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可笑的所谓“09最牛满分作文”及批判 -- 江城孤舟

共:💬423 🌺473 🌵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铁老大,我其实也是“道听途说”

            并不是亲身实践知道的。虽然是亲耳听我们老师说的,不过,已经过了三四年了,只是残存了一些印象。具体的到细节就真记不太清楚了。而且阅卷的方式、制度、规范,应该还在发展,我说的也只是三四年前的状况。

            而且这后面的续帖,已经把我那可怜的一点记忆都榨干了。。就不必再发新帖了吧?

            关键词(Tags): #高考
        • 家园 倒……

          看到黄花岗,顺手就把“广东省”敲上去了

          那个评分系统偶高中老师跟偶们分析过,不光是有分差的要复核,最后得分低于多少分的,高于多少分的,都要复核。看起来很严格,其实乌龙很多的。

          讲个笑话吧,偶高考那年,出了几篇范文,登在报纸上,其中一篇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怎么看都是不扣题啊,而且通篇呓语,不知所云。后来偶们语文老师(他也参加阅卷的)悄悄告诉偶们,那篇本来是由几个阅卷老师都判不及格的,还当笑话互相传阅过,结果阅卷组长复核的时候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说:这是意识流啊,要鼓励这样创新的作文。因此就……范文了。

          所以说,你最后一段分析的概率漏了很重要的一组,在不遇到抽评的情况下,该作者只要摊上一个给了正常分数的老师,再摊上一个有心抬举或者有心踩他的老师给了高分或者低分,那么就会进入复核,而异体文,恰恰是非常容易遇到这种情况的。进入复核阶段,得什么分数就碰运气了。所以我们高三的语文老师也说过,不是很有把握的,或者没有指望想放手一搏的,不要写异体文,一旦进入复核阶段,生死就全在阅卷组长一念之间了。

          从阅卷角度来说,你可以去找参加过阅卷的老师了解一下,60分这个分数打在一篇异体文上,打给体裁的成分往往远超过打给文章本身的成分。

          我可不是说这次的60分是阅卷老师乱给的,正因为相信他们是意识清醒地给了这个分数,我才觉得需要说道两句,因为这篇作文的确达不到满分的水准,给一般的高分我没话说,给满分,真的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 家园 阅卷组长也定不了的满分作文

            乌龙自然是年年有,改卷的老师也都是人,平常的人——会疲劳、会厌倦。烂文打高分,好文打烂分的情况肯定是有的。可是满分作文的给出是非常严谨的,必须要过“专家组”,才能定的。前面的老师给出的60分,对专家组来说,只是一个参考。而对于那篇作文,是福是祸还不一定——因为也有可能也会被扣得很惨。

            参考一下记者对东北05年高考阅卷的一篇采访:

            以作文为例,在评卷中,每一篇作文都是随机发给两位老师评。按规定,甲老师看完作文后,先打出自己认为该作文应当得到的分数;接着,乙老师阅读并打分。如果这两位老师评分结果误差在6分之内,就取两个结果的平均值;如果误差超过6分时,就再发给第三位阅卷老师进行三评,取三者中两个误差小于6的平均数。如还不能形成结果,就由评卷小组仲裁。

            具体来说就是在两名阅卷老师共同作出满分认定后,提交阅卷组讨论,获得阅卷组一致通过后,该作文才能成为满分作文;如果该阅卷组哪怕只有一名老师对满分标准提出异议,阅卷组组长也要将情况报告到中心组,由中心组专家来共同确认该作文是否应当打满分,而这也将是判定该作文是否为满分的最后一环。

            链接出处

            另外现在高考作文改卷不存在“传阅”的可能了。全是电子版的,一人一台电脑,自己改自己的。这个也是为了避免以前第一个老师打了分之后,第二个老师不仔细看就随手打个相近的分数上去的现象。现在的状况是除了作文,阅卷老师什么都看不到。

            该作者只要摊上一个给了正常分数的老师,再摊上一个有心抬举或者有心踩他的老师给了高分或者低分,那么就会进入复核

            不是的,这篇作文会被发到第三个老师的屏幕上。可是,对第三个老师来说,他也是第一遍给这篇作文打分。除非这三个老师,心有戚戚,两两给分,分差x分(湖北的不一定和东北的一样)以上。即便这样,也是由阅卷组长来定最后的作文分。即便阅卷组长定了满分,他也说了不算的,满分作文是要提交专家组审核的。

            所以得满分有两种可能:

            (1)两位老师不约而同的,都打60,然后组长审阅,上交专家组,被认可;

            (2)三位老师,心有戚戚,分差全在x分以上,然后组长审阅,上交专家组,被认可。

            可是无论是(1)还是(2),只要一个环节不被认可,就得不了满分。

            在(1)的情况下:

            【1-1】两位老师一个给y分,一个给(y-x)分,最后得分就是(y-x/2);(即便y=60,最后也不是满分)

            【1-2】两位老师同时给60分,被阅卷组长给扣了几~几十分不等,就不必上交专家组了;

            【1-3】两位老师都给60分,阅卷组长也给满分,被专家组扣了;(这就是终审了)

