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回复河友关于葡萄酒的一些问题 -- 梨园大拿

共:💬154 🌺57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谢谢谢谢!首先明白了竖放的问题,附带解释一下,我说的货架

还不只是指展示架,还有仓储式货场的高层储货架,用叉车的那种,好了,这不是问题;其次呢,这里指的专业物流,是说那些想做和正在做葡萄酒供应链服务商的国内企业,目前公开说自己在做的是深圳2家、福建1家,上海1家,都在保税区里,据我了解,您说的那些渠道商,根本不用他们的服务, 这些以其它行业货运物流、仓储、供应链服务起家的企业,要介入葡萄酒专业物流难度很大的,除非能提供给多级渠道商增值的东西,比方,多级批零过程中的融资、信用中介、保质存储能力、服务上家控制交付收款风险的能力等。(因为它做了融资/信用中介,所以,对葡萄酒特殊货物的保质、变现能力就要关注了)这些服务刚刚起步,还没多大市场。这些专业供应链服务商是做B2B的,应该不会涉及商品交易责任或品牌的,那样它们就该失业了,但这些专业服务出现,的确可能有助于上游供应商(托运人)缩短供应链的交易层级,比方,保税区(仓)就可以让产地供应商前移库存、缩短交付周期、优化配置运力、实施分销地分捡、贴标、包装等作业。最后呢,无论委托人、订货人采取哪种营销模式、交易渠道,服务商要做的,只是适应、定制和调度服务能力,对各种交易模式,了解越多,对客户的需求把握越深,就越加提升服务质量。某些交易模式可能一热一冷的,但供应链基础服务商要做的只是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不太受影响的。目前国内葡萄酒的消费水平、识别能力、市场规模,与专业供应链服务商的生存、服务能力,是互生关系,物流或进一步的供应链服务靠的是规模、标准化,不上规模,就得上价格,如果2者都没有,那就只能是混装、低质量=没有专业服务。如果没有后生产供应链的协同服务,产品的增值就落不了地,比方,各产区葡萄酒的差异化、多姿多彩的生产能力体现不出来(需要适应多渠道、个性化的供应链支撑能力);N多评酒师的个性化的能力,就到不了消费者手里;渠道造假、产品坏掉的成本,最后都会下移:如果太多人偷走了有价值的劳动,消费者接受美妙的葡萄酒的机会就无法到来。看来,我还够得学呢。

家园 谢谢大拿对自己严格,对别人宽容;我得慢慢学习,提高水平,

拟参与做下游的,也要专业才对得起上游您评酒不倦的努力不是!服务能做多好,消费者就能感受多好,只不过这是一个传输的链条,河里有个WXMANG总讲的产业链、产业升级,估计我们谈的也能粘点边。哪一个环节单独都做不好的,是整体提升,短板决定结果。成熟市场上后生产环节那些服务网络,是长期累积、有机生成的。我呢,就特别关注这个有机网络以时间、存储消化存货波动风险的机理。

我这还刚准备入行,还要向您学习,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服务的确是有成本的,哪天我真要参与做呢,还真不能理想化,过度服务,企业会垮台的;另一方面,真正的供应链服务业,基础能力建设是要下大本钱的,这就要看时机、细分市场选择、对行业的深度把握能力和运气了。

家园 抓住大牛赶快问

威士忌白兰地等酒可以自己收藏吗?我每次回国都会在免税店买几瓶, 可以存多久?

家园 做不整齐主要是没危险

奶粉会致命,葡萄酒很多人其实并不懂,也喝不出区别.大拿一类的也就占5%都不到.这样的情况下,好好运输是没有什么太大优势的.

中国如此,美国也如此.我去很多美国的酒窖尝酒,很多人尝酒就是去豪饮,喝得醉醺醺的,然后评价酒的好坏就看价格标签.其实很多葡萄酒调配得很差,喝了我就想吐.当然大概个人喜好,本人喜欢参杂比较少比较轻的比较单一葡萄的酒.

