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陪孩子读论语读得我郁闷。原因是我看许多现代汉语注解净是瞎解。但《论语》这书又实在太好了,忍不住自己别解一番,洋洋得意!
为啥要读《论语》?因为我发现劝人向上的励志语言,劝人向善的佛教箴言,劝人修行的心灵鸡汤,都可以从论语中找到对应的文字内容。这岂不是说,即便过了几千年,论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看来无论人类的经济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绝大多数为人处事的道理都是共通的,果然是孔夫子说的“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学而篇第一?
【原文】?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学什么?论语开篇就抛出来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作为统治者的人,要学而时习。但是,到底是要学习什么呢?也就是这个“之”,代表的是什么呢?
首先说我肯定他不是指现在学习的书本知识的意思,也不是学习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孔子教人如何做统治者、士大夫,不管教人做园艺师或者农艺师,所以后面樊迟问稼他会说“樊须,小人哉!”
南怀瑾老先生把“学”理解为学问,又把学问解释为学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觉得这个解释还不尽然。
我个人的理解,学的内容应该是“道“和“人如何顺应道”,也就是一个人怎么做人做事才是对的。
那“道”又是什么?《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易经》有云:道,形而上之谓之道。那形而上又是什么东东呢? 形而上,书上的解释就是超出物质的限制所能得到的东西,--是本质,是事物的本源,是人们相对要得到的一个经过提炼的能够涵盖万事万物真理的一个结论。所以道的内容非常宽泛,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道,是自然界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道,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道,是人如何顺应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道,是人应当遵循的维护社会良好秩序的处事原则
道,是人面对具体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所抱有的正确的立场。
但是这个道,因为不具体,有时候越解释越解释不清,要是一句“呵呵,你懂的”那还是可以有人会意的。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孔子一个“学”字,爱学啥学啥,你认为是啥就是啥了。后面我定义学文那就是学文,我不说,你自己体会去吧。这个“学”字你体会不了,那就就啥也没学着,你体会了,就学到了。
至于学习的方法,可以是跟人学跟书本学,也可以是观察万事万物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某人看到癞蛤蟆吃掉交配的两只蚂蚱,得出“奸近杀”的结论,那也是学。只不过这个天道是不是符合动物道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孔子自己也无法把学什么写出来,正如《易经 系传》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说了学什么反而限制了自己所要表达语意的内涵,干脆就让学生自己外延去,你想啥就是啥了。
进一步解释我个人理解《论语》中孔夫子的的“道”,就是有序。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讲的是有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讲的也是有序。
守礼的出发点是为了有序,礼的规范也是为了有序。
知和而和,知道要维护维持某种秩序,不用礼来约束,也是不行的。
现在讲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好的秩序,好的秩序就是和谐盛世。
孔夫子强调礼,哀叹礼崩乐坏,是因为他知道有秩序就比没有秩序好,哪怕是个坏的秩序,可以修正,可以改革,但是不能没有。
中国文明的强大就在于,即便是乡野村夫也知道社会要有秩序才行,一旦有个秩序,只要能够忍受即便对自己不利也愿意遵守。
知道了要学什么,那么我们来解释时习之。
时习之的“时”,是时时,有时间有机会就做。
那么“习”字又该怎么解呢?现在论语翻译的版本,绝大多数都按照程朱的“温习、练习”来解释了。要我说这样的解释,是秀才的想法,不是圣人的本意,圣人如果就是让学生学完他的理论,然后大家温习复习一下,那就是秀才的水平,最多也就是个国子监的教习,哪里会成为万世师表?
“习”在这里应该是实习、实践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学了什么道理你要去照着做。有时间有机会就去践行你所学并认可的那些道理。
学了道,就该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如何顺应道,也就是一个人怎么做人做事才是对的。你认为怎么做是对的,那就照着做,那就是学而习了。你认为不对的,就不要去做,那也是学而习了。至于具体是什么,套一句比较马列的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没有一定之规。因为这是大原则,不是具体的事情,不能具体分析。遇到具体的问题好商量,所以孔子后面会说你要是有具体的问题问我“如之何”,我就会告诉你“如之何”!