            如果两位老师给的分,分差x分以上,就会发给第三个老师。进入(2)的程序了:

            【2-1】如果第三位老师和前两位老师中,某一位分差小于x分,最后得分就是他俩取平均;(也基本不会是满分)

            【2-2】三位老师给的分,互相分差x分以上,那这篇作文就会进组长的手里,大部分情况下会得到一个很平常的分;

            【2-3】三位老师给的分,互相分差x分以上,进到阅卷组长的手里,却被阅卷组长分外赏识,交到专家组,被扣。(这也不是满分)

            总结一下:只要是满分作文就会被提交到专家组。一朝得胜的情况不少,但是也不乏上去了,就被刷下来的“惨案”。

            当然,异体文,容易得到关注。可是关注也有两方面——欣赏和不欣赏的,无论优点或是不足,都会被“关注”所放大。每年高考写诗、写剧本、写**实验报告之类异体文的同学,我不敢说是多还是少。不过肯定有。能皎皎然,木秀于林的,就是凤毛麟角了。这篇作文的体裁肯定有加分,但是体裁绝对不是满分的理由。湖北每年那么多人高考,就他一个写诗么?什么时候,形式都是需要内容以充实的。如果没有多处化用,没有作者自己青涩的创作,没有高考这个背景,一切也就无从品评了。

            关键词(Tags): #高考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同意你的观点,PS部分也同意。
    • 家园 白云片片魂悠悠

      “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大概是来自崔颢的黄鹤楼,但“借用”在这里就不合适。烈士赴死可以说悲壮,后人凭吊可以哀痛可以崇敬,就是这个愁实在是让人莫名其妙。这个作者还没有足够功力驾驭诗歌这种体裁,更没达到能“化用”别人诗句的境界,最后结果就是因文害意。

      • 家园 应是"春江"中"化"的

        崔颢的黄鹤楼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位作者是:

        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 家园 数学太差了。。。

      “最牛作文”作者总分仅370 欲复读一年

      • 家园 这新闻很重要,透露了几点关键信息

        不但此考生在写诗上事先有准备,而且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作文满分的情况下,语文总成绩依然不是太高!基础问题啊,基础问题。

        不过还真让yueyu给猜对了,这人就算拿到了作文满分,在录取方面也搅不起啥风浪,除非有学校破格招收他。那就希望我这文章不要挡他路了,虽然也不见得能有多少人看见。

        • 家园 似乎吃蛋,还是要看鸡长啥样啊

          整篇新闻,对评价“作文”有用的信息点,有三个——高考分很低、考前有准备、平常有积淀。江城兄却只用了前两个。

          先说第一个,高考分很低。作者在作文满分的情况下,语文成绩确实偏低,高考总分就更不忍视了。但是无论语文基础部分的分数,还是整个高考的分数,于评判此篇作文何干?

          难道因为数学以及高考分低,就能否定这篇作文么?难道因为语文基础分低,就能否定这篇作文么?如果真是这样,那以后高考作文改卷可真就方便了许多。另外,今天高考语文基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考的是现代文。“基础问题啊,基础问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否定这篇诗。以沫似觉得,我们需要一个在考场的背景下,就“文”论“文”的态度。

          江城兄这段,但想一笑,无它评:

          不过还真让yueyu给猜对了,这人就算拿到了作文满分,在录取方面也搅不起啥风浪,除非有学校破格招收他。那就希望我这文章不要挡他路了,虽然也不见得能有多少人看见。

          然后,说说考前有准备。在现今的社会教育体制下,大约“裸考”高考的同学会极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都是考而有备的。有准备是常态,而不是病态。我们看看作者的“准备”:

          周海洋说,他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段历史十分熟悉,仅用了80多分钟,便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最牛作文”。记者注意到,周海洋写的《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选用了几句《怀林觉民》中的诗句。

          可以归纳一下作者的“准备”:1.对“黄花岗”那段历史熟悉;2.选用了几句他自己曾经写过的诗。

          请问:这样的准备,算得上什么呢?文科生,历史是必须学的。区别在于有人会用,有人不会用而已。高考中借用数句、甚至稍加修改曾经的作文的现象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也不会杜绝。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作者只是轻者——“选用了几句《怀林觉民》中的诗句”。当然,后来成型的诗作确有很多名句的化用。可这是作者的积淀啊,有何不堪?当然您也许觉得是抄袭,但是以沫愚以为,符合主旨,且仅摘其章句,算不上抄袭。

          最后,平时有积淀。既然吃蛋一定要看那母鸡长啥样,那我们看得更加清晰一点。从另外的网站,引用两段介绍:

          “作为一个高中生,他的桌子上却放着一本《辞海》,这样热爱古文的学生,我从未见过。他自觉阅读的热情超乎想象。”王丽如是评价。“这伢古文功底很强,平时写作都是用文言文或半文半白的方式。”

          面对网络上褒贬不一的说法,他说:“媒体太厉害了,其实我根本没押题,我想引用阮籍的一句话‘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来表达自己的心志。”

          链接出处

          还是那句:

          以沫怯怯然,劝江城兄与诸位大大,略加矜悯于考生、于高考:应试作文而已,以诗歌之体格,量之则宽。高考考生罢了,用大家之风骨,比之却瘦。能在古风不存之今日,于高考之贫瘠沙场,倔倔然萌发,已然不易。若能变摧之残之,为悉心调养,他日或为凌云宝树亦未可知。。

          关键词(Tags): #诗评#高考
          • 家园 有几点不同意见

            先说第一个,高考分很低。作者在作文满分的情况下,语文成绩确实偏低,高考总分就更不忍视了。但是无论语文基础部分的分数,还是整个高考的分数,于评判此篇作文何干?

