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在《五千年》版面发了一个主题帖 -- 本嘉明

共:💬81 🌺437 🌵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是本网站里的另一个版面

        链接在此:

        链接出处

        高中三年兄说没有看到对应的中文稿,链接在此:

        样板房-1

        这个英文稿,做得很粗糙,还在“一直在改”。《巅峰之战》有原来的中文稿,不是重新创作,还省事点,当然要翻译成英文后,英译稿至少达到英语为母语的,初中一年级以上的写作水准,还是不容易的。

        我正在花精力的,是另两部分。一个就是把故事说完,现在这么半吊子不太好,但现在写不出来,肚子里没货。第二个就是这个加在最后的段落,这个段落写得,要想四面八方都照顾到,那是不可能的。我只是想迎合英语教育下的华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尽可能吸引他们读完,然后自己去找资料和电子游戏,延伸沉浸,就谢天谢地了。以北美这里的中学教育,16岁上下的孩子,找资料/独立判断的能力已经非常强,因为很多中学里的PROJECT就是这么做下来的。我甚至考虑要多加一些插图,因为还有一部分文科不强的孩子,已经不能阅读超过140个单词的段落了,用插图把文字夹断,每段文字短一点,可能有帮助。

        这里有些河友觉得这个“最后一段”写得非常蠢。相信我,我的年纪也不小了,我已经没有精力去做自己都明明觉得是非常蠢的一件事情了。

        • 家园 抱歉加谢谢! 中文版早一个月,可能看过忘记了

          话说现在的西河版面结构整的也很像Matrix,穿来穿去有点蛋疼

          你那个英文版能看,但有些帖子也说是《五千年》,权限不够打不开

        • 家园 谢谢本大

          我去看了一下,是英文版,看着吃力。不过图片不错。

          本来想回复在那儿,结果说不让回复。

          问题是,高中三年怎么就能回复?你们搞了个小团伙

          通宝推:高三三班,
          • 家园 刚试试也不能回复了,自己贴也不能回

            上回属于穿越迷路了

          • 家园 估计新政初施

            “高中三年”兄捡了个漏,他是独一份,有点错版邮票的味道。

            我就不能再在他的后面接话了。

            按规矩除了发主贴,其他一律不能回复。楼主发了主帖后,可以续主帖的第二,第三帖这样。

    • 家园 链不上,有空改dns再试验
    • 家园 我将加在最后的段落

      (以下文字,最后会翻译为英文,加在《巅峰之战(英译)》的末尾,现在贴在这里,供各位老友审核,有无明显的文史错漏。论点的部分,我这是一家之言,只要大家觉得没有大的毛病,我会基本保持此论)

      ***************

      Hi,Guys,谢谢你读完了以上的故事。既然已经到这儿了,Uncle Ben想跟你聊聊中国作为一个国族国家(China Nation)的历史,放心只会再占用你15分钟左右,不妨碍你接下来去刷TikTok。

      我先说我的结论:中国传统的主流哲学,China Main Traditional Philosophy, (CMTP, mostly Tao & Confucianism),有其先天的缺点。在刚刚过去的150年里,中国人民切身体会到了这些弱点带来的伤害,并终于找到了克服的方法。

      这个克服方法非常简明:持续向外部世界学习,永远不再固步自封。

      这个电影非常有用,请你随后抽时间看一看:

      外链出处

      (一)

      以清晰的历史考古为依据,四大古文明中,中国应该排第三或者第四。中国可考据的文明史长度为4200年,公元前有2200年,公元后有2020年,差不多是沿公元为折线,把一张纸对折了一下。

      按专家的话,一个成熟的古代文明,有几个条件:

      一,有自己的文字。

      二,有城镇的生活形态,而不仅仅是郊野的农村散居形态。

      三,会冶炼青铜器。青铜的熔点低,会冶炼青铜器,代表着摸索进了冶金技术的大门。

      4200年前,中国人达到了这三条,成为四大文明之一,也是传承至今没有中断的唯一的古文明。传承没有中断,也暗示着中华文明的前后变化不是太剧烈,这既是值得骄傲的事,也是值得伤心的事。

