么缺钱,为什么收不上税,你避而不谈,却又反过来指责我对此“所知甚少”(天晓得你又是怎么得出我所知甚少的结论来的),矣不可笑。

                                  显然你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在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文明底层人民对上层的压力有限,而相对先进的文明下层会逼着上层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上层不改,那就会被推翻。清政府搞了洋务运动,但是因为输给了日本,所以所有人都觉得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辛亥革命迁徙,其实底层人民的生活比起从前的人们,实际上是改善的。但是,清政府依旧被推翻了。为什么?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可以做的比实际中更好,但是它却没有做到。抛弃最上层的,不仅仅有底层的人民,更重要的是执政团体内的中层和下层。这就是你所谓的超稳定社会的结构,在它最后的七十年里,起义频仍,好像家常便饭一样。

                                  只拿领土和朝政来作先进与现代化与否的标准我实在是无语了,铁路、工厂、学校、医院,这些倒都不是近代化社会的标志,只有领土和朝政才是,我还说什么呢。确实是浑身都是破绽就没有破绽了。那个,现代沙特王国是从利雅得一隅之地重新起势的,几十年间就占有了相当于整个西欧大小的汉志内志和东方省,朝政更是绝对自主,嗯嗯,好现代化的国家啊。

                                  你又再一次以事实说明了自己不懂什么是文明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如果拿田径比赛来讲讲,文明的力量比的是马拉松比赛里耐力,而不是百米冲刺的爆发力。而你的思维是,田径就是百米比赛,只要我一百米是第一,那其他比赛无非就是若干个一百米的叠加,所以我肯定还是第一。如果我不是第一,那肯定是其他方面除了问题。至于沙特的例子,他是在和西方列强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实现的么?如果让他和某列强打一仗结果如何,无论是土耳其,日本,中国,可都受过这种待遇。你把历史建成一段段的片段,那么被你剪掉的部分就不存在了吗?

                                  至于农业,再说一次,农业的先进性不仅在于是否会“精耕细作”,更在于能给农民本身维持怎么样的生活水准,能不能及能提供多少剩余农产品。否则美加的农业到现在也从业没有中式的“精耕细作”,难道比清末民初的中国农业还落后?

                                  你一直提到孟加拉,那你就把孟加拉的情况用你的标准来衡量一下吧。

                                  没错啊,别说夏商之交,就是周制崩溃的春秋战国也没有被算进中国超稳定结构的起讫,所以同样有剧烈文化、宗教、主导民族变化的两河流域和古印度文明历史怎么能被完全都被算成是超稳定结构内的时期呢?再顺便说一句,现在史学界主流并不再一致认定秦以前的中国就是奴隶社会了吧。

                                  现在有个问题,你凭什么说秦始皇以后的中国就是超级稳定结构,要知道那以后中国其实也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文化,宗教,民族都有。为什么中国发生的变化就一定是在超级稳定结构内,而别人的就一定是在超级稳定结构以外?你能不能给你的超级稳定下个确切定义?

                                  中国的超稳定结构是被革命彻底瓦解的,所以现在不再存在,而印度没有经历过这种革命,所以仍然保留了很多的残余。这种革命本身就是造成了中印或者东亚文明与其它非欧洲古文明不同发展现状的主要变数。中国的超稳定结构是以秦以后几乎内质相同的王朝的不断历史重复表现的,而印度次大陆的超稳定结构是以将人群分成无数小团体世代固化的种姓制度表现的。其实印度的种姓制度在欧洲人到达之前,已经开始在伊斯兰教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受到动摇了,恰恰是英国人的统治给了种姓制度喘息和重生之机,甚至把大部分的印度穆斯林也重新完整纳入了种姓制度中,这是印度的不幸。同样,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再多,也不可能跳出传统结构,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朝啊。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清朝已经完全丧失人心,中国革命的爆发确实有必然性,但从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明清的前例看,传统影响本身不足以推动革命必然发展到历史的最后现实,北伐后的国府本来是最可能的发展,停留在辛亥后北洋也是很有可能的,中共及其领袖们的产生和成功组合确实是一件颇为偶然的历史事件。当然,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偶尔唯心一下,以为他们的产生本身就是华夏文明自救机制的最后底牌,仍然是冥冥之中文明传统的力量,我倒也想不出什么理由反对……

                                  你还是不想面对这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传统文明其实很容易导致革命的爆发,而印度却相反。这就是中国所谓的超稳定结构在历史中被革命彻底摧毁,而印度的种姓制度依旧在现实中存在的根本原因。英国人可以固化种姓制度,但是他们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印度,给印度带来了很多东西。在中国彻底摧毁所谓的超稳定结构的时候,难道英国人起的是正面作用?事实上,英国人在世界各地一直是玩扶植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这一手的。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会导致新式政权的产生,但那仅仅是因为没有提供足够的选择性罢了。在和西方接触后,西方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性,旧的农民起义变为新式政权的革命前奏也就成为必然。而印度,本来就没有农民起义,所以也就不会有革命。

                            • 家园 以下一一回答.