比如忠孝仁义,每一个字都对应一种行事原则。事君以忠为原则,事父母以孝为原则,对其他人,要心存善念,要爱人,而对于自己面对的各种状况具体怎么做要以遵从大义为原则。
践行一个“忠”字,人要怎么做?“忠”咱先不过多解释,就说最简单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吧!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拿了谁发的工资,就该给谁老老实实干活。在单位上班,就该全心全意替单位服务。若是迟到早退便算不上忠,干活不尽力也算不上忠,干了心存抱怨也算不上忠。别说呕心沥血了,这最简单的几条又有多少人想着要时刻做到呢?应聘的时候简历写得很好,入职谈话的时候也决心表的不错,可以正式上班以后又有几个人拿这些话当回事?
所以说学而时习之,做开篇总纲绝对是够分量的。照着这个思路考虑,编辑《论语》把这句话放在最前面大概也是告诉世人,学习这部《论语》很重要,照着这本书里的道理去做更重要。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也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只可惜,我认为他还是理解的高度不够。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他自己只是按照《论语》里的话去做了,是谦虚的说法,自己可能只做到了一半,并没有字字做到。大家看看,照着《论语》里的话去做,做到一半就足够宰执天下了。后世人理解歪了,以为熟读《论语》,在书中寻章摘句就可以把别人管好了,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了呢。
我能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这句话是受了王凤仪老先生的启发。我看《王凤仪言行录》,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话便是“人念古人书,要学古人才对。现在的人光念不学,把书都给念“输”了。”王凤仪老先生理解的“学而时习之”就是学会一个字,就行一个字,听说哪位古人好,就照着那位古人的行事去做。他说,世人信不真,念书空学没习。一位秀才跟他抱怨说“古人说书内有黄金,我已中秀才,还是受穷,古人把我骗啦”王老先生说:“你读了很多的书,实行了几句呢?你不照书行,不是古人把你骗了,是你把古人骗啦!”
不亦说乎这个没啥可说的,通常的解释就是“不是很高兴吗?”。
那这句话完整地理解就是学做人处事的道理并且有时间有机会就去践行这些道理,真是很让人高兴的事啊!
那么下面这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很好理解了。
旧注“同门为朋”,跟着一个老师或者自学同一本书,大家都被同样的理论洗脑,价值观和理解力也会差不多。有这样人的来了,自然会很高兴。为嘛呢?因为可以彼此交流“学”与“习”的心得呀!远方的朋友,地域文化经济发展和此处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同样的为人处事原则在彼处实行起来是不是可行?有没有和此处不一致的地方?有些什么样可以借鉴的经验?这些心得交流起来,肯定是比自己一个人闭门苦思来的幸福嘛!再有自己在“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也和朋友说说,看看有没有更新的见解和更合适的解决办法,再或者朋友因为跟自己价值观一致,所以自己做事不被人理解的苦恼也可以和朋友说说,寻求精神上的支持。所以,有朋自远方来,肯定不亦乐乎嘛!赶紧叫小子们打酒去!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志同道合的人,不是同志。不是同志,就没必要在意他们的各种议论和评价。
现在人们提倡价值观,价值观是对“道”一个更详细的解读。因为,道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价值观,人们更好理解。一群人能够经常在一起,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们的价值观一定是共通的,至少是相近的。有一年,常来我家吃饭的几个人,年底考评是三个a,一个B+。后来一想,可不大家就是傻干的一群人么!
