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生家庭之痛 -- 鹿鸣溪谷
而不是个别河友的理解有问题。
就是有欲求嘛!
无欲无求是想象出来的,反正在这个世界不存在。
有欲求是正常人的常态,不管愿不愿意承不承认,它就是普遍存在。承认人有欲求是合理的,但不是说欲求都对,都该满足。
我从来都没说过父母就一定对,就一定要听他们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照父母指示办事,大约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愚孝。但我坚持的是,考虑到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想法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你好,你反对他的时候用委婉、尊重的方式反对,让他好接受一些,不要轻易伤老人的心。
另外,我也不赞同不可以把自己代入,将心比心嘛,只有代入了,才可以将心比心,不代入,那就都是别人的事,是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
这个逻辑不成立吧。
譬如有一个人突然走上来指着你的东西说:这是我的。你可以勃然大怒大骂他;也可以笑笑不理他;还可以微笑着问他:你有什么理由说是你的。你看,三个态度都是反对,但三个态度明显不同,第三个态度就是尊重或者客气地反对。所以说,尊重就是认可,我是看不到这中间的逻辑联系。
不然哪来的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遗骸。。
根据越缺什么就越强调什么的原则,中国人如此强调善恶有报,如此强调要一报还一报,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并不是指责你什么,现实如何任何人都决定不了,现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取决于我们愿不愿意睁眼去看。
要说提醒的话我也想作一个提醒,不光是对你,而是对所有人,如果你觉得生活静好万事规矩,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替你负重而行。
看到你这帖子我才又回去看了前面的贴子并送花。
你也不用多说,有些事,只有失去才知道。
我体会应该一般不是,孩子之于父母,应该是更像父母的作品,把孩子往自己觉得好的方向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本身常常就是对父母的回报。所以,父母不是不要回报,而是要一种比较特殊的回报,如果孩子完全不按父母的期望发展,极端情况下,是可以断绝父子关系的。
所以说,父母虽然不能说是市恩,但也不是无欲无求,只是父母要求的回报比较特殊而已。
至于孩子,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是: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不能涌泉也应考虑多报几滴吧。为什么对着父母反而就可以考虑少报甚至不报呢?就是把父母当个普通人也应该知恩图报吧!你说孩子会赡养父母就似乎可以抵消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说这两样能否抵得了,就是现实里我看很多家庭老人都是不需孩子赡养的,自己存钱自己住养老院。那这种老人孩子又如何回报?
我认为,父母是否市恩是父母的事,孩子是否知恩图报是孩子的事,不应该把这两样混在一起。就是说,不管父母是否市恩,孩子都应该知恩图报。而最基本的回报,就是尊敬父母。即时最没本事的孩子,你还是可以尊敬父母吧?
另外,我讲的平等是指人格的平等,优势一方的不能利用其优势压迫对方,是内心的平视,而不是礼节上的一致,当然你说的对,礼节上的差异也反应等级的差异,但这是社会的常态,是现实。
你父亲当着你的同学、朋友、同事的面逼你吃大便,因为吃大便可以锻炼你的意志,而且如果你当着你的同学、朋友、同事的面听父母的话吃了大便足以证明你孝顺父母、人格高尚,大家都会钦佩你,是为你好呀!
你呢,怕他伤心,用委婉、尊重的方式反对。但是他认为你不听话就是不孝,就是不尊重。就算你口头答应了都不行,必须当面吃,因为他是为你好,不看着你把大便吃下去睡不着觉。你不吃大便他就当着你的同学、朋友、同事的面给你磕头,威胁要喝药上吊,你吃不吃?
而且了,你吃了第一次以后,他会接着逼你吃第二次。你大便吃的越多,他越觉得大便对你好,会逼你吃更多的大便。
怎么样?你做得到吗?