                              1.你以前动不动就指责别人是五美分的事情就忘了?你的回贴大家可以去看.我和你并不是第一次说话.

                              2.

                              你对历史很生疏。和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日韩越接触西方民族在时间上时最迟的”,这是你的原话,你要改变你的原始观点重新阐述不是不可以,但不认账,反过来反而指责别人可不好。再次提醒,你的原始观点在别人看来,只是且只能是“中日韩民族与西欧近代文明的接触在全球是最晚的”,并从这个时间点“最晚”但“成功最大”出发,推导出东亚文明的所谓天生必然成功性,并由此否认上世纪革命对于华夏文明复兴的意义——因为按你的推理,不管谁当政用什么政策,反正中国总是会成功的。相反,印度等则必然难以成功。老实说,这已经简单到了天命论和种族论,听上去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判定中国没有希望的论调如出一辙。

                              事实上,即使在大航海最初的时代里,中国和西方的接触也是有限的.而非洲,大家都知道好望角的故事,美洲,那里有哥伦布的故事,印度有达迦马的故事,菲律宾有麦哲伦的故事。中国在这些故事里有吗?你所举得例子不过是其后中国才和他们发生的有限接触,而这些接触绝大多数是间接的。好吧,你说非洲某些部落欧洲人一直不了解,确切的说,那是欧洲人和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而已,间接接触其实是一直存在的。那些原始部落的人口一直是欧洲人奴隶的来源。而葡萄牙由盛转衰的一仗你知道是在哪里吗?为什么会有这一仗呢?你先回答我这些问题。

                              另外,我并没有否认中国历次革命对中国复兴的伟大意义。但问题在于,如果你纵观世界历史,会发现有的不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有革命,有的屡次革命却屡屡失败?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政策其实是一个后天由许多先天因素就决定的结果,它会对以后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诞生却鲜有偶然性。

                              您的参考系是随着您的需要而随时可以变化的。之前您还确定,看进入全球化后是否成功就可以直接推导出各文明的天然优劣和必然命运,然后我按您的逻辑一比较中日,您马上又说那是子文化了。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在适应近代化工业化的道路远远领先于中国,这是历史的常识。我不知道您还在质疑什么。难道还需要论证日本在十九世纪晚期实现的对中国的先发优势吗?

                              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各自的深度和广度完全不同,这才是决定了甲午战争中,日本以小国而完胜大国的中国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是庞大无比的历史课题,我当然不可能在这里便把二者的区别都说清列明,但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激烈,洋务运动对于旧文化的极度不彻底和妥协性,和最后日本以小胜大的结果,充分证明东亚传统文化本身是不足以让国家充分适应近现代化世界的,唯有进行激烈而深刻的变革之后才能重新在世界民族竞争中发挥出东亚文化中优点与长处。

                              还要说清楚的是,中法战争,中国是海战惨败,陆战也打得不漂亮,主战场在越南是一路溃败,即使镇南关一役,法军的伤亡也并不大(整个不过伤亡数百人),元气根本未伤。中法战争的结局比较好,主要原因全在于法国内部政争激烈,扩张派和复仇派长期争执不下,而且已经完成了战前完全占有印支、将云桂纳入法国特殊利益地区的战略目标,无意继续扩大战争而已。相反,您轻描淡写的埃塞抗意一战,所谓法国帮忙是什么呢?是派兵助战还是警告意大利不得无限扩大战争?都不是,不过是出售武器而已,清朝在1900年前买不到最先进的军火?但战争中,意军的损失则数以万计!!!战后的和约是意大利无条件承认埃塞独立,赔款赎人,相比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这就是您说的,埃塞俄比亚的胜利含金量其实不如中法战争?!

                              首先,我说的文明决定论是指大范围内的,而不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文明、文明来解释。至于你对我的推论,你能否指出实例,我也想来看看。我的看法是,在总的历史过程中,古代文明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变量,但不可能是一个唯一的变量。指望用唯一变量来解释历史的,大概也就是你了。

                              至于日本在中日甲午之战中的胜利,其实也是必然的。表面原因当然如你所说。但深层次原因呢?我觉得你根本没有任何提及。在世界各地非欧洲人中,和欧洲人接触后东亚文明的变革其实并不算大,确切的说是变化最少的,其内核基本都保留了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东亚文明的内核其实很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东亚文明只需要做很小的调整就可以适应工业化。当然,这种很小的调整和其他文明比较而言。如果具体到某个时间段,那种调整看起来还是很大的。

                              至于中日对比,我说的很清楚,中国的洋务运动在那时的成就仅仅逊于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已,比其他非欧洲后裔的古文明都要成功。日本和中国的对比不过是同种类型的文明之间的竞争,他们的竞争并不能说明各自文明确定的优劣,因为他们之间的文明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说,日本的武士道和阳明学说其实来源于中国,但是后来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而已。

