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左传》本末分章全译 -- 桥上
有个比较常见的说法,认为《左传》是编年史,而就其形式看,肯定不错。但据杨伯峻先生及一些前人的研读,最初的《左传》并非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证据明确,应该是定论了。
按我阅读的体会,《左传》最初不仅不是编年史,而且不是历史书,应是一部联系《春秋经》进行时政教育的教辅材料。其形式也是一事一议、就事论事的,因此,自然应该是按“言”与“事”的本末而非按时间顺序来分章。也只有这样,才更有可读性。
而且《左传》各章并非成于一人之手,应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当然,选择采用哪些内容,是后来的讲解者例如左丘明和孔子的决定。各章及其内容在后来讲解者讲解的过程中也会有增删。
我在阅读《春秋左传注》时,根据杨伯峻先生在书中的提示以及我的认识,尝试将一些段落拼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种本末分章的初步方案:把《左传》所有段落拆散再考虑“言”与“事”的本末联缀分为一百四十一章。这几年,按这个方案,结合一些特定帖子,我陆续翻译出一百多章,已经贴在河里。还剩二十章,也就不再另写帖子,打算一点点按顺序直接贴在下面,同时把那些已贴出章节的链接也按顺序贴出来(这些章有些写得较早,其中的链接可能已无法打开,请将链接中网站地址部分换成现在的网站地址)。
在这里,我先说说我对如何分章的一些想法:
一、
大体上以《左传》作者(都是所谓“君子”)的评论、以及他们引用的当时及稍后“君子”的评论、“言”为核心。既然是教材,《左传》所提及的“事”应该都是作者选出来的例证,是当时他们想要对自己那些学生(也是他们族中子弟)有所教益、训练他们成为“君子”才选出来的,而那些评论——“言”就是他们要教给学生的。因此,我首先考虑的是《左传》的教材性质。当然也有部分作者评论,尤其是直接解经的一些,可能是后来的讲解者加进去的。
二、
《左传》各章作者及后来的授课者有些类似说书人,有时会把“事”的前因后果都讲出来,当然还是讲课性质的。亦类似史迁,把有点联系的事放在一起。在重新按“言”与“事”的本末分章时,我也是参照《史记》和《系年》,每章中都会把和前因后果有点关系的段落都包括在内。
三、
所以,我在分章时尽量将一“事”分为一章,尽量注意每章只有一或两个核心事件。但也尽量找出事件之间的联系,把相关段落集合在一章中。另外,《春秋经》和《左传》中记载了很多灾异事件,我觉得作者并非随便引入,故也尽量揣摩作者之意靠入某一章中。在分章过程中,有时因事情的联系会打乱原来各段的前后顺序,请各位注意每段标出的年份和序号。
四、
同时,我想象,授课者当时是手里拿着相关《经》的简策进行讲解的,《左传》的内容则是背下来的,可能有现场发挥。因此《经》的各段都只会出现一次,《传》的内容则可能有重复。考虑当初依《经》分《传》者遇到的问题,他们可能遇到好几段类似的段落,在依《经》分《传》的过程中或者就将其合并了,则我重新按“言”与“事”的本末进行分章时,自然会将这样的段落重复分入相关各章,只有包含了这些段落,相关各章才能分别顺畅地完成叙事。而无论《史记》还是《系年》,也都有这种重复出现的内容。
五、
鲁公大体每公有一专章,因《左传》之性质及各章《左传》作者与鲁之关系,则鲁事多枝蔓,故鲁公专章难免芜杂。
六、
章的题目尽量采用《经》、《传》原文。
————————————————————
根据以上想法,我把全部《传》的段落都分入了各章之中,没有无法分入的,只是有一些段落会在各章中重复出现。而《经》的有些段落,如“郭公”那条及几处徒有时、月者,因无从着手,则暂时未分入各章中,其中或有能靠入某章的,待以后斟酌。
在翻译过程中,我曾对一些段落的分章有过调整,译文全部贴完后,我还会再审视一遍现有的分章方案。有些译文成文较早,或者可修改之处甚多,还有些河友指出的错漏之处,只能留待以后。
未分入各章的《春秋经》共59条,如下:
秋七月。(《隐六年经》(p 0048)(01060003))
秋七月。(《隐九年经》(p 0063)(01090005))
冬十月。(《桓元年经》(p 0082)(02010005))
夏四月。(《桓九年经》(p 0124)(02090002))
秋七月。(《桓九年经》(p 0124)(02090003))
十有二年春正月。(《桓十二年经》(p 0133)(02120001))
秋七月。(《桓十三年经》(p 0136)(02130004))
冬十月。(《桓十三年经》(p 0136)(02130005))
秋七月。(《桓十八年经》(p 0151)(02180004))
秋七月。(《庄四年经》(p 0163)(03040006))
五年春王正月。(《庄五年经》(p 0165)(03050001))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庄十一年经》(p 0185)(03110001))
夏四月。(《庄十二年经》(p 0190)(03120002))
秋七月。(《庄十三年经》(p 0193)(03130003))
冬十月。(《庄十五年经》(p 0200)(03150005))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庄十六年经》(p 0200)(03160001))
冬十月。(《庄十八年经》(p 0206)(03180004))
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庄十九年经》(p 0209)(03190001))
夏四月。(《庄十九年经》(p 0209)(03190002))
秋七月。(《庄二十年经》(p 0214)(03200003))
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庄二十一年经》(p 0216)(03210001))
