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

【原文】?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巧言就是说话花言巧语,用很华丽很能打动人的语言去说一些事情。令色通俗地讲就是“装”,内心轻慢不以为然,表面却装作郑重的样子,内心明明缺少德行修为,却能表现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巧言加上令色,演的这样好,足可以迷惑世人了。

孔子讨厌这样的人,认为这样的人根本不具备“仁”修养。为什么呢?仁是从内到外的爱人,见谁都用“巧言令色”骗谁,那还爱个鬼呀,装样就是为了骗人从而获得好处嘛,与真正的爱人完全背道而驰。儒家讲“诚意修身”,最要紧就是态度端正。做事如果动机不纯,做得再好也没用,只会离真正的成功越来越远。

因为如果已经从“巧言令色”的行为里获得了好处,被迷惑的人们争说某人真是有德行啊,某人真是大贤啊,于是被征召去做了官,这样的人,还会学仁吗? 用不着啦,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所以孔子说这样的人“鲜仁矣”,就是这个意思。作弊获得了好处,就会一路作弊下去。

为什么后世对孔教颇有微词?就是因为假正经的人太多了。假正经有外表没有内里的真东西托着,大家觉得所谓大儒大贤不过尔尔啊。

孔子大概早就知道种人坏事儿,所以论语中多次批判这种人。这句话放在这里,大概就是告诫人们,孝与悌固然是“仁”的根本,但也要警惕假孝假悌。

再有一个孔子是在告诫他的学生,远离巧言令色的人。这种人就是个谎花儿,光开花不会结果。跟他们学不到什么东西。相反,如果自己愿意听巧言,愿意看令色,会慢慢被同化。等到真要做事的时候,就会被这样的人所迷惑,而这样的人,其实是办不了什么大事的。

谁都愿意听好话,所以做领袖的人一定要注意。巧言令色,小人也。做些具体的小事还行,大事不足与谋。

大家注意没有,现在的职场修炼书,都是教人怎么做表面功夫的,而且还大行其道。比如教人会说话教人成功学的书据说都卖的挺好的。

其实真要学,提高自身修养和提高业务技能才是正道。

可惜对某些人来说,正道太慢,太难,恰好有人教投机取巧抄近道,一拍即合!

通宝推:刹那芳华,mezhan,三笑,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四)

【原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这个人也很厉害,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人可以自行百度然后献上膝盖和头盖骨。他也带了自己的学生,后文有表述。

这段话该怎么理解?我认为要正确理解这段话首先要确定曾子这话时以什么身份对谁说的。通常人们都认为这是他作为孔子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说的这些话,所以解来解去最后也没定论。我认为这段话是曾子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对自己的学生说的。

他跟自己的学生说“我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为上位者谋划做事是不是全心全意呢?同朋友们的交流是不是做到诚实不欺呢?我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自己是不是先践行了呢?”

为人谋,这个人,当为上位者,曾子在卫国当过官,曾经被齐、楚、晋等国争着给官,更别提鲁国了。后来回鲁国虽然没有接受实质的官位,但国事顾问的职位是跑不了的。所以他的为人谋都是人家来问的大事。啥是大事呢?大事就是决定国家走什么道路,制定方针政策要依据什么样的原则。至于技术层面具体怎么做,是下位者小人们关心的事情,都是小事。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曾子自问我替别人出谋划策是不是做到“忠”字了呢?

文革的流毒之一是让人们对“忠”字产生了反感。天天喊月月喊年年喊是一种超限刺激。就跟一个人爱吃蛋糕那也得时不时吃吃才是美味。逼着他天天月月年年吃试试?

其实“忠”真是一个好字!

王凤仪老先生自认得道,他总说自己是从“忠”字门入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为道德的八门。

忠是什么?忠是全心全意为上位者的思想。也就是对待君上应有的思想态度。全心全意,就要毫无私心,毫无偏颇,不参杂任何私心杂念。比如给上位者提建议的时候如果想着“我提了这条建议会不会对我有什么好处啊;我提出这条建议会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祸端啊;这个建议实行了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啊”,这些就都是私心杂念。

“忠”的具体表现就是替别人做事就全心全意为别人好,不虑及自身的荣辱得失。

说魏征是忠臣,就是说魏征应聘了谏官的职位人家就做好本职工作。看见听说皇上有些事做得不靠谱就赶紧去劝,不考虑自己说了皇上会不会高兴,惹急了皇上会不会丢官没命。

下面解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简单翻译就是“我和朋友来往的时候说话做到诚实不欺,办事做到言而有信了吗?”