      我们也常说,中华文明有5000年历史,那就要说到,在这清晰的4200年之前,还有800年左右的预备时期,这800年里,有6个重要的领袖。

      点看全图

      首先是炎帝(神农),他是农业专家和草药医学家,并开始教会族人利用火。炎帝的部落,过渡到了农耕文明的初期。

      跟他同时代的,还有黄帝和蚩尤。黄帝的部落还以畜牧和狩猎为主,擅长冶炼和弓马。古代农业的收获效率不高,作物品种少,所以中国的农业,直到明朝末期,一直有三个特点:

      一,反对酿酒,历史上多次全社会禁酒,因为酿酒太浪费粮食。

      二,直到明末,中国历代的总人口数,在最好年景应该不会超过6000万人(这个数据,在学术界还有争论,我们暂且采信)。直到清朝中叶,玉米和番薯输入中国,人口才开始过亿。

      三,耕种主粮之外,农民家庭必须伴以养殖(鱼/鸡/猪)和植桑织布等等副业,才能糊口。所以通常称为“农桑”。

      在炎帝时代,即农业的初期,从一张白纸开始,开垦荒地/营建水利的劳动量更大,人口又稀少。农田的单产,在满足农耕家庭生存所需之外,剩余很少。那时的“井田制”,8块私田围绕一块公田,大家先干完公田的活,才能分头去私田里耕作。这间接说明,当时农业生产中,公府能从农家抽到的合理税赋,也就是11% (1/9)左右,再多也压榨不出来。

      点看全图

      而畜牧和捕猎,如果运气好,一个骑手一夜能得到一个农户半年的收成,而且食物中蛋白质更多,猎户家庭,不分长幼,会长得更强壮。但是游牧的收获不稳定,而且肉类无法长期储藏,一旦连续几季由于气候或水草的变化,猎物稀少而产生饥荒,拥有战马猎狗和青铜兵器的黄帝部落攻击炎帝部落,试图夺取农民的粮仓供自己过冬,是自然的想法。而炎帝部落一旦战败,本族农民就会饿死,抵抗也很激烈。

      黄帝最后征服炎帝部落,炎黄统合后,黄帝转而与蚩尤开战。蚩尤也拥有青铜冶炼技术,地盘大到足以吃掉黄帝,因此黄帝打得很辛苦。由于是黄帝部落发明了中文文字,据说黄帝在攻击蚩尤部落失利后,向本族人民造谣说蚩尤是个很难征服的大怪物,并把中文里最不好的两个字,蚩尤,来命名这个可怕的对手。

      点看全图

      这个诋毁,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FAKE NEWS。

      蚩尤被黄帝击败后,一个统一的国家出现,而且周边再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威胁它。随后尧/舜/大禹按顺序执政,埋头内部事务,走完了这800年的准备期,中国成为合格的古文明。我们从这里跳过1600年,快进到公元前5世纪。

      德国哲学家 Karl Jaspers,后来在回顾“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300年”这段时期,称其为Axial Age,就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支柱/脊梁型大师,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他们有:释迦摩尼,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阿基米德等等。

      而且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大师产生了奇妙的分工: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思考“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古印度的大师,思考 “人与神的关系”。

      中国的思想家,思考“人与人的关系”。

      5000年来,全人类的思想结晶,毫无疑问,不止这三个主流门派,但只有这三个学派存续下来,原因只有一个:这三个地理概念,都代表着强大而单一的国家。以强国的地位和资源,保护了本土的精神文明成果。

      就是说,一个文明要能自由生长,外部条件很简单:一个牢固的温室,供幼苗长大。中华文明传承5000年,就是因为温室从来没有彻底垮塌。

      (二)

      农耕的低产出问题,迫使中国社会做第一个重大的抉择:重农,还是重猎(牧)?