夏五月。(《庄二十二年经》(p 0219)(03220004))
郭公。(《庄二十四年经》(p 0229)(03240011))
六年春王正月。(《僖六年经》(p 0312)(05060001))
秋七月。(《僖十年经》(p 0332)(05100006))
秋七月。(《僖十二年经》(p 0340)(05120003))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僖二十四年经》(p 0411)(05240001))
秋七月。(《僖二十四年经》(p 0411)(05240003))
三十年春王正月。(《僖三十年经》(p 0477)(05300001))
秋七月。(《僖三十一年经》(p 0485)(05310004))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p 0488)杨伯峻(05320001)《僖三十二年经》)
八年春王正月。(《文八年经》(p 0564)(06080001))
夏四月。(《文八年经》(p 0565)(06080002))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文十三年经》(p 0593)(06130001))
夏四月。(《宣六年经》(p 0687)(07060002))
冬十月。(《宣六年经》(p 0687)(07060004))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宣十一年经》(p 0709)(07110001))
秋七月。(《宣十二年经》(p 0717)(07120004))
夏四月。(《宣十八年经》(p 0776)(07180003))
冬十月。(《成元年经》(p 0782)(08010007))
冬十月。(《成十年经》(p 0848)(08100007))
冬十月。(《成十一年经》(p 0852)(08110005))
冬十月。(《成十二年经》(p 0855)(08120004))
夏四月。(《襄二十二年经》(p 1064)(09220002))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襄三十一年经》(p 1182)(09310001))
十年春王正月。(《昭十年经》(p 1313)(10100001))
秋七月。(《昭十二年经》(p 1330)(10120007))
夏四月。(《昭十四年经》(p 1363)(10140003))
二十年春王正月。(《昭二十年经》(p 1406)(10200001))
秋七月。(《昭二十九年经》(p 1498)(10290004))
秋七月。(《昭三十二年经》(p 1515)(10320004))
二年春王正月。(《定二年经》(p 1528)(11020001))
夏四月。(《定三年经》(p 1530)(11030003))
七年春王正月。(《定七年经》(p 1559)(11070001))
夏四月。(《定七年经》(p 1559)(11070002))
冬十月。(《定七年经》(p 1560)(11070009))
夏四月。(《定十一年经》(p 1583)(11110002))
秋七月。(《哀八年经》(p 1646)(12080005))
冬十月。(《哀九年经》(p 1651)(12090005))
————————————————————
下面是一百四十一章的目录:
001鲁隐摄位、002郑伯克段、003无骇命氏、004彄谏观鱼、005众叛亲离,
006鲁平杞莒、007鲁修戎好、008纪侯去国、009宋督弑炀、010周郑交质,
011许田易祊、012滕薛争长、013鲁邾盟蔑、014鲁桓文姜、015曲沃代晋,
016陈完奔齐、017蛇斗门中、018楚武心荡、019子仪乱周、020二子乘舟,
021秦灭梁芮、022乐奏而叹、023桓平宋郑、024郑庄伐许、025息妫入楚,
026哀姜孙邾、027庆父之难、028无知弑襄、029齐桓始霸、030曹刿论战,
031宋万弑捷、032假途灭虢、033子颓伐王、034卫懿好鹤、035僖焚巫尫,
036晋献骊姬、037晋惠囚秦、038重耳在外、039子文纾楚、040申侯死制,
041齐桓宁周、042齐桓死乱、043宋襄伤股、044天王居郑、045城濮之战,
046展喜犒师、047宋杀大夫、048卫成杀弟、049郑殽之战、050楚成食蹯,
051得臣败狄、052鲁文逆祀、053敖死归葬、054阳子易班、055盾主诸侯,
056子家作书、057河曲之战、058士会归晋、059晋灵不君、060狼子野心,
061楚庄问鼎、062商人弑舍、063行父逐仆、064仲杀恶视、065华元巡功,
066晋楚战邲、067染指弑灵、068陈夏之乱、069晋齐战鞌、070穆姜怒成,
071晋杀同括、072伯宗持信、073华元杀山、074晋楚盟宋、075子如立繻,
076伯舆争政、077厉杀三郤、078吕相绝秦、079鄢陵之战、080声伯梦歌,
081欣时守节、082杞昏晋悼、083晋悼复霸、084共姬不妇、085林父善晋,
086季札观乐、087三分公室、088臧纥救鄫、089子驷背盟、090崔杼无归,
091穆叔馁死、092相忍为国、093乐喜为政、094晋楚弭兵、095造舟于河,
096王杀其弟、097子展当国、098伯有侈愎、099晋灭偪阳、100迁延之役,
101晋平伐齐、102晏婴居市、103楚午伐郑、104栾氏先亡、105臧孙哭石,
106舟师之役、107弃尤生佐、108楚灵自取、109楚灭陈蔡、110吴光入郢,
111子产为政、112楚材晋用、113庆封族歼、114叔向无子、115栾高多怨,
116昭薨乾侯、117南蒯叛季、118韩起观书、119少姜有宠、120赐段州田,
121莒子怒齐、122叔弓知礼、123盗杀卫絷、124师事仲尼、125子朝作乱,
126邾庄卞急、127魏舒南面、128鲁患阳虎、129赵简誓师、130齐景伐晋,
131卫灵叛晋、132夫差求大、133乐祁死晋、134叫天无辜、135食言而肥,
136三桓伐邾、137陈氏始大、138艾陵之战、139宋郑争隙、140叶公攻胜,