这样解下来,第三句也通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的书里讨论“人不知”后面是什么,会是什么呢?结合上下文,就是不理解我“习”的行为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知音难觅嘛!要不然也不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了。
朋友可以理解你,但是其他人没有理解你的义务呀!人家不理解,是因为没有你道行高,修养好,精神境界没你高。所以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你内心埋怨只能说明你修养不够。所以这句是说“人家不理解我也不生气,这才是君子的修养呢!”最后一个问句,能读出点得意洋洋的感觉来就对了。
这里解释一下“人”的概念。在论语里,“人”一般泛指的是整个春秋时期奴隶社会作为统治阶级的人。如果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贩夫走卒有希望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或者是能够做统治阶级的打手也还勉强算人。至于广大奴隶与自耕农,他们不叫“人”,他们是“民”。在整部《论语》里,“人”和“民”一定要分得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孔子所处的阶级立场和他教学生所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此外棉妈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别强求本书中文言文对应的现代汉语言的翻译精准。一百个人可以有一百种《论语》的解释,只要你认为你解释的道理符合你心中的“道”,与你的价值观可以契合,能理解并当做是自己学到的“道”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那就行了。照着做如果结果很好,那你的理解就是正确的,如果照着做发现有些不对头,没关系,咱回来再找补,看看是不是有些细节没有做好导致的,不是孔夫子的理论错了,是咱应用错了。即便最后说孔夫子这个教导有些不合时宜,那咱就修正,或者他就是错了,那咱就批判,这都没关系。就是不要纠缠谁谁谁的解释怎样,历年来的解释怎样,写这本书的某人不学无术,把论语给解歪了。您认为棉妈解歪了就照着您的理解去“时习之”就好了。
关键是要“学”而时“习”之,而不是只纠缠字面的对错,却不去实践一下看他的道理是否对我们的现实工作生活有指导意义。总之,我们看《论语》是为了学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了就去做。其他,都不重要。
最权威的算是《儒学通典》。杨也是人云亦云。
对最后一段深表认同。
【原文】?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里“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后面各色人等都来问孔子什么是孝,如何才能做到孝,而孔子给的答案也各不相同。为什么呢?因为“孝”不是一个具体的行为,它是一个如何对待父母的原则性的东西,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能以“孝”字作为行为指导原则对待父母的人,一定不会太坏。因为照现在的理解,古人的孝就是提倡对父母“感恩”。一个以感恩的心对待父母的人,做事一定有自己的底线。
现在各种处事箴言都告诫人,你不要同不孝顺父母的人交朋友,为啥呢?除掉极端的例子,一个人的父母对他有那么大的恩德他都可以完全弃之不顾,因为父母小有过失便耿耿于怀,这样的人你敢和他交朋友?你能有她的父母对他的恩德大?一旦你和这样的人小有冲突,肯定会被背叛。那可真应了那句话“朋友是用来出卖的”。对这种人来说,只有利益,没有情谊。
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注意这是有子说的话,不是孔子说的话。那么有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叹呢?
因为当年的孝还只是提倡,没有到后世以经代法的年代。那时候的孝,还是一种自觉行为,靠社会舆论约束,就跟现在差不多。一个能够主动受社会提倡的公序良俗约束的人,怎么可能是个捣乱分子呢?
这段话的翻译如下:有子说:”一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长,却愿意触犯上位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愿意触犯上位者,而愿意造反的人还没有呢。
犯上的“上”,这里指上位者,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的上司。因为那个时期官制不像后世那么明晰,周天子下有诸侯,诸侯下有大贵族,大贵族自己还有豢养的家臣,养士,养私兵,委派官和吏。诸侯下还有其他的贵族士大夫和委派的官员。官员自己还可以委任吏。总之,一个人,总要有自己的上级。犯上,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跟上司作对。
一个连跟自己上司做对都不愿意的人,怎么可能去造反?礼记里曾子还有一大段说孝的,其中又强调事君不忠非孝也!
