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产能过剩,劳动力过剩,革命 -- 审度

共:💬94 🌺81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美金

      都说美国两大支柱:金融和军事。事实上,金融和军事是美国的两大收割机,美国的真正支柱,是制造业。

      美国的军队和绿纸是怎么走出去的?美国1899还可怜兮兮的向列强要求门户开放的小弟,在一战二战其间,利用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发展制造业,特别二战后,利用其制造业的碾压性的优势,成功向外输出美元,成为美金。其间的罗斯福新政,就是打压投机金融,扶贫制造业。

      六十年代欧洲工业生产逐渐恢复,美国制造业的相对优势下降,法国这个革命老区打响反抗第一枪。然后美金维持不住了,那就搞石油美元,谁搞工业都离不开石油,还是控住世界工业的血液。

      然后后面的各种军事干涉入侵,美元周期,各种的颜色革命,中等收入陷阱,优势产业论,巴黎统筹委员会瓦森纳协议,无不是为了限制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日本是个范例,朝国,拉美,南非,东欧,苏联,也是范例。中国也是范例。

      MAGA是美国意图重归制造业。奈何金融军事两个“妹仔大过事头婆”,本身为制造业服务的,变成了杀死制造业。

      制造业是根,科学技术工程生产能力,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强盛富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没了物资,钱什么都不是。 @忘情 河友的【原创】“泥腿子”们,应战!(1)很值得看看,虽然对很多人来说不是新发现。 @龙眼 兄的需要和赚钱是不同的,价值和价格是不同的总结得也很好。

      一边说骂中国政府不行,中国人收入低消费能力差,一边说中国产能过剩,要削减产能,这是什么逻辑?这是典型的“客观事实不按理论走, 客观事实错。”

      • 美金
        家园 老铁,美金一词名实不符已经50多年了,溢美太过了

        真是奇怪,洋油、洋车这些词都已经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很多年了,美金这个词,还能坚持到现在。

        特别是搞外贸的喜欢说,是美元二字太拗口了么?

        通宝推:广宽,五峰,
        • 家园 潜移默化

          正确标准的发言中,就是美元。

          台上台下的大小人物,很多是敏感的精明人,了解表面内里,选词不会随意,尤其是公开场合。

          普通人比较茫然,随便吧。

          有没有用,绝对有用。这些有限,最大的推力还是来自顶层设计。

      • 美金
        家园 石油美金&工业美金,都对

        我昨天说彪悍的小日本与前苏联犹如金刚葫芦娃掉进了盘丝洞,被牢牢粘住欲罢不能,@罗教主 有所不服。

        一,以前大家总说石油美元,美元作为欧佩克出口的唯一结算货币,美国并不用自己成为第一大产油国,能控制欧佩克就可以了。

        二,你说美元的真正支柱是制造业,也对。如上同理,美国不用自己成为世界工厂,能控制德日韩就可以了,于是我们也可以说他不仅是石油美元,也是工业美元。

        三,粮食,美国对粮食贸易的控制力或许还要高于对欧佩克石油的控制,于是“粮食美元”的概念也真实不虚。

        美国在这个世界至少编织了上述三张网,网住了所有人,前苏联受制于粮食网与工业网,日本受制于石油网与粮食网,有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摆脱这三张网的束缚?

        ——唯有2023年HUAWEI mate60上市以后的中国。

        第二部分

        罗教主一想起来就热泪盈眶的那十年——1960s,当时美元还叫做“黄金美元”,日本工业出口的腾飞,造成了六次美元危机,全世界的黄金不够用了,最终于1976年美元进入法币也就是信用货币时代。

        从此资本主义从鱼类进化成鸟类,对仍然属于鱼类的前苏联金融体系形成降维打击态势。

        金融资本主义的底层逻辑是债务,1976年之前,银行能放出去的钱是有限的,美国的住建部老是要召集银行业来开会,说服大家给打工人发放住房按揭贷款,银行家表示臣妾做不到啊。1976年以后臣妾们就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一发不可收拾了,可想而知,西方经济如火如荼的繁荣,前苏联人民的内心是崩溃的。

        第三部分

        繁荣总是要停下来的,就像收费员只会收费一样,恒大只会盖房子,铁建只会修铁路,格力只会造空调……够了!够了?宏观上好理解,微观上大家停不下来。

        同志们拿着“N+3”,陷入“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要去哪儿?”的迷茫之中。。。

      • 美金
        家园 制造业要说的细一点

        首先,从粗处看,你说的对:

        制造业是根,科学技术工程生产能力,才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强盛富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其次,这个要细细分析的。比如中国的工业产值高,是不是这个制造业的根就粗壮呢?我看未必。

        我个人看法,这个根,如你提到的,是【科学技术工程生产能力】,而不是铺开的工厂。这个能力,美国可能是远远超过中国的。假设一天突然天降铁幕,把一个国家孤立于世界之外,那他还能生产多少,才体现这个能力。中国能封锁美国的,是靠便宜价格;而美国封锁中国,靠的是技术领先。MAGA的制造业回流,是要美国这个博士毕业的阔太太去洗碗,难度不在能力上。

    • 家园 就是产能过剩,原材料涨价无法有效传递到出厂价就是显著特征。

      研究过剩,区分产能先进或落后无甚意义,它匹配的是市场需求。

      • 家园 法海你不懂爱

        一,生产者卖不出(价贱),消费者买不到(高价)的例子需要我举吗?需要我举吗?需要我举吗?