                              至于中法战争,中国在马尾是惨败,但是法国海军远征军首领孤拔

                              将军战死也是重挫法军士气。陆战法军固然开始节节胜利,但后来不仅在镇南关受到冯子才的打击,在越南也受到黑旗军的打击。如果没有陆上海上的同时失利,法国根本不可能停下手来。当然,我们不否认法国内部的不同意见。不要忘了,内部有不同意见是意见常事。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他们停下来了吗?至于法国帮助埃塞俄比亚,具体是这样的,法国为埃塞提供了大量军火以及教官。埃塞和意大利交战的军队并不是只有原始武器的落后军队,他的核心部队武器是由法国提供,由法国教官训练的。原因吗?法国人希望看到意大利在埃塞失败。事实上,意大利也曾经派出军舰到中国来,结果一看到北洋舰队,马上就溜走了,计划中的利益要求也就没了下文。所以我对对意大利的胜利,含金量不得不打个问号。

                              • 家园 并复

                                1.你以前动不动就指责别人是五美分的事情就忘了?你的回贴大家可以去看.我和你并不是第一次说话.

                                ——是啊,我的回贴又不难查,大家都可以去看。“请举出我在没有证据和实际案例的前提下,指责他人或西媒故意歪曲事实有失道德的例子。”

                                再问一次,您是凭什么一开始就认定我“只看中宣部的历史书”?

                                “事实上,即使在大航海最初的时代里,中国和西方的接触也是有限的.而非洲,大家都知道好望角的故事,美洲,那里有哥伦布的故事,印度有达迦马的故事,菲律宾有麦哲伦的故事。中国在这些故事里有吗?你所举得例子不过是其后中国才和他们发生的有限接触,而这些接触绝大多数是间接的。好吧,你说非洲某些部落欧洲人一直不了解,确切的说,那是欧洲人和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而已,间接接触其实是一直存在的。那些原始部落的人口一直是欧洲人奴隶的来源。而葡萄牙由盛转衰的一仗你知道是在哪里吗?为什么会有这一仗呢?你先回答我这些问题。

                                另外,我并没有否认中国历次革命对中国复兴的伟大意义。但问题在于,如果你纵观世界历史,会发现有的不发达地区根本就没有革命,有的屡次革命却屡屡失败?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政策其实是一个后天由许多先天因素就决定的结果,它会对以后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但它的诞生却鲜有偶然性。”

                                ——如果这些故事也是历史大势的证据,那么我想您也知道哥伦布说动西班牙王室赞助他远航的故事是什么吧。你难道真的能说中国在这些故事里没有吗?我们知道1499年达迦马才到达了印度,1521年麦哲伦死于菲律宾,而1557年葡萄牙人已经以欺骗手段得到了澳门,1565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已经开通。事实上,与对新大陆土著居民赤裸裸的武装抢劫、奴工和殖民相比,中日等东亚文明与欧洲的早期贸易为主的交往方式,是更容易吸收他们文化和文明优点为已用的途径。顺便说一句,要说间接接触,罗马与中国就有非常大的间接贸易交流了,在唐朝时也有昆仑奴啊。三王之战我实在看不出和你我讨论有什么关系,你看,我使用的是撒哈拉以南或黑非洲,摩洛哥可是北非啊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由必然性主导好咩,但同时,任何历史的必然都不可能不是由无数偶尔性累加而形成的,就象宏观物质一般有稳定的轨迹,但在它的内部其实每个分子都在作布朗运动。比如说如果老毛在秋收起义前就牺牲在团防局,中国历史肯定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但他安然脱脸,这个也是一个偶然。

                                首先,我说的文明决定论是指大范围内的,而不是指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文明、文明来解释。至于你对我的推论,你能否指出实例,我也想来看看。我的看法是,在总的历史过程中,古代文明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变量,但不可能是一个唯一的变量。指望用唯一变量来解释历史的,大概也就是你了。

                                至于日本在中日甲午之战中的胜利,其实也是必然的。表面原因当然如你所说。但深层次原因呢?我觉得你根本没有任何提及。在世界各地非欧洲人中,和欧洲人接触后东亚文明的变革其实并不算大,确切的说是变化最少的,其内核基本都保留了下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东亚文明的内核其实很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东亚文明只需要做很小的调整就可以适应工业化。当然,这种很小的调整和其他文明比较而言。如果具体到某个时间段,那种调整看起来还是很大的。

                                至于中日对比,我说的很清楚,中国的洋务运动在那时的成就仅仅逊于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已,比其他非欧洲后裔的古文明都要成功。日本和中国的对比不过是同种类型的文明之间的竞争,他们的竞争并不能说明各自文明确定的优劣,因为他们之间的文明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说,日本的武士道和阳明学说其实来源于中国,但是后来在日本得到了发扬光大而已。