最后有子总结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字面意思翻译过来是说“君子专心致力于做人的根本,根本有了,做人做事的原则也就有了。孝敬父母、友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这句话对后世影响巨大。后代的以经代法简化来说就是“以孝治天下”。提倡孝道,用对父母是否孝顺来判断一个人道德的优劣,对于忤逆父母的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孝的提倡对后世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爱人先爱自家人。一个人博爱到对家人不管不问的程度,那不是博爱,那是凉薄。
这里的“本”,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仁”的信仰有了,对待父母兄长的原则“孝悌”便有了。“孝悌”的指导原则有了,对待父母兄长的具体方法便有了,具体怎么对待父母兄长的结果就是大家就都能看到的孝敬父母友爱兄长。
这话倒过来看,做事的过程和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孝敬父母,友爱兄长。看到了结果,可以推定一个人的孝悌,孝悌就可以推定一个人是否好“仁”。你总要看见树上结的苹果才能确定这是一颗苹果树吧?所以通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具体行为才可以判定一个人是否是树立了“仁”的根本。
孔子大力提倡孝。为什么呢?因为这也是个人才选拔条件。人才选拔,谁听不听话,会不会忠于君主,先看是不是孝顺他自己的爹妈。假定不是真孝顺,是装的,肯装也比赤裸裸的挑战社会公序良俗强啊。看一个人孝与不孝,是一种成本较底也算靠谱的人事选拔方法。后世一直到科举制度之前,公推举孝廉就是这种选人方法的具体表现。
孝悌的具体行为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仁人君子的最好的办法。因为从另一个方面说,你是不是君子,心中忠不忠于上位者,在没有做具体的事情之前,是无法判定的。但是,孝悌是家庭内部的一种行为规则,是否做到了遵守这种规则基本可以判定未来一个人对待上位者的态度,所谓对待父母兄弟这样能够做到的事情如果都没做好,怎么能够相信一个人能够忠君爱国呢?最后一句“其为人之本与”同时也是告诫人们君子做大事之前要先把身边的该做的事情做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后的齐家,便是要在家里调整好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这个伦理关系还包括宗族内部的伦理关系。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是什么角色,便要把这个角色做好。
当然,“孝”之为用还要大以哉!甚至可以说一字定乾坤。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要打倒孝,认为孝压迫了年轻人。最初提倡孝道的老先生们若是知道了一定会摇头捻须“小子,无孝,汝今安在?” 不提倡孝道,你爹为啥生你?不提倡孝道,你还不知有没有命出生呢!
孝道的提倡,让中国人口一直遥遥领先,人口领先,封建文化就领先。文化领先,人口有众多,中华民族才没有亡国灭种。看看四大文明还有啥?为毛?我认为就是因为他们不提倡孝。
西方提倡的十字架文化,爱下一代。被爱的下一代对于上一代,他们爱在天的父,至于尘世的父,远没有东方人孝道约束下那么多的义务。对于兄弟姐妹也一样,像豆荚里的豆子,熟了裂了便各奔东西。中国人的孝悌思想在他们看来可能不可理喻,但有一点谁也不能否认,即便基督教不许堕胎,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人口总数从来没有超越过我们这个提倡孝道的国家。
提倡孝,生孩子就是一种投资。投资成功大富大贵,投资不成功,好歹也能保本。西方只敬重在天的父,不敬尘世的父,那尘世的父首先就可以决定生不生你,生完还可以决定养不养你。国外的杀父,杀了就杀了,中国的杀父,要背万年的骂名。杀父没有人在意,父亲干嘛要生养个自己的敌人?孝,是先保的小孩的小命。
孝的价值观,让中国人口一直遥遥领先,人口领先,封建文化就领先。文化领先,人口又众多,中华民族才没有亡国灭种。看看四大文明,还有啥?为毛?我看就是因为他们不提倡孝道。不知道老祖宗们提倡孝道的时候有没有考虑人口繁衍民族存亡的问题。
一个人在家里怎么做最能表现其思想品德,也是最简单的听其言观其行的方法。一个受道德约束的人一定不会漠视和蔑视法律。即便是装出来的,也会装作遵守法律。
遵守法律么,能装就足够了。否则单就人性来说,“原迹不原信心,原心世上少完人”
借古喻今说职场
把“孝”字运用到职场上,人力资源部门首先可以把“孝”作为人员招聘的一个考察条件。因为作为领导者都明白,员工守规矩总比不守规矩强。尤其是要对企业忠诚。
儒家文化圈的企业提倡遵守规则。因为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告诉我们,对于一般人来说,遵守规则获得收益绝对大于违反规则的收益。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企业中的人来说,还是听话日子更好过。所以我奇怪西方文明总是强调“要培养孩子有创新精神就是要鼓励孩子违反各种规则”是怎么和企业经营文化和谐相处的,还是我们根本理解错了?