我自觉还算尊敬父母,但其实我常常反对他们,而且他们一般也常听我意见,基本不发生反对就要恶言相向的情况。
我自己觉得这恐怕和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如果你的见解有深度,讲的东西有道理(不是仅仅自己觉得有道理),他们会感觉到,久而久之就会对你产生信赖感,不会不听你的;其次就是表述上有技巧,要有些眼色,老人不高兴的时候就少说些,或者打打马虎眼,有机会时再说。
当然这可能和性格和见识都有关,我也见很多做得不好的,同样一件事,张三说就没事,李四讲就大件事。
按你描述的情况,可能你正处在自己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错、见识也很高明了,但还没有获得父母认可的阶段,还得继续努力
你去看看《欢乐颂》吧。电视拍了一季,小说写了三季。看看樊胜美是怎么被自己父母钳制的。哥哥闯了祸,人家威胁打断腿,父母逼(群租的)樊胜美筹钱平事,把樊胜美榨干了,还逼她找朋友借钱(她的朋友都被她借怕了)。后来父亲中风要花10万块钱,樊母让樊胜美借,樊胜美在邻居的帮助下,对母亲软硬皆施,卖了哥哥的房子给父亲治病。樊胜美一硬,樊母立即软了,但是樊胜美一旦心软,她父母立即开始犯浑。
还有一个电视剧是《新结婚时代》。看看里面的公公是怎样把儿媳妇三次整流产的。
大概是因为你父母没用这种方式来对待你的原因,但这不等于这种道德标准没有给父母以这种等级特权,也不等于其他父母就没有利用这点。当这些父母举起这根基于等级特权的道德大棒的时候,请不要怀疑,他们就是在市恩。而且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一般不会请人旁观,所以你感觉不到也很正常。
至于你问老人如果是不需孩子赡养怎么办?我说,你这个人是不是今天请了朋友吃了一顿饭就老惦着如果朋友不回请你,回请的档次不一样怎么办啊,操这个心干嘛。
我问你,如果你朋友请了你一顿大餐,并且不给你机会回请你会怎么办?要我说,还能怎么办,另外选点礼物回赠呗,感情到了就好。老人不给子女机会赡养,子女就找其他的方式来弥补呗,喜欢旅游的就一起去旅行,喜欢广场舞的就送些好装备,平时多上心老人有什么需要,感情到了就行。只有抱着市恩的心态才会斤斤计较于形式与价值以及回报的时机,你说是吧?
难道上面处理方式就是对父母的不尊重了?就不是知恩图报了?这种市恩与尊敬的逻辑方式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如果优势一方不能使用自已的优势,这是不是对优势这方的不平等?你这是要把双方的力量限制在同一水平上?那这还是相等嘛,与平等何干。。
不要说你举的例子不现实,即使是真的,你也应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也不能按他说的做。即使他一时生气,你等他气消了的时候再解释他的错误你的正确之处。难道他还能用武力强迫你做你不愿的事?无非是发脾气之类的,你躲一下不行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朋友请你吃大餐,朋友可以不在意你是否回请,你自己应该在意;同理,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可以不在意,你应该记在心里。
也是建基于此,我才说对父母态度要尊敬,因为坦白讲,父母也未必真要你什么回报,你也未必真能满足父母的要求,抛开这些不确定的东西不说,就只有一样确定而且你能做主的东西,就是和父母相处时在态度上尊重他们(不是无条件地顺从),谈不同意见时委婉一些、让他们好接受一些。
朋友请我吃饭,我记不记在心里怎么记在心里都是我的事,跟别人有什么关系?何用别人来决定我应该怎么做怎么想啊?
如果有人以朋友相称呼,请我是以一饭之恩为条件,以我知恩图报为目的的话,老实说,如果不是快要饿死了,我会想都不会想就拒绝的。原因无它,宴无好宴而已,这不是朋友。这人请我的目的就是市恩,无论他有无回请的要求。这家伙不是趁人之危就是想趁火打劫的,我交不起这种朋友。
你看,我们真的接近了么?你一直在纠结于回报,虽然这次你的回报变成了“尊敬”,而这种“尊敬”在你的等级特权体系里是一种随时可以兑现的特权。我们从来就没有接近过,不是吗。。。
“我是你爹,所以你的家要我来当”。可能麻烦的根源就是这个。
我觉得你可以和你父亲谈一次,内容就是你和你妻子才能当你们的家,别人都不行。你父亲可以提供意见和建议,但是你们采纳不采纳,由你们来决定。你可能以前没挑明这点,所以有一次次的冲突。
说出这些可能并不容易,你父亲可能会暴跳如雷,大骂一通;可能会威胁;可能会向亲戚告状;也可能会马上清醒一点。最后他应该明白过来。无论中国,美国,社会主流应该不反对这么做的。明确这点后,你们的关系会正常一点,我相信也会更好一点。
你是赞同记在心里,还转身就忘呢?
你总是在强调别人可能是有条件的,我觉得你也不用猜测别人的内心,就从自己的角度讲,受人一饭之恩(不管他心里是如何想的),这是个客观现实。面对这个客观现实,你选择记住还是忘却?还是你一定要猜一下他请我吃饭有没有条件,没有条件的我才记(那你万一猜错了呢?)。
爬上树去,捋一把,直接放嘴里。清香,淡淡的甜味。
后来同学的奶奶摘了一串,在桌上轻轻摔打,不一会儿就有蚂蚁等小虫爬出。在事实的教育下,不敢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