141知伯陵人。
口水东流去,先生美文存
前辈应该是练家子吧,比起吾等外行肯定强的多
001鲁隐摄位:
002郑伯克段:
003无骇命氏:
004彄谏观鱼:
005众叛亲离:
006鲁平杞莒:
007鲁修戎好、
而左传纪事本末已经有了。
以前一直不知道左传到底是什么样的书,虽然以前上学的时候学过一些文章,终究是不太明白该怎么看这个书。看你的说明以后,感觉以后再看里面的内容可能就好理解一些。
我见杨伯峻先生提到过,也找来浏览了一下,似乎和我的不完全一致,所以就下决心搞了。
《隐元年传》:
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p 0017)(01010601))(008)
我的粗译:
在我们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八月,纪人进攻了夷国,夷国没来通报,所以《春秋经》上就没写。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八月,纪人伐夷”曰:
纪,国名,姜姓。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寿光县南。古器铭作“己”,有己侯钟、己侯簋 、己侯貉子簋 等。己侯钟出山东-寿光县(见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三),尤可证“己”即“纪”。彝器又有 ?[己/其]公壶,铭云:“ ?[己/其]公乍为子叔姜□盥壶。”又有 ?[己/其]孟姜匜,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方濬益《缀遗斋彝器考释》俱以为“ ?[己/其]”即“纪”(,不确。 ?[己/其]另一国,亦作其,在今沂水县东七十里)。近年寿光、莱阳、烟台等地皆有纪国青铜器出土,似纪国辖地甚广。夷,国名,妘姓。夷,金文与“人”字形近,卜辞有“人方”,亦即夷国。又形又与尸字(相)近,故经典或作“尸”。夷之踪迹,实遍及中国。此夷国之故城,即(当在)山东省-即墨县西六十一里壮武故城。古彝器有夷伯簋 ,睘卣亦有“夷伯”之称,又有“夷子”之称,不知是何夷国之器。
下面是莱阳出土西周己侯夔纹壶的图片,出自《己侯壶:胶东神秘古国的青铜遗产》:
下面是西周中期前段己侯貉子簋盖之铭文拓片的图片,铭文为:“己侯貉子分己姜寶,乍簋,己姜祏用寭,用匃萬年。”,图片出自《己侯貉子簋蓋》:
下面是作册睘卣侧视图的图片,出自《刘幼铮:纽约将亮相一组商周青铜器之“作册睘卣”》:
下面是衿有潘祖荫收藏印的《作册睘卣》铭文拓片(左附释文)的图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品。图片出自《刘幼铮:纽约将亮相一组商周青铜器之“作册睘卣”》:
“纪”推测位置为:东经118.74,北纬36.75(寿光市-纪台镇,故城呈长方形,东、西1500,南、北1200)。
“夷”(杨注:夷姜之夷或是国名,说见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睘卣跋》。隐元年纪人伐夷,亦姜姓,疑即此国。#夷疑即隐元年《传》“纪人伐夷”之夷,杜《注》以为鲁地,误。说详王夫之《稗疏》。),推测位置为:东经120.18,北纬36.43([UR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395120/10323942.htm?fr=aladdin]古城村——山东-即墨市-蓝村镇[URL])。
《隐二年经》: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p 0021)(01020005))(008)
《隐二年传》: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p 0023)(01020501))(008)
《隐二年经》: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p 0021)(01020006))(008)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隐公二年(公元前七二一年,周平王五十年),九月,纪国大夫裂繻(子帛)来我们这里迎娶伯姬,这是他们的卿为他们主上迎娶。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九月,纪-裂繻来逆女”曰:
繻音须。杜《注》:“裂繻,纪大夫。”纪君娶鲁惠公女,裂繻为之来逆。据文四年《传》“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此不言非礼,则裂繻实卿,大夫可以包卿言之。
杨伯峻先生注“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曰:
详庄公二十四年《经?注》。
杨伯峻先生注《庄二十四年经》“夏,公如齐逆女”云:
《公羊传》云:“亲迎,礼也。”《谷梁传》云:“亲迎,事也。”然考之《春秋》与《左传》,诸侯出境亲迎,未必为当时之礼。文四年《传》云:“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礼也。”然则诸侯娶妇,必使卿出境迎迓,然后为礼。故桓公三年娶妇,公子翚如齐逆女;宣公元年娶妇,公子遂如齐逆女;成十四年娶妇,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隐二年,鲁-伯姬嫁于纪,纪使其卿裂繻来迎,故《传》云“卿为君逆”,尤可为证。((p 0228)(03240003))(026)。
杨伯峻先生注“冬十月,伯姬归于纪”曰:
无《传》。据?曲礼?“男女异长”之文,男子与女子行第不相混乱。伯姬是鲁惠公长女,隐七年又归于纪之叔姬,当是其妹。此归于纪,盖由裂繻来迎,故从之而行。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隐二年经》: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p 0021)(01020007))(008)
《隐二年传》:
冬,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p 0023)(01020601))(008)
我的粗译:
这年冬天,纪国的卿子帛(裂繻)与莒子(莒国国君)在“密”盟誓,这是为了我们鲁国。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纪-子帛、莒子盟于密”曰:
纪子帛,杜预以为即纪裂繻,子帛为其字。杜预又据《左传》“鲁故也”之文,以为其与莒子盟,为调解鲁与莒间之不睦,故比之鲁大夫,列其名于莒君之上。陆淳《春秋集传纂例》一引赵匡据《竹书纪年》,亦证成其说。而《水经注?淮水篇》云“游水又东北迳纪鄣故城南,故纪子帛之国”,则郦道元以帛为纪子之名。考《春秋经》,于纪国之君,皆称纪侯,无称纪子者。且裂繻字子帛,名字实相应,则杜预之说是也。说本毛奇龄《春秋简书刊误》。
桥按:
《春秋经》此称“子帛”,称字也,乃尊重之意;同一人前称“裂繻”,称名也,则为惯例。《春秋经》中不称名或不单称名者还有:
《隐元年经》“公及邾仪父盟于蔑”((p 0007)(01010002))(013),《隐元年传》云“贵之也”((p 0009)(01010201))(013);
《桓三年经》“公子翚如齐逆女”((p 0097)(02030005))(014),《桓三年传》云:修先君之好,故曰“公子”((p 0098)(02030501))(014);
《闵元年经》“季子来归”((p 0256)(04010004))(027),《闵元年传》云“嘉之也”((p 0257)(04010401))(027);
《文八年经》“宋人杀其大夫司马”、“宋司城来奔”((p 0565)(06080008))(047),《文八年传》云“司马握节以死,故书以官。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公以其官逆之,皆复之。亦书以官,皆贵之也”((p 0567)(06080601))(047)。
据以上例证,《春秋经》中确有采用“名”以外之称呼且《左传》作者认为是褒扬的,而当时人称“字”亦有表示尊重之意,故此处《春秋经》之专门称“字”当亦为表示尊重之意,盖“子帛”(裂繻)此行乃为鲁国奔走。
“莒”——“介根”(杨注:莒,国名,《郑语》“曹姓邹、莒”,以莒为曹姓,恐另一莒。此莒国,春秋后五十年为楚所灭,见《楚世家》。传世彝器有中子化盘,记楚简王伐莒,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据文八年《传》及《世本》,当为己姓,旧都介根,在今山东省-胶县西南;后迁莒,今山东省-莒县。据《鲁语下》“晋信蛮夷”之语,则当时人以蛮夷视之。#介根本莒旧都,在今山东-高密县东南四十里,即胶县西南七里,并参隐二年《经?注》。),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9.9,北纬37.1(胶州西南)。
“密”(杨注:密,莒地,据《清一统志》,今山东省-昌邑县东而稍南十五里有密乡,当是此密。),推测位置为:东经119.47,北纬36.82(昌邑市-围子街道-古城里村,密乡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
《隐七年经》: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p 0052)(01070001))(008)
《隐八年经》: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p 0057)(01080007))(008)
《隐八年传》: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p 0060)(01080701))(008)
我的粗译:
六年后,我们隐公八年(公元前七一五年,周桓王五年),九月辛卯那天(杨注:辛卯,二十五日。),我们“公”与莒人在“浮来”盟誓,确认纪国促成的两国和解。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曰:
无《传》。古代诸侯娶女、嫁女,以姪女与妹陪嫁,所谓媵以姪娣也。注家见二年伯姬归于纪,而此时伯姬未卒,叔姬又归于纪,故何休注《公羊》、杜预注《左传》、范宁注《谷梁》,皆以为此叔姬即伯姬之妹而为媵者。其所以当时未随伯姬同行者,以其时年尚幼稚,故六年之后始行。媵妾卑贱,嫁往夫家而竟书于《经》者,或以叔姬为纪侯所重之故。或以叔姬有贤德之故。惟万斯大《学春秋随笔》本唐?陆淳之意谓叔姬所归,不为纪侯,而为纪侯之弟纪季。但此皆猜测之辞,《传》既无文,阙疑可也。
杨伯峻先生注“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曰:
好,去声。二年《传》云:“纪-子帛、莒子盟于密,鲁故也。”纪、莒两国既为鲁国而盟会,则鲁与莒盟,亦与纪友好之表示,故云以成纪好。
“浮来”(杨注:“浮来”《公》、《谷》俱作“包来”,包与浮古音近,可通假。浮来,今山东省-莒县西有浮来山,山半有莒子陵,则浮来为莒邑。杜预《注》则云纪邑。今人又谓浮来在沂源、沂水沿沂水东岸两县之间。),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8,北纬36.03(沂源县-东安故城)。
《桓五年经》:
夏,齐侯、郑伯如纪。((p 0102)(02050002))(008)
《桓五年传》:
夏,齐侯、郑伯朝于纪,欲以袭之。纪人知之。((p 0104)(02050201))(008)
我的粗译:
八年后,我们桓公五年(公元前七〇七年,周桓王十三年,齐僖公二十四年,郑庄公三十七年),夏天,齐侯(齐侯-禄父,齐僖公)和郑伯(郑伯-寤生,郑庄公)前往纪国朝见,想趁他们无防备拿下纪国。但纪人已明白二人的企图。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纪人知之”曰:
齐、郑大国,齐僖、郑庄且当时雄主。纪,小国耳,竟连袂来朝,其别有用心可以知之。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纪”推测位置为:东经118.74,北纬36.75(寿光市-纪台镇,故城呈长方形,东、西1500,南、北1200)。
《桓六年经》:
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p 0108)(02060002))(008)
《桓六年传》:
夏,会于成,纪来諮谋齐难也。((p 0112)(02060301))(008)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桓公六年(公元前七〇六年,周桓王十四年,齐僖公二十五年),夏四月,我们“公”(鲁桓公)和纪侯在“成”会晤,纪人是为齐国的威胁来请我们想办法。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纪来諮谋齐难也”曰:
諮谋同义双音词,即《诗?小雅?皇皇者华》“周爰咨谋”之“咨谋”。齐欲灭纪,据隐二年“伯姬归于纪”《经》文,纪为鲁甥,且鲁新与齐成婚,故纪来共商。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成”——“郕”(杨注:《公羊》作“公会纪候于盛”。杞、纪易误,郕、盛可通。杜预无《注》,则以此“郕”即隐公五年之“郕”。《谷梁》范宁《注》云,“郕,鲁地”,与杜异。鲁地之郕,《左传》作“成”,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成”,《谷梁传》作“郕”,成、郕字通。古成邑在今山东省-宁阳县北。后为孟氏采邑。定十二年仲由为季氏宰,将堕成,公敛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云云;哀十五年成叛入齐,既而齐归成,是成为鲁北境近齐之邑。#成,据《山东通志》,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亦作“郕”。#“成”各本俱作“郕”,其实成、郕一地,今从监本,以求一律。#成即郕,本杞田,后为孟氏邑。今山东-宁阳县东北。#成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里,在鲁都稍西而北五十余里,鲁北境。),推测位置为:东经117.18,北纬35.86(田家林,有遗址)。
下面是纪侯大去其国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桓六年经》:
冬,纪侯来朝。((p 0109)(02060006))(008)
《桓六年传》:
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p 0117)(02060701))(008)
我的粗译:
这年冬天,纪侯来我们这里朝见,要通过我们请“王”(周桓王)发话,好向齐国求和。我们“公”(鲁桓公)告诉他自己做不到。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于“公告不能”之后有注云:
夏四月,纪侯来鲁商谋齐难,冬又来朝,请鲁转求王命以与齐和。桓公告以不能,纪于是谋纳王后以自固,而终不免为齐所灭。
《桓八年经》: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p 0120)(02080006))(008)
《桓八年传》: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p 0123)(02080401))(008)
我的粗译:
两年后,我们桓公八年(公元前七〇四年,周桓王十六年),冬天,周王室的卿士祭公来访,然后去纪国把王后迎到我们这里,这是规矩。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曰:
隐元年有祭伯,疑即此人。此称祭公,或此时为天子三公。此是为周桓王迎接王后,此时桓王立已十六年,岂有天子即位十六年然后娶后之事,其非初婚可知。《白虎通》与《王度记》皆谓“天子诸侯不再娶”,考之三《礼》,并无其文;征之《左传》,亦无其事,不足信。说详毛奇龄《春秋传》。古时通婚,男女双方必须地位相称。周室虽卑,名义上仍是天子,与诸侯通婚,地位不同,因之天子不自主婚,而托同姓诸侯代为主持。故王姬下嫁,先送之至于鲁,然后由鲁遣嫁,庄元年?经?“单伯送王姬,筑王姬之馆于外”是也。周王娶后亦如此。由王室派遣公卿来鲁,然后迎王后直归京师,此祭公迎接王后之所以必须来鲁之故。天子娶后不亲迎,遣卿迎之,此古《左氏》说。襄十五年《传》云:“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卿不行,非礼也。”卿不行,指单靖公留途不行。卿不行非礼,则卿行合礼可知。至《礼记?哀公问》谓“冕而亲迎”,所谓亲迎,恐非如卿大夫以下人物亲迎于女家,而仅如王莽之娶杜陵-史氏女为皇后,亲迎于前殿两阶间。说参章炳麟《春秋左传读》。
杨伯峻先生注“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礼也”曰:
礼也者,谓祭公来受命于鲁,然后往迎王后,合于天子娶于诸侯,使同姓诸候为其主之礼。周桓王娶后,鲁为之主;周惠王娶后,虢、晋、郑三国为之主,故庄十八年《传》云,“虢公、晋侯、郑伯使原庄公逆后于陈,陈妫归于京师”。