                                至于中法战争,中国在马尾是惨败,但是法国海军远征军首领孤拔

                                将军战死也是重挫法军士气。陆战法军固然开始节节胜利,但后来不仅在镇南关受到冯子才的打击,在越南也受到黑旗军的打击。如果没有陆上海上的同时失利,法国根本不可能停下手来。当然,我们不否认法国内部的不同意见。不要忘了,内部有不同意见是意见常事。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他们停下来了吗?至于法国帮助埃塞俄比亚,具体是这样的,法国为埃塞提供了大量军火以及教官。埃塞和意大利交战的军队并不是只有原始武器的落后军队,他的核心部队武器是由法国提供,由法国教官训练的。原因吗?法国人希望看到意大利在埃塞失败。事实上,意大利也曾经派出军舰到中国来,结果一看到北洋舰队,马上就溜走了,计划中的利益要求也就没了下文。所以我对对意大利的胜利,含金量不得不打个问号。

                                ——请你回头看,一开始我就说得明明白白,“我对把东亚经济奇迹几乎全归因于所谓文化传统表示严重不同意。首先必须要说明白的是,我不否认儒家传统(我想您上文中说的传统东方文化的主要同质部分就是儒家传统吧)中有很多社会特性对于经济起飞很有好处”。很显然,这反驳的是认为东亚文明天然就必定会产生经济奇迹的观点。相反你的意见观点似乎与之相近或相同。所谓指我“用唯一变量来解释历史”,原话奉还。

                                再说一次,在我看来,从整个世界历史过程看,产生近代化社会体系的关键变量至少有好几个,它们都是非常重要,以至于无所谓谁最重要,其中如果非要说有哪个因素最重要的话,似乎也应该是政治体系和地理位置,而不是古文明的传统。如果仅看古代文明,中世纪的西欧蛮荒的不列颠岛怎么都不象最适合第一个突破近代化门槛的,但事实如此。

                                如果没有中日间的对比,也许你的古文明传统决定论还能自圆其说,但中日古文明,用你的话说,是大文明里的两个子文明,区别相对不大,而1895年的中日实际可动员国力显然是中国远远超出,但战争结果却是中国完败,随后日本一路上扬成为列强之一,中国一路沦落到了随时有可能被瓜分亡国。而中日两国当年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对传统结构进行了大范围深程度的剧烈变革,而中国的洋务运动用主要操手曾国藩李鸿章的话说,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表”的理论指导下的“表糊纸蔑”。

                                而你以“中国的洋务运动在那时的成就仅仅逊于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已,比其他非欧洲后裔的古文明都要成功”来开脱,根本也是站不住脚的,1895年时要找到非欧洲后裔而又独立的古文明还都是不太好找,但幸而,还是能找几个的。埃塞等一下再单独驳你,再说两个,一个泰国,且不说它的外交手腕,这个还可以说是英法需要缓冲地(但实际上在非洲等地英法殖民地直接接壤的情况十分正常),论文治,到1909年,泰国(当时还称暹罗)财政收入已经达6000万铢,约合480万英镑,相当于当时清朝收入的39%,按人均计算是清朝的17.3倍。另一个,土耳其,论武功,土军仅在少量德国军事顾问的支援下,就独立支撑起一战的东南翼战场,在大叙利亚、伊拉克和海峡地区与英国,在高加索与俄军,以百万人级的规模进行了整整三年完全近代化的战争。中国当年是文治呢还是武功,比得上人家?

                                孤拔是强攻台湾时受伤而死的,不是在马尾。他的死当然创伤了法军士气,但法军是一支近代化而非封建军队,最高指挥官的暂时缺位并不会长期影响他们的战斗力,实际上孤拔的死亡没有对法军在南海的战争制海权有任何影响。而你对黑旗军、镇南关等中法战争中陆战的中方实际战果更明显并不了解,第三共和的法国倒阁是稀松平常的,在战争前的目标都已经实现后,是法国内部的不同力量反对继续在远东投入太多的力量,才直接导致了中法战争迅速以双方都比较体面的方式结束,而如果继续打下去,是很堪忧的。

                                我早就说过埃塞从法国(实际上还曾从英国俄国和美国)买到了大量军火,西式火枪的好处是祖鲁人都知道的——顺便说一句,当时还不相信这一简明事实的就只有当时的中国或者说大清了,就是在中法战争中,堂堂的督抚大员还一本正经的上奏推荐说,中式抬枪的威力远超洋枪,是制敌第一利器。阿杜瓦战役中埃塞动员参战兵力至少6万人,仅这一点就远远超过比埃塞人口面积都大出数十倍的中国当时在任何一场战役中可投入兵力的上限,意军死伤被俘者多达1。5万人,全军尽没,但意军在此役中并不是后世所称的“面条兵”,他们坚持自己的荣誉到了最后一刻,甚至多次发起过自杀性反冲锋,相比几乎同时发生的从汉城直到牛庄再到旅顺、威海的雪崩式崩溃,还能称中国那时的成就仅次日本的明治维新?

