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五)—劳动即修行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样的句式很熟悉,因此翻译没什么问题了。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么有“礼”又能怎么样呢?”

这大概跟“郁郁乎文哉”有关系。孔子哀叹礼崩乐坏,因此会说如果都用礼让的原则治国,大家日子都好过,不是挺好的么,怎么非要打来打去的呢?不提倡这种礼让的原则来治国,再有礼制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么真不好回答。因为强盗的逻辑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全球争霸。不过礼让治国的想法也不是一定不会实现,且等赤旗插遍全球的时候吧!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担忧自己没有官职,担忧的是自己到底能立住什么样的志向。不担忧有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知道别人的人。”

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道理还是一样的,人家知不知道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知人”的能力。只是这里又补充了一句关于当官的说法 。作为君子不会担忧有没有官位,君子担忧的是自己本身有没有执政的能力。要想有良好的执政能力,先就要修身。修身首要是立志,所以,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是不是能立志学道且学得好。

当然解释成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领也是不错的,反正,有能力的人不愁没有人用。

现在许多人说阶层固化,说读书无用,要我看,那是读书还没读明白。

现在所说的读书分为两个层面(教育也一样):一是读书为了学习技能,学怎么做事。这样的书读好了于个人会在社会上有个相对获得资源和分配资源较好的位置,于社会整体来说,这样的人是对全社会更有用的人。二是读书是为了明理,怎么做人。这样的书读好了对于个人会获得心灵的升华,会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满足,于全社会来说,这样的人也是社会价值的核心所在。

如果读书一没有学会谋生技能,二没有实践书中做人的道理。那读书可不是全无用处么。不过这可赖不着读书什么事儿,是这些人没有真的将读书这件事做好——书只是表面上是读过了,实际上最多是在别人的逼迫下把书翻了几遍而已。

或者读书就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是为了学习劳动技能去劳动,不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去做个好人而是妄图通过读书而凌驾于别人之上,要是为了这样的目的,那我得实话实说:读书还真没什么用!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而贯彻始终的呀。”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啊。”

“一”到底是个什么现在也没定论。不过看曾子的解读,我理解就是“仁”么。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也是仁的基本要求。后文“恕”是可以一辈字要做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另一个侧面解读了这一句。

一看到“吾道一以贯之”,就能让人想起来“一贯道”。

据说台湾现在的一贯道规模还挺大,不知道大陆的一贯道会不会兴起。若按台湾一贯道的口号““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敦品崇礼,孝父母,重师道,信朋友,和相邻,改恶向善,讲明五伦八德,阐发五教圣人之奥旨,恪遵四维纲常之古礼,洗心涤虑,借假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挽世界为清平,化人心为良善,冀世界为大同”,除了男尊女卑和等级制度该批,其他倒也不算邪恶。

不过我本人更认为自力更生才是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哪有可以贿赂的神明呢!

我认为一个人的“吾道一以贯之”就应该是劳动。

一切高尚的品德都可以从社会劳动中获得。也可以说,劳动即修行。

通宝推: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