“祭”(杨注:祭,音债,祭伯,王朝卿士,祭是其食邑,即今河南省-郑州市-祭城公社(东北有古祭亭)。伯,盖其行次,说本孔广森《春秋公羊通义》。杜《注》以为伯是爵位,盖由僖二十四年《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之文,以为此六者皆国。《谷梁传》亦以为祭伯为“寰内诸侯”。《公羊传》云“奔也”,《汉书?刘向传》引向《封事》用《公羊》义。#祭仲,郑大夫,即隐公三年之祭足。祭为其食邑,祭邑当即今河南省-中牟县之祭亭,与祭伯之祭在郑州市者为两地。#祭,《广韵?以为周公第五子所封,余见隐元年《经》“祭伯来”《注》。祭伯(仲)之祭与郑国-祭仲食邑之祭盖为两地,此在今郑州市之东北,祭仲之祭在中牟县。#氾音凡,汜音祀,字本不同,以形近易讹。依杜《注》,字应作“汜”,与僖二十四年《传》之“氾”不同,即《水经》汜水,自《水经》以后,均从巳作汜,其地在今河南旧汜水县(县今已废,在今荥阳县之西北,巩县之东北(,即今汜水公社))。祭在今郑州市北,或云在今中牟县。汜、祭两邑相距较远,晋或先后取得之。《年表》与《晋世家》均只云“取氾”,不书取祭。),推测位置为:东经113.82,北纬34.79(郑东新区-祭城路南)。
《桓九年经》: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師(师)。((p 0123)(02090001))(008)
《桓九年传》:
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凡诸侯之女行,唯王后书。((p 0124)(02090101))(008)
我的粗译:
下年,我们桓公九年(公元前七〇三年,周桓王十七年),春天,纪季姜从我们这里嫁去京师。凡诸侯之女出嫁,只有王后《春秋经》才会记载。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九年春”曰:
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壬寅冬至,仍建丑。
杨伯峻先生注“纪季姜归于京師”曰:
纪季姜即去年祭公所迎之桓王后,纪为其国,季为其姊妹排行,姜为其姓。古代同姓不婚,故女子必著姓于下。迎时称王后,归时称其母家姓,盖当时书法如此。季姜之称亦犹僖二十三年之称叔隗、季隗。京師指洛邑,此时周室都洛邑。京本周祖公刘所居之地名,《诗?大雅?公刘》“笃公刘,于京斯依”是也。其后镐京、洛邑俱亦称京,亦犹绛本晋国所都,其后迁新田,新田亦称绛;王充《论衡?正说篇》所谓“本所兴昌之地,重本不忘始”也。京复称京師者,周人于地名之下往往加師为称,亦犹《召诰》称洛,《洛诰》称洛師。師,金文作 [帥-巾]。《小臣单觯》有成 [帥-巾],《小臣 [言速] 簋》有牧 [帥-巾],《左传》庄九年亦有堂阜,皆可证。《克钟》有京 [帥-巾],当即京師,故知经典古文字作“ [帥-巾]”者,汉代经师或读之为師,故有洛師、京師之称。说详杨树达先生《积微居小学述林?驳公羊传京師说》。
杨伯峻先生注“凡诸侯之女行”曰:
《诗?邶风?泉水》云:“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鄘风?蝃蝀》、《卫风?竹竿》亦皆云:“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行,皆指出嫁。此行字义亦同。
杨伯峻先生注“唯王后书”曰:
庄十八年《传》载“原庄公逆王后于陈”,宣六年《传》载“召桓公逆王后于齐”,而不书陈女、齐女归于京师。是知诸侯之女行,虽王后或有不书,而书者必王后。
所谓“京師”,当包括“王城”与“成周”,两地相距甚近,下面再贴一遍“王城”和“成周”位置在天地图地形图上的标注,“王城”位置依据的是《考古》1998年第3期发表的平面图;“成周”位置依据的是蔡运章先生的观点,见洛阳市旅游局官方网站的报道;因为我所见未必全面,兼之手潮,此图或有不准确之处,不过大致轮廓应该不错:
“京師”——“周”——“周宗”——“郏”——“郏鄏”——“王城”——“京师”——“雒邑”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3,北纬34.67(洛阳-西工区为主)。
“成周”推测位置为:东经112.48,北纬34.69(瀍河两岸)。
《桓十三年传》: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不书所战,后也。((p 0138)(02130301))(017、008)
我的粗译:
四年后,是我们桓公十三年(公元前六九九年,周桓王二十一年,宋庄公十一年,郑厉公二年,齐僖公三十二年,卫惠公元年),当时宋国向郑国勒索大量财物,郑国已经受不了了,所以这年春二月己巳那天(杨注:己巳,三日。),他们统一指挥纪国、鲁国的部队与齐国及宋国、卫国、燕国的部队开战,打败了他们。《春秋经》没写开战地点,是因为我们去的晚。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宋多责赂于郑”曰:
郑厉公之立由于宋,宋因求赂,见十一年《传》。
《桓十一年传》:
初,祭封人仲-足有宠于庄公,庄公使为卿。为公娶鄧曼,生昭公。故祭仲立之。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故诱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厉公而求赂焉。祭仲与宋人盟,以厉公归而立之。((p 0132)(02110303))(017)。
杨伯峻先生注“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曰:
僖二十六年《传》:“凡师能左右之曰以。”谓主战之国能统一指挥他国之兵。
杨伯峻先生注“不书所战,后也”曰:
《经》未书战于何处,以桓公在约期后始至,至而后定战期为己巳日。鲁师必参加此一战事,故《经》书“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传》亦云“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公羊传》谓战于鲁,《谷梁传》谓战于纪,恐《谷梁传》近是;不然,何以首书纪?