家园 三联周刊有一篇“纳帕葡萄酒的名堂”,你可以G一下

我摘二段,我有四个外行观点:1自己买酒喝的人会尊重自己的权利。葡萄酒是好东西。2中国市场会逐步获得定价权,葡萄酒就是葡萄酿造的酒,有差别,惚悠可助酒兴,各取所需,但金利来一定不会成为主流,主流就是没假酒(这一句是大拿反复强调的);3安全储运、专业服务是保障;4市场持续增长情况下,中国的专业服务企业会拿回来后市场发球权的,随着葡萄酒交易中心东移。

2008年加州葡萄酒的总销售量却增加了1500万加仑,这是因为中等葡萄酒销售量剧增,尤以价格在5到10美元之间的葡萄酒销售量最为火爆。

事实上,国际上公认的品酒证书是一个现代的产物,尽管第一次真正的盲品始于1952年的牛津剑桥,由英国人(不是法国人)主办,由于英国是葡萄酒消费市场,而法国只是酿造地,因次,英国出现了较早的盲品测酒等规则。法国人盲品与英国人的本质区别是词汇,法国人善用浪漫的、非学术的词汇形容一款酒,如:浪漫、光滑、如少妇的身材一般云云,而严谨的英国人最忌讳如此个人的评判,他们则用如:酸度中等、丹宁略中等带有参数的标准来衡量。直到今天,英国葡萄酒教育机构(WSET)还主张盲品的标准应依据消费者所喜爱的平衡性与复杂性,而不是品酒者的个人偏好。

家园 原来大拿是MM,失敬,失敬!
家园 渔樵山人再讲讲“高档”的特征行吗?从葡萄、年份气候、总量

比例、价格区间;以及,到底哪些葡萄酒装瓶后还有一个后熟过程,以及,如果是原酒运输,异地装瓶(据说国内大厂就这么干),这个持续的成熟过程在运输途中(散酒),岂不是在“非可控条件”下自然持续?到岸装瓶还能保证风味一致吗?

家园 品尝1

写完才觉得是废话,好像别人不知道似的,但实在也舍不得删,码了老半天的字呢!先放上来吧还是。

葡萄酒有不同的颜色、香气和口感是因为在葡萄酒中有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或游离或结合或有不同聚合形态,这些化学物质被实验仪器、分析方法确定的过程是分析检测,那被我们人类利用各类感官来分析和确定的过程,基本就是品尝了。我认为,品尝不是一种才能而是一种技能,我的意思是,基本上普通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获得这种能力的。为了证明我的观点,我先捋一下感官形成的过程。客观物质对我们感觉终端的接收器进行了刺激,这个刺激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信号并被感觉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把这些信号编码存储成记忆(长期记忆、短期/工作记忆形成的过程就不赘述了)。当我们再一次接受同样的刺激的时候,我们可以读取已存的记忆和其进行比对从而来确定该刺激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葡萄酒品尝应该是我们对葡萄酒这个物质集合的感官认知过程,即把葡萄酒中各物质给我们的感官刺激反应跟记忆对比从而来确定该物质是什么的过程。而学习和训练品尝能力的过程应该是形成有效的正确的记忆的过程。

当然了,记忆也不是只有这些感官记忆的,我们还有很多通过其他经验途径获取的记忆,比如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我们在品酒时,把对一种颜色、香气或者口感的感知与其他相关记忆结合起来,基本就可以形成一个对酒的有效分析了。比如,闻到了某种果香,除了“忆”出它是哪种香气之外还“忆”出这种香气在哪个品种里表现最为突出或是在哪个产区有更为明显的表现;又或者,闻到了某种不舒服的气味,除了确定这是种什么味道之外,还想起来这种味道的来源,比如是来自陈酿过程中的微生物破败什么的。这样的话我们除了完成对于酒的感官特征的描述之外,还可以判断它的其他信息(品种、产地等)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这些“背后的故事”了。所以,其实除了训练对于葡萄酒各物质的感官特征的“记”与“忆”之外,去补充关于这些物质特征的其他信息,比如来源、构成或者跟品种产地的联系等等,这样的过程对于一个品尝者来讲也是必须的。

所以,我其实想说,品尝没有我们平日看到的那么邪乎,但是的确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所以我很同意山人的观点,慢慢喝,慢慢感受,积累的越多,能力才是这样锻炼的。我觉得,除了职业需要或者强烈的个人爱好驱使外,过于刻意的积累其实没什么必要,那很扼杀乐趣。当然了,我自己觉得而已。其实以上观点都是我自己觉得的,理论和过程应该是我描述的这样没错,但是观点是我自己扯的,没人这么教过我。所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跟教我的老师和我学习的地方无关。

下回就从基本的品尝步骤说起吧,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了。

家园 那就写写!

唉,还在想,我啥时候能回到讨论葡萄酒本身呢,我很想写dégustation品尝的。

那就写写!

家园 请教楼主关于葡萄酒的收藏

据说有的葡萄酒买来不是用来喝的,而是像古董或艺术品那样买来收藏升值的,所以买这类葡萄酒也是时髦资产投资的一种。究竟是些什么样葡萄酒这么牛的?

