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原文】?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但别人犯了错误也能帮助校正——从前我的朋友曾经这样做过呀!”?
原来翻译“犯而不校”是被冒犯了也不去计较,这个好像也有道理,不过如果能理解成帮助别人校正错误可能更好。
这句话是说假定就是颜渊吧,他非常谦虚地向别人学习,但是如果别人犯了错误他也会去帮助别人改正,我觉得这样理解才语意完整通顺。虽说不计较表现的是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但你跟别人学,作为回报,也应当帮助别人成长,这才符合君子的为人处世之道。看见别人错了却不帮人改正,不是直道。
【原文】8·6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堂堂七尺男儿是成年男子自称,六尺身高便是未成年。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这话没有歧义,说的就是真正的君子会忠君爱国。
【原文】?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仁是“士”一辈子的修行!
【原文】?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教化百姓)可以从《诗》开始,内容一定要立足于传播“礼”的内容,最后才能通过“乐”的形式让老百姓成功接受教化”。
我理解这句话是教学生(未来统治者们)如何教化老百姓的。
教化百姓,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也就是要利用多种文艺形式来教育民众。
当年没有普及教育,针对老百姓的宣传都是口口相传。那么要教化百姓,还要借助于其他文艺形式。诗歌老百姓口口相传,所以若能把礼的内容通过诗歌的形式传播那是很好的了。最后用音乐完成“礼”的思想及仪式的推广普及。
旧解为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要求学生从这三个方便提高个人修养我觉得是应用的对象错了。
下文是本小节的进一步解释。教化百姓是统治者非常重要的工作。老百姓懂道理听话固然好,如果老百姓不懂道理不遵从统治者的意志去劳动,那就要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听话要干活儿!
【原文】?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老百姓如果愿意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那就随他们;如果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就要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之所以这么断句,是因为前面便有孔子便告诫做官的学生要使民以时。这里依然是孔子在给学生们讲如何使民。民可使,便由之,不用做无用功了,若是不可使,就要他们感受到仁爱的思想,使他们知道让他们做什么都是为了他们好。
这小节也体现了孔子群众路线的思想。不过如果不拔高的话,也可能是强调为什么要教化百姓懂礼。懂礼么,下位者就该服从上位者的命令,老百姓就应该听话干活儿。前面的教化要老百姓懂礼么,本小节就是讲教化的根本目的是让老百姓听话。有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这个怎么说呢?夫子之墙数仞,有些人就是窥不到宫室之美吧?
如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呢?下一小节给出答案。
【原文】?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孔子说:“崇尚勇敢而又受穷困之苦,就容易发生祸乱。作为当政者不对老百姓施以仁德,如果来百姓深受其害,也是祸乱的根源。”
前文说过勇而无礼则乱。接上一小节的话,如果老百姓都不知礼的话,日子过得苦就会有勇猛的人领导老百姓犯上作乱。?
当然,如果下级官吏不能够对百姓施以仁爱,老百姓受不了了,也会起来造反。所以要避免出现“乱也”的局面,最好的法子就是下级官吏教化老百姓知礼,或者使知之。 ?
【原文】?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再优秀的人,如果不能“约之以礼”,那也不会成为一道风景。
骄是对人无礼,吝是对物吝啬,也就是对各种礼节仪式舍不得花钱,算是对逝去的人无礼的一种表现。
对生者还是对死者都不恭敬的人,这种人即使很有能力,也没啥前途。
现实中这样的人,既不尊大节,也不守小节,早晚跌沟里。
【原文】?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不来问要怎么学习做官,这样的学生是不多的。”?