信,是古人的一种重要的道德观念。论语里内涵更是宽泛。信,言可复也。可以理解为说过的话都可以复盘。怎么叫复盘?一是你要承认你说过的话,二是你说过的话经得起检验,经不起检验就是说谎骗人,三是你答应了给人家办事就要兑现,不兑现也是说谎骗人。如果是国君的信,还要加上制定的规范或者颁布的法令不能轻易更改,才能取信于人。

与朋友交往所要遵循的“道”就是一个“信”字。前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两人交谈的话都是真话才能不亦说乎。要是有朋自远方来,假话连篇,跟他讲话不但啥也学不到,反而会因为他的假话更迷惑,那就变成“不亦气乎”了。在一个朋友交往,你总说了做不到,那朋友也没得做。

古人一根筋,交代过的事情朋友答应了他就当做一定会做到,下面他该做其他的事情了。“朋友,我把背交给你了!”,然后,如果作为朋友答应了守护他的背却没有做到,那就再没有然后了。除非那个朋友为了他的背也失去了生命。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答应过的事情做起来发现违背了“礼”违背了“仁”,作为君子也不能非要把这话兑现不可。非要兑现,就是“硁硁然小人哉”了!

那要怎么办?夫子早就说了,最好是不轻易作出承诺。君子慎言,君子敏于事而讷于言。否则就是“苟轻诺,进退错”。做了不仁不义,不做就是失信。

第三句“传不习乎?”通常论语读本的解释都是“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南怀瑾老先生《论语别裁》中的解释稍微靠点谱,他把这句解释成“老师教我如何去做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我认为如果按照前文所说曾子是以老师的身份讲这个话的话,那这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曾子自我检查“我作为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我自己是不是先践行了呢?”,也就是曾子作为老师,在检讨自己有没有以身作则,光说不练。

这里的“习”,和开篇的“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一样的,就是实践的意思。《论语》在这里又一次强调了“习”的重要性。

曾子的这段话非常有名,以至于网络经常有改编的段子流行。

云南一中学就曾悬挂横幅“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后来网友又增加一段“吾日三省吾身:白否?富否?美否?否!滚去学习!”以示励志不能光管男生不管女生。

网上也有据此改编的职场段子“吾日三省吾身:升官否?发财否?有美女否?否!滚去干活!”

段子是娱乐,大家一笑而过。

但这段话如果改改写在纸上一个人每天睡前看三遍亦无不可:为单位工作尽心了吗?为客户服务尽力了吗?是否有成果?”

或者内容改为:我对所承担的工作是想做到最好了吗?手头的工作足够努力了吗??领导对我满意吗???

总之,做人就是应当时刻反省自己:工作的动机是否够“忠”字?,工作过程是否够“信”字?至于工作结果,这个时候反而不重要了,结果就在那里,要以平常心对待。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再有事业不成功的人尤其该把“吾日三省吾身”这几个字当做座右铭。即便做不到每日三省自身,每周总该做到吧?凡有问题要先找自己的不足。一个人整天看到的都是自己的不足,那一定会进步。进步到一定程度,事业就会成功。

事业不成功的人常犯的毛病就是盯着别人的缺点不放。

跟别人比懒比滥,哪里会进步,这种心态下只能是退步,所以一个人要时时反省自己的不足。一个人若整天想着怎么改正自己的缺点,就没时间去盯别人的缺点了。

一个人若是不会反省,就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不知道哪里做的不够好就不知道从哪方面提高自己。盯别人身上的不足是给自己的偷懒找理由。

每年晒完年终奖都会有一波人辞职。某些人辞职的理由就是自己的年终奖太少了,老板不公平。其实这些人就没想过老板为啥不怕他们辞职?有些人一厢情愿地想着说某些人还不如我干活多呢,年终奖竟然比我多。不行,我生气,这个不公平。找下家!我要换个公平点的工作环境。他就不想想也许人家还做了许多事情他不知道。

总之,如果一个人永远不知道反省自己的不足,永远盯着别人跟自己比奖金,那么,可以想见的未来永远都是“人家年终“奖”,他是年“终”奖。”职业道路越走越窄!