      当时中原大地,就是今天的北京周围,从降水/植被各方面看,还是有维持猎牧的条件的,虽然这个宜牧环境后来维持的年份不太久。

      中国先民做了明智的选择:重农。

      因为农耕的收获稳定,能储藏多年,可以长途缓慢地运输,救济偏远各地的灾荒。而且农业社会居住安定,农余时间多,适宜派生出其他事业,比如手工业/文化事业。

      重农,就必须提高剩余产品的比重,就是在农家留下自己家庭的口粮后,还有尽可能多的剩余收获,能向官府交税,或拿去集市上交易(从而支撑城镇经济)。

      在大禹治水等等一系列大规模的抢时间式劳作,以及春秋战国的紧张混战后,随着人口越来越密集,中国社会用一种较为积极的细致管理方式(以儒家为核心的多种本土思潮),迭代了上一代的消极治理方式(河图和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来提高农作剩余率。

      儒家的解决方法,总的是两条:

      一,等级秩序下的“仁”。这就是儒家强调的周礼+仁(克己复礼曰仁)。

      点看全图

      二,孝。

      这两种处世原则,不是神奇的农业技术,不能增加农田的收成,但可以用软实力驯服人民,也减少藩属对中央的反叛,从而降低社会管制成本,在收成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出最多的剩余收获,而且政府能够用较低的征召成本,把这些微薄分散的民间剩余资源集中到中央,经办横跨数县数州的,比较大的工程,从而在风调雨顺时预作准备,确保整个文明在将来的低潮期能继续存续。从这个角度说,孟姜女的牺牲,某种意义上是值得的,因为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办大事),使得中国即便在随后衰弱混乱的时期,也多少能吓阻北方异族的南侵,从而保护了更多的孟姜女。因此,中国文化中,对于个体权利的认知,对集体利益的高度珍惜,从一开始就与希腊文化不同。

      (三)

      等级秩序下的“仁”,本质上是“稍微讲道理的孝”;“孝”,就是完全不讲理的“礼”。

      中国文化讲的“孝”,是“愚孝”,而且非常刻意地强调,必须是“愚孝”,只能是“愚孝”。所谓“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或者“可怜天下父母心”,礼制上属于低等级的“子女”,无权批评或者违抗高等级的“父母”。

      这就形成了中国隐晦的“孝道种姓制度”,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印度的种姓制度下,生为贱民,此生是无法改善的;中国的“孝道种姓制度”,虽然强调了君或者父,可以为所欲为,但你作为“子”,在家庭里终有一天是可以熬到“父”的位子的,媳妇是可以熬成婆婆的。

      中国社会,直到清朝末期(1900年前后),识字人口,也只占总人口的1%,也就是只占男性的2%左右。这说明,在一个高度稳定的农耕社会里(农耕技术和农具可以千年不变),由于拒绝向外扩张,拒绝看一眼新生事物和外来事物,于是大多数宗族/家庭,他们每天,每个季度,每个年底年初,所要面对的“经营决策”,比如何时播种何时收割,是年复一年雷同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其他新增决策(以今天的眼光看)是微不足道的,比如宗祠里谁先上香祭祖。这些决策,与其争吵,不如交给一个“父”,一个族长,武断地决定。决定再不完美,也是一个决定,就可以推下去办事了。

      这种宗族内部的愚孝,推广开来,就是一个县,一个州,甚至整个国家的管制,也可以由“君父”一言而决,下面愚忠愚孝,明知不妥,照办就是,偌大国家,断不至于垮了。

      这样做,决策的错漏概率很大,但管制的成本比较低。皇权不下乡,一个县十万人口,从知县到衙役,编制上看,吃皇粮的没几个人。至于说决策的错漏概率大,由于中国周边没有像样的威胁,所以只要国运尚可/边境安宁,老百姓还活得下去,错的决策,不良后果也未必马上爆发,胡来的皇帝未必马上就遭到“现世报”,比如嘉靖和万历。

      这套礼教想要维持千年,需要几个条件:

      一,下对上,要“(忠)孝”;上对下,要“慈”,所谓“父慈子孝”,不能老是上边的无底线欺负下边的。

      点看全图

      所以每个社会人,不论贵贱,要自觉讲文明讲礼貌,追求“君子国”的理想,发自内心地克制自己,自律。

      二,勤劳,同时也节省。社会的物质产出,基本够用,稍有盈余,才能追求精神文明。

      三,文弱。人民不允许尚武,这样政府暴力部门的开支就小。

      整个社会,比如说一个县,追求“民风淳朴”,翻译成今天的白话,就是:因为大家勤劳苦干,收成还过得去,官府的赋税(皇粮国税)也乖乖地缴齐,没有抗捐抗税等等动乱。于是上上下下,都过得安安稳稳。

      一个勤力踏实的人,在他当晚辈当子民时,假如君或者父,对他还是挺慈爱的。那么等他老了,自己当父亲/族长/首相了,也容易体谅下一辈,难得糊涂,睁眼闭眼,大家一团和气好了,反正自己也没几天活头了。所以中国文化里,特别强调“自己的面子”,“别人的面子”,“冤家宜解不宜结”等等,反对冒险和试错。

      一个好的儒学学生,就等于是哈佛MBA的毕业生,就像刚下流水线的机器人,他的抱负,谈吐,都已经被编码设定好,经过国家考试的选拔后,优等品可以觐见皇帝或者首相,随后被任命为帝国的某一级别的职业经理人。至于他所熟读的教科书,居然是1800年前出版的,这没任何坏处。在他们的眼里,中国在此前的1800年里就没有变过,此后的1800年就更不会变了。

      (四)

      儒家这一套治理方式,把中国农耕社会改造成了一个单一的封闭大车间,一个FACULITY,内部高度精密流畅地运转,源源不断产出剩余成果,从粮米布匹到儒学学生。

      秦汉这两个皇朝,是“大中国1.0版”,此后经历了汉末动乱,人口锐减到10%,三国时代略微恢复安定后,到了南北朝。此时我们要重点提一个国家,就是电影《木兰》的背景时代,北魏。

      点看全图

      这时候是公元220年,来自北方草原的异族,鲜卑,建立了北魏,统治了中国北部的汉人。他们立刻面对了上面我们提到的同样问题:重农,还是重牧?

      鲜卑人不懂农事,所以一部分将领建议杀光汉人,把耕地改为牧场。但农耕社会在儒家的驯服下,已经成为一个单一的大车间,它的产品剩余率相当诱人。为什么要杀掉生金蛋的鸡?

      北魏刚刚20来岁的孝文帝在汉族血统的祖母冯太后支持下,决定依靠自己手里微薄的资源,开创一个新的模式。农耕的汉人社区能提供稳定的财政收入和大量生活用品,但是汉人文弱。于是孝文帝建立了“二元国家”,国家北部的游牧民继续放牧,南部的汉人则提供徭役。从牧民中征兵,北魏建立了一支小而精干的常备军,一旦遇到大的战争,常备军不够用,国家再大规模动员(此时就是《木兰》里的故事,北魏与邻国柔然交战,木兰等等被紧急征召的后备兵必须自备兵器/马匹和马具,立刻到兵营报到)。木兰应该不是农村汉族,而是鲜卑族,或者鲜卑化了的汉族牧民。

      这个新模式,必须解决文化融合问题,于是孝文帝毁掉鲜卑简陋的文化,从语言/服饰/通婚/迁都,全面倒向更高级的农耕文化。在这里,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做了一个交易: 新国家的外交/军事和名义上的统治权,归少数人口的游牧民族的上层;游牧民(包括汉族和其他族)的普通人口,则不负担国库税赋和劳役,只提供兵役,劳作之余受到一定程度的供养。

      这一模式,开启了隋唐帝国的辉煌年代。但是在民族融合中,北方游牧民族作为征服者,食利者,整个民族在获得明显的经济供养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迅速的(上层)腐化和(下层)文弱化,渐渐被另一个更强大更远离农耕精致文明的蛮族所取代,比如蒙古征服大金国。而汉族农耕经济体,则像一个被不断转卖的奴隶-----他的手艺,使得他不大会被主人杀死,但他又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就摆脱被奴役的身份。

