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商品房本是善政 -- 审度
百分之百是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就是政府行为。
无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政府,都会存在行政干预市场的行为,有的有利,有的有弊。
南朝四百八十寺,对百姓可不是好事
国内梁广大八十年代在珠海提出“经营城市”的概念,一直有人批评,至其98年退休时,社会总体评价是失败了。几年后,梁广大“经营城市”的理念,被重新拾起并成就辉煌。
房地产的的事后面都知道了,在“支柱产业”的名头下,在国家推动建设大型,特大型,超大型,超超超超大城城市的政策下,房地产和金融深度捆绑,一体两面。
经典段子是这样的:西西河审度手上有1000万,把这1000万送给银行领导审度1,借了5000万;5000万送了3000万给西西河市市长审度2,用2000万拍下了2平方住宅用地;2平方住宅用地,拿给钱行领导审度1,抵压了1个亿,2000万给了审度1,余下8000万,至此为止,净利润2000万——当年真有到此为止的。
审度1一方面找来建筑公司,包工包料,另一方面,拿到地就开始卖楼花。不管行不行,先收了1亿预收款,通过银行按揭把10亿房款给收了。
这就是当年的经典段子。
银行有损失吗?风险很低,功劳很大。现在不还有人说么,现在房地产危机国内银行风险很少,因为有抵压——起码帐面看,是这样的。
政府有损失吗?没有,功劳大大的,城市市政搞得挺好的呀,投资也上去了,GDP也上去了。
买楼的有损失吗?没有,真的有楼,还升值了,赚了。这么好的链条,审度同学干吗不玩下去呢?
建筑公司有损失吗?没有,收到工程款了,给的价还挺高的。
一时之间,跟着房地产的,都富了,美国算个屁。
早几年朋友买房投,面临的选择是买有潜力的地方还是买现在旺的地方。我说哪贵买哪。
经济崩盘,肯定是一个财富汇集的过程,穷的越穷,贵的越贵。经济上行,也是一个财富集中的过程,只不过有上行的增加作用,贵的越贵,穷的也跟着贵。所以,哪贵买哪。
那么,会不会穷变贵,贵变穷?会。国家规划城市规划发生颠覆性变化。房地产商深度介入城市规划的意义,也在于此。
楼花也罢,现房也好,买房者接受了。使得整个循环可以继续下去。各种官商肮脏交易都被掩盖。等循环不下去的时候,就有人倒霉的。
不是说接受溢出。单单是「法制」这两字,对于不同规模的国家来说就完全是两码事。他们人口也就中国一个市,地域差距也没大到跨越气候带,管理起来当然容易。
再说税收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他们有世界级企业可以依赖,你能做到几个?人家几个企业一个国家,中国每个市安排一个都做不到。
也不是对企业征税。
英国有个政府机构叫土地局。上面有全英房屋的注册拥有人。中国的大数据都那么厉害啊,做个同类数据库给税务局没有技术问题吧。
虽然比例低,但绝对数量不会少。有个帖子不是说了,国内城里居民都有两套以上房子😁
就算是收税,人民和企业也要有收入才行啊。
北欧就是靠这样一批优秀企业支撑的。😅
然而不幸的是中国想要达到同样的水平就会让世界人民没饭吃。中国600多个市,每个市来一两个世界顶尖企业,也就是至少包揽世界500强……
但是得说你跑题了😄
中国不缺土地,为何要建电梯房。
如果是一线城市建电梯房是由于土地稀缺还能理解。
但普通地级市建设大量的电梯房就完全理解不了。
最常见的是这些普通地级市离开市中心,就能见到大量的破败房屋。
路两边,有杂乱无章的老破小,有被闲置的海量破产厂房仓库。
一边是高价的商品房,一边是被遗弃,空无一人的巨大仓库,厂房。
再远些,成片成片的荒地,触目惊心。
农村大量的农田无人耕种,长满各种杂草。
这些土地距离市中心,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还在一环,二环内。
建设普通的多层住宅,交通由公交线路连接。远比集中建设的高价电梯房实惠的多。
----
中国一边是价格高的离谱的高价商品房,一边是各种海量荒废的土地资源。
如此现象除了资本获利,对民众对国家都是极度浪费。
在怎么样也是摊大饼方式,同时,学习国外高楼大厦,主要是纽约东京等模式。
导致建设电梯高楼,这是必然的。
如果学习温哥华,华盛顿,堪培拉等,就不会这样了吧。
没办法。
税真收上来就得一批企业倒闭,一大批人失业。说的是这个。
你要说多了一种合法迁徙的渠道,这个我没意见,你要说自由迁徙,过分了,即使计划经济那个年代,也有跨地区调动工作的情况,这也是合法迁徙。