        二,一个误导性很强的理论:无论产量多少,不能全部销售,就是生产相对过剩,就是需求相对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没有区分产能值和需求值的客观状态。

        需求充当分满足的情况下,产能有剩余,这是产能过剩;需求远不满足,但是产品卖不出去,这叫需求不足。如果依据相对过剩=需求相对不足的理论,这时候:削减相对产能=提高相对需求。问题看出来了吧?

        当真实产能在允分满足需求仍然有剩余时,削减产能,是回调,是对的;当需求远没满足但产品卖不出去时削减产能,则是错误的,会形成一个负循环,这个时候应该提高实现需求的能力,以形成一个正循环,这个正循环则客观上导致产能增加。

        三,河友你贴子的观点,我认为是基于市场是公平自由畅通的。很可惜,市场从来都吃是公平自由畅通的。商场如战场,古人都明白的道理。

        四,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所有的理论,都有限定条件和适用范围。而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有其阶级属性。如果掩耳盗铃,不去承认阶级,那么,阶层,政党,团体,群体去替代吧,没所谓的——也就是换句话说: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解决某一阶级某个阶级某些问题。西方各种经济理论的发展和争吵,无非就是这样。

        五,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阶级属性跟欧美国家的阶级属性并不一样,所有适配于欧美的经济金融理论,直接拿到中国用,都不合适。

        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又是古人都知道的道理。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二千多年前的话。可惜,很多人就是死读书,读死书,只会六经常我,不会我注六经,妄图半部论语治天下,不会去怀疑,不会去调研。

        七, @龙眼 兄有处比主席高明。主席要求知识分子要进行劳动生产实践,嗯,这是迫害知识分子。龙眼兄说,多实践有助于找到好工作,这是指导,知识分子应该感谢龙眼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需要和赚钱是不同的,价值和价格是不同的

          审兄也不要局限于仅仅用资本主义市场理论来理解人类的劳动活动,这样就不识生物和人类进化的庐山真面目了。比较于地球生物的几亿年进化历史,比较于人类的几百万年进化历史,货币经济只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资本的大规模运作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沧海一粟,何以视为永恒和无限?

          实际上人类多数的劳动需要是不能以赚钱为目的的,比如我自己坐在家里,总感觉有干不完的家务,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整理庭院,房前屋后总感觉有干不完的事情,但哪一样也挣不了钱。个人和家庭如此,放眼社区和国家也一样,很多工作是需要但不赚钱的,因为赚钱的前提是成本和付出必须小于金钱的收获,但人类很多的劳动需要是不能收获太多金钱的。比如个人和家庭的家务工作,社区的卫生、安全和保障工作,国家的资源保护和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以及很多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而大量需求的物质,如空气、水源、粮食等等。很多工作如果因为不赚钱就不做,就视为劳动力过剩,那么就会大量浪费劳动力资源,无法保障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维持和发展。美国和西方之所以发展停滞,很大问题是市场经济无限操控人类的生物活动,导致不赚钱的工作没人做,而大批人游手好闲吃救济,所以很多很多的基础保障工作和基础设施工作无人问津,社会能不发展停滞吗?

          同样,一种劳动及其产出的价值和它的价格也不是一回事,所谓的生产过剩是因为市场经济无序和无计划的资本运作,导致过去投入了大量资本在未来将要大大过热的市场,后面又不愿意承担破产的结果而导致的。仅就房地产而言,过去北上广深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住房价格,但实际当时的资本加速投入已经导致的所谓的过剩,实际价值已经下降,但价格还高高在上,这从国家的宏观统计中能很容易察觉,也很容易控制,但市场的价格泡沫还在膨胀,作为各自为战的私人企业,谁也不愿意撤退。到后来价格崩盘了,就真是住房过剩了吗?有些地方是,有些地方未必,只是价格暴跌,经济收益低于经济投入,贱卖要赔钱了,而不是人们不需要了。

          社会和国家机器的职责则是要跳出短视的私人视角的资本经济活动,以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视角审视、利用和调配好人们的劳动力资源,使民族、国家和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向前不断进化,而不是被市场、资本和所谓的自动化和人工只能限制自身的进化和发展。

          一句话,要以生物学、人类学,而不是仅仅以市场经济学的角度和高度来理解和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通宝推:rentg,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龙眼兄其对。补充两个

            一是你说的诸如空气水基础设施环境卫生,也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范畴。良好的服务业有助于生产的正常开展。