家园 当然

威士忌和白兰地都是蒸馏酒,装瓶了之后几乎就不在变化了,可以放很长时间的,参考白酒。

我们说的窖藏不是指装瓶之后的储藏,而是指在装瓶前在橡木桶中的储藏过程,这一过程因为酒液和橡木桶以及空气的接触,酒中的有机物质会不断变化,于是产生了颜色和各种各样的香气和口感。装瓶之后几乎就是稳定的了。在橡木桶中也不能无限期储藏,根据酒液中有机物质的种类和结构特性,到了一定时间就要停止木桶储藏,否则酒体质量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所以,很多cognac木桶陈酿结束后,就转至玻璃瓶或不锈钢容器中密封储藏了,这样可以放很久,我自己见过好几百年的。

密封避光保存就可以了。

家园 去年,波尔多期酒的而价格很惊人,当时有一个纽约某报刊的财

经记者形容这简直跟次贷泡沫一样可怕,然后有些葡萄酒爱好者对这个记者的观点表示了非常的反对。我也不明白反对什么。去年lafite从第一批期酒价格450欧到11月已经到了上千欧,有人计算过,说这些大名庄的全部成本包括包装防伪每瓶也不过30几欧。这做投资划得来吧。我朋友自己刚刚花了20多万人民币买了两套06年的DRC(Domaine de la Romanée-Conti)。

跟所有其他艺术投资品一样,要么就是品质真的好,要么就是有特殊意义。

这个月6号,在法国JURA葡萄酒拍卖会上,一瓶1774年vin jaune被瑞士买家Pierre Chevrier以一个法国-比利时-瑞士爱好者集团的名义,用57000欧元拍下,而其底价是5000欧元。据说,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曾经在1882年享受了同批中的一瓶酒,来庆祝他加入了法兰西学院。

英国政府的葡萄酒酒窖库存价值大约为一百万欧元。根据去年4月公布的官方数字,这批窖藏总量大约为38000瓶,其中香槟酒1800瓶,红葡萄酒26000瓶,白葡萄酒7000瓶以及加烈葡萄酒3000瓶。

家园 司空见惯的东西平时没有注意,现在开始研究怕不能及时给您

写上

家园 关于震动这个一直不太相信

温度和光线的影响比较容易理解

震动怎么能破坏大分子结构没法理解,有什么专门的论文研究这个的么

家园 碰巧在国内做过进口酒物流,就怕真相说出来不好听

曾经是人头马伏特加等洋酒的物流,国内的基础设施很难达到您说的保证葡萄酒质量的要求,国内铁路运输很少,基本不能用,基本上是汽车运输,不论距离远近。不管是著名专业洋酒商,分销商,大牌物流商,国内小酒商,淘宝小酒商等等,都要最终用这样的运输方式来运,大家都对成本控制有兴趣,都对酒的要求不了解,(了解也没有用,还得这样做,没有别的选择),好一些用很旧的集装箱运,很多时候也就是用敞篷卡车来运输了,(别奇怪,哪怕是运到上海北京的牛奶都是这样运的),至于说温度稳定,震动平稳,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运输,运输仓储时间很长,这些问题都没想过,或者说销售宣传时候保证但是永远也做不到的,

仓库则是形式多样的,在上海的港口仓库中,保税区仓库中至少是温度比较稳定的,至少是干净的!但是分拨到其他地区酒商的仓库中,基本没有符合专业仓储的要求,好一点也就是国有旧仓库,温度和化学污染就不要要求了。竖放横放从来没有听说过,其实即使是专业酒商的中层经理们也都是财务专家或者是卡车专家而不是酒专家,中国经商成本控制才是唯一的主题,这些名酒经过长时间虐待直到最后销售的一个月忽然就进入到商家或者酒吧的恒温柜里,擦干净,打上灯光,酷似高档货的样子。

UPS,DHL的销售经理也都是知道中国国情的,他们也要分包给我们来运输仓储的,如果用空气悬挂的保温厢式车运酒,他们的报价会被客户笑话死的,原来也建议过大牌洋酒商在国内终端建立自己的仓库系统控制终端仓储的标准,人家也只当是看不见听不见。更别说小酒商们酒吧们不靠造假根本活不下去,谁在乎酒的质量啊!所以我自己在源头利用工作之便买一些存着,

从物流的角度来看,中国还是很初级的阶段,能够完成工业原料的运输仓库已经不容易了,还没有达到消费型社会对于消费品的完善的全程质量控制,中国物流还不能支撑鲜奶洋酒蔬菜水果果汁的农业产品物流要求,这不是单个厂商能够做到的,只能是行业的升级和再建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