通宝推:未知如之何,mezhan,時千峰,三笑,陈王奋起,
家园 鼓励继续往下看,多谢评论!
家园 最好略翻一遍四书五经再继续,否则硬伤太多

最好略翻一遍四书五经再继续,否则硬伤太多

曾参(还有他爹)是孔子门生不假,但决不是什么得意门生,孔子逝世时候他大约27岁,孔子曾经敲打过他别当小人儒什么的

另外他爹因为他锄地专门祸害庄稼打他,孔子才说了大杖则走

乱兵来了他躲起来,走前还嘱咐仆人别让乱兵祸害它家,孔子听说马厩倒塌只问伤人没有,不问马

后来曾某被捧高是因为这家伙是奴化教育的重要先驱,《孝经》就是他编纂的

不过连自己儿子教不好,翻翻应该吹捧他的《孟子》特别有意思

家园 我的理解就比较宽泛而市侩了。

为人谋而不忠乎?给别人办事是真心实意尽最大努力做了吗?当然也包括你的本职工作。忠,不是对人忠,而是本身的态度。传不习乎?学到的道理,去揣摩并实践了吗?学而时习之,这个习单独作实践理解似乎也不妥,也包含反复揣摩,达到知行合一的一个过程。至于信,不信何以成朋友。

通宝推:時千峰,
家园 握手

当年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批判“行而上学”

家园 另外,据说

魏征对李二说,他不愿做忠臣,要做贤臣。忠于上位者,我觉得是上位者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的一种曲解。

家园 人口和孝悌

的因果似乎反了。

孝悌思想的产生是因为人口增加,社会关系相对稳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必须要有一个彼此可以接受的对应方法。当年在上海挤公共汽车,旁边的大妈主动指导我,把肩膀侧一个角度站,果然感觉宽松了许多。

中国很早就进入稳定的农耕社会,这才是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一个彼此可以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儒家学说,就像那个上海大妈一样,告诉每一个人把肩膀缩起来,虽然每一个人都受点小委屈,但是避免了村子里你死我活的紧张感。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流传开了。

当然,儒家思想深入人心以后,又反过来维护了农耕社会的稳定。大家都养成了彼此谦让的习惯,突然来了一个不懂谦让的人,大家都不喜欢,必欲除之而后快。对外就是抵御侵略,对内就叫清理门户。

蒙古人上车后依然横着肩膀,最后被赶下了车。满族人上车后,听劝,学会了缩肩膀,就一直留在了车上,最后大家都忘了他是后上车的。

家园 江湖人言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能练会说才是好把式。

这个界限其实很难把握的。

这个也是一辈子需要学而习之的事情吧。

家园 再想忠孝

您前文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我觉得儒家思想最根本的“本”就是自我约束。论语里可能还比较含糊,到了朱禧(还是程颢?)直接喊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为什么不忠不孝的人不可交?因为他不懂得约束自己。

对孩子好,是有利可图,指望他给自己养老,是本能。对老人好,则纯粹是一件没有收益的事情,是违反本能的。去做一件违反本能的事情,当然要对自己的约束力。

忠也是一样,疾风知劲草,忠不忠只有在逆境下才能看出来。公司快发不出工资了,本能的就是跳槽,能够留下来和老板一起扛到底的,必是能咬牙坚持的人。

所以,和一个有自我约束力的人相处,可以安心放心,不会被占便宜。

通宝推:王小棉她妈,
握手
家园 从a点或者a环境下

抽象出来的东西,转过来用到b点,还觉得是正确的,并且能完全指导b点的行为实践,或者说能指导包括a、b、c……在内的整个的环境的实践,你觉得这种方式是正确的吗?

所以马克思就不讲a、b、c、d……的情况,就直接讲我们应该怎么认识理解a、b、c这些具体的情况或者环境。

家园 我已经看见 一出悲剧在上演

这是个需要鸡汤,更需要品牌鸡汤的年代。

于丹做得,我做不得?