      儒家成功驯服了汉民族中的极大多数人, 把劳作的人民粘合在一起,铸造成了类似工蜂或者工蚁的社会结构体,当这个“蜂窝”被外来异族征服后,征服者固然有机会彻底毁掉这个经济体,但面对如此大的利益诱惑,没有一个征服者能下得了手。这类诱惑,在麦克阿瑟1945年进驻东京时,是高度类似的。

      从此后,中国社会里的文明和文化,不再是以儒家为核心的“战国百家学派”的独占性局面,而是几次发生大规模的文化混血和生物基因混血。接下来凡中国各朝代,外患少比较安定的,基本是“中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联合管理国政的结构,比如隋唐,元,清。

      形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中式农耕文明”过于斯文自闭,即便在最占优势时,也无力或无意征服“北方游牧文明”,或开海疆而拓土;“北方游牧文明”则过于简陋, 即便在最占优势时,在寻机武力征服“中式农耕文明”后,也无力或者更坦白说,舍不得,彻底摧毁这个高度精致成熟的“半奴隶制的中式农耕文明”,最后结局必然是“拿来为我所用”。

      这种互相依赖才能共同生存下去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清朝末期。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皇朝,也是最特殊的一个皇朝。

      首先,创立清朝的满族,并不是像蒙古族那样自傲的历史的北方游牧大民族,所以满族的历代君王,没有历史恩怨的包袱,能灵活务实地处理与各个邻居民族的关系。

      其次,满族开始统治中国时,本身人口不过100万左右,可动员的纯满族军队大致只有10万人,满族想统治整个中国超过5000万汉人,比唐纳怆在2016年胜选,机会还要渺茫。这使得满族一开始执政,精神就非常紧张。他们一方面尽可能争取汉族部分精英的支持,一方面则比较警惕儒家文化发展到明朝后期已经展现出的种种无能,腐败,和对时代越来越不能适应的顽固。事实上,如果是明朝的皇帝们遇到鸦片战争,中国人今天已经亡国灭种的可能性要更大。

      第三,满族表现出的强悍和不畏艰险,使得清帝国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帝国,拥有了远超明帝国的广大国土,征服了蒙古族,藏族,以及西部的穆斯林土著。今天中国拥有的疆域,就是继承自清帝国的进取和奋斗。

      点看全图

      第四,清帝国虽然有闭关锁国的倾向,但最基本的对外贸易,还是认真维护的,这带来几个好处,A,高产农作物品种引入,使得中国人口数达到数亿的级别。B,通过丝绸瓷器等等出口,获得大量的白银顺差,政府对农业税赋的依赖程度降低,对占国家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永不加赋”成为清帝国的一个得民心的国策。C,整个清朝,没有倭寇扰乱东南沿海。所谓倭寇,就是武装商船,允许他们做海运生意图利,他们就是商;封关禁海,他们无可糊口,就是寇。D,人口激增和外贸顺差,使得清帝国可以组建更大规模的陆军,并使用进口火器(红衣大炮),从而在西部的拓疆和固守,得到保障。E,清帝国的中央政府的人员组成,始终是二元化的,满族官员(对皇帝自称“奴才”)和汉大臣(对皇帝自称“臣”)常常分庭抗礼,高级官员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多数时候皇帝居中平衡,谁弱扶谁,避免了明朝群臣一起逼迫皇帝的局面。在国家既定国策碰壁,不得不锐角转弯时,皇帝手里也有另一批原先被压制的开明官员,可以立刻启用。比如极端仇外的满族高官导致的“八国联军”事件之后,清廷不再完全抗拒立宪,跟朝中尚有一批可信赖的汉族官员可用,有很大关系。