                                顺便再说一下,意大利在天津是有租界的,至于所谓派军舰来华索取利益,应该是指意大利一度图谋三门湾为租借地,这时北洋舰队已经灰飞烟灭了。意大利企图的失败,除了中国这次反应比较强硬之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列强的牵制,尤其是三门湾属于英国视为自己禁区的扬子江区范围。实际上意大利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底气,递交最后通碟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失误造成的。

                                • 并复
                                  家园 继续回答。

                                  请你回头看,一开始我就说得明明白白,“我对把东亚经济奇迹几乎全归因于所谓文化传统表示严重不同意。首先必须要说明白的是,我不否认儒家传统(我想您上文中说的传统东方文化的主要同质部分就是儒家传统吧)中有很多社会特性对于经济起飞很有好处”。很显然,这反驳的是认为东亚文明天然就必定会产生经济奇迹的观点。相反你的意见观点似乎与之相近或相同。所谓指我“用唯一变量来解释历史”,原话奉还。

                                  再说一次,在我看来,从整个世界历史过程看,产生近代化社会体系的关键变量至少有好几个,它们都是非常重要,以至于无所谓谁最重要,其中如果非要说有哪个因素最重要的话,似乎也应该是政治体系和地理位置,而不是古文明的传统。如果仅看古代文明,中世纪的西欧蛮荒的不列颠岛怎么都不象最适合第一个突破近代化门槛的,但事实如此。

                                  我不知道你对我的连载时是没看懂还是根本没看。我在那里说的很清楚。生产关系上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地理因素而非其他,东亚文明来源于它的地理环境,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自主变量。任何文明都不具备必然产生更高一级生产关系的必然性。但是东亚文明可以保证在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到来之时适时改变自己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

                                  如果没有中日间的对比,也许你的古文明传统决定论还能自圆其说,但中日古文明,用你的话说,是大文明里的两个子文明,区别相对不大,而1895年的中日实际可动员国力显然是中国远远超出,但战争结果却是中国完败,随后日本一路上扬成为列强之一,中国一路沦落到了随时有可能被瓜分亡国。而中日两国当年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对传统结构进行了大范围深程度的剧烈变革,而中国的洋务运动用主要操手曾国藩李鸿章的话说,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表”的理论指导下的“表糊纸蔑”。

                                  你根本没有搞清楚我说的文明决定论中文明决定的那些东西。我不得不再次问你一句,你是根本没看呢还是没看懂?

                                  而你以“中国的洋务运动在那时的成就仅仅逊于日本的明治维新而已,比其他非欧洲后裔的古文明都要成功”来开脱,根本也是站不住脚的,1895年时要找到非欧洲后裔而又独立的古文明还都是不太好找,但幸而,还是能找几个的。埃塞等一下再单独驳你,再说两个,一个泰国,且不说它的外交手腕,这个还可以说是英法需要缓冲地(但实际上在非洲等地英法殖民地直接接壤的情况十分正常),论文治,到1909年,泰国(当时还称暹罗)财政收入已经达6000万铢,约合480万英镑,相当于当时清朝收入的39%,按人均计算是清朝的17.3倍。另一个,土耳其,论武功,土军仅在少量德国军事顾问的支援下,就独立支撑起一战的东南翼战场,在大叙利亚、伊拉克和海峡地区与英国,在高加索与俄军,以百万人级的规模进行了整整三年完全近代化的战争。中国当年是文治呢还是武功,比得上人家?

                                  看现代化程度如何并不是一个方面就可以的,要看综合的结果。毕竟在短时间内偶然性还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就泰国而言,泰国在遇到西方殖民者的时候出的君主基本都是明君,这是泰国的幸运。但不幸的是,它依旧不得不通过割让非核心领土来维护核心领土的存在,就像清政府所做的那样。泰国当时的财政搞的确实比当时的清政府好的多。但是,这种财政力量被它运用的如何呢?很遗憾,即使到现在,泰国依旧是一个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国家,泰国的工业力量依旧薄弱,也就是说,泰国的财政并没有被恰当的运用到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途径上来,所以,一俊并不能遮百丑。

                                  再说土耳其,早年被称为欧洲病夫的那位,其实它一直受到西欧的影响,甚至最初的大航海的初衷,都是为了躲避它在贸易上的横征暴敛。那他和中国比,我觉得不太合适。我觉得他更合适的对比对象应该是俄国。为什么俄罗斯会发展为世界性的强国,而土耳其的帝国却不复存在?在开始的时候,实际是土耳其的实力明显强于俄罗斯。

                                  我要说的是,文明的力量,是一个长期显现的过程,他并不保证你能事事占先,时时占先。但是,他能保证你最终的结果。如果你是你某点某方面的对比来说明问题,那么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文明的力量。