一句话,人都太功利了,专心学道的人不多了。
?孔子教书育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
但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不是做官的速成班,来几年老师教教怎么做官就好了的。跟孔子学习,最主要是学习仁义礼智信的品德,其次是学习六艺。都学好了,自然就能当当官了。
但我估计,安心跟孔子学做人道理的人恐怕也不是很多,弟子三千才七十二贤人,其他多半是闲人。可见成材率也不是很高么。
所以这个不易得应当是不容易得到专心跟他学“道”的学生。
现实生活中,整天只想着要把某项事业做好不惜倾家荡产的人有可能发大财,整天想着把眼前的某件事情做好的人有希望发小财,至于整天光想着怎么赚钱发财却不肯下踏实功夫的人,基本上没啥希望。
【原文】?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被治理得符合先王之道而自己却贫贱,是耻辱;国家混乱无道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意即先保住小命要紧。硬要逆势而上,那就保全不了君子之道。
此外,他还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国家兴旺发达,个人却没有荣华富贵,那是一种耻辱,说明个人努力不够;反过来如果国家混乱不堪而个人却能获得荣华富贵,那说明这个人已经与当世的统治者同流合污了,同样是一种耻辱。
写到这里想起中国的所谓公知,一边大骂国家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另一方面却没有耽误他们发财,有的还是发的卖国财和国难财。
人是知羞不知足,畜生是知足不知羞。而公知们,是既不知足,也不知羞。
【原文】?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应该去妄议那职位上的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孔子教导学生们做事要守本分。尤其不能得“领导万能综合症”。
领导万能综合症就是有些领导自以为自己很厉害,什么都能做的好,所以走到哪里都要指手画脚一番。可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课了解好当地具体情况,很可能就是瞎指挥一番,来时光鲜亮丽,走后一地鸡毛。
所谓的不在其位,那对于其位该了解的事情怕就是不全面不具体,去帮人家谋划,也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所以,虽然孔子前面说过君子无敌也,无莫也,但是也不是是说君子就是万能的。不通过实践就无法获得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去总结,也就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君子是什么都可以做,但一定通过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
这里是孔子教学生不要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
你是小门小户,人家都是一各地方来的。好事没你的干活全是你的,要么忍气吞声,要么斗争。
【原文】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狂妄而不直,是缺乏仁、义、和礼,无知而不谨慎,是不智,表面诚恳而不守信用,是无信。如果一个人(还指的是当政的统治者)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全无,孔子能不开骂么?
只不知他骂的是谁。
【原文】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一样,总是担心会错过什么。”
这里讲的是一个人如果真正努力学习,其态度是强烈的、迫切的。会唯恐自己错过什么该学的知识。
这种学习态度就是学而不厌,不但不厌,还唯恐学习时间太少,学习的知识不足。
现在的人学习条件太好了,每个人的学习资源都几乎是不限时间和不限数量的,所以许多人珍惜。提起什么知识,只要不是马上考试,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那种等有功夫再看看吧,然后就明日何其多了。
据说学习的境界分为这几种:
1、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2、你知道你不知道
3、你知道你知道
4、你不知道你知道
学到犹恐失之的境界我还真不知道算那种境界恰当!我的理解应当介于2-3层次之间。
原文】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本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大概是讽刺挖苦卫国父子相争吧!他是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孔子的意思:你看看人家古代圣贤,人家做天下之主可不是自己争取来的,是天下人强加给他们。
“而不与焉”的句式可以理解为不使(别人)与(己)焉,即没有争取的意思。
在单位许多事情也一样,争便落了下乘。
【原文】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多么崇高啊,他有那么多的丰功伟绩,他又制定了文采斐然的礼仪制度!”