      总的讲,“西欧殖民文明”向中国施加巨大压力,使得清王朝即便集中了“中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合力,也无法抵抗时,“中式农耕文明”才放弃了在火器面前奄奄一息的“北方游牧文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单纯的“汉民族自信”为最内核的信念支撑,开始独自寻找出路。而汉人能顺利摆脱满族统治,过渡到中华民国,清帝国培养和储备了大批涉足“洋务运动”的汉族官员和知识分子,是最基本的条件。

      汉民族带领其他少数民族(包括满族在内),在全亚洲诸国都被殖民被肢解的恐怖气氛包围下,寻找出路,在四处碰壁后,最后只剩下两条路:要么联俄(社会主义),要么联美(资本主义)。在1840年后的头110年里,“中式农耕文明”经常很难堪地表露出它的缺陷,但在最后关头,却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潜质:它先后吸收了这两种制度。

      这两种制度是高度对抗的,互不兼容。但中国忍受了巨大的机体排斥反应后,最后达到了“一国两制”的境界:在一个经济体里,同时容纳了两种制度,当然这两种制度并列安放在“中式农耕文明”的基座上时,都被修剪掉了最能扎伤对方的基因。

      所以,在今天的世界上,一共有三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朝鲜,古巴);资本主义制度;(还不是很成熟的)混合制度。

      混合制度下,整个社会充满了互相的指责,以及试图驱逐对方的各种努力。正如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任何一件微妙一点的事,一派人会欢呼,代表了今天是最好的时代;在另一派人看来,则正好说明这是最坏的时代。表面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的情况,现在在美国也在发生。但令人惊异的是,在中国,这种争执不是理所当然成为一种内耗,而是形成了中国社会继续前进的内生性动力。

      点看全图

      中国人完全回避那种无谓的争论-----“为什么同样是玫瑰花,我是双色的?”。双色只是一种特殊,一种罕见,并不是畸形,不必自卑。这就是中国文化特有的“遇事乐观,温和,存在即合理,摒弃激动和极端”的特质。

      在此前2000多年里,“中式农耕文明”暴露了它的缺点,也展示了它的优点,通常是一半对一半,一场踢平的足球赛。但直到今天,我们才发现,它的优点确实压倒缺点,因为它在各种外部打击下,被逼到尽头,最终被激发出独一无二的优势------能虚心容纳整个世界。

      1900年,中国文化表现出歇斯底里的自闭和仇外;100年后,中国人变成最愿意向外部世界开放,对外部世界和新生事物最渴望探索的民族,并且民间能容纳各种矛盾的思潮。

      中国人的勤奋,自律,上进心,务实,以及越来越自信-----这几个优点的光芒,在这个时代旺盛起来,弥补了他的其他缺点。

      我无法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或许你们这一代,可以解释,只要你们有兴趣,再难的题目,也有可能解出来。

      通宝推:独草,witten1,ccceee,anniwo,桥上,
      • 家园 请注意帖里最后一张中国地图被切掉了阿克塞钦,藏南,台湾

        建议您更换正确的中国地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独草,住在乡下,风会,瀚海黄沙,
      • 家园 首先,交流一下中华历史的断代

        前言

        Unit 1 神话半神话时代——从渔猎采集文明走向农业文明

        Unit 2 分封时代的农业文明

        Unit 3 大一统时代的农业文明

        Unit 4 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碰撞

        Unit 5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革命与战争

        Unit 6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建设与改革

        Unit 7 中华今日简史——GDP重回全球第一

        Unit 8 海外华裔简史

        Unit 9 中华未来简史

        这个是我们几个河友多次讨论、接近共识的一个断代和目录。

        要让海华青少年接受,就要把中华历史的讲述、分析、归纳等方法,与他们在海外接受的《X国历史》、《世界历史》有接口,但又不能受制于明显失误、错误、双标的部分。

        所以,讲“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避免过多用褒贬词。多讲工具、技术,少讲“民族优秀品质”或者“不良缺点”,可能比较好一些。