                                • 并复
                                  家园 继续回答。

                                  1。对于你以前的事情,旁观者可以去看你以前的帖子,我俩在此说了不算,在此打住。

                                  2。

                                  如果这些故事也是历史大势的证据,那么我想您也知道哥伦布说动西班牙王室赞助他远航的故事是什么吧。你难道真的能说中国在这些故事里没有吗?我们知道1499年达迦马才到达了印度,1521年麦哲伦死于菲律宾,而1557年葡萄牙人已经以欺骗手段得到了澳门,1565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已经开通。事实上,与对新大陆土著居民赤裸裸的武装抢劫、奴工和殖民相比,中日等东亚文明与欧洲的早期贸易为主的交往方式,是更容易吸收他们文化和文明优点为已用的途径。顺便说一句,要说间接接触,罗马与中国就有非常大的间接贸易交流了,在唐朝时也有昆仑奴啊。三王之战我实在看不出和你我讨论有什么关系,你看,我使用的是撒哈拉以南或黑非洲,摩洛哥可是北非啊

                                  我一直认为历史是由必然性主导好咩,但同时,任何历史的必然都不可能不是由无数偶尔性累加而形成的,就象宏观物质一般有稳定的轨迹,但在它的内部其实每个分子都在作布朗运动。比如说如果老毛在秋收起义前就牺牲在团防局,中国历史肯定会发生重大的改变,但他安然脱脸,这个也是一个偶然。

                                  你举得撒哈拉非洲以南地区,好吧。你看看达伽马到印度的航线是怎么走的,就是沿非洲海岸线一直向南。这叫没有接触?当然你可以说他们没有深入内地。他们为什么没有深入内地?其实就是因为多方位接触后知道哪里极度落后,除了干奴隶贸易外无油水可捞,所以没有兴趣而已。你所谓的欧洲对内陆非洲的不了解其实仅仅是指欧洲人对内陆非洲的地理形势不了解,而非对那里的人文社会不了解。但是,就以那时欧洲人和中国人的接触,你敢说欧洲人对中国的内陆地理条件很了解吗?其实欧洲那时对中国的了解也就限于文化等方面而已。只不过中国的文化远比非洲内陆精彩罢了。而轮到欧洲对中国和内陆非洲的影响,也许你可以说欧洲人带来了红衣大炮等,但是欧洲人的奴隶贸易影响相对来说恐怕对当地人的影响要深刻的多,虽然你可以说这是间接的。至于我为什么要举葡萄牙的例子,其实着眼点就是一个,奴隶贸易,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物品,当然你可以说那时间接影响。当然了,欧洲人在奴隶贸易上还是有他们自己的说法的,那是历史自然形成的,我们至少很少直接把自由民变成奴隶,只不过是买家而已。不得不说,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至于你所说的社会革命的伟大意义,我其实从来没否认过。但问题是,你从来没有考虑过在不同的文化系统内引发革命的难度是差异极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其实是一个很容易引爆革命的系统,因为自陈吴起,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就成为了中国人传统的一部分。当然,这种系统居然也能被称为超稳定结构。我发现闭门造车是什么了。

                                  • 家园 嗯,继承回复

                                    嗯嗯,至少在与你的讨论中,我前面并没有涉及到欧洲人早期为什么没有深入黑非洲的理由,所以你的解释其实没有必要。请注意回顾开始的问题,我提出的观点是从全球来说,东亚的中日韩文明并不是最晚接触到西欧近代文明力量的文明体系,从时间和程度上看,东亚确切的是说东北亚,除了近中东和北非外,与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和非洲相比,本来相互间都差不多,真正拉开各自对欧洲文明的依附度的时期,要在这些地区纷纷变成了欧洲殖民地,而东北亚或自强或仍勉强保持名义独立之后了。

                                    还是顺便说,澳门与中国内地的交往密度和方便程度完全不是欧洲人早期在非洲海岸上那几个殖民点与内陆之间可比的,更不用说文化同一性上的差距了。

                                    另外,在欧洲人把奴隶贸易变成一项有厚利可图的“肥水”前,非洲内部的奴隶捕捉并不常见,尤其很少有专门以捕捉奴隶为目的的袭掠,劳役制度也以家庭制奴隶为主,相对比较温和。当然,这里在东非有一定的例外,阿拉伯人捕捉黑奴也有很漫长的历史了,埃塞自己也是一个奴隶制大国,但总的来说,规模远远不能与欧洲人兴起的奴隶贸易相提并论。这是他们永远洗不去的道德耻辱。

                                    我本来也就同意(请看最开始及之后的多次发言)中国传统文化是含有革命传统的,并且传统主流道德观也赋予在一定条件发动革命是具有天然正义性的,这尤其与大多数古文明截然不同。但中国的超稳定结构根本就不在单一皇朝万世一系的合法性上面,否则称中国古文明具有“超稳定性”的所有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就全都是笑话了,这个超稳定性是指在前一个皇朝覆灭后,继承的新皇朝,哪怕是原周边的少数民族入主建立的皇朝,在短时期内也都会基本原样照搬传统的制度,包括礼法、司法、基本官制等等,以至于在本质上这些皇朝的变化看上去只是起了定时放泄压力的作用,并等待着相同压力的再次聚集,开始又一个循环。