《桓十三年经》:“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p 0135)(02130001))(017)。
“宋”推测位置为:东经115.60,北纬34.38(宋国,商丘-老南关。有遗址,西3050,南1100以上,北1400。东周)。
“郑”推测位置为:东经113.71,北纬34.40(郑韩故城)。
“纪”推测位置为:东经118.74,北纬36.75(寿光市-纪台镇,故城呈长方形,东、西1500,南、北1200)。
“鲁”推测位置为:东经117.00,北纬35.60(曲阜鲁国故城)。
“齐”推测位置为:东经118.35,北纬36.87(临淄北刘家寨周围有遗址,长方形城,大城西南部分为小城,共2000万平方米;大城:4500╳4000;小城:1400╳2200,300万平方米。大城:春秋战国?小城:战国)。
“卫”——“殷虚”——“朝歌”推测位置为:东经114.19,北纬35.61(淇县-摘星台周围,闵二年——前660,狄入卫)。
“燕”(杨注:燕有二,一为北燕,《史记》有《燕召世家》者是也。此为南燕,孔《疏》云:“南燕国,姞姓,黄帝之后也。(始祖为伯儵。)小国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南燕国国都故址,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约四十五里,俗呼为城上。#此燕不知是南燕否。若是,则南燕尚存。然自桓十三年以后,南燕已不见于《经》;自庄十九、二十年后,亦不见于《传》,恐此是北燕也。),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37,北纬35.25(南燕,延津县-司寨乡-大城村南古胙城)。据《先秦南燕国考略》摘要:“先秦时期,曾存在两个燕国,其中文献记载中春秋初期出现于河南卫辉、延津地区的南燕国是在灭掉该地区原来的西周诸侯国——胙国之后才定居于此,其原生活在今山西西南部涑水流域的闻喜、夏县之间,后沿汉代称为的“轵道”出中条山,沿黄河北岸东进至卫辉、延津地区的。它的迁徙很可能是因为春秋初期晋国扩张而被迫进行的。”
《庄元年经》:
齐师迁纪-郱、鄑、郚。((p 0156)(03010008))(008)
《庄三年经》: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p 0160)(03030004))(008)
《庄三年传》:
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p 0161)(03030301))(008)
我的粗译:
八年后,我们庄公三年(公元前六九一年,周庄王五年,齐襄公七年,郑厉公十年、子仪三年),秋天,纪季(纪国国君的弟弟)带着他们的城邑“酅”投靠齐国,纪国从此分裂。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齐师迁纪-郱、鄑、郚”曰:
无《传》。郱、鄑、郚为纪国邑名,齐欲灭纪,故迁徙其民而夺取其地。郱音瓶,故城当在今山东省-安丘县西。鄑音赀,故城当在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北二十里。郚音吾,故城当在今安丘县西南六十里。《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竹书》云:“齐襄公灭纪-郱、鄑、郚。”
桥案:齐国这是在扫清纪国的外围据点,纪国灭国已是指日可待。另外“鄑”是盐业管理城邑,“齐”之灭“纪”、“鄑”当与“晋”之灭“虞”、“虢”相类,齐国得渔盐之利当亦始于此(见前面的纪侯大去其国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杨伯峻先生注“秋,纪季以酅入于齐”曰:
纪季,纪侯弟。史例,诸侯之弟类以仲、叔、季称,共仲、许叔、蔡季是也。《秦始皇本纪赞》云“纪季以酅,《春秋》不名”,则“季”非名可知。
杨伯峻先生注“秋,纪季以酅入于齐,纪于是乎始判”曰:
判,分也。纪分为二,纪侯居纪,纪季以酅入齐而为附庸。庄十二年《经》云:“纪叔姬归于酅。”则知纪季入齐,犹奉纪祀。《国语?齐语》述齐桓公初年正其封疆云,“地南至于岱阴(岱阴或作[飠匋] 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是也。
“郱”推测位置为:东经118.64,北纬36.43(临朐县-盘阳村)。
下面是西汉-郱国等地点所在示意图,出自《盘阳古城》:
“鄑”推测位置为:东经119.29,北纬37.01(昌邑市-龙池镇-东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鄑邑故城遗址: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比周围地面高一米余)。
下面是鄑邑故城遗址天地图卫星图:
下面是鄑邑故城城墙、城壕、城门示意图,图片出自《潍坊考古新发现-鄑邑古城及昌邑古盐业遗址探明》:
“郚”推测位置为:东经118.92,北纬36.31(安丘市-红沙沟镇-李家西郚村东,有遗址,东西300,南北400)。
“酅”(杨注:酅音携,纪国邑名,当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沂镇)东,与寿光县相近。#纪分为二,纪侯居纪,纪季以酅入齐而为附庸。庄十二年《经》云:“纪叔姬归于酅。”则知纪季入齐,犹奉纪祀。《国语?齐语》述齐桓公初年正其封疆云,“地南至于岱阴,西至于济,北至于河,东至于纪-酅”是也。),推测位置为:东经118.42,北纬36.87(临淄区-皇城镇-石槽村)。
下面是酅台的图片,出自《酅台》:
《庄三年经》:
冬,公次于滑。((p 0160)(03030005))(008)
《庄三年传》:
冬,公次于滑,将会郑伯,谋纪故也。郑伯辞以难。((p 0161)(03030401))(008)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p 0161)(03030402))(008)
我的粗译:
这年冬天,我们“公”(鲁庄公)“次”于“滑”,准备会见郑伯(子仪),为纪国想办法,但郑伯说是发生动乱不来了。
凡部队,扎营一晚《春秋经》写“舍”,扎营两晚写“信”,超过“信”则都写“次”。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郑伯辞以难”曰:
齐之欲灭纪,盖纪国处于齐都临淄之东南,相距不过百余里,齐欲扩张,非并纪不可。纪之不能保存,其情势然也。纪侯虽多次向鲁求助,鲁亦多方为之谋,十余年间,《经》、《传》屡书。今则纪岌岌可危,鲁求助于郑伯。郑伯,即子仪。郑伯辞以难,盖厉公居栎,虎视眈眈,谋欲入郑,子仪自顾不暇,不能与齐大国为敌也。难,去声,国有祸难。此从《释文》读,义固如此。