不过既然做得,我这几句不中听的话应该也能说得。

学什么,你怎么就能肯定不是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呢?

(樊迟问稼至多排除一农艺这种技能吧。六经文艺不是孔子推崇并教学的吗?)

怎么直接就搭上了道,并具体化为有序,这中间有一点可以服人的论证吗?

论语是部言论集,只言片语,难免有不清楚的地方,是不是就谁都可以任意挥洒一番

"我的一家之言,一己之见",而没有任何真伪可言呢?

我以为并非如此,只言片语,要探讨本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呢,只言片语,可以和其他言论对照来看,只要我们承认一个人的思想在

大的方面是一致的,其他含义明确的言论,就有助于我们理解含义不明确的

言论(其实很多时候,含义是明确的,只是注者非要灌注己见而已。)

二呢,一个人不只有言论,还有行为,要理解其言论,应该结合他的事迹来考虑。

如果对某一言论的理解,与他的事迹相合,就比不相合的理解更为可信。

好,有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来看看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什么意思。

1 论语中有很多学的对象,如学诗,学礼,学易,这些都是具体的文化知识,

当然你可以泛泛地说,这些都是载道之具,是序之所存,所以还是说得过去。

然而,或者可以说,正因为如此,如果对这些文化知识,内容记不住,文字读不通,还有什么道可言?

2 孔子学易,韦编三绝,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把书都翻烂了。

这就是用行动阐释了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吧,如果不是超级天才,有什么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学习内容,不通过反复温习能够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伴有学习内容从生疏到熟悉,

个人理解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体验,这个体验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感,就是不亦说乎之说。

3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纯粹的知识与道德情操混同起来。

孔子明确说过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哪怕你是个好人,道德完人,忠信如丘,并不自动就能拥有知识,你还能好学

通过学来获取,通过习来掌握。而知识有它自身的独立价值,并不以服务于

忠孝节义之类道德情操为目的。

或者可以说,

求知欲本身,就是完善人格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1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对纯粹知识的强调。

2

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於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於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在虞、夏、商为汪罔,於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於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史记孔子世家

3

仲尼在陳,有隼極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聞之。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蠻,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于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也,以示後人,使永監焉,故銘其栝曰『肅慎氏之貢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分異姓以遠方之職貢,使無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氏之貢。君若使有司求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櫝,如之。——国语鲁语下

孔子以博学知名,这一点可以从这两处对冷知识的掌握得到证明。

好吧,这了这么多,应该足以说明问题了。

最后再说说下面这段话

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说他自己只是按照《论语》里的话去做了,是谦虚的说法,自己可能只做到了一半,并没有字字做到。大家看看,照着《论语》里的话去做,做到一半就足够宰执天下了。后世人理解歪了,以为熟读《论语》,在书中寻章摘句就可以把别人管好了,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了呢。

半部《论语》治天下,本是夸大的传说,不必深究,但楼主这里的理解恰恰违背了

赵普的意思。

「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羅大經《鶴林玉露》

“太宗欲相赵普,或谮之曰:普山东学究,唯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宗释然,卒相之。”——龚昱《乐庵语录》

这里可以确定,不是只做到了一半,而是半部定天下,半部治天下。

其实仔细读这两段记载,半部论语治天下不是对论语的褒扬,而是对文化的贬抑。

小兒學問止《論語》,说明论语只是儿童的入门书,赵普文化程度不高,别人反对他

为相,说他只读过论语,相当于说他只读过小学语文。

他的回击无异说,小学课本又如何,我当年辅佐太祖定天下才用了小学课本的一半,

现在治天下用另一半就可以了。

通宝推:桥上,删ID走人,jdrlgd,秦波仁者,三笑,
家园 受教!

不过后面我觉得还是对论语的褒扬:应当是说,做人做事的道理就那么多,有论语就够了。

错了也没关系,有错尽管挑。

家园 可以这么理解么?

贤臣忠于君臣之道忠于社稷忠于信仰-----

忠臣只忠于君主本人?

家园 继续继续,我这也是思而不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