                                    如果说印度等其它古文明的困难在于如何引发革命,那么中国传统文明脱胎换骨的最大难点并不在于引发第一次推翻旧皇朝的革命(也就是辛亥),而在于如何把不让革命又变成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而能跳出这个循环,被不断引向深入,彻底改造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近现代化要求的旧的社会结构,以实现民族国家和文明的再次复兴。所以,辛亥革命及结果是必然的历史大势,再怎么发生偶然因素,变化无非是提前或是推迟几年。但随之而来的袁氏和北洋当政却表明,换代的革命易,改造的革命难。

                                    北伐开始时其本意也是要求彻底变革中国,但还是被旧的社会结构的支持力量反扑所击败,变革仍然很不彻底。从你的上述答复中,我大概可以认为你也以为南京民国时期的国家气象实在是不怎么样,根本没有复兴之势,那么我想你也应该会同意,如果中国革命或者说由革命而推行的对旧社会结构的改造和自新如果只停留在这一步上,中国并不能表现出比诸如印度等其它文明的国家更强大的活力和成功性。

                                    最后,虽然我一向认为(这个你当然也知道)中共革命具有无可争议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但我只认为它的发生具有必然性(因为还希望完成彻底改造的民族精英已经无它路可去了),但最后取得的几乎彻底的胜利(除了台湾受美国干涉未得)却是完全没有必然性的。事实上,虽然“后膛枪时代无革命”是一句俗语,但它确实充分直观的表达出了在新技术条件下,底层民众用暴力反抗拥有强大现代武力并能得到更强大的外力支持的统治者有多少困难。实际上,虽然当年的中共是一个近于不可思议的强力而又团结的组织,虽然毛泽东具有传说中千年一出的政治和军事天才,虽然他们的对手的愚蠢和无能同样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但我们读史可知,仍然有不少偶然因素帮助中共度过了最危险的几个关头,才最后走上了必然赢得胜利的道路。

                                    所以终上所述,我无法认同,所谓东亚传统文明与其它非欧洲文明的区别,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今天中国和东北亚其它国家地区必然超越其等。我坚持认为,我们传统文明的优秀之处能得以发扬,今日我们能得以略微可以自得自夸,最主要的依凭正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铭刻的,都是自1840年以来,所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先英,所有胼手胝足一砖一瓦的建设国家的祖辈父辈今辈百姓们,不凭着任何祖荫,自己亲手干出来的。

                                    通宝推:回旋镖,唐家山,
                                    • 家园 现在已经没有人提及中国历史上的超稳定结构了。

                                      在我看来,所谓中国的超稳定结构其实就是在没有提供足够选择性的情况下,历史不得不循环往复而已。一旦提供了足够的选择性,所谓的超级稳定结构就会被打破。古埃及,古巴比伦长达三千年的奴隶制度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中国之所以显得突出,一是因为时间长,这得益于它的文明开始的比较早,二是文明一直保留到了现在,这得益于他的农业面积远比古埃及和两河流域为大。说到底,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只不过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因素集中在一起罢了。

                                      对于中国GCD和GMD的说法,见仁见智。但在我看来,现在的GCD和被他推翻的GMD已经没有多少区别,而DXP和蒋经国在两岸干的事,也基本是一个路线上的。难怪有人说两个人到底是莫斯科的同学。至于毛泽东带来的特殊性,现在能维持多少还是个未知数。

                                      • 家园 我战不动了,最后集中一起回复吧

                                        我不知道旁观的第三者会怎么看待我们的辩论,至少我回头看时感到很亏。你甚至没有清楚说明你到底是持文明决定论还是地理决定论,又或者认为二者合一。没有清楚的具体观点,也就最大可能的减少了自己的破绽可能。你只是不断的提出新问题新分枝,而我却傻乎乎坦率的清楚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努力加以论证,结果得到却是被你每每恶毒的指控这个不懂那个不了解。事实上我一个朋友在笑我上当了。所以我最后要试着改变一下,当然你可以继续避而不谈或者用一堆空话搪过去,反正我大概不会再回复了。

                                        你认为“东亚文明可以保证在席卷全球的资本主义到来之时适时改变自己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但你从头到尾都没有论证东亚文明究竟是如何具体的适时改变自己不适应现代化的部分,而仅是一再的重复声称东亚文明本质极其优秀,所以一定可以做到。然后让我自己去从你的只言片语中找答案,这也算论证?