            二是现代资产阶级制定的法律,保障了“穷庙富方丈”,企业(包括服务业)能否产生利润,并不是企业主获利的必要条件,企业不赚或亏钱基至破产倒闭也可以获利的。

    • 家园 我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

      陈平说提防西方打马列牌,其实西方打马列牌已经打了好几十年。他们怎么打?也是很简单的:喊口号+分钱。利用它们多年并且仍然持续的从第三世界掠夺的财富,分点给平民百姓,当然是有各种各样的包装和宣传的。那么,不管原因,现象就是西方平民比第三世界富裕,依此,你们就是不民主不自由独裁无能。坦率说,不问原由信这一套的,如果不是别有用心,是真蠢。而且这个世界,蠢人也是可以当高官赚大钱的。有些人蠢了几十年了,真要究真,这些人还真不算蠢,其实是聪明人,他们只是想不劳而获,想人上人,罢了。

      这些愚蠢的聪明人,因为他们是想不劳而获,想人上人,所以他们绝对不敢提社会主义,提阶段,提马列毛。他们所有的理论和理由,只能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这一套。税收,金融,消费,分配。他们从来不敢说劳动创造价值,他们不敢承认生产决定分配。他们不会承认阶级和剥削。所以,所有的事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不行。美国无论怎么样,西欧无论怎么样,都是中国学习的榜样。他们从来不敢承认美欧的不均,一直拿中西的多寡说事。他们所推崇的西方理论,本身在西不但不能解决分配问题,而且还造成财富越来越集中,他们是不管的。他们只是幻觉中认为自己是那1%,中国实施了西方制度,自己就是人上人了。

      我的路径很清楚的呀。首先逐步夺回中国的经济主权。“改开”为什么那么多人骂?因为“改开”导致了中国本身的一系列主权不同程度的丧失,包括经济主权。当然,“改开”派是不承认的,“在中国的企业就是中国的企业”嘛。 @达雅 河友嘲笑 @hwd99 河友“左派重新定义殖民地”,同时他自己也列了三条重新定义殖民地。不承认就解决不了问题。当然,人家真正想解决的可能是中共中国,而不是中共中国的发展。

      夺回了足够的经济主权,才能更好的分配。1个人生产10个人分配,要分得符合大家的意,只能是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公有,1个人搞生,9个人为搞生产服务,大家按劳分配。没错,公有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好了,回到老问题了:公有制限制了个人的自由发展。呵呵。

      通宝推:hwd99,
      • 家园 我可没有重新定义殖民地

        我的观点是,中美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不能用“谁是谁的殖民地”来描述。

        你不要歪曲我的观点。

    • 家园 要靠不落后的产能吧

      做好了大概发钱消费也行,问题是怎么才能做到?没有规模效益能行么?这方面恐怕你和流沙河一样错。

    • 家园 主要还是生活水平低

      在低的消费水平下,才会产能过剩,进而引发劳动力过剩。

      可能的办法是解决人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建立安全感。经过改开以来的持续破坏,现在做这个是很困难的,只能一步步来。希望医药改革能做好第一步。

      • 家园 医疗改革最后被坑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最终医疗改革目标就是西方国家那样,可以去几乎不花钱公立医院,先是漫长的等待然后是看不了。想要享受现在医疗效果以后只能去私立医院,去私立医院先提是你得有钱。中国普通老百姓这四十多年被所谓改革坑了多少回,然而还有那些无脑智商的人拥护这样坑普通老百姓的改革

    • 家园 现在就谈过剩实在是太早了点

      中国的产业升级,经过六七年的攻坚,现在不过是建立了根据地。虽然比亚迪华为芯片大飞机什么的声音很大,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依旧还是星星之火,尚未燎原。

      ==========================================================

      若是把提出中国制造2025开始搞产业升级作为南昌起义第一枪,现在整体还是处于打响了第一枪,但是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的阶段。

      半导体行业还不知道自己的延安在哪里,其中的存储芯片算是快一步先到达延安,就等其他方面军会师了,至于人工智能这是在半导体之上的花朵,半导体落后人工智能也不会先进到哪去;

      汽车行业算是找到自己的延安了,发展的还挺红火,但依旧处于国内收复失地的阶段,离三大战役都还早,更别提出国作战;

      大飞机处于刚刚上井冈山的阶段😅;

      其他的一些比如高精度机床新材料之类的希望有懂行的讲一讲

      至于生物医药行业,连南昌起义的第一枪都没开始打呢。

      ============================================================

      产能过剩,你得有产能才能谈过剩。现在产业升级要攻克的这些行业,国内的产能最乐观的也只能说立于不败之地,距离一统江湖都还早,何谈过剩。

      等什么时候汽车,半导体行业我们有像今天的光伏风电那样的垄断地位了,到时候我们的收入若是提不上去,再批判不迟。

      点看全图

      中国现在是实打实地在挖西方的心头肉。表上的这些车企,二十年前,十年前和今天基本没什么区别,只有一个比亚迪异军突起但是也只有这么一个了。河里普遍瞧不上的韩系车还有两家,两家出货量都在比亚迪的前面。日系车更是统治了大半江山。所以日韩的人均gdp知道是咋来的吧

      比亚迪之所以比特斯拉销量高因为比亚迪的车型更多,从七万到一百万的车型都有。但是营收和利润率方面尚且不如特斯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