            其实,评判一篇高考文章好坏,无非从两个角度:要么是从文学性角度,要么是从实用性角度来评判。

            如果从文学性角度来评判,抱歉,文科我从来不怎么样,不作过多的评论。不过lz的文章洋洋千言,直到现在,直接指出其文中的硬伤的人也不多,所以我就暂且认为他的评论是正确的(是否中肯厚道之类的另说)。

            如果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那么就是你所多次指出的:

            您不觉得脱离高考的背景来看高考作文很荒谬么?

            那么你既然以高考的背景来看高考的作文,那么老实说,以我的学习和高考经验来看,他为这篇文章,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首先,新闻中说他花了80分钟写了这篇“古文”。80分钟是什么概念?如果考试制度没改的话,语文考试是两个半小时,150分钟,卷面满分150分。那么也就意味着他花了一半还多的时间去写这篇即使满分也只有60分,占总分刚过1/3的东西,是否值得,大家可以自行评估。按照我那时考试的经验和老师的提醒,一般考试作文时间,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不要长太多,否则得不偿失。那么是不是他语文其他方面很好,很牛,无可挑剔呢?从最后的语文成绩来看,显然不是。如果他能老老实实,花三四十分钟写个普普通通的文章,即使给扣个几分十来分,那么拿着多出来的近一个小时认真推敲,仔细检查,也能从其他的地方补回来。

            其次,你也提到了:

            有准备是常态,而不是病态。

            不过,虽然大家都在准备,但是准备些什么,却是关键。如果说他语文考卷上其他丢分的地方都是他的知识缺陷,无法通过他考试中的检查来弥补,那么说明他平时花在这方面的功夫太少了。他平时在基础方面的缺陷太多了,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篇古文就可以掩盖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平时的备考,自然应该全力应付自己的最薄弱的项目,而不是花时间去准备这种东西。老实说,我还真不相信这种洋洋上千字的古体长诗的考前准备功夫,是那么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能概括的。

            最后,如果从最后各科考试的总体来看,语文应该是他的最强项。其实,从数学和英语上花功夫,是更合理的选择。

            ps:

            再说一下,虽然我的语文不好,但是《辞海》是什么东西,长什么样的我还是知道的,至少我家还是有一套在书柜里的。《辞海》,虽然大名鼎鼎,但是说白了,也就是个大号的《新华字典》、《百科辞典》差不多。如果要说和古文的关系,我看还不如《辞源》呢--起码《辞源》里对古文引经据典的片段要多一些。不知道那王丽如,自己翻过《辞海》没有?

            呵呵。

            • 家园 您不要把我当文科生啊,我很冤。。

              我是理科,正牌理科——某省重点理科实验班——毕业的。

              回正题:

              单纯从文学性上来说,这篇文章的硬伤、软伤江城兄已经指的不少了。但是文学上的伤,不是高考不能拿满分的充要条件。您赞同么?

              另外,不知道yhz兄是什么时候考的。我印象中,我们高考作文用时大约是在50~60分钟。80分钟是多了点,但是也不是太夸张。

              最后,每个人对高考,对语文,乃至对人生有着不同的选择,这个还是求同存异吧。

              • 家园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但是文学上的伤,不是高考不能拿满分的充要条件。

                这要看是哪种伤了。

                例如说如果是格律或者平仄之类的,因为一来古今的不少字词发音有了变化,二来专门学的人也确实太少了。所以,如果出现的是这类的伤,作为一个中学生的文章,我觉得是可以容忍的。

                但是如果出现大量的抄袭和模仿著名诗句,而且是比较低劣的模仿的话,我觉得虽然不必一棒子打死,但是判满分肯定是不应该的。

                最后,对于文章或者其他的评判,我一向按照“入乡随俗”的标准来执行。也就是如果你说这是律诗,那么我就按照律诗的标准来评判。如果你说这是楚辞汉赋,那我也拿相关的标准来评判。如果你说你这啥都不是,自创一格的,那很抱歉,我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判了--至少要留点活给那些号称专家的人忙活忙活不是?

                至于高考作文的合适用时,这点我想可能和不同省份的考试评分习惯有关。按照我老师的说法,高考作文,只要文章不太出格,极少很高分,也极少很低分。所以高低差不了很多分,花太多时间不值得。做对几条选择填空的分数,就回来了。就好像上面在争超过1000字是否倒扣分一样,至少我当年是没有这个说法的。不过老师们当然也不会建议超过太多--倒不是因为倒扣分,而是因为花太多的时间不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