                                        我列出中国当年在铁路、工厂、矿山、学校、医院这些被其他人公认的近代社会最显著特征上的衰微,你说这不用在意,这不是文明决定的东西;我举出在近代时中国在国家的组织力、军事上、税收上乃至精神上全面落后,你还是说不用在意,文明决定论不在意这些小事。我指出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个短暂的期间的短暂趋势,而是长达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整个文明大衰退甚至大衰败,你仍然说不用在意,那是偶然性的作用,文明决定论最终肯定能保证中国反败为胜。我强调华夏文明的传统核心内虽然有适合现代化社会建设的部分内容,但只有经过了先辈通过最激烈的革命方式完成了对旧社会结构的彻底变革后,才实现触底强劲反弹。你还是不同意,认为虽然这是可行之路,但并非一定必要。那我就奇怪了,你的文明决定论到底是怎么来“保证最终的结果”,如何来“长期的显现”的呢?

                                        最后,在我看来,且不说现在的GCD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执政能力和建设能力,根本不是退台前的KMT能望之项背的,更重要的是,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最关键最困难的部分,在毛邓两代时就已经完成了。之后,只要不出现地图头和酒鬼那种极品或者米帝直接全面入侵再来次大破坏,不需要雄主,守成中庸之君都可以把持着中国这艘大船有惊无险的驶下去。

                                        • 家园 你们两位大战,可谓clash of the titans

                                          作为一个旁观者,说两句。

                                          真理越辩越明,两位喝点水,消消气,好好辩论,让我等好好学习一下。

                                          在我看来,你们两位的观点差距不大啊,至于争得那么天崩地裂的么?

                                        • 家园 好吧,我来简短阐述我那个长篇的基本观点。

                                          你肯定没有把那个长篇看完。那个长篇的题目是《地理和气候对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影响》,就题目来看,意思是说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形成古代文明的决定性因素。在这里文明是一个被地理决定的因素,而不是主变量。但是,文明一旦诞生,就有了自己的力量,就会对历史产生影响。随着人类自身能力的提高,地理的作用越来越小,文明的力量越来越大。但是,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包含着以前地理因素的变量。

                                          但是,至少到资本主义还没有诞生的年代,单纯地理因素的作用依旧大于文明的作用。资本主义在西欧首先出现,是因为西欧的地理条件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冲破封建关系的束缚,而不是因为欧洲的文化是最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但是对于欧洲以外的各民族而言,反正大家都没有这个自然条件去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他们只能被动接受资本主义的冲击。在欧洲人以外的族群中,东亚文明占有明显的优势。

                                          在我看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很多因素共同决定的。但不同的因素作用差别很大。在不同的时代里,各个不同因素的权重也在变化。譬如随着人类力量的增强,地理因素权重在变小,文明因素权重在增加。当然,地理和文明因素在现在依然都是主因素。

                                          除了地理和文明,还有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譬如特定历史时期领导人的个人作用。这个因素相对地理和文明是个次要因素,因为它作用的持久力有限。譬如埃塞俄比亚和泰国,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都有杰出的表现,原因就是他们在特定时期正好出现出色的领导人。但是,现在他们还是落到了泯然众人的地步。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主因素文明和地理的因素不占优势。至于你说的那些现代化指标,其实都属于一时的外在表现,而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保证。

                                          就中国而言,其实在资本主义到来的时候,执政政府是少数民族满族这点来说是比较吃亏的。这也是中日开始就拉开差距的一个重大原因。但是不要紧,满族政府不能适应适应中国现代化的要求,那中国人民就会形成合力把它干下去。满清政府下台了,换上来的北洋政府还是不能满足中国现代化的要求,好,人民再把你赶下去。然后是国民政府,还是不能满足要求,继续赶下台,直到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很好,总算符合要求了。当然,在这个不断更换领导集团的过程中,其实被更换的领导集团还是在不断进步的。这就是中国文明的力量,不怕你一时半刻的统治集团不行,不行就换,而且换了能够保证新的统治集团比上一次的要好。我相信,如果当时的共产党还是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要求,人民还会再换一次。但是,别的文明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经常发生的是,丑陋的政治集团不能被赶下台,更多的是,换上来新的统治集团不比前面的更好,甚至更遭。以上是文明力量在领导层方面的表现。在工业化方面,工业其实来源于手工业,而手工业其实又与农业的发达与否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你的农业生产如果能够组织的很好,那么工业生产也就容易组织的好。恰恰东亚的农业生产是组织的最好的,所以当面临组织工业生产的时候,东亚面临的困难就明显小于其他古老文明。当然,文明的力量表现还有很多。但文明的这些作用,都是一种长期作用,它并不能保证在某一个时期在某项指标上你一定占上风。

                                          至于现在的中国,我可以肯定的说,守成之君肯定是不可能一直干下去的。因为中国现在的体系并不能保证中国一直走下去。中国的产业升级为什么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就是因为体系中存在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它导致先进生产力不可能在中国生存下去。相对日本和德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已经表现出了质量上的巨大差距。如果保持这种体系,中国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在世界体系中逐步下滑而已。

        • 家园 路是人走出来的.在客观条件下,趋利避害,随机应变,

          没有什么模式是不能尝试的.

    • 家园 退税,退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