杨伯峻先生注“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曰:
“凡师”以下,金泽文库本有“出”字。一宿为舍者,古代师行一日三十里,三十里为一舍,故一宿亦为舍。《诗?周颂?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毛《传》云“一宿为宿,再宿为信”,则舍亦可谓之宿。诸侯之出,必以师从,故《传》以师出释《经》之次字。其实不必师出,凡出过三宿俱可谓之次,昭二十八年《经》“公如晋,次于乾侯”可证。
“滑”(杨注:“滑”,《公羊》、《谷梁》皆作“郎”。滑,郑国地名,当在今河南省-睢县西北。同时另有滑国,则当今之河南省-偃师县之缑氏镇。东西相距甚远,鲁庄公无由到此。毛奇龄《春秋传》混而一之,误。),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4.3,北纬35.2(延津县一带)。
《庄四年经》:
三月,纪伯姬卒。((p 0162)(03040002))(008)
纪侯大去其国。((p 0163)(03040004))(008)
《庄四年传》:
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p 0165)(03040201))(008)
《庄四年经》:
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p 0163)(03040005))(008)
《庄十二年经》: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纪叔姬归于酅。((p 0190)(03120001))(008)
《庄二十九年经》: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p 0243)(03290004))(008)
《庄三十年经》:
秋七月,齐人降鄣。((p 0246)(03300003))(008)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p 0246)(03300004))(008)
我的粗译:
下一年,我们庄公四年(公元前六九〇年,周庄王六年,齐襄公八年),纪侯因为不肯向齐国低头,就把他们“国”移交给弟弟纪季。这年夏天,这位纪侯永远离开了他们“国”,是要躲避齐国威胁。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三月,纪伯姬卒”曰:
无《传》。纪伯姬,隐二年纪-裂繻所迎去者。鲁国君之女为诸侯夫人者,据《经》、《传》所载,计有九人。纪伯姬、宋共姬、纪叔姬书卒书葬,鄫季姬、子叔姬、杞叔姬仅书卒,而子叔姬、杞叔姬乃杞桓公所遗弃者;至郯伯姬、齐-子叔姬、杞伯姬则不书卒,而郯伯姬、齐-子叔姬亦被出而归者也。
杨伯峻先生注“纪侯大去其国”曰:
大去者,去而不返。犹妇人永归母家曰大归。故《诗?邶风?燕燕?疏》云:“言大归者,不返之辞。”
杨伯峻先生注“纪侯不能下齐,以与纪季”曰:
下齐,屈己以服属齐。宣十二年《传》“其君能下人”,句法与此同。以与纪季者,纪自纪季以酅入齐后,已分为二,此时纪侯又以其半与之也。
杨伯峻先生注“夏,纪侯大去其国,违齐难也”曰:
违,避也。《年表》云:“齐襄八年伐纪,去其都邑。”然则纪侯之离国,由齐伐之。《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正义》引《五经异议》云:“《左传》说,昔大王居豳,狄人攻之,乃踰梁山,邑于岐山,故知有去国之义也。”《公羊》以为齐襄公九世祖哀公,为纪侯所谮,被烹于周,齐襄复仇而灭之。苏辙《春秋集解》已疑其不可信。
杨伯峻先生注“六月乙丑”曰:
乙丑,二十三日。
杨伯峻先生注“齐侯葬纪伯姬”曰:
无《传》。三年纪季以酅入齐,此年纪侯亦大去其国,故齐侯为之葬伯姬。
杨伯峻先生注“十有二年春王三月”曰:
去年十二月初五癸巳冬至,此年建丑。
杨伯峻先生注“纪叔姬归于酅”曰:
无《传》。纪季以酅入于齐,见庄三年《经》、《传》。《公羊传》云:“其国亡矣,徒归于叔尔也。”《谷梁传》云:“国而曰归。此邑也,其曰归何也?吾女也。失国喜得其所,故言归焉尔。”
桥案:此已在“纪侯大去其国”八年后,据隐七年《经?注》,或以为纪叔姬所归为纪侯之弟纪季。
杨伯峻先生注“八月癸亥”曰:
癸亥,二十三日。
杨伯峻先生注“葬纪叔姬”曰:
无《传》。鲁国女嫁于他国,卒与葬俱书者,纪伯姬、叔姬、宋伯姬而已。他如鄫季姬、杞叔姬,书卒不书葬。——桥:此又在“纪叔姬归于酅”十八年后。
“鄣”——“纪鄣”(杨注:鄣音章,纪之远邑,纪亡虽已二十七年,纪季犹保酅,兼有鄣邑。至此,齐桓始降鄣而有之。鄣当即昭十九年之纪鄣,纪鄣者,本纪国之鄣邑也。当在今江苏省-赣榆旧城(赣榆县今移治于其东南之青口镇)北七十五里处。依杜《注》,则宜以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六十里之鄣城集当之,不知东平县之鄣城集乃《世本》任姓之国,与纪国相隔遥远,非纪国所能有。说参王夫之《稗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章炳麟《左传读》。#杜《注》:“纪鄣,莒邑也。”当在今江苏-赣榆县北,或在今柘汪与海头之间。#孔《疏》云:“此纪即上纪鄣也。《释例?土地名》于莒有纪鄣、纪二名。”),推测位置为:东经119.30,北纬35.06(柘汪镇-东林子村海堤东)。
下面是纪王崮的图片,出自《2017最全山东17城市春节活动清单》:
纪王崮,“天上王城”,“相传纪侯去国居此”,近年在其上发现春秋时期贵族墓葬,成为考古重大发现,有人认为可能是末代纪侯或其夫人的墓葬,下面是该墓葬出土铜鼎和铜盂铭文部分的图片各一张,铜鼎铭文为:“芈孟子乍中叚厥妇中子媵宝鼎,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孙保用享。”,铜盂铭文为:“隹王正月初吉丁亥,邛伯厚之孙稟君季兼自做滥盂,用祀用饗,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是尚。”,图片出自《沂水纪王崮春秋古墓主人或为纪侯夫人中子(1/2)》:
————————————————————
此章《左传》充分反映了弱国的无奈,百般挣扎,终难逃强国魔爪。我本来写的是小国与大国,但纪国的城邑分布在后来齐国东半部的广大地域上,可见至少也曾一度强大过。而竟落到大而不强的境地,任人宰割,尤其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