        通宝推:jhjdylj,
        • 家园 怎么样跟我们的下一代交谈?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作为大陆出来的海外华人第一代,我们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比港台第一代有自信有自傲。但是下一代跟我们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因为基本语言(母语)都不同了。这个情况,是一种挑战,但不是任何一方的失败。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没有专业的教育学素养,所以我的着眼点,是引发海外华人青少年的兴趣(打游戏的兴趣)和历史好奇感,从我们这里了解一点有八卦色彩的,英文教育里没有的东西,甚至只是几个关键词,然后他们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思考,就会有突破了。

          但是你怎么把这些关键词告诉下一代(比如你总结的断代)?平日两代人之间闲谈,很难把话头引导到这类题目上,讲故事或许是一个办法。

          总之,你是从开一个暑期班,按部就班层层递进,给小朋友做基础知识全面教育;我是“15分钟给他打开一窍”的急就章。一样是打仗,打法不一样。

          • 家园 谢本兄高见,不同路径,沟通探讨

            目前国内和国外,讲到中华文明,多讲成一个:自古至今。而这里列的断代,其实是把文明分成不同阶段: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下一个文明阶段。在农业文明阶段,又分为分封阶段、大一统阶段。

            这样首先可以摆脱“我们文明的优点是XXX,我们文明的缺点是XXX”,等这种主观性比较多的褒贬之语。不知本兄以为如何?

            犹太民族很重视教育,过去还强调阅读本民族经典、历史文化,我看白修德写的《追寻历史》(自传)一书,对于他说的早期到美国的犹太家庭,再穷也要让孩子上学,再没钱也要让孩子学习犹太经典、历史文化,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不知现在犹太民族是否还普遍这样做?也想把问题问到这里:我们华裔能不能向犹太裔学习这种传统?所以我们几个探讨“中华历史教育”,还不止办个暑期班,而是讨论能否比照美国大学某些入学标准、要求孩子提供美国历史AP和SAT的教材教学等方法,搞+促进一种中华历史AP、SAT的、1-2年学习时长的教材和内容。

            现在华裔圈有一种观点,认为华裔应该首先学习印度人,因为“你看,美国很多大企业都有印裔做CEO、美国政治界也有很多印裔当政治家,华裔应该首先以印度裔为师,参与到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

            既然要学习,我们为什么不向犹太裔学习?这是我们探讨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的“中华历史教育“之初衷。愿与本兄多交流。

            • 家园 这个题目太大

              我也想不明白。

              但犹太人那种做法,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仍然沉浸在《塔木德》的繁复戒律中,肯定是错的。几千年前奴隶社会的风俗和哲学思考,怎么能指导今天的生活?儒家原教旨主义在今天面对的困境,也是一样的。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我认为标志着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就是我说的星轴时代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华)都不合时宜了,都与公元5世纪的社会过度脱节了,可以说三大哲学体系在灵魂上都死了。

              但此后的发展出人意料。印度不谈了,佛教被灭。欧洲进入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那时候很多贵族爵爷,甚至都是不识字的。而中国在走过五代十国后,彻底进入“安全的大统一时代”,基本没有再长期分裂过,直到今天,近1600年。

              这1600年,有过几次改朝换代,但暴力斗争占用的时间段都不太长。多数时间,虽然很可能还是有暴政,有局部分裂,但还算和平,没有说“半个国家动员起来打另外半个国家”,人民还有活路,还是太平犬。

              能够有“1600年的和平”,在人类任何一个文明史上,恐怕都是独一份了。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一,科举制度,保证了一个比较公平的“阶级流动性”,而且为乡村提供了(科举不第回乡)宗族仲裁制度的“志愿公务员”。

              二,儒家为核心的,百家齐放残留下来的“中国传统主流文化”,驯服了人民,减少了公府的统治成本;作为回报,历代皇家至少在表面上接受了儒家思想,做些“勤政爱民”的姿态。

              三,“中国传统主流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多次融合。这个融合是双向的,汉族精英阶层也比较积极地促成/迎合了。

              这三个原因,使得中国的历史,在公元476年后1400年里的走势,远远好于粗粝的欧洲小封建主历史,把欧洲人甩了不知道几条街。

              而这三个原因里,“中国传统主流文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不能不说,就是“中国传统主流文明”的优点,就是主席评剑公那句话:“大事不糊涂”。