比如在职场上一个人的表现总是遵守各种规则和潜规则,那么这种人的意识里一定是优先遵守各种规则并且可以迅速融于新的团队的。
一个受社会规范约束的人一定不会漠视和蔑视公司的规章制度。即便是装出来的,至少也比不肯装的人好。单就人性来说,只能原迹不原心 。如果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做背景调查的时候最好在逆向调查的内容中加入他对父母配偶兄弟甚至是朋友的人际关系内容。这样至少能把性格极端的人筛查出来。
那么作为公司里的职员这个“孝”字怎么来用呢?也就是说要以“孝”的态度对待谁呢?
答案其实早就有了。
各企业都爱说“客户是上帝”,更接地气的说法是“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我们对待上帝“在天的父”和衣食父母(尘世的父)的正确态度不正是要做到“孝”
嘛!
我在给学生上客户沟通的时候跟他们说,你们不要觉得客户难缠好烦啊,从心里往外排斥他。你越排斥,言语态度上就会流露出来,客户会更加不满意。你要从心底里想,客户越是难缠,说明我的工作越重要,越是解决的好,越能显示我的工作能力。“这样的客户多来几个才好啊!他们都是特意来给我颁发“先进工作者”奖状的。如果工作没有难度,老板随便找个人就干了,哪里还有我的工作位置?”
此正所谓“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职场底层员工一定要总这么开导自己。
至于怎么做才是“孝顺客户”,书中还有许多地方提到孝,我们慢慢来具体解读。
习(xi):从羽从白。数飞也。
(1)会意字。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2) 同本义 [fly frequently]
【基本字义】1、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2、学:~文。~武。3、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5、相因:世代相~;~~相因。6、实践:学而时~之。7、中国姓氏之一。
看来在这儿这个习就是实践了。但把学而时习之的之理解为道,反而是做了一个限缩解释。只要值得去学而时习之的事物,何必限于道这个终极又空泛的概念呢?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讲的是有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讲的也是有序。
守礼的出发点是为了有序,礼的规范也是为了有序。
知和而和,知道要维护维持某种秩序,不用礼来约束,也是不行的。
现在讲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好的秩序,好的秩序就是和谐盛世。”
《中庸》开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个人理解天命或“性”就是自然规律,“率性”或“道”就是遵循自然规律行事,道跟秩序不划等号
真正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任何时候都发挥其作用,“逆天”是没有好结果的
中国文明的强大就在于,即便是乡野村夫也知道社会要有秩序才行,一旦有个秩序,只要能够忍受即便对自己不利也愿意遵守。”
孔子一直把“仁”放在“礼”前面,“当仁,不让于师”,那些违反平等的虚礼,抵制就是
“中国文明的强大就在于,即便是乡野村夫也知道社会要有秩序才行,一旦有个秩序,只要能够忍受即便对自己不利也愿意遵守。”
对于中国的进步和强大,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陈胜提倡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比逆来顺受有效多了!印度种姓制度倒挺符合你说的——“即便是乡野村夫也知道社会要有秩序才行,一旦有个秩序,只要能够忍受即便对自己不利也愿意遵守。”
孔子和曾参对孝的教导还是引用原文再加以分析好
即使是曾参这样的大乡愿编纂的《孝经》,对孝的明确要求也比当代提倡的愚忠愚孝强多了
孔子说的“子为父隐”、“隐恶扬善”的“隐”最主要含义是消除,就是父亲有错儿子帮助改造才是真孝,态度委婉也不是唯唯诺诺
先秦“忠”的本意是心诚,不是表面讨好上司,那是奸臣佞臣的标志
不管老板还是客户,负责人最关心的是给他的增值服务,下面太监往往就是潜规则的好处和所谓尊重,拉客户前和接触初期做好排除才能更好的服务,顺带创收
看它人眼色行事的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多数情况下,能干者和老板反目是因为约定报酬被克扣
这个挺好的,对个人理解论语有很大帮助。
学而篇应该是讲学习的,不觉得引申太多是对的。
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应该是关联的。多多学习,并在每次学习中都有新的体验。
期待后文,向您学习了
就是抽象,就是由实践到理论。
由形而上,从有形的东西里,总结出更高一层的规律和理论。
这样理解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