尧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至德之首。 孔子更是把他碰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尤其赞美了他制定的礼仪制度。
夸完舜禹觉得不对劲儿,尧也不是被禅让的呀,所以还要再回来补夸唐尧一番。
【原文】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乱臣不是作乱的臣子,是治世能臣的意思。
舜有五位贤臣就霸天下治理好了。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武王的十个大臣当中还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这里依然是描补。因为周朝得天下也不是禅让来的。所以这里孔子的重点是说周文王统治了天下九州的三分之二都依然奉殷商为主,可见周朝得天下也是有其他原因的,至少人家周文王都那样了还是没有打算推翻殷商啊。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孔子依然是厚古薄今。
【原文】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祖先与神灵;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但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却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孔子对于尧、舜、禹和周先祖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世统治者在的德行上就差远了。
盛赞上古贤人也表明孔子对当时统治者的失望。
大多数人都怀念以前的淳朴日子,不知道真卖回去的车票有没有人花钱买(打算穿越回去改变命运的不算)。我可是赖在今天不走那伙儿的。
【原文】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到涉及自身的利益问题,他认为这和自己的天命与仁德是联系在一起的。
“子罕言利”,并不是孔子很少谈论利益,是孔子很少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
《论语》里谈论利益的言论还是不少的,但是孔子认为单纯的逐利是可耻的。比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此外,与命与仁翻译成孔子赞同“命”和“仁”,这是机械翻译。“与命与仁“我的理解是是否能够富且贵,全看自己是否做到了仁,而后老天是不是想让你享有富贵。总之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细说这个道理还要明白人不能单纯去追求利益,如果做人没有失败,老天自会给你荣华富贵。
职场中,做人做事都好那一定就会涨工资。如果单为了涨工资而努力最后很可能达不到目的。
【原文】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达巷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厉害呀!他竟然靠学问渊博而不是某一方面有特别的专长就成名了。”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从孔子后文的回答来看,当时达巷党人说的话即便是赞美也是有偏见的,明明看着就是羡慕嫉妒恨么。
人家孔子早就说过君子不器。君子不需要靠什么一技之长来成名,君子讲的是个人修养。
达巷党人是小人的思维,以为君子需要靠什么技能成名然后去牟利。
至于后面孔子跟学生说的话纯粹是开玩笑:我要靠什么成名啊,去驾车?
【原文】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是礼制要求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孔子赞同用比较俭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但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表明孔子不是顽固地坚持一切都要合乎于周礼的规定,而是在他认为的原则问题上坚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因“君臣之礼 ”是大问题,与戴帽子的材质的差异有根本的区别。
这个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涉及态度问题,心意要诚(反正也不要钱),涉及到物质的问题,尽量节俭(少花钱有利于大家传承)。
【原文】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应当是学生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在为人处世方面)杜绝了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测,不刚愎自用,不固不自封,不自私自利。
“绝四”是所有人都该拥有的高尚品德。
不主观臆测就是不瞎猜别人的想法;不刚愎自用是不非要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做事的时候愿意听从别人(下属)的意见解决问题;不故步自封就是学习(学道)上追求进步,不自私自利就是不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能够顾及其他人的利益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个人在职场要是能做到这四点,成功不是问题,问题是会获得多大的成就。
这四绝太重要了,要多解释几句。
毋意,不是不需要了解别人的想法,是不能瞎猜;结论要有推论过程和论据做支撑。
毋必不是不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是不能为了坚持而坚持。所谓的刚愎自用者,多半不是为了坚决惯着自己的正确路线,坚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就容易因小失大了么。至于有些文把毋固翻译成不固执己见,我觉得这跟刚愎自用有点儿区别,但区别不大。刚愎自用是坚持做某事,固执己见是坚持某种看法意见结论等,更多是思维思想层面的东东。当然,思想也对应着行动,所以固执己见具体到行动上也和刚愎自用差不多。
毋固就是不能故步自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要一直不停滴学习。前文学则不固我的理解就是学习不会停止都某个层次停下来。
毋我讲的是对利益的态度,不自私自利。凡有仨瓜俩枣都自己先惦记着别吃亏那还能有啥大出息?做事不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少不能总以个人的得失作为出发点来考虑怎么做事。
【原文】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被咱们所继承了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后人就不可能从我这里传承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又一次被困,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老天不能让他不明不白地死掉。
于是他对学生说:除非上天已经注定古代文化要在这里丧失掉,否则老天怎么会让我死掉?“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死者若说的是孔子自己,那就可以解释成他无法把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不国我坚持认为后死者是代指后来人,也一样是说后来人无法从孔子这里继承古代文化了。只有这样,语言的逻辑才完整并更有说服力。
按照其他版本的解释,天之将丧斯文也,孔子就不会学到古代文化,那和后文语意不连贯,就跟说“虽说我胖,但我还穷啊”的感觉差不多。
“匡人其如予何? ”跟“桓魋其如予何?”句式一样,意思也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