              所以,我不是按历史事件来断代分析,而是看中国文化史进程,在哪个地方有了转捩。这个转捩,不一定就托付在一个断代的节点上。

              • 家园 谈犹太裔对孩子进行“强化”本民族经典和历史文化教育

                至于其中的内容,的确有可探讨之处。重点在于海外华裔是否学习犹太裔对孩子进行“强化”学习?还是由着本地教育系统“教育”孩子,华裔家长该做什么“强度”的关注和工作?

                然后才是教材问题,我们遇到的是觉得国内、国际的出版物都有不适合海外华裔孩子学习之处。国内和国际我们也都遇到“国学”“读经(四书五经)”的学习班,这个不用说我们也觉得不适于海外华裔青少年。

                看来本兄比较强调“士大夫文化”。我们也注意到国内、东亚、欧美有一种说法就是强调士大夫文化和价值观,把士大夫文化”约等于“中华文化;且把中国现代的工业化过程,与“士大夫文化和价值观”做了焊接。

                我们读书之中,还没看见什么人认为中华文明有“1600年的和平”,本兄这个说法还真是第一次见。和欧洲中世纪史比较,认为“士大夫文化”主导下的中国比欧洲“好几条街”,这种比较,是否也属于将不同的文明阶段进行对比:欧洲中世纪封建阶段,与中华农业文明的分封时期相似,他们经历的、我们也经历过。工业文明,同样是他们经历过,我们也要经历,100年前欧美白人认为他们的文明高于/好于中华文明,这种比较,今天咱们“拿来”教育今天北美社会里生活的华裔孩子,是否合适?

                几个小问题,在和孩子谈中华历史中都会遇到,不知本兄会怎么讲:

                1、四大发明,推进了全人类文明,但这四大发明都与士大夫无关。

                2、民族英雄岳飞,被秦桧杀害,秦桧是士大夫,岳飞不是。

                3、郑和航海,郑和是太监,郑和舰队的航海资料,被士大夫销毁,导致中国航海技术落后于西方航海技术。

                这几个问题,都是讲中华历史时,即便和很小的孩子讲故事,都是绕不过去的。但是这故事,与上述国内、东亚、欧美强调士大夫文化和价值观的说法很矛盾。不知本兄以为如何?

                • 家园 我俩围绕你提的具体问题来继续

                  一,犹太社区那种搞法,我不赞成,这是其他族裔猜忌犹太裔的一个重要因素。犹太人的特征有两点,”普遍的犹太人“和”宗教的犹太人“。”普遍的犹太人“指犹太教色彩不浓厚,但仍然好学深思,对所在社会有责任感的,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中的多数人。比如,英国唯一的犹太血统首相Benjamin Disraeli(他不信犹太教),辅助列宁和希特勒的一些犹太血统高级干部,以及多数散在各国的社会精英(教授,金融家,各种学阀等等,其中投机取巧/欺下媚上的也很多,比如最近比较火的虎妈她老公)。他们的特点类似于今天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少数印度裔精英。”宗教的犹太人“我们先不讨论。

                  二,你提炼出来的”士大夫文化“,我觉得是李光耀曾经力赞的”新儒家“。李光耀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很薄弱,属于没有中华文化的那类西方人。他也是反复不定的雄猜性格,出于统治新加坡的政治需要,对中华文化一时打一时拉,所以他搞出来的观点,毫无学术根基,不值一哂。

                  三,”1600年的和平“,也可以说是”1600年的安逸“,既是这1600年里中国的治理能力胜出世界任何地区的美好时光,也是后来150年屈辱史的伏笔,也是今天中国社会怎么改都很难改到位的束缚。

                  四,你提的三个问题,我们随后讨论。关于岳飞,视频”罗辑思维“系列里有一集,专门提到”岳飞该死“,我没看过,您或许可以在油管上找